华娱天骄:从小致郁刘天仙 第16节
如此想着的时候,手下意识地活动了一下。
“呀,你压我头发了!”刘伊菲吃痛叫出声。
说完,转过头气鼓鼓地瞪着洛伊泽,但也就一会,她的表情就柔和下来,两眼水汪汪的。
她想起了昨天那首曲子,一想起那首歌,就感觉臭弟弟没有那么可恶了。
刘晓丽被两人的动静吵醒,眼睛还没睁开,先用手到处寻摸,摸到圆滚滚的脑袋瓜后,轻轻揉着儿子的头。
“洛洛,以后你就是家里面唯一的小男子汉了,要记得保护妈妈和茜茜哦。”
说完,起身伸懒腰打了个呵欠,充分展现出舞者那完美的体态。
洛伊泽受不了这气氛,赶紧起床,“妈,我锻炼去了,你做好饭记得喊我!”
事实证明,人的适应能力是拉满的,安风改完名字后,除了刚开始几天有点小别扭,后面就答应得一声比一声勤了。
当然,要说一点变化没有也不现实。
她不再那么活泼,偶尔还特别安静,连棉花的狗头都不怎么揉了,洛伊泽怼她,她也不抗争,躺平任怨。
“没劲。”洛伊泽踢着钢琴嘀咕,感觉生活的乐趣缺失了好大一块。
旁边,和他一起学琴的刘伊菲不知道他发什么神经,瞟了他一眼就自顾自弹着。
这是妈妈要求的,让她跟着洛伊泽学弹钢琴,培养气质。
相对的,洛伊泽也要跟着练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锻炼体态。
说什么只要把体态和气质培养出来,以后受用无穷。
哎,不练不行,妈妈不知道抽什么疯,舞剧院都不怎么去了,生活重心全放在家里,天天对他们指手画脚,连吃什么都要管,烦呐。
以前还能合伙躲懒,现在……刘伊菲变得比他还听话。
门外,刘晓丽端着果盘,望着两个小人儿安安静静的坐在钢琴旁。
阳光透过纱帘,洒在两个小身影上,微风、暖阳,整个世界都因此美好起来。
……
家庭硝烟已经被驱散,出版商和盗版商的战争也结束了。
江城音像出版社不出意外的大败而归。
勉强多卖出去3万盘,再加上刚开始铺货的2万,刚刚够得上华中区域的爆款尾巴。
陈主任不是很服气,他的目标基本达成,但远低于预期,盗版的速度比想象中快得多。
省内的市场基本饱和。
这让陈主任实在难以接受,所以打算出第二张牌,单曲磁带。
所谓单曲磁带,并非一首歌搁那单曲循环,这不现实,磁带的构造不允许。
这里说的单曲磁带,主要是把磁带分成AB面,A面主打歌,B面伴奏,每一面都有时间限制。
面向的也不是普通人,而是各种教育机构,比如学校或者少年宫,培训班文化馆什么的。
相比流行歌曲,儿歌很适合出单曲磁带,可以用来教唱。
其实,现在发都已经晚了,盗版商早做出来了,他能吃到的,无非就是那些有底线,不采购盗版的机构的钱。
可惜,重视正版的还是太少,绝大多数人根本就没那个意识,卖也卖不了多少。
那为何陈主任还要抢这口馊饭吃呢?
主要是好日子没了,在一月的磁带预订会上,经销商们的预订量下跌百分之七十!
真亏惨了呀,总共十几万盒磁带,提货都没提完,只卖出去十万盒不到,还靠着儿歌撑了部分场面,其他的所谓金曲全亏炸了,只能扔给盗版回血。
很多撑不过去的个体户,纷纷背着债务关门大吉,恨死那帮子搞预售的出版商了,闹到最后,出版社都因此关闭好几家。
陈主任能保住出版社,可谓是出了大血,大出血过后,自然要抓住一切能回血的办法。
其中,出单曲磁带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给《虫儿飞》找新买家。
虽然因为盗版猖獗的缘故,正版价值暴降,但若真要卖,有的是大型出版商愿意接收。
没多久就被他成功找到了一家。
来自京城的“青少年音像出版社”,愿意接收。
这家出版社,资源极盛,有全国渠道,专精教育类儿歌!
哪怕同样是地方性音像出版社,但加上‘京城’二字,也是陈主任够不着的庞然大物。
毕竟,能上央视……
第20章 合唱团,冰风相见
能上央视,再加上30万的出价。
对方说出这个条件的时候,刘晓丽瞬间心动了。
钱多钱少无所谓,关键是能上央视节目……这比窝在华中区强。
如今的刘晓丽,已经把大部分心思放在了对儿女的培养上,只要是机会,她都想抓住。
而且,安风刚改完名,得有个正名的渠道吧?上央视节目就是最好的传播渠道。
在和对方沟通后,刘晓丽也知道了他们六一有文艺晚会,导演组很看好这首歌,决定安排一次儿童合唱团上去表演。
距离六一还有近三个月,即便是多人合唱的儿歌,排练时间也绰绰有余,因此对方给了刘晓丽一个月的考虑期限。
不过,对面提出的一个要求让刘晓丽有些为难。
“你是说,让洛洛上台参与合唱团的钢琴演奏?”
对方不知从哪得到的信息,明显是想打出这张“神童作曲作词”的宣传牌。
姥姥看了一眼正在量身高的洛伊泽,还不到4岁,洛伊泽的身高已经接近一米二,远超同龄人。
这说明她们的营养补充得很到位,再加上洛伊泽自己也爱运动爱折腾,身高窜挺快。
但依旧和刘伊菲有明显的差距,那货不知道怎么长的,明明幼儿园毕业的时候也不高啊,现在已经一米三还多一点了!
相差十几厘米,这让洛伊泽很烦,他不喜欢仰着头看人,而且平时打架的时候总是因为身高原因,打到不该打的位置。
他的目标是4岁半就和刘伊菲身高持平,5岁超过刘伊菲。
现在差距甚远,但他已经能明显感觉到,自己的膝盖在蠢蠢欲动了!
还要吃更多!
钱!没有钱怎么长高!
之前卖签名磁带赚的一百块已经用完,现在貌似有新的进账?
“妈,上台有钱拿吗?”
“啪!”
刘晓丽手中的量尺在洛伊泽头顶弹了一下,“小财迷,掉钱眼里了?”
“不过,我听说有300块钱补贴可以拿。”
正在喝水的刘伊菲突然呛住,水珠顺着下巴滴在裙摆上,她顾不得擦,伸手就去揉洛伊泽脑袋瓜:“洛洛你听见没,三百块啊!够买好多东西,蜡笔、衣服……”
她也被洛伊泽这个掉钱眼的家伙带的有点财迷属性了。
洛伊泽皱起眉头,踮起脚试图和刘伊菲平视,奈何这是无用功。
他拍开刘伊菲的手,转身从茶几抽屉翻出记账本,“刘茜茜,身高补助费2块,揉我脑袋费3块,精神损失费5块,总共10块,记于1994年3月21号下午17点20分。”
这个记账本,是刘晓丽为了防止两人继续互相伤害给的扣费本,只要谁感觉被对方伤害了,就可以记在账本上,等她审批通过,就从施暴者的零花钱里扣出来,补贴给被伤害的那位。
当然不是直接给钱,而是给价格差不多的衣服文具、营养品啥的。
洛伊泽很喜欢这个方式,毕竟他有的是办法刺激刘伊菲生气。
“我揉你脑袋怎么了?妈妈姥姥都可以揉,我揉不得?还什么精神损失费……”刘伊菲去揪他耳朵,“另外,我叫刘伊菲!不叫刘茜茜!”
“刘茜茜,揪耳朵再加10块!”依旧坚持叫她刘茜茜。
哪怕刘伊菲这个名字是他起的,但叫了几次后,好像有距离感一样,不想叫了。
……
时间来到4月底。
早上八点多,一列绿皮火车缓缓驶入京城站。
“醒醒,到站了。”
刘晓丽轻轻推了推儿子,转头对坐在过道边的姥姥说:“妈,你昨晚没睡好吧?”
姥姥摆摆手,从包里掏出梳子给孙女梳头:“火车晃得厉害,哪睡得着哦。”
接着又压低声音道:“要不是老张家的小磊跟着,我这一路都不敢合眼。”
“哎,对哦,小磊呢?”刘晓丽问了一下。
“走了,车刚停就下车了。”
“这孩子,本来还想叫他一起去吃顿饭呢。”
刘晓丽摇了摇头,没再说什么,收拾好行李,一家四口从卧铺车厢走下。
十三小时的颠簸让两个孩子焉了吧唧的,毫无上车时抢位置的精神。
洛伊泽仗着年龄小,可怜巴巴的求妈妈背,刘伊菲则牵着姥姥的手,两眼无神、呆若木鸡。
出站后,刘晓丽一眼就看到站台上举着“央视”牌子的工作人员。
来接站的是个穿藏蓝色夹克的中年男人,身后停着一辆白色桑塔纳。
“是刘晓丽同志吗?”中年男人快步迎上来,“我是节目组的张汉庭,咱们是先去宾馆休息,还是直接去排练厅?这会儿正好在选拔。”
刘晓丽看了眼手表:“能不能先送我妈去宾馆休息?”
她们也要洗漱一下才行。
“行,上车。”
车子驶上长安街,四月的京城飘着柳絮,天空是淡淡的灰蓝色,建国门外零星有几栋高楼,但更多的还是六层老式居民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