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华娱天骄:从小致郁刘天仙

华娱天骄:从小致郁刘天仙 第168节

  现阶段属于私人公司,没有上市,不是无名小卒,也不是巨头,看似很好插足是吧?

  想多了。

  谷歌这种明星公司,有的是红杉、KPCB这类顶级VC排着队投,他们要的是资源、是人脉、是战略协同,单纯只是有钱的投资人?麻烦有多远滚多远。

  别说谷歌了,现在的华尔街就有一堆人挥舞着钞票想投资“伊菲·洛”,但洛伊泽需要他们的钱吗?

  这年头,钱确实能买很多东西,但想用钱去买一台已经被证实能源源不断印钞的印钞机?

  太异想天开了。

  洛伊泽想要的,不是投资现在的谷歌。

  而是“未来的谷歌”。

  他要做一个路霸,在谷歌未来扩张的版图上,提前设下关卡,收购或投资那些在谷歌未来发展中必不可少的关键公司。

  比如,将在2003年出现的,移动时代的操作系统霸主,安卓。

  又比如,将在2006年诞生的,视频时代的王者,油管。

  洛伊泽要做的,就是提前买下这些还处于襁褓之中、无人问津的产品,以极低的成本将它们收入囊中,然后悉心培养,待价而沽。

  等到谷歌发展到关键节点,不得不寻求这些技术和产品时,他再以“公司+团队”的形式打包出售,换取谷歌的早期股份。

  这,才是知晓部分未来的人,应该做的资本运作。

  直接拦路打劫,去截胡巨头的未来,然后舒舒服服地躺着,被巨头用八抬大轿抬上它的战车。

  这不比自己辛辛苦苦地另起炉灶,去和那些已经成型的庞然大物斗个你死我活,要舒服一万倍?

  当然,这些计划的时间线还很远,洛伊泽不想现在就规划得太细。

  他只是将这些关键的名字和时间点,郑重地用独创的加密文字记在备忘录里。

  眼下最务实的选择,是等待《鬼影实录》的票房分成到账后,立刻开始行动,去收购那些在未来的互联网发展中,无论如何也绕不开的底层技术专利。

  这比购买那些看起来光鲜亮丽的影视IP,要好太多了。

  就好比漫威。

  洛伊泽脑子里有许多超级英雄电影,但他随便找了个版权律师咨询了一下,就立刻放弃这个念头。

  如今的漫威,早已不是当年那个濒临破产的小作坊。

  蜘蛛侠、X战警这些最顶级的IP,版权早就卖出去了。

  剩下的好角色,也基本都有人竞价,价格高得离谱。

  就算是其他无人问津的“破烂”,也是高价挂在那。

  关键吧,买下IP不开发,几年后版权就会被回收。

  要是开发,动辄就是几千万甚至上亿美金的投资,根本不是他现在玩得起的。

  与其花几千万美金,去凑热闹抢这些被炒上天的高价IP,还不如把钱用在刀刃上,去购买那些现在看起来平平无奇,但在未来的互联网时代,无论是影视、音乐还是社交,都根本绕不开的核心技术专利。

  然后,坐在家里,等着那些影视巨头们,一个个排着队上门来交“过路费”。

第183章 躺赢的野心家

  在未来的互联网高速公路上,建一座属于自己的收费站。

  这想法,光是想想,就很美好。

  洛伊泽的野心,从来就不在那一两部电影的票房,或是那一两首金曲的版税上。

  他要的,是制定规则的权力。

  所以,他的目光牢牢锁定在了“专利”这两个字上。

  先不提那些事关互联网底层架构的复杂技术,单单是影视、音乐、版权这三个领域相关的互联网专利,就足够他折腾的了。

  比如MP3、“听歌识曲”、视频编码、数字版权管理(DRM)、流媒体传输技术(CDN)、P2P、自适应流媒体、内容分发、水印技术等。

  还有更深远的,布局未来的推荐算法、用户行为分析、海量数据存储与优化……

  买下这些专利或收购持有这些专利的公司,不仅是搭建未来的护城河,避免在发展过程中被技术壁垒“卡脖子”,还能作为合法的商业投资,抵扣掉一部分公司利润,从而合理避税。

  如果专利足够核心,未来也不是不能通过授权赚钱。

  当然,说是这么说,其实仔细研究一下就能发现,像MP3、视频编码、DRM这些重量级专利,要么是巨头公司早就看上,投入巨资联合研究、联合持有的,要么就是多家行业大佬组成的专利池。

  个人或小公司根本无法染指。

  不过,办法总比困难多,买不下整座军火库,难道还不能买几把最关键的钥匙吗?

  完全可以退而求其次,去收购那些为这些专利标准贡献了核心技术,但本身规模却不大的小公司!

  让自身成为专利池里不可或缺的一员,远比自己去维护一个庞大的专利组合要省心得多。

  而且,现在做这件事,性价比极高。

  或许只需要花上两三千万美金,就能拿下两三家这样的核心技术公司。

  而在未来,它们能换回的,将是成千上万倍的授权费和侵权赔偿金。

  什么叫专利流氓?这就是。

  还有流媒体传输技术,也很重要。

  现如今有一家叫Akamai的公司是该技术的绝对王者,已经上市了,股价挺高。

  但洛伊泽知道,要不了多久,那场席卷全球的互联网泡沫就会到来。

  像这种商业模式尚未清晰,纯靠概念支撑的公司,股价会跌到它妈都不认识。

  到那时,他只需要拿出三四千万美元,就能在二级市场轻松抄底,成为其大股东之一。

  再顺手收购一些无人问津的、自适应清晰度的小技术公司。

  用这两个技术组合,去海外注册一家新的流媒体传输公司,专攻视频点播、直播等业务,他未来影视帝国的底层技术架构,不就有了吗?

  还有音乐和版权的数字内容标准体系、商业模式专利……

  总之,最近这段时间,洛伊泽忙的就是收集和整理这些相关资料。

  他势必要成为千禧年后,全球互联网大潮中,必不可少的那一个。

  影视、音乐、版权,这三个领域的互联网相关专利,他都会拿下最核心的部份,为他未来的平台铺平道路。

  现在买这些“小玩意儿”,没什么难度,聘请专业的律师团队去搞定就行。

  这年头,没什么人会和他去争抢这些看起来虚无缥缈的东西。

  很多人即便有眼光,也不可能像他一样,能把未来二十几年的路线图看得如此清晰。

  走一步看一步,才是大多数人的人生常态。

  除此之外,谷歌和亚马逊也是洛伊泽布局的一环。

  他的目标,是成为谷歌举足轻重的个人大股东,再成为亚马逊在某些领域避不开的战略合作伙伴。

  至于苹果和微软……算了吧,敬而远之。

  这两家公司太过封闭,自成体系,外人很难融入。

  而且它们都有着根深蒂固的垄断老毛病,看中什么好东西,向来都是用钱直接砸晕、收购、然后消化掉,绝不可能分股份。

  如果只能在二级市场买点股票当个小股东,那意义不大。

  所以,没必要去闻他们的臭屁,偶尔在音乐平台、游戏等领域建立一些合作就足够了。

  反正洛伊泽在漂亮国的战略,从来就不是去运作什么实业,那会把他牢牢地捆死在这片土地上。

  好莱坞只是他明面上混的圈子,用来当一个挡箭牌足够了。

  他真正要当的,是掮客和路霸,提前买下巨头们绕不开的未来,然后置换成它们的股份,躺着赢钱的同时,还能把那些运营的“包袱”甩出去。

  一边赚着漂亮国的钱,一边不受漂亮国的限制,这就是洛伊泽深陷“扒皮门”后反思无数遍的追求。

  当然,这些都还只是规划。

  一切都要等互联网泡沫爆发,等《鬼影实录》的票房分成到账,等他那位“白手套”特训结束。

  届时,再让白手套去找专业人士,用一环套一环的离岸公司、信托基金啥的去完成收购计划。

  需要隐藏的资产深埋水下,没必要隐藏的则可以放在明面上。

  反正他和白手套在前期的关系就是纯粹的天使投资人与创业者,往后再慢慢从明面上切割分离就是。

  别纠结白手套为什么是黑皮,这种看似很扯蛋的行为,其实是有深意在里面的。

  众所周知,漂亮国充满歧视,投资圈更是如此,黑人根本挤不进去。

  虽然说现阶段已经有黑人搞投行搞得很出名了,并不是说就没有这个前例。

  而且,某方面来说,如果黑人真能挤进去,那收获的目光,绝对比洛伊泽多,这是好事。

  关键吧,洛伊泽要的是听话,只要听他的话,哪怕是头猪,也会投什么中什么,并不需要对方有多强的能力。

  有知识的黑人,总比那些白人更值得信任一点,毕竟这些人脑子是有点一根筋的,花花肠子没有白人那么多,认定的人基本上不会背叛。

  咳咳,扯远了。

  总之,研究这些东西,挺伤神的。

  哪怕是给自己开了超频,洛伊泽也花了好几天时间,才把整个蓝图梳理清晰。

  感觉有些心累,精神上的那种。

  特别是当他从书房走出来,看到刘茜茜这个没心没肺的家伙,四仰八叉地躺在沙发上,左手薯片右手可乐,两只脚丫子还搭在茶几上扭来扭去……

  这种心累的感觉更强烈了。

  这丫头,一天到晚不是在院子里遛狗,就是在客厅里跟着MTV跳舞,要么就是躺在沙发上抱着零食看电影、看小说、翻杂志……那日子过得,简直爽到飞起。

  真是越看越气!

  凭什么就我一个人在奋斗!

  “刘茜茜。”他冷着脸走过去。

  “嗯?”刘茜茜歪头瞥他一眼,继续往嘴里塞薯片,“干嘛?”

  洛伊泽没说话,只是站定在她面前,居高临下地看着她。

首节 上一节 168/305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美食情报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