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华娱天骄:从小致郁刘天仙

华娱天骄:从小致郁刘天仙 第299节

  ……

  “但是,伊泽。”

  电话那头,表叔的语气有些凝重,“除了这个好消息外,还有个事,公司里出现了一些反对的声音。”

  那个当初表叔在国内认识的、第一个技术合伙人——李总,这充满了理想主义色彩的“骨灰级玩家”,带着他的几个核心技术骨干,明确表示,不愿意并入企鹅。

  “……李总他们这帮人,是真正的理想主义者。”

  “他们不适合企鹅那种KPI至上的文化,他们觉得,如果新星网络加入了企鹅,那么,我们现在这款还算良心的《奇迹MU》,很快就会变成一只吞噬玩家金钱的丑陋氪金兽。”

  “这是他们,无论如何也无法容忍的。”

  “伊泽,我不想看着他们的才华,被浪费在无休止的内部斗争中,更不想让他们对我这个曾经并肩作战的伙伴,感到失望。”

  “你不是一直说,想做点真正能改变游戏产业的事吗?李总就是那个最合适的人,你能不能帮他们一把?给他们一个,能继续安心做梦的平台?”

  听着表叔这番话,洛伊泽想了想,说道:

  “你不说其实我也会做,我原本就在考虑这件事,你今天主动提出来,再好不过。”

  “放心,这件事交给我来处理,我会成立一家新的游戏工作室,让李总他们执掌,这家公司不为KPI,不为流水,只为一个目标,做出好游戏。”

  “你没有辜负他们,反而成全了他们。”

  这家公司,洛伊泽已经想好了名字,就叫“第九天堂”。

  他将占股75%,而李总的核心团队,获得25%的创始股份。

  至于招人的话……

  正好,最近魔都有一家已经被现实打得奄奄一息的、名叫“第九城市”的公司,快要开不下去了。

  听说,他们那里,有一大堆怀才不遇的优秀人才,正在疯狂地投着简历呢。

  这算是一场三赢的结局吧。

  企鹅,剔除了“不稳定因素”,得到了一个成熟的团队和爆款产品,很开心。

  李总,带着少数几个志同道合的伙伴,摆脱了资本的束缚,能继续追求自己的理想,同样很开心。

  而洛伊泽,正在养成下一头吸金兽……

  唯独表叔,在挂掉电话后,心里有那么一点点的小伤感。

  因为他其实也算得上是半个理想主义者啊。

第320章 那些收获

  既然新星网络已经成功“嫁入”豪门,有了企鹅这棵可以背靠的大树。

  那么,那两家还在为一点点蝇头小利而内斗不休的韩国游戏公司,对洛伊泽来说,就失去了最后的利用价值。

  他毫不犹豫地开始着手清盘,让负责此事的团队,主动与国内的盛大建立联系。

  洛伊泽很清楚,此时的老陈,虽然凭借《传奇世界》暂时摆脱韩方的掣肘,但依旧睡得不安稳。

  只要那两家韩国公司还掌握着他的命门,那他就没办法去纳斯达克敲钟上市,必须彻底解决这个后顾之忧才行。

  而洛伊泽,就在他最需要的时候,将这两份能踩住他尾巴的“股分”,送到他的面前。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商业交易了,更像是一场阳谋。

  老陈明知对方摘桃子的意图,却又不得不捏着鼻子,与对方谈判。

  不过,如果他知道,这一切的幕后黑手,其实就是眼前这家听都没听过的控股公司的话,估计他当场就要摔椅子赶人……

  而除了游戏产业,在另一个即将改变世界的领域,洛伊泽的布局,也悄然展开。

  那家名为“安卓”的小公司,刚刚由安迪·鲁宾创立不久。

  然后,就被洛伊泽安排的白手套盯上,以天使投资人的身份,主动去建立良好的初步接触。

  除此之外,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洛伊泽的投资触角,也开始伸向各个看似不相干,实则环环相扣的领域。

  比如在加州收购了一家大型有机农场,聘请最顶级的农业专家,搭建一个只为他家人以及各部门领导服务的“特供”食品供应链,绝对安全可追溯。

  还投资了一家正在研发“虚幻引擎3”的游戏引擎公司。

  并增持IMAX公司的股份,赌定未来巨幕电影的时代必将到来。

  甚至于,他还成立了一家独立医疗投资公司,专门用来投资那些在此刻看来,像是天方夜谭的生物科技和前沿医疗技术公司……

  靶向药、干细胞技术、新一代医疗设备、基因测序……

  投资这个的最终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赚钱,主要是他想搭建一个只服务于他一家的、全球顶级私人医疗体系。

  不是什么私人医生,也不是简简单单去医院当个VIP。

  而是一整套体系。

  这个体系里,包括由全科医生、心理医生、营养师组成的常驻团队;

  还有一个可以链接全球最顶尖专家的资源网络;

  以及,优先使用他所投资的那些公司研发出的、最先进的医疗科技和药物的权利。

  洛伊泽正在用手里的资本,为自己和家人的未来,建立起一个覆盖“衣食住行”到“生老病死”的全方位私人保障体系。

  那么,支撑他这么干的钱,又是从哪来的呢?

  当然不可能一直挪用伊菲洛唱片和影业公司那点还在缓慢回款的利润。

  早在2002年初,洛伊泽就已经开始将他提前布局的那些专利技术,转换成源源不断的现金了。

  回美国的这一年,他空闲的全部时间,基本全在忙这些。

  首先,是数字音乐。

  洛伊泽的策略,是“农村包围城市”。

  他提前注册了一家名为“狂想曲”的数字版权管理公司,专门去和那些在行业变革中备受冲击、被五大唱片公司欺压得喘不过气、濒临破产的中小独立唱片公司合作。

  这次合作,他以一个相对公平的价格和分成,整合了小公司们手中数以万计的独立音乐版权,建立起了一个音乐内容库。

  然后,他再凭借这份“独立音乐曲库”,拿着手中掌握的MP3核心编码、DRM数字版权管理等关键专利,敲开了五大巨头的大门,谈判关于“独家数字音乐发行”的合作协议。

  然而,就算他准备了这么多底牌,谈判过程依旧极其艰难。

  这些五大巨头,哪怕已经被P2P音乐免费共享软件吓破了胆,还是不肯低头。

  他们从骨子里就不信任科技公司,对“数字音乐”这个新事物,更是避如蛇蝎,生怕它会彻底摧毁他们已经经营了数十年,利润丰厚的实体唱片商业模式。

  想通过嘴巴让他们交出视若珍宝的数字版权,无异于虎口拔牙。

  不过,洛伊泽还是谈下了华纳和索尼。

  他是站在“唱片公司同盟”的立场上谈的,好说歹说,借着脑海里相关的纪录片,把数字音乐的未来掰开了揉碎了,才让那些高管们静下心来听他讲。

  于是,洛伊泽总算有机会,将数字音乐的利与弊,给他们分析得清清楚楚,并且明确表示,最核心的“数字版权加密管理技术”,就掌握在他手上。

  盗版是无法禁绝的,唯有拥抱未来,建立正版的付费渠道,才是唯一出路。

  最终,凭借着与华纳、索尼这两家巨头原有的良好合作关系,洛伊泽用更高的分成,成功撕开了一道口子。

  有了这两大巨头的加盟,再加上他手中掌握的独立音乐版权库和核心技术专利……

  洛伊泽就这么坐在家里,就等到了苹果公司主动敲响他的大门,希望为他们即将推出的iTunes商店获取内容授权。

  不用他主动上门,苹果就不得不低头,开始给洛伊泽分钱。

  而这,只是他庞大现金流的来源之一。

  另一部分,则是来源于亚马逊。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书店和在线零售商,亚马逊在2002年的时候,因为前期的野蛮扩张,已经陷入了技术混乱和内部架构重复的困境。

  说白了,就是这家公司的各个技术部门,都在疯狂“造轮子”,没有人去思考,该如何为整辆马车,造一台更强劲的“发动机”。

  这导致整个公司的运营效率极其低下,只能被费力地推着往前走。

  最明显的,就是服务器算力的浪费。

  为了应付每年“黑色星期五”和圣诞节那短短几天的购物高峰,亚马逊不得不斥巨资,建立了规模相当庞大的服务器集群。

  在一年中的绝大多数时间里,这些昂贵的服务器,都处于闲置状态,纯粹是在烧钱。

  洛伊泽抓住时机,推出那家专攻“推荐算法和用户行为分析”的小公司,带着解决方案,敲响贝索斯办公室的大门。

  当然不可能直接卖软件和技术,这太亏了。

  洛伊泽选择了一种在当时极具开创性的“效果分成”模式,来与亚马逊进行合作。

  说白了,就是利用更高级的算法,优化亚马逊的商品推荐系统,提升其销售额的转化率。

  不收取任何前期费用,只从亚马逊“额外”提升的那部分销售额中,抽取一定比例的分成。

  这种看得见、摸得着的业绩提升,对于正被华尔街各种看衰,急需证明自己盈利能力的亚马逊来说,是根本不可能拒绝的诱惑。

  而借着核心技术的供应,洛伊泽的公司,与亚马逊的高层,建立起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就在今年,2003年,随着双方的信任加深,合作开始进入更深入的层次。

  洛伊泽让联络人,在一次高层会议上,提出一个“天才构想”。

  将亚马逊闲置的服务器资源,打包成标准化的服务,以低廉的价格,租给那些需要大量计算和存储资源的初创公司和开发者。

  这个构想,就是后世大名鼎鼎的“AWS”雏形。

  对于此刻还在为服务器成本焦头烂额的亚马逊高层来说,这个能将“负资产”瞬间变成“现金牛”的提议,如同天启。

  双方一拍即合,决定成立一家合资公司,共同运营这项全新的业务。

  而洛伊泽的公司,只以核心的底层技术和一部分启动资金入股,就与亚马逊共同成立了一家专门运营AWS业务的新实体。

  在这家名为“AWS”的新公司里,洛伊泽占据35%的股份。

  他依旧充当甩手掌柜,只挂一个“首席战略顾问”的虚衔,深藏幕后。

  就这样,洛伊泽没有花一分钱去购买亚马逊的股票,却以另一种方式,成为了未来亚马逊最赚钱业务的股东之一。

  现如今的亚马逊,并不明白AWS未来的成长潜力,而等他们明白的时候,估计恨不得穿越过来当场锤死做决定的“自己”。

  ……

  别看这些布局,都显得很遥远。

首节 上一节 299/305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美食情报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