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天骄:从小致郁刘天仙 第89节
“胶卷还剩几张?”
“呃……五张?”
“删了。”
“啊?!这是胶卷相机!删不……等等!洛洛!还我相机!!!”
洛伊泽单手按住她脑袋,另一只手利落地拆开相机后盖,曝光了整个胶卷。
刘伊菲:“……”
搞定相机后,洛伊泽扭头望向老妈,正要行动,刘伊菲却死死抱住他的腰:“妈妈快跑!”
旁边,刘晓丽见势不妙,赶紧抱着DV跑路。
餐桌上,洛伊泽慢条斯理地切着煎蛋,突然开口:
“刘茜茜。”
“嗯?”
“今天声乐训练加练一小时。”
“???”
刘伊菲瞬间垮脸:“你这是打击报复!”
洛伊泽微微一笑,头顶仿佛有无形的恶魔角在生长。
刘晓丽低头喝咖啡,假装没看见女儿求救的眼神。
……
感恩节结束后。
洛伊泽回归校园,正式启动《街头脉搏》拍摄。
之前已经把一些街头说唱、街头斗舞的画面拍完。
现在跑酷团也特训了两个来月,可以拉出来遛遛了。
对于这部纪录片,洛伊泽拍得很随性,完全凭借直觉和审美去拍摄。
最多取材一下脑海里的那几部相关作品,让画面显得连贯一些,不那么碎片化。
毕竟总时长就60分钟,其中还分成了“说唱”、“街舞”、“跑酷”三个环节。
现如今的观众,对亚文化的耐心是很有限的,一个小时内高潮迭起就足够了。
开头很简单,直接放几段跑酷作死的画面,伴随急促呼吸声和警笛声吸引观众。
随后切换为街舞battle,获胜的舞团用动作嘲讽失败者。
最后说唱收尾,镜头拉远,远处高楼坐着个黑兜帽。
打出字幕:“1999年,街头的三种生存方式。”
一分半的开头,绝对吸引眼球。
正式剧情的话,说唱环节放前面,展示街头环境、气氛,各种斗殴、掰头,能快速突出真实冲突感。
占比不会太长,10多分钟吧,结尾安排的是《Lose Yourself》这首歌。
洛伊泽不怎么喜欢说唱,唯独这首《Lose Yourself》是他听过后觉得很不错的一首说唱歌曲。
很鼓舞人心,能淡化前期说唱剧情给人的‘坏’观感,免得主流说唱界找他麻烦。
紧接着街舞跟上,炫酷的斗舞环节,年轻人基本都见过、经历过,可以进一步增强代入感。
至于斗舞剧情,没必要设计,全程实拍,反正美警会给他创造剧情,主打一个真实反应。
虽然实拍出来的内容可能会显得混乱,但这是必要的“主线”,没有街头斗舞,就没办法“选拔”出极限运动团。
倒是可以给结尾舞加个特别嗨皮的《甩鸟歌》,搭配甩鸟舞,能让人嗨起来,毕竟漂亮国人就好这口。
咳咳,这个歌和这个舞,洛伊泽是肯定不参与的。
最后才是跑酷,可以放一些训练画面,插科打诨,然后去挑战各种惊险刺激。
选人的那几场舞他已经拍下来了,甚至连跑酷训练的一些过程也拍完。
整部纪录片看似散乱,实则主线明确——选拔队员,挑战极限。
为了不那么直球,导致纪录片的真实感被冲淡,这个主线目标会被淡化在对话中,比如在“采访”过程里才会暴露意图:
“你怕高吗?”
“如果我让你去跟我跳悬崖,你会去吗?”
要的就是真实。
而给跑酷配的歌,除了搭配一些电子舞曲用于紧张桥段外,洛伊泽还选了一首纯电音《fade》作为主题曲。
节奏很适合跑酷,可惜这年代的软硬件设备根本无法彻底还原这首电音。
时代局限啊!
洛伊泽最近三个月可没少和纽约的地下乐队交流沟通,经常把他们薅到头秃。
不说学得有多精吧,反正最前沿的电子乐制作他是学到手了。
然而,就算如此,《fade》这首曲子,他也仅仅只能做到把节奏和旋律复原,味道整体比较复古。
不过足够用了,真搞得太精致,反而容易把纪录片的粗糙感整消失。
这是洛伊泽的首次电子乐尝试,等再熟悉一阵子,就可以把更多作品复刻出来了。
第102章 冬日惊喜
学校里,其实已经有人知道洛伊泽在拍东西。
同班同学就有不少知道的。
但他们对此的反应……
并没有崇拜的大叫“哇,你好厉害”,又或者蹭镜头“可以拍我吗?”
反而是好奇中带点猎奇,对他拍的街头文化充满兴趣的同时,也质疑他一个亚裔怎么可能懂街头?
不过这点质疑声,早就被洛伊泽‘街舞社扛鼎人’的身份打消。
没有了质疑,好奇就会加深。
洛伊泽给人的第一印象是“神秘”。
明明长着一张诱人亲近的脸,气质却拒人于千里之外。
学习成绩好就不说了,大多数亚裔给人的感觉就是好学生。
但玩街头的是真少见,玩街头不说,还拍电影……
这种反差,一两个还无所谓,但同时出现在一个人身上,怎么可能让人不在意!
也就是他们学校属于移民聚集学区,没那么多所谓的白人精英,对文化多样性还算包容。
不然就洛伊泽这个样子,保证会有络绎不绝的人想来试试他的深浅。
然后,他们就会发现洛伊泽的另一面——功夫。
再次加深‘刻板印象’……
同学们没敢多嘴问,老师倒是询问过洛伊泽。
但他拍的内容和学校无关,老师再怎么担心安全问题,也没办法对他喊停。
街头,是很危险的,没那么好拍。
作为最鱼龙混杂的地方,摄像机在街头并不受欢迎。
也就是洛伊泽知道什么能拍,什么不能拍,并且能融入进去,取得话语权,才没有招惹到那些黑恶分子。
不然就算他什么都没拍,光带着摄像机,也会被人视为挑衅。
倒也不是洛伊泽怕这些玩意,主要是家里有软肋啊!
街头混黑的这些货色大都不要命,惹了一个,很容易招来一群,如果发现收拾不了他……
除非洛伊泽想当失败的man,去经历一场“能力越大,责任越大”的剧情,不然还是低调点好。
就这样,洛伊泽一边拍纪录片,一边应付着学校里越来越热情的同学。
时间匆匆而过,来到12月21号。
好消息,放寒假了。
坏消息,只放两个星期……
就这么两周时间,刘晓丽寻思半天,还是放弃了回国的念头。
没办法,时间太短了!
回去也过不了春节。
之前暑假放三个月的时候本来是个机会,但她忙着搬家开公司磨绿卡,根本没时间。
这一折腾,只能明年暑假回国了。
至于这次寒假,几人没有到处游玩,只是在纽约把不同的地方游玩了一遍。
毕竟马上又要迎来圣诞节,不如先在家里把圣诞给过了,再去远一点的地方玩。
10月的万圣节,11月的感恩节,12月的圣诞节。
漂亮国这节日一环扣一环,一天比一天嗨,恨不得把刺激消费写脸上。
但刘晓丽也确实被漂亮国的消费陷阱给框住了。
没办法,环境如此,周围全是消费主义,没钱还好,关键是她有钱啊!
于是,21号当天,上午,全家去定制了一套圣诞礼服。
下午,去VIP滑冰场继续锻炼滑冰技术。
晚上参与圣诞酒会,洛伊泽起了兴致,弹奏两首小曲。
22号,参加拍卖会,买了一些古董,晚上看电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