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天骄:从小致郁刘天仙 第197节
“干得漂亮,凯文。”洛伊泽由衷地夸赞道,“你的公关能力,让我印象深刻。”
“不不不,我可不敢居功。”
电话那头的凯文,立刻切换到华夏那套谦虚模式,“我不否认我这个月跑断了腿,但你的名声,才是我们最大的武器……”
按照凯文的说法,能一个月搞定三个提名,纯粹是因为洛伊泽声名在外,不用他费尽口舌地去推销这部片子有多好,只需要提一下洛伊泽的名字,那些平日里眼高于顶的评委们,就会产生兴趣,收下他寄出去的库存录像带,并第一时间观看。
当然,这纯属凯文谦虚了。
洛伊泽的名气固然是敲门砖,但电影再好,没有熟悉“规则”的人去运作,也大概率被埋没。
那些所谓的“关键评委”,往往决定了一部电影的命运。
凯文的价值就在于,他不仅知道这些评委是谁,还知道用什么方式能让他们心甘情愿地为《街头脉搏》呐喊助威。
和他比起来,很多两眼一抹黑的普通公关团队,就只能像没头苍蝇一样,广撒网式地联系评委。
而凯文清楚地知道,哪些评委是各个分会的“头儿”,哪些人话语权最重,哪些人最欣赏创新,也最容易被说服。
他这一个月的重点公关,比别人几个月的无用功都有效。
“继续加油,凯文。”洛伊泽鼓励道,“争取搞定更多评委,拿下奖项,如果能创造说唱歌曲首次获得奥斯卡的奇迹,就更好了!”
“我会尽力的,Boss!”凯文信心十足地说,“不过,以我的经验来看,这三个提名里,‘最佳纪录长片’的获奖几率不高……”
没办法,《街头脉搏》的主题不够宏大,制作周期也短,这是硬伤。
但能获得提名,本身就是胜利。
“……后续,我的大部分公关预算和精力,会放在‘最佳原创歌曲’和‘最佳电影剪辑’上。”
“哦?”洛伊泽有些好奇,“你觉得剪辑奖的获奖几率很大?”
“不是很大,是非常大!”
凯文的语气变得异常肯定,“Boss,或许你自己不觉得,但我在好莱坞呆了这么多年,论看片的眼光,没多少人比得过我,在我看来,《街头脉搏》的剪辑,是革命性的!”
他解释道:
“先不说节奏把握和信息传递这些基本功,最惊艳的是电影里第一人称的跑酷镜头,这绝对是电影史上从没见过的创意!”
“它完全打破了传统的旁观者视角,让观众不再是看戏的人,而是真正变成了跑酷者本人,去体验那种高空坠落的失重,墙壁间攀爬的窒息,还有那吓人的翻滚。”
“这种纯粹的代入感,把整部影片的真实和危险拉到了极致,让所有看过的观众都心跳加速,肾上腺素飙升。”
“那些上了年纪的评委,第一次看这种长达数分钟、一镜到底的POV跑酷追逐长镜头时,那种震撼,就像是哥伦布看到新大陆。”
凯文越说越兴奋:“这已经不是剪辑技巧了,这是在拓展电影艺术的边界!就凭这一点,它就值得一座小金人!”
经过凯文这么一番激情澎湃的分析,洛伊泽也反应过来。
他是被后世那些泛滥的第一人称视角电影给影响了,以为这没什么大不了的。
但事实是,在这个年代,经过他特殊改装的POV镜头,搭配上让人肾上腺素飙升的跑酷运动,单论镜头的表现力,绝对是独一份的存在。
不然,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把伊菲·洛这家新公司,定义为好莱坞的“先锋”呢?
单靠一部《鬼影实录》的伪记录片形式,显然还不够格,但加上《街头脉搏》在技术上的颠覆性,这个标签,就实至名归了。
“我明白了。”洛伊泽说道,“放手去做吧,预算不够就开口,我只要结果。”
“一定会让您满意的。”凯文笑了笑。
这部电影,对凯文来说,属于他不用怎么费劲,就能轻松拿下提名的程度。
但后续想要真正获奖,还需要他花费更多的心思去运作。
为了对赌协议上的巨额奖金和未来股权,怎么着,也得把这两个最有机会拿下的奖项,给死死地抓在手里。
努把力,先搞个开门红,往后,才有希望拿下更诱人的长期股权激励。
特别是,在他入职之后,接收了公司版权库里的一部分剧本大纲后,凯文真是越看越有信心,感觉自己这次,是押对宝了。
……
挂断电话后,洛伊泽看着窗外的夜景。
或许有人要问,花一百多万美金,去公关一个电影奖项,有什么用?
值得吗?
太值得了!
这么说吧,首先是直接的经济利益。
虽然《街头脉搏》这部电影,在被HBO大规模播放后,利润基本已经被榨干。
但只要能拿下小金人,贴上“奥斯卡获奖影片”标签,就能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二轮甚至三轮放映,再卷走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美元的票房。
而且,还可以发售印着小金人标志的DVD。
对很多普通消费者来说,能印上小金人,就约等于“必看经典”,以前可能瞟一眼就过去了,现在则可以无脑购买。
这,又是一笔收益。
当然,钱不钱的,都只是短期利益。
更重要的,是公司名声和地位上的提升。
以前,火的只是洛伊泽个人,一个靠恐怖片爆红的“幸运儿”,虽然传奇,但未来充满不确定性。
很多人,都在等着他这家伊菲·洛公司摔跟头。
然而,一旦获奖呢?
伊菲·洛影业将升级为“奥斯卡获奖制片公司”。
这个标签,代表着艺术品味,代表着制作能力,代表着它不再是一个只会玩“邪道”的独立小作坊,而是正式踏入主流。
往后,公司想要融资、拉投资,都会变得无比轻松。
因为它的信用评级,已经被奥斯卡给拔高了。
除此之外,公司对人才的吸引力,也会大幅增加,无数追求艺术理想的好莱坞从业者,将不再对伊菲·洛嗤之以鼻,而是会趋之若鹜。
整个公司的行业话语权和地位,都出现了质的飞跃。
所以说啊,为什么那么多公司,哪怕是财大气粗的六大巨头,每年都要花费巨资去公关奥斯卡呢?
不就是因为这背后,有实打实的好处摆在那儿吗?没好处的东西,谁愿意搭理!
社会就是如此现实,电影作为工业化的艺术,本质上寻求的就是认同感,能获得那帮制定规则的老家伙们的认可,行业地位就能得到提升。
想不参与这个游戏?可以,那就做好一辈子被踩在行业底层,没人带你玩的准备吧。
除非,等到未来的互联网时代。
到时候,规则重新洗牌,大众的视听选择权不再被少数人垄断,这帮老不死们制定的规则,才会变得不再那么重要。
但在现阶段,该怎么玩,就得怎么玩。
不仅要玩,还要玩得漂亮。
第215章 深夜游戏与少女
……
洛伊泽看了眼时间,快十点半了。
他本来想直接去睡觉,但今天的情绪释放戏,加上这通奥斯卡提名的电话,双重刺激之下,精神有些亢奋,想睡也睡不着。
算了,不睡了。
也没必要靠褪黑素强行入睡,自然一点最好。
正是精力最旺盛的年纪,何必天天活得跟个老干部似的早睡早起?
太糟塌这副身体了。
别人在这个年纪,网吧通宵三天三夜都还能生龙活虎,眼里的红血丝那是青春的勋章,而以自己的体质,少说也能通宵个七天七夜。
反正之后两天也没啥事干,不如玩会儿游戏,好好放松一下。
洛伊泽挺想看看,这韩国,有什么火爆的网络游戏。
自从被表叔带进电脑游戏的深坑,洛伊泽对游戏的兴趣就没断过,甚至还养成了收藏各种经典游戏的癖好。
不然这年头还能干啥?不就是玩游戏,看电影,听音乐吗?
只不过,相比于普通人,洛伊泽能克制住自己,不至于沉迷其中,能节省出更多的时间去培养其他的爱好。
毕竟,不管什么游戏,在他的“超频”模式下,都毫无难度。
当然,洛伊泽很少这么玩,因为这会彻底丧失游戏的乐趣。
一般情况下,他都是靠自身的真实水平去玩。
但事实证明,哪怕是纯靠自身水平,这些游戏对他也没什么难度。
唯一的例外,就是偶尔带着小刘玩一些合作类游戏的时候。
这个家伙,那真是天生的猪队友,专门负责拖后腿,能强行给最简单的游戏增加至地狱级难度。
不过,能在她那浮夸的“哇!洛洛你好厉害!”的夸夸声中,悠然自得地通关,也别有一番乐趣。
可惜,这丫头对游戏是真不感兴趣,她更爱琢磨跳舞、音乐、服装、首饰,或者抱着芭比娃娃和各种水晶看上一天。
普通女孩子爱的东西她都爱,唯独游戏,毫无兴趣。
以至于,每次刘伊菲主动当陪玩,就意味着这丫头又有新的要求要提了,功利心太重,差评。
“可惜啊,去不了网吧。”洛伊泽啧了一声,靠在椅背上。
以前在纽约,偶尔还能去网吧玩玩局域网游戏,虐虐小白新手。
现在去不了了。
这就是出名的烦恼。
以前混迹街头无人在意,想去网吧就去,哪像现在,自从被媒体戴上了紧箍,他就已经不再是“凡人”,彻底丧失了想去哪就去哪的资格。
不然,以洛伊泽的性格,哪会一天到晚净待在酒店里?连想运动一下,都只能去酒店里那个人来人往、总有人想“偶遇”的健身房。
没办法,既然选择了出名,那就只能吃这种苦了,咳咳。
好在,洛伊泽也习惯了这种独自一人自娱自乐的氛围,甚至有些享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