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天骄:从小致郁刘天仙 第91节
刘伊菲扒着门框眼巴巴地看着洛伊泽收拾行李,“凭什么你能请假!我也要家庭学校!”
“凭我是导演。”洛伊泽合上箱子,揉了揉她的脑袋,“乖,在家多帮妈妈做家务。”
“啊啊啊!”刘伊菲烦得直哼哼,转头就向老妈告状,“妈!洛洛又用特权!”
刘晓丽正往行李箱偷塞棉秋裤,头也不抬:“茜茜啊,等你哪天入围圣丹斯...”
“我就也能逃学了?”
“不,妈妈会直接给你办退学。”
谁家学校经得住这么糟蹋啊?更别说是公立学校。
也就是洛伊泽学习好,除了爱折腾一点外,没啥大毛病,不然早开除了,还天天让你卡BUG?
学校对这种学生也没办法,为了升学率,为了生源,只希望这家伙真的能折腾出一些什么来吧。
帕克城机场。
零下三度的犹他州,寒风像刀子般锋利。
马特刚下飞机就冻得直哆嗦:“见鬼!组委会居然不让穿羽绒服?”
“你是不是傻,人家说的是走红毯的时候最好别穿,没让你现在就不穿!”
小姨周文琼鄙夷地看他一眼,随后裹紧了粗花呢外套,牙齿打颤却还要保持微笑,“洛洛你...你脸怎么不僵?”
少年从容地整了整衣领:“这说明我心理素质好。”
“放屁,这说明你脸皮厚!”
出了机场,小姨四处望了望:“组委会是不是对‘好莱坞式待遇’有什么误解?”
“说好的专车接送呢?”
“小姨……我没记错的话,人家说的是开幕式那天,也就是明天。”
“……”
最终,几人选择了打车去酒店办理入住。
作为最受组委会短片单元重视的《调音师》剧组,他们不可能缺席。
甚至于说,凡是入围圣丹斯电影节的导演,就没几个会缺席的。
不来的后果相当于是自绝于独立电影圈。
所以,整个主会场酒店被塞得满满当当。
当然不是免费的,需要自费,300美元一晚,组委会协助预订,不然花钱都住不上!
至于其他苦逼的穷酸短片剧组,更是只能住50一晚的4人间,和陌生人挤着住。
小小一个电影节,上上下下格外分明。
第104章 闪光灯下
第二天,短片单元的开幕仪式正式开启。
整个圣丹斯一共有四个竞赛单元,分别为长篇单元、短篇单元、纪录片单元、世界电影单元。
基本都是同时间开展,但并不是同一个场地,长篇单元的开幕式更宏大一些。
按照各制片公司的重视程度来划分的话,长篇单元肯定排第一。
毕竟一个是成熟项目,一个是新人导演,水平间的差距肯定是有的。
而且,吃现成的,总比自己买菜做饭更受欢迎。
除非菜品很稀有,不然吸引不了太多人目光。
很显然,评审团主席对他们这部《调音师》的看法就是“稀有菜品”,绝对吸引眼球!
从组委会安排的车次,就能看出来他们对《调音师》这部短片的重视。
其他导演都是挤巴士,唯独他们这个剧组,被评审团主席安排了专车。
组委会为什么会对这部短片这么看好?
这个问题洛伊泽还没问,负责开车的那个选片员就主动抖落了出来。
“知道为什么特别关照你们吗?”
加长林肯里,选片员艾伦·伯格指着远处《女巫布莱尔》的海报,“长片单元有爆款,我们短片单元也需要话题。”
虽然对方的6万美元成本很低,但他们的导演才8岁。
他激动地拍着真皮座椅,“你知道吗,当我们了解到你才8岁就拍出了调音师,我们当时的表情有……”
艾伦·伯格至今记得那个昏昏欲睡的下午。
——
选片室内,空调嗡嗡作响,咖啡杯在长桌上摆成一排。
已经连续看了27部短片的评委们眼神涣散,选片助理疲惫地把《调音师》录像带推进放映机。
片头钢琴声响起时,还有人小声嘀咕:“又是文艺片...”
14分钟后。
整个选片室鸦雀无声。
艾伦发现自己的钢笔不知何时滚到了地上,墨汁在地毯上晕成一团,像极了片中假盲人钢琴师颤抖的瞳孔。
“倒回去!”某评委突然拍桌,“开头那个关门声!我们都被骗了!”
“这家伙在玩弄观众的感知。”
当放映员颤抖着手倒带时,助理举起一封信:“寄件人附了这个...”
艾伦展开那张手写信纸,工整的字迹跃入眼帘:
【尊敬的评委们:
我叫Loyzer,8岁,学琴5年,某天练琴时我就在想——如果这辈子再也不能弹琴,我该怎么办?于是有了这部《调音师》。
我想用伪装盲人的设定,去探索观众与角色的信息差,因此选择了“倒叙开场+主观视角欺骗”,让观众以为主角安全,实际上是……
谨以此片致敬……】
“上帝啊!”艾伦听到身后传来倒吸冷气的声音。
某届获奖的短片导演敲着手指:“很罕见的手法。”
“而且很有商业价值。”旁边的人补充了一句。
低成本心理惊悚片,很受制片公司欢迎。
“关键是他居然还是未成年?!”女评委摘下眼镜擦拭,“这个倒叙结构...成熟得像大师手法。”
突然有人笑出声:“说真的,我以为这次又只能看着长片单元出爆款呢!”
艾伦盯着信纸末尾,突然抓起电话:“立刻联系导演!我们要全球首映权!”
这么好的片,肯定要拿下首映权。
到时候,长片单元有《女巫布莱尔》,短片单元有《调音师》。
两部独立电影爆款,对圣丹斯的名声增幅可想而知。
——
“那天选片室像被闪电劈中,我们原以为挖到了金矿,结果发现是颗钻石,而且它还会自己切割自己。”
陷入回忆的艾伦,仍在喋喋不休。
洛伊泽微笑颔首,余光瞥见车窗外。
其他参赛导演正挤在巴士里哈白气,有个大胡子导演鼻子都冻红了。
“对了。”艾伦突然压低声音,“福克斯的人托我问问,你长片企划准备找哪家合作?”
洛伊泽皱眉:“你们提前试映了?”
“这不好吗?”艾伦弯腰与他平视,“剔除那些没实力的买家,大家都节约时间,很公平。”
小姨倒吸冷气,更多是因为冻的:“所、所以今天就会有片商找上来?”
“不止一家。”艾伦望向红毯尽头乌泱泱的人群,“你们只需要想一想该卖多少钱就行了。”
此刻,马特突然发现一个恐怖事实:“等等!如果片子被买走...我是不是要成明星了?”
洛伊泽拍拍他肩膀:“或许吧。”
短片其实没多少放映平台。
“导演!你说过会推荐我的……”
马特露出可怜巴巴的眼神。
“知道。”洛伊泽露出资本家微笑,“只要我卖得够贵,他们肯定会在主演身上省钱的。”
远处,某位购片人突然打了个寒颤。
下午4点38分,帕克城的主街早已被积雪和人群淹没。
刺骨的寒风中,记者们搓着手跺着脚,呼吸间全是白气。
他们手中的照相机,基本没怎么抬起来过,也就刚才的一些过气明星和跨界歌手有少许闪光灯。
直到那辆加长林肯缓缓驶来。
“来了!《调音师》剧组!”
作为压轴出场,他们剧组肯定会被重点照顾。
很明白整个流程的记者们,对于爆款组的到来,自然不会舍不得胶卷。
洛伊泽刚迈出车门,闪光灯顿时如暴雨倾盆。
镜头顺着笔挺的西裤上移,定格在那张过分年轻的东方面孔上。
不同于其他剧组的礼貌性拍摄,这些快门声里带着赤裸裸的好奇。
毕竟在一水儿的白人导演中,这个亚裔组合简直像误入狼群的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