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航空,从西工大开始崛起 第409节
伊万-米高扬深深地呼吸了一口气:“我们的设计产品,都是苏维埃最先进的,也是绝密的,所以,我们不可能采用国外的计算机……”
“你们可以只采购我们的芯片,然后自己组装计算机啊,这样如果还不放心的话……那就当我没说吧。”
秦亮没有继续推销,反正这些家伙也是会去东方的,到了西工大之后,只要用过一次,保证他们就会哭着喊着求采购!
“走,各位,去会议室。”奥尔加科夫开口。
其实,他是支持从东方引进计算机的,毕竟,要实现他构想中的信息化,没有庞大的计算机是不行的,苏联的电子工业太差,提供不了这么多的产品,那就只能外购了,西方的是绝对不能采购的,那也就剩下用东方的一条路了。
更何况,东方的计算机性能还很先进……
会议室内。
“听说,西工大在隐身机技术方面,有很深的储备,当初洛克希德的飞机工程师去西工大访问,你们就拿出来了一流的隐身设计方案,促进了你们之间的合作,能否给我们介绍一下?”奥尔加科夫满脸期待。
“当然可以,其实,这技术和你们苏维埃有很大的关系,全世界的隐身机技术,都是从你们中央科学研究院无线电工程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彼得-乌菲特塞夫的一篇论文中开始的,当初发表在《莫斯科学院无线电工程学报》上,叫做《物理衍射理论中的边缘波方法》。”
什么?
老毛子全部震惊了。
他们还真不知道,一切技术,居然来自他们!而更让他们恼火的是,他们没造出来,反而让美国人造出来了!
“在这篇论文中,作者指出来了,电磁波的反射强度不仅仅与物体大小相关,还和它的布局有关,我们今天看到的F-117,就是通过优化布局,让正面的雷达反射强度大幅度降低的……”
秦亮在滔滔不绝地介绍,而老毛子们都沉默了,咱们才是隐身技术的发明者,可惜咱们没有把这个研究推动下去!
“当然,想要通过计算得到完美的隐身外形,需要的计算量是相当庞大的,美国人当初在设计F-117的时候,因为计算机的处理能力不够强,所以只能将飞机设计成多面体结构,整体就像是钻石切割的一样,严重破坏了气动外形。”
这就和有限元分析法一样,最初的时候,计算机的计算能力不够,就只能把产品分成几部分,比如说机头、机身、机翼……等到计算机的计算能力足够了,一个单独的铆钉都可以拿出来分析,看看受力情况如何。
“那现在呢?现在的计算机处理能力够了吗?”伊万-米高扬开口。
美国佬在进行ATF的项目预研,老毛子也不甘落后,对应的项目已经在进行了,这就是双发多用途战斗机MFI项目,83年的时候,项目就悄然启动了,设计代号1.42,建造代号1.44,它的成果,自然就是米格1.44项目。
按照中央流体院的建议,这款飞机的气动外形确定为鸭式布局,双发双垂尾,机腹进气,为了提升性能,机身上一共十四个可动翼面,带来的飞控难度是地狱级的。
在后世,很多人污蔑说咱们的歼二十就是米格1.44的借尸还魂,那纯粹就是外行的YY,不给国产装备找个外国爹,他们就不高兴。
实际上,这两者根本就不一样。
米格1.44和阵风一样,用的是近距耦合鸭翼,主要用来拉涡流,次要任务是提升大迎角的操控性,咱们的歼二十用的是远距耦合鸭翼,带边条翼来拉涡流,仅仅这一个,就能说明两者不一样了。
更不用说,米格1.44压根就没有考虑隐身性,虽然进气道采用了S型的设计,那也只是简单遮挡而已,本质上没有太大的区别。
要找歼二十的爹,那也是当年歼九的设计方案中的双发布局,这个可比米格1.44要早。
对老毛子来说,仅仅现在的布局,已经是地狱难度的了,更不用说还要考虑隐身,那简直就是不可能完成的!
“现在的话……对我们来说不是问题,毕竟我们拥有世界一流的超级计算机,运算速度可以达到每秒钟千亿次,至于你们嘛……”
“我们可以买!”奥尔加科夫说道。
想要实现信息化,就必须得有超级计算机,在这个领域里,东方绝对是领跑的!
看看世界其他国家,1982年,美国佬把两台克雷-1并行连接,推出来的克雷-X,终于突破了每秒钟十亿次的浮点运算能力,83年,岛国NEC发布的SX-2,是西方第一台每秒运算超过十亿次的单台计算机,84年,老毛子的M-13,也终于达到了每秒钟十亿次的运算能力。
但是……这和千亿次还差了两个数量级呢。
靠老毛子自己,是绝对不可能获得这种计算机的,也只能从东方采购了!
秦亮摇头:“不行,这种超级计算机,可以用来模拟核爆,所以,只能自用,不对外销售,我们被允许出口的,只是每秒钟十亿次运算能力的计算机,每台一亿美元。”
这绝对就属于漫天要价了,老毛子自己造,也花不了这么多钱!
老毛子的脸上,露出了失望的表情来。
“不过,你们如果有需要,可以把需要运算的程序交给我们,由我们来输入计算机,帮你们运算,你们只需要支付租借费用就可以了。”
在先进计算机领域里,就是这样控制的。
你们要买?可以,造一个玻璃房子,钥匙完全由我们掌控,你们只能在外面看,我们来操作,别看计算机是你们的,实际上,你们只能看看而已。
但是对老毛子,就不能这样做了,因为把计算机交给他们,他们可以赶人啊。
所以,只能让他们把需要计算的程序,送到东方去。
他们有啥可算的?肯定是米格1.42项目的设计方案啊,这样一来,咱们就能拿到全部数据了!
对咱们来说,这显然是最好的方案,但是,老毛子会同意吗?
“不行,绝对不行,我们要计算的都是绝密方案,不可能让你们接触到核心资料。”
“那我就只能说抱歉了。”秦亮摊开双手,看向伊万-米高扬,你不同意就只能算了啊!主动权可没有在你们手里!
“这……能不能通融一下?我们可以保证,运算的资料绝对不是核爆。”
“当然不行,这是国际惯例,不是你们说不是那就是不是的。”
这句话有些拗口,意思却很明白,这件事,没得商量!
老毛子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目光中再次失望起来,看来,这种高大上的隐身技术,他们是用不上啊。
秦亮没忽悠成,当然还有下一招,继续忽悠啊!
“其实,为了隐身,而将飞机的气动外形进行大幅度修改,也不见得就是最优解,就像是F-117那样,牺牲太多了。”
“不改气动外形,还有其他办法来隐身?”这下,很多飞机工程师们都睁大了眼睛。
伊万-米高扬、米哈伊尔-西蒙诺夫、阿列克谢-图波列夫……一个个老牌的飞机设计师,都用期待的眼神看着秦亮。
“你们了解等离子体吗?”
对于一个工程师来说,问这种问题简直就是侮辱性的了。
“当然了解,在自然界中,这是固体、液体、气体之外的第四种物质存在方式,整体呈电中性,由正离子、自由电子和中性的原子组成,地球上的电离层、火焰中的高温部分等等,都是等离子体。”谢尔盖-科罗特科夫开口。
全世界,老毛子的基础教育是非常扎实的,咱们东方的教育师从老毛子,也是非常扎实的,这要是换成西方的快乐教育……
这种基本知识,大家伙都清楚,只是好奇秦亮为何好奇这么问。
“那么,你们可否知道,当电磁波进入到等离子体之后,会被迅速消耗掉?”
众人都睁大了眼睛。
基础理论知道,涉及到专业的,他们就不清楚了。
等离子体隐身技术,开辟一个新赛道!
美国的隐身机技术,用的思路是把电磁波反射到其他方向上,只要不反射回原方向,就不会被对方的雷达接收到,自然就捕捉不到了。
反射掉百分之九十以上,再通过吸波涂层吸收百分之几,剩下的就很少了。
而等离子体隐身技术,用的方式主要是吸收!
“当等离子体的频率大于电磁波入射频率的时候,电磁波会被全部反射掉,无法进入其中,反过来,电磁波就会在等离子内部中传播,在这个过程中,电磁波的能量会被等离子体中的带电离子吸收,自身能量逐渐衰减,直至被消耗掉。”
秦亮看向在场众人的表情,终于确定了一个事实:老毛子还没有考虑等离体子隐身技术!
看样子,很可能是在八十年代后期,F-117、B2相继解密,老毛子突然发现,自己研制的对标美国四代机的米格1.44,居然在设计的时候没考虑隐身性,就算是他们想要考虑,也没有那个实力!
于是,他们只能补救,于是就找到了等离子体隐身技术这法宝,在他们眼里看来,这东西不需要改变气动外形,就能实现隐身性,是非常不错的选择!只要研究出来,所有的飞机都能用。
于是,他们开始了孜孜不倦地研究,然后……苏联解体了!
老毛子的很多科研项目都被放弃,这高大上的等离子体隐身技术,也被埋没在了历史的尘埃中,只引来无数人的感慨,如果这技术有了,该多好多好!
实际上,这技术就是鸡肋,如果好,咱们自己就用了!
现在,听到秦亮说这个方案,在场的老毛子们再次震撼起来,然后就是兴奋。
对啊,等离子体就可以实现这种性能啊!
“没错,只要在机头,安装一个等离子体发生器,等离子体气体向后飘动,覆盖整个机身,我们的飞机就能隐身了!”
“对啊,这样一来,所有的飞机都能隐身!”
飞机工程师们神采奕奕,也有人露出了狐疑的眼神,比如奥尔加科夫。
“秦,这技术路线很不错,甚至可以说是开辟了一个全新的赛道,你怎么……愿意分享给我们?”
不要说什么友谊之类的话,我们之间还敌对着呢!你们这次过来,也是为了获得F-117的机密!
“奥尔加科夫同志,我们认为,等离子体隐身技术,将会是彻底改写航空技术的重大进步,就像是给飞机安装喷气发动机,就像是超过了音速……正因为这样,这项技术也很难。”
秦亮表现的很诚恳:“比如说,等离子体的密度、碰撞频率,厚度等等,对电磁波的吸收能力有很大的差距,需要在实际应用中调整到最佳状态,这就需要大量的研究工作,我们还没这个实力,可以说,这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等离子体技术、电磁理论与工程、空气动力学、机械和电气工程等等,所以……”
秦亮看向了奥尔加科夫:“我们认为,只有苏联这样工业强国,才有研究的能力,而我们的要求就是,你们需要把研究成果共享给我们,当然,我们也不会白要,你们需要用计算机进行理论计算的时候,我们可以提供方便,当然,还是我们来输入数据和记录结果……”
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白给老毛子,他们肯定会怀疑的,倒不如告诉他们,我们是想要共同合作的。
这个时代的老毛子,把国家几乎一半的资源都用在军工上了,所以,在他们孜孜不倦的研究下,或许还真能有不少成果,而这些成果,也会顺理成章地到了己方的手里!
当然,对方也可能会造假,真正的资料对己方保密,给己方假的,这也无所谓了,反正……这个项目失败的几率是超过百分之九十九的。
“好!”奥尔加科夫点头:“我们可以答应你的条件,就按照你说的来!”
大到轰炸机,小到战斗机,都可以在雷达面前隐蔽自己,这将是一个多么巨大的进步,这将会改写空战的格局!老毛子将会获得全方面的压倒性的优势!
答应,必须得答应!至于共享资料……呵呵呵,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
会议进行到这里,就算是已经大功告成了,毕竟,老毛子邀请东方来参观F-117,其实就是想要解决他们在隐身能力方面的缺陷,现在,已经有了一条完美的途径。
虽然过程会艰苦一些,但是,老毛子不怕。
冷战时期,老毛子靠着自己坚强的毅力,不知道研发了多少西方世界认为是不可能完成的东西。
那种能在海面上疾驰如飞的里海怪物,那种能在太空中停泊,随时准备发起攻击的单人驾驶米格-105空天飞机……
等离子体隐身技术,对他们来说或许也有很大的技术挑战,但是他们相信,自己能克服的!
“秦,你们东方在气动研究上,很有前瞻性,你能说说看,下一代战斗机,最好的气动布局是什么样的吗?”
既然要问自己……那就再炫耀一下吧,当初忽悠本-里奇,自己画了个F-22的机头,现在,咱就再画一个米格1.44的设计方案好了!
秦亮站起来,走到黑板前面,拿起粉笔。
没错,老毛子的会议室里,没有计算机,没有CRT投影机,只能用纯手工的画法了,好在秦亮的基本功很扎实。
嗖,嗖,嗖!
流畅的线条不断浮现,老毛子们睁大了眼睛,这……这特么的不就是咱们正在进行的项目吗?
如果从侧面看的话,和米格-29、苏-27之类的有些类似,机腹进气道,直通后面的发动机舱,机头部分仿佛是骑在上面的一样,但是看俯视图,那就完全不一样了。
宽大的三角翼主翼和前面的鸭翼,构成了它完全不同以往的气动布局来,而最吸引人眼球的,还是双垂尾。
在米格-25上,为了提升高速飞行时候的水平方向安定性,老毛子第一次设计了双垂尾,之后,这种方案就成为了双发动机战机的标配,F-14、F-15、米格-29、苏-27都这样。
上一篇:起手乘十?有BUG你是真卡啊
下一篇:返回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