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航空,从西工大开始崛起 第138节
自己回家过年,把其他人留在大学里勤工俭学,还真是有些不好意思。
秦亮最关心的,当然还是歼九的研发进度,这款飞机,关系到东方空军的未来!
但是,当他来到歼九研发的机房的时候,里面却是空空如也,没看到人!
这些人难道集体过年去了?
等出来之后,正好看到楼道对面的一个身影。
“晓霞,这边的人呢?”
“一部分去了成都,一部分去了试飞院。”
“做什么了?”
“去成都的,帮忙把图纸转化成实物,准备打造第一架技术验证机,去试飞院的,打造铁鸟试验台,对飞控进行全方面的闭环测试。”
这么快!
秦亮一阵阵的兴奋:“好,我知道了,那我先去试飞院看看!”
看着秦亮离开的背影,赵晓霞有些无奈,自己还想介绍一下狮战斗机的研发进展呢,这首都航空学院的学生,果然都很厉害,只是快开学了,得想个办法,把这批劳动力继续留在咱们西工大才行。
可惜,秦亮不给自己机会啊。
1980年,1月29日。
试飞院,铁鸟实验大厅。
所谓铁鸟试验台,就是建立一个一比一的飞机模型,其他的系统可以不安装,但是,整套的电传飞控必须安装到位,再外接上电力和液压,就能进行实验了!
此时,铁鸟试验台上,一架漂亮的战机静静地矗立在那里。
机头饱满,上面是气泡式座舱,座舱下方两侧,是三角形的鸭翼,机腹则是矩形可调进气口,在机身后方,是大面积的三角翼,和前面的鸭翼高低错开,看着非常的漂亮,后机身使用了超音速面积律进行修型,看着更是漂亮。
说是歼九的改款,实际上,它已经和后世大名鼎鼎的歼十完全神似了!
看着这个飞机外形,众人都是感慨万千。
全世界,没有一款飞机的外形是这样的!这是东方的首创!
整个飞机,几乎全部都是新设计的,但是……依托西工大,一切皆有可能!
雷达,已经成熟了,发动机,虽然是涡喷,但是在雄猫战机上使用,也很成熟,航电,都是引进马可尼技术自产的,唯一的新子系统,就是这电传飞控了!
“老宋,这平台已经搭建起来了,接下来,咱们是不是该正式开始测试了?”试飞院的领导笑呵呵地说道。
这是611的第一款电传飞控,也是全国的第一款,这么重要的产品,当然要放在试飞院展开测试,也能利用试飞院的技术力量。
宋老深深地呼吸了一口气,还是不甘心地向门口看了一眼,这么重要的时刻,要是能……
噔噔噔……就在此时,外面传来了急促的脚步声。
“铁鸟台出来了?让我看看,让我看看!”
秦亮来了!
宋老脸上立刻露出了笑容:“亮子,来,到这里来,就等你了!”
秦亮一阵风地跑进来,看向那漂亮流畅的战机:“嗯,不错,这架飞机绝对会是一架好飞机!”
“嗯,这是咱们611和西工大共同努力的结晶!”
“话说,这三轴四余度电传飞控,用的是什么芯片?”
三轴,指的就是飞机在天上飞行的三个转轴,包括纵轴、横滚轴和偏航轴。四余度,指的则是随你挑独立的电传操作系统。
电脑死机了可以重启,但是命没了,就没法再重来了。
所以,对飞机的控制来说,必须是多通道的。
常见的是三通道,有三个完全独立的控制系统,这样的好处就是允许有一次错误,三个通道中,有一个通道计算或者传输的指令和其他两个通道的相反,那么,少数服从多数,按照另外两个的来!
它的好处,就是允许有一次错误,但是,如果再出现错误呢?
早期的三余度数字电传,会再增加一套额外的液压控制系统,万一再出错,那就切换回液压系统来。
但是,液压系统毕竟会增加飞机的重量,对于静不稳定飞机来说,液压系统还压根没法控制,所以,四余度电传就出现了。
平时工作,就用其中的三个通道,第四个通道备用,等到其中一个通道出错关闭,那就打开备用通道,继续维持三个通道的电传操作,这样就允许出现第二次错误了。
如果出第三次呢?
那就跳伞吧!
出现一个通道错误的概率是很小的,两个通道都出现错误,概率就更小了,飞机从被造出来到退役,也不一定会出现一次二次错误,所以,三次错误没必要考虑。
“飞控用的是8086芯片。”宋老说道:“这也是咱们目前已经吃透的芯片了。”
机载雷达上用,机载飞控上用,这8086芯片,已经变成了万金油的角色了。
实际上,这东西并不合适,毕竟是通用处理器芯片,对飞机来说,专用的DSP芯片才是最重要的!
“看来,咱们西工大是该动手研究芯片了,也不能让倪老等太久了啊!”秦亮感慨了一句。
后世在芯片领域里被西方卡脖子,让所有人都以为东方芯片技术落后,实际上,落后是从八十年代开始的。
东方第一个晶体管,第一块集成电路,并不比西方落后几年,到八十年代初期,和西方最多就是两三年的差距。
但是,八十年代,国门打开,看到了西方的先进,再看看自己家里的破烂货,全国上下都弥漫着一种造不如买的潮流,芯片厂引进设备,要外国货,电子厂使用集成电路,要外国货,而芯片的高投入,又让相关部门发愁,要发展经济,总得有取舍啊。
于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项目就下马了,从此,芯片对东方人来说就变成了一个黑盒子,只知道怎么用,不知道内部结构了!
也有少数的芯片项目,想要追赶世界潮流,但是,审批三年,动工三年,调试三年,等正式投产,早就落伍了,投产就亏损!外行领导内行,盲目崇洋媚外,忽略芯片研发规律……这些都太严重了。
这些靠相关部门没用,那些繁琐复杂的手续,就会被摩尔定律按在地上摩擦了。
还是得靠西工大自己啊!反正倪老都已经在西工大了,咱们的计算机组装业务也起来了,钱和人才都不用发愁!
“秦亮同志,秦亮同志?”
秦亮这才回过神来。
“嗯,各位,这铁鸟台,开始测试了吗?”
“没有呢,就等你来,现在咱们正式开始!”
杨威迈开大步,跨进座舱,开启了一个个开关。
“上电!”
“开液压!”
一个个命令传来,所有人都睁大眼睛,看着试验大厅里无数设备的显示情况。
“闭环成功!”
“开启发动机!”
“加油门!”
“拉起来!”
大家伙紧紧盯着舵面,按照指令,舵面正常偏转,第一次实验,取得圆满成功!
现场响起了一阵阵热烈的鼓掌声。
杨威跳下试验台,兴奋地向秦亮说道:“秦亮同学,咱们的铁鸟台运行正常,完全可以进行下一阶段大批量的测试!”
秦亮点头:“嗯,好样的!”
“秦亮同志,你给推荐的杨威还真不错,咱们这些611的工程师们都很佩服他,这套系统的研发成功,他是首功!”
秦亮笑了笑:“初中毕业就能考大学,杨威当然是最聪明的了,更何况他还非常努力。咱们5381班的其他同学,也都是非常努力的……不过,这也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是啊。”一旁,试飞院的领导开口:“就算是在铁鸟台上实验成功了,也不能直接装到歼九战机上,还是太冒失了,最好还是得有个实验平台啊。”
四余度电传,彻底摒弃了液压操作,装上歼九这种鸭式战机,万一出了失误……
很多零件在地面上用得好好的,上了天,一震动,可能就会坏啊。
在后世,东方的电传操作,也是循序渐进的。
不用说歼八2ACT那种了,就拿试飞院来说,现在歼教六的基础上,改装了个俯仰方向的单余度数字电传,然后,又在K-8上改装了三轴数字电传,把各种飞行控制律都输入进去,提前培训飞行员的操作,也验证硬件的可靠性。
己方这样仓促上马,万一歼九因为飞控的问题摔了……
秦亮点头:“是得提前验证,011基地那边的超七教练机,应该改造得差不多了吧?协调一架过来,在俯仰方向上,改用电传操作,提前验证我们的硬件,等到硬件没问题,在三个轴上都改装电传,验证我们的飞行控制律,同时训练飞行员……这飞行员,也得挑选新人,上次那个雷子就不错。”
老飞行员,容易犯经验主义错误,就拿平显来说,那么好的东西,就是不用,觉得碍眼,上飞机的第一件事就是关掉它,就和老司机上新车,上去就关闭自动启停一样。
现在的新歼九,会使用数字电传,这座舱内的显示也会大大减少仪表数量,使用更多的显示屏,得新飞行员才能更好地适应,至于雷镪,就更不用说了,必须得是歼九的首席试飞员才行。
上次秦亮来试飞院,就把老大难的问题给解决了,现在秦亮又提新人,试飞院的领导没半点意见。
“好,咱们安排!”
宋老看着秦亮,目光复杂,你的话比三机部的一把手还好使!
“各位,闭环实验成功,接下来,咱们……”秦亮的话还没说完,看到一众人都忙碌起来,各自测试各自的子系统去了,这些人……还真是拼命三郎啊!
“这边的项目,都交给杨威了,咱们放心。”宋老说道:“接下来,我得回成都去了,得在那里忙活第一架样机的生产,秦亮同志,你……要不要和我一起去成都?”
秦亮摇头:“等样机造好了再说吧!”
宋老点头,刚刚想要再说己方遇到的难题,外面就传来了兴奋的声音。
“秦亮同志在这里?真是太好了!秦亮同志!我们歼八战机,需要你们西工大帮助,十万火急啊!”
又来!
秦亮看向从外面走进来的人,这计算机已经给你们了,你们如果还不思进取,那我……
“最新消息,阿三那边将会在三个月内,获得米格-25战机,所以,我们需要在这段时间里,完成歼八的升级,尤其是匹配远程空空导弹……”
“咱们最多帮你们强化机翼,费用还是两千万。”秦亮不耐烦地说道。
“好,好,好!”
第221章 汉卡好了想走?倪老,留下来搞龙芯!
西工大,数学系,计算机专业机房。
夜色已经深了,但是,还是有一群人,围在了一台计算机的前面。
滴……随着熟悉的响声,计算机开始启动,无数的字符跳跃,然后,出现了黑屏的界面,上面跳动着C:的命令提示符。
上一篇:起手乘十?有BUG你是真卡啊
下一篇:返回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