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大国航空,从西工大开始崛起

大国航空,从西工大开始崛起 第32节

第60章班的挂名学生

  时间已经进入十月中旬,在祖国的北部,已经是呼啸的西北风肆虐的季节了,但是在长安,气候凉爽,不冷不热,最适合户外活动。

  西工大,体育场上,秋季运动会正在进行中,广播里响着雄壮有力的进行曲,跑道上,一名名大学生们如同猛虎下山,奋力冲向终点。

  “5381班,加油!”

  听到了赵晓霞的声音,张志刚突然像是被打了兴奋剂一样,发力狂奔,越过了一名同学,又越过了一名,然后,胸口向前,撞线!

  “四乘一百接力赛中,飞机系5381班取得第一名!”

  听到广播中的声音,5381班的学生爆发出来了一阵阵欢呼。

  赢了,又拿了个第一!不管任何方面,只要有竞争,那就得拿第一!

  但是,在欢闹的人群中,也有一个不合群的。

  杨威的手里还在拿着一本书,嘴里还在叽里咕噜地说着什么。

  “杨威,轮到咱们拔河比赛了!”

  “哦。”杨威放下书就站了起来。

  “等等,别走,张志刚,你怎么能逗杨威呢?”赵晓霞不满地看了张志刚一眼:“杨威,你继续,到了叫你。”

  “好,杨威又拿起来了课本。”

  “学委,咱们学习就踏踏实实地学习,运动会,那就放松放松,杨威这样学,我怕他学……”

  学傻了啊!

  “有什么办法,你以为我不想好好地参加运动会?都是秦亮太抢眼,我得抓紧任何可以学习的时间啊……”

  说起秦亮来,大家伙倒是来了兴趣。

  “秦亮最近一直没露面啊!”

  “那是,去首都了,前段时间,还在首都航空学院做了个演讲,我有个同学也去听了,对秦亮佩服得五体投地……”

  “啥?他该不会转学了吧?”

  “杨威,他转学了,你就成第一了,不好吗?”

  “不好,当然不好!”杨威摇头:“有了追赶的目标,就有了前进的动力……”

  “把我当追赶目标,太肤浅了,我们的追赶目标,是世界先进水平啊!”就在此时,后面一个声音响起。

  秦亮回来了!

  所有人都转头过去,看向那个说话的人,咦,这么黑?脸、眼睛、鼻子……这些轮廓像秦亮,但是这皮肤……

  “怎么,不认识我了?我可还记得自己是5381班的一员呢,话说,还有什么项目是我可以参加的吗?”

  项目都是提前报的,秦亮回来,校园里没见几个人,操场上声音震天,就知道是在开秋季运动会,让接自己的人把东西送到办公楼,秦亮就跑过来了。

  你还记得自己是5381班的一员吗?教室里没见到人,宿舍也不回……大家伙都是神情复杂。

  “秦亮同学,个人赛你是没法参加的,只能是团体赛了,四乘一百已经跑过了,剩下的就是拔河比赛,你要参加的话,我给你……”

  体育委员的话还没说完,主席台上的喇叭声就响了:“现在广播找人,5381班的秦亮同学,请立刻到一系办公楼,8086微机项目研发处……”

  这……自己才刚刚回来,就被打电话摇人了?

  全班同学,除了出去参加比赛的,剩下的人,全部都用哀怨的眼神看着秦亮,秦亮,你在咱们5381班,就是挂名的啊!

  秦亮撸起来了袖子:“不差这半天时间,我参加完拔河比赛再回去!这拔河,有诀窍……”

  就在此时,广播的声音响起:“四系和七系的拔河比赛即将完成,请一系和五系,参加拔河比赛的同学做准备!”

  “杨威,你身体最弱,就别上去了,让秦亮代替你参加拔河比赛吧。”

  “好。”杨威低头,继续看书。

  理工类学校,永远都是男多女少,所以很多团体项目只有男生参加,让女生一起拔河,一个班根本就凑不出十个来!

  5381班的十名学生,站到了比赛现场一侧,当他们看到对面上场的1177班的学生的时候,都傻眼了。

  对面上来的,居然一半都是三十岁左右的壮年?这不是欺负人嘛!

  “老师,对面……”负责当拉拉队的赵晓霞当下就不淡定了。

  “我检查过了,的确是他们班的学生。”负责当裁判的体育老师扫了一眼这边,其实,是你们班不对劲好不好!

  那十年,多少适龄青年错过了考大学的机会!这才恢复高考第二年,考上来的学生年龄差距很大!但是,5381班里聚集的尖子生们,几乎都是应届毕业生。所以……你们不用质疑什么。

  “预备!”

  所有人抓住了绳子。

  “开始!”

  “一二嘿呦,一二嘿呦,一二嘿呦!”秦亮站在最中央的位置,一边用力,一边喊起来口号。

  一的时候做好准备,二的时候短促呼吸开始加力到百分之七十,嘿呦喊出来的时候,全力猛拉,身体向后倒,利用体重增加拉力。

  喊完之后,瞬间调整放松,然后继续开始下一轮,这就是拔河的诀窍!

  别看5381班这边都是青年,对面是壮年,但是,仅仅三个循环,这边就彻底掌握了节奏,每次嘿呦的时候,绳子就会向5381班这边动一截,再经过几次,对面就彻底馁了!

  “报告老师,他们作弊!”对面的1177班学生很不满意。

  “他们没有作弊,倒是你们,想想其中的原因。”体育老师说道。

  “这有啥讲究?”

  “这个嘛,得需要用物理知识来解释,对了,你们数学系也是理科,你们用高中物理知识……”

  “去去去,你们5381班牛,咱们惹不起……”

  下一个,1174班。

  “一二嘿呦,一二嘿呦……”对面居然也学会了,一时间,双方陷入了焦灼!

  就在此时,一个声音响起:“秦亮,你怎么在这里!”

  “我不是!一二嘿呦……对面的,看俺这黑炭是李逵还是李鬼?”

  对面还真看了,然后……呼啦啦……

  “老师,这次不算!5381班作弊!故意干扰我们!”

  “老师,一系作弊,系里老师居然干扰我们比赛!”

  朱向华神情复杂:“秦亮,你只是晒黑了,赶紧跟我走吧,咱们的项目……”

  “不走,除非我们五系能赢了你们一系!”

  “好,剩下几场,我们一系不比了!都算你们赢!”

  “老师,您不能这样!”所有一系学生都怒了,虽然是友谊第一,比赛第二,但是那也不是放水啊!

  PS:上图为瓜大老校区操场,貌似还是土的,时间是八十年代初期。

  华东之雄在尽力写好这本书,也期待各位大大的支持,求收藏,求打赏,求追读,尤其是追读,这个数据最重要!您如果喜欢本书,劳驾每天点开看几眼,谢谢!

第61章 这些年都活到狗身上了?

  一系办公楼,8086微机项目研发处。

  “秦亮同学,经过我们的努力申请,上面终于给我们调来了这台DJS050,有了它作为样品,我们利用8086作为新一代处理器研制微型电脑,肯定就更快了!”

  秦亮看向桌子上那个和密码箱差不多大小的铁盒子:“显示器呢?键盘鼠标呢?”

  “显示器?键盘?要这些东西干嘛?还有,鼠标是什么?”

  这个年代,鼠标当然还没普及,那东西是图形化界面用的,不过……这键盘和显示器也没有吗?

  “键盘输入,显示器输出啊。”

  “秦亮同学,咱们研制的是微型计算机,哪里需要这些东西,输入输出都用纸带……”

  “马上要八十年代,还用纸带?那东西就是垃圾!”

  这话一出,在场所有人都愣住了。

  “秦亮同学,这可是华清大学……”

  “哼,这东西就是垃圾,这简直就是砸华清大学的招牌!”秦亮不屑。

  就在此时,门口处,一名四十来岁的身穿四个兜的中年人,脸色也阴沉了下来。

  “老朱,这个小伙子就是秦亮?”

  “是啊,刘领导,您别生气,秦亮他不知道您来了,他就是个年轻的小伙子,说话可能冲了一些……来,秦亮,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首都电子系统过来的刘领导,咱们这台计算机样机,就是他给协调来的……”

  电子系统来的刘领导?

  秦亮皱了皱眉头,他不是看不起老干部,但是,这种因循守旧,不思进取,一直都抱着过去老一套作风的老干部掌握权力,只会起到阻碍的作用。

  “刘领导,对不起,我不知道您来了,我不该说咱们兄弟大学研发成果是垃圾,我给你道歉……”

  “嗯,小伙子,我听说过你,是咱们78级学生中的佼佼者,在大学里跟着这些老师们好好学习,学成之后也好建设国家。祖国的未来是属于你们的!”

  “是,是。”秦亮点头:“那个……我还得回去参加拔河比赛,朱老师,我走了!”

  说完,秦亮拔腿就向外面走。

  陪同在刘领导旁边的一系孟主任也有些尴尬,什么秦亮跟着大家伙好好学习,是大家伙向秦亮学习啊!早知道,就不带刘领导过来了!

  这段时间,计算机专业的师生们一起研究微型计算机,但是苦于没有参考,进展缓慢,他们打了好多个报告,孟主任还亲自跑去首都,这才给协调来了一台DJS050,刘领导也是跟着一起过来视察的。

  拿到样机,朱向华等人也很高兴,听说秦亮回来,双喜临门啊,打电话过去通知,半天没人来,于是朱向华亲自去请,而孟主任带着刘主任先去自己办公室里喝茶,等秦亮过来,这才跟着一起来。

  没想到,这两人杠上了!

  秦亮可不能走啊,他在一系吃了亏,五系那些护犊子的,怕是以后再也不让他来了!一年之约到了,计算机没搞出来,以后就更没脸了!

  “秦亮同学,你别着急,这里面……有误会。”孟主任说道:“秦亮同学,你刚刚说,计算机需要显示器,还有键盘鼠标什么的,要不,给咱们详细说说?”

  刘领导皱起来了眉头,老孟,你啥意思?

  “对微型计算机来说,需要使用键盘来作为输入设备,这样编写程序会更迅速。”秦亮说道:“至于输出方面则需要一台显示器,编写的程序可以在显示器上直观地看到!计算结果也得在显示器上出现。”

  “这些年来,咱们国内研制过多款计算机,我都见过,还没有见过你说的这些东西!石油部门用的150机也看过,照样是用纸带!”刘领导立刻否定:“秦亮同学,我们东方人,做事讲究脚踏实地,不要搞空中楼阁……”

  秦亮笑了笑:“嗯,是我错了,各位,再见!”

首节 上一节 32/572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起手乘十?有BUG你是真卡啊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