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天骄:从小致郁刘天仙 第296节
他的声音,重新恢复了平静:“你现在没那个时间去拍一部电视剧。那玩意儿,天天吊威亚、背台词,动辄就要在剧组里待上五六个月,你受得了吗?你的大学还上不上了?”
“这是我给你准备的大女主剧本,”
他将剧本塞进少女怀里:“魔女,你先好好研究,等我去国外搞定《加勒比》,就回来给你拍。”
魔女?
刘茜茜停止了进攻,皱着眉头,低头看向那个剧本。
第317章 被偷走的一年
洛伊泽的“分开”计划,执行得异常顺利。
或者说,顺利得有些……残忍。
离开华夏,已经过去了一年多的时间。
日历,悄然翻到2003年的10月。
这一年多的时间里,世界正在以一种令人目不暇接的速度,向前奔跑。
在华夏,影视圈的格局被彻底改写。
国家正式放开民营制片公司的准入权,不再需要挂靠在国营厂之下。
而一部名为《英雄》的武侠巨制,以石破天惊的2.5亿人民币票房,宣告了国产商业大片时代的“亿元时代”。
互联网行业,也迎来新的发展拐点。
宽带的安装价格开始大幅下降,普及率迅速攀升,逐渐飞入寻常百姓家,为即将到来的“网游时代”和“门户网站大战”,铺平了道路。
在音乐领域,一种名为“彩铃”的手机业务,正在悄然萌芽,预示着一个全新的、以“秒”为单位计费的音乐消费时代,即将来临。
而在遥远的大洋彼岸,伊菲洛影业,这艘由洛伊泽亲手打造的战舰,也正式张开了它的黑色船帆,向着好莱坞的汪洋深处,发起了最猛烈的冲锋。
2003年的暑期档,那部耗资1.3亿美元、由伊菲洛与索尼联合出品的魔幻巨制——《加勒比:黑旗的诅咒》,在全球同步上映。
没有人看好这个项目。
一个被《割喉岛》诅咒了近十年的“海盗”题材,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导演,一群除了约翰尼·德普外没什么票房号召力的演员,再加上一个“恐怖片专业户”出身的制片公司……
这一切,都让它看起来像是冤大头索尼又一次大概率失败的豪赌。
然而,当那艘沐浴着月光的“黑旗号”驶出迷雾时,全世界的观众,都为之疯狂了。
或许是因为年初那场席卷全球的“非典”疫情,让那群被压抑了数月之久的民众,爆发出了一股强烈的“报复性消费”浪潮。
因此,这部电影,最终在全球狂揽6.54亿美元,成为年度最大的现象级爆款。
伊菲洛影业,一战封神。
一夜之间,就从人们印象中那个除了奥斯卡,就只会玩弄血浆和尖叫的“恐怖片专业户”,一步登天,成为好莱坞不可忽视的新晋小巨头。
而洛伊泽,作为这部电影的总监制和编剧,被《好莱坞报导者》誉为“新一代的点金手”,《时代周刊》更是毫不吝啬地,将“下一个斯皮尔伯格”的桂冠,戴在了他的头上。
在索尼影业举办的庆功宴上,公司的CEO霍华德·斯金格,端着香槟杯,像供奉亲爹一样,对着洛伊泽一口一个“天才”、“上帝的宠儿”,姿态谦卑得让旁边的凯文都直呼看不懂。
而那场惊心动魄的,与迪士尼“地表最强法务部”之间的版权官司,也成了凯文酒后最爱吹嘘的谈资。
迪士尼的最强法务部,在电影上映前,给伊菲洛发了不下二十封律师函,试图从‘海盗’、‘加勒比’、‘亡灵诅咒’等各个角度,来证明他们侵权。
然后,伊菲洛关门放索尼,两大巨头开始你来我往……
最后,迪士尼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们这部‘山寨货’,票房一路高歌猛进,而他们自己那个小成本的DVD电影,还没拍完,项目就直接被砍了。
这一切的荣耀与喧嚣,洛伊泽都只是平静地接受着。
在这部电影的整个制作和宣传周期里,他都以“闭关创作新剧本”为由,没有离开过洛杉矶。
他一次,都没有回过华夏。
……
然而,并非所有的事情,都一帆风顺。
那部洛伊泽承诺给刘茜茜的大女主电影——《魔女》,就不幸地,撞上了时代的“黑天鹅”。
电影《魔女》,作为一部合拍片,于2003年的年初,在香江正式开机。
但仅仅拍摄了一个月,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就让整个剧组的运作,陷入停滞。
项目停摆了大半年的时间。
为了不让成本无限追加,剧组只能在有限的条件下,先拍摄一些室内的绿幕戏份,然后将素材带回美国进行后期特效制作。
其余大部分时间,包括刘茜茜在内的所有主创,都只能被困在酒店里,在隔离和恐慌中,等待着疫情的结束。
这段艰难的时期,洛伊泽依旧没有露面。
他信守承诺,为这个项目投入了重金,请来最好的团队,连导演都是从好莱坞请的。
一位很擅长拍动作片的二线商业片导演。
洛伊泽本人,只担任制片人,从未去片场探过一次班。
所有的沟通,都只通过邮件和偶尔的越洋电话进行。
一开始,刘茜茜还以为,这是因为疫情的原因,他过不来。
她安慰着自己,然后将所有的孤独和不安,都发泄到表演和训练中。
这是她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地,独立面对一个庞大的好莱坞剧组。
没有洛伊泽在身边,她只能逼着自己快速成长。
接触了很多新的人,新的事。
思想在飞速成熟。
甚至还疯狂进行着体能训练,学习泰拳、剑道和各种格斗技巧,在片场亲自完成一个又一个高难度的危险动作,身上摔得青一块紫一块,也从不叫苦。
那份执念,并没有因为距离和时间而消散。
恰恰相反,它像一株生长在悬崖峭壁上的藤蔓,愈发强烈,坚韧。
她想让他看到,没有他,她也可以。
……
但,再坚强的伪装,也抵不过那日渐冰冷的“渐行渐远”。
一开始,他们还会每天通电话,分享彼此的生活。
刘茜茜会兴奋地向洛伊泽讲述自己排练的趣事,洛伊泽也会耐心地听着,偶尔关心一下她的学习情况,有没有交到新朋友什么的。
但随着《加勒比海盗》项目越来越忙,洛伊泽的电话,开始变得越来越短。
“喂,我在开会,晚点说。”
“我在片场,信号不好。”
“有时差,你早点睡。”
到了《魔女》开拍时,这种联系,更是已经彻底变成了她的“单相思”。
她打电话过去,接听的,往往洛伊泽那个叫梅琳达的助理。
每次,她满怀欣喜地,用邮件发去一张自己吊着威亚、英姿飒爽的剧照时,得到的回复,往往是在几个小时后,那句简短到令人心寒的:
【知道了,加油。】
刘伊菲不傻。
她能感觉到这刻意的疏远。
洛伊泽是真的忙,但这种忙,已经变成了一堵厚厚的墙。
一堵他亲手砌起来的、将她牢牢隔绝在外的墙。
而她,因为疫情,因为工作,甚至连买张机票飞过去,当面质问他的机会,都没有。
那种绝望,足以将人吞噬。
“一起读北电”的承诺,变成了一纸空文。
“分开是为了更好的重逢”,现在听起来,更像一个彻头彻尾的谎言。
而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是洛伊泽在今年夏天,发行的第二张个人专辑。
那张专辑里,有好几首男女对唱的情歌。
而那些与他合唱的、陌生的女声中,没有一个是她。
尤其是那首名为《Lovely》的主打歌,MV火爆全球。
人们愈发喜爱这个在音乐里展现自己“脆弱”一面的青少年。
以至于MV里,那位与他对唱的女孩,也在瞬间被带火。
画面上,洛伊泽与一个留着复古卷发、眼神慵懒的女孩,在下着雨的玻璃窗前,深情对唱。
媒体都在说,那个女孩,是伊菲洛唱片新签的天才新人,名叫莉琪·格兰特,刚满18岁,歌声充满故事感。
那一刻,刘茜茜感觉自己遭遇了最彻底的背叛。
她终于,彻底明白了。
那个所谓的“分开”计划,根本不是什么需要共同遵守的“潜伏协议”。
而是一场,只针对她一个人,精心策划的、彻头彻尾的——
“放逐”。
……
2003年10月下旬,洛杉矶,马里布海滩。
一栋坐拥无敌海景的现代化别墅里,洛伊泽正站在落地窗前,看着远处海面上金色的落日。
他变了。
一年多的时间,足以让一个男孩,彻底褪去身上所有的少年气。
他的个子更高,肩膀也变得更宽阔。
曾经那张还带着几分青涩的脸庞,如今轮廓分明,线条硬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