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大国航空,从西工大开始崛起

大国航空,从西工大开始崛起 第44节

  这一刻,他有些怀疑人生。

  ……

  “速度六百!”

  此时,机翼只是微微颤抖,完全在正常范围内!

  “好,太好了,果然解决了!”屠老满脸兴奋:“老黄还说……”

  黄工一脸尴尬,不过……他同样好奇:“这机翼颤振,真的是因为襟翼动作筒的原因?这是为什么?”

  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秦亮,秦亮笑了笑:“这个嘛,咱们就是瞎猫碰死耗子,毕竟咱们西工大也没有技术,想要研制飞机,那也是痴人说梦。而且,造飞机是要经验积累的,我一个毛头小伙子,刚上大学的学生,怎么可能会。”

  黄工闹了个大红脸。

  “亮子,你给咱们说说?”屠老开口。

  “嗯,屠老,既然你问,那我肯定是知无不言,其实,这还得说到咱们的整个飞机工业上,长久以来,没有形成规范化,比如说,两架相同的飞机,彼此之间的零件不能互换……”

第82章 战机需要标准化生产

  加工误差大,安装的时候,老师傅各显神通,拿着锉刀锉几下,再用大锤砸几下,橡皮锤换木锤,木锤换铁锤……这一幕甚至还被拍成了电影,体现了东方工人的精湛技术……

  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不能互换,不用说不同飞机了,同一架飞机的两台发动机,左右都没法互换!

  当年,两架歼八飞到格鲁曼改装航电,这个缺点把美国佬给惊呆了,做梦也没想过会是这样!

  “飞机的零件,还需要互换?”刘师傅开口问道。

  “没错,必须得能互换!这样,在战场上,万一缺少零件,可以直接从其他的飞机上拆下来换着使用。”秦亮说道:“我们的飞机想要走出去,也要在互换上做文章,努力提升标准化,甚至打铆钉的时候,每一个铆钉的位置,都得一模一样!”

  对大家伙来说,这简直就是难以想象的,不过……接下来是要搞军贸的,现在生产的飞机,就是外销的,这和之前的军援可不一样,送给别人的,再垃圾也得说好,卖给别人的……

  屠老深深地呼吸了一口气:“亮子说得对,我们已经打开了军机市场,今后要在标准化上多下功夫,要引进美军战机的质量管理体系……等等,这到底和颤振有什么关系?”

  “刘师傅生产的每一个动作筒,都是符合尺寸要求的,但是,这四个动作筒对比,彼此之间的误差有些大。”秦亮说道:“这样,四个动作筒装进去,彼此之间的配合就成了问题,导致机翼出现颤振。”

  自己的设计,早就考虑到了颤振的影响,但是加工误差大,四个动作筒质量不一一样,这样就导致内部结构的弹性振动增加,在低速下就触发了颤振。

  现代化的战机,要求的加工精度是非常高的,就拿DSI进气道来说,全球的飞机工程师都知道,用这个鼓包来取代调节装置,可以降低重量和系统的复杂性,但是,全球除了美国,就只有东方能用,而且在东方还是遍地开花,为啥?

  当然是因为这个鼓包对加工精度有很高的要求,稍稍差一点,那所有的设计就都白费了!

  “唉,没想到,还真是我的问题……”刘师傅叹了口气:“我这手……”

  “刘师傅,您的手艺很好,只是以后在生产的时候,注意一下标准化的问题就行,之前的苏联时代那种粗放型的作风,已经不适合接下来的外贸生产了,我们尽快提升生产技术,争取更快地和世界接轨……”

  “嗯!”刘师傅点头,自己生产的零件出了问题,这让他很自责,既然知道了原因在什么地方,那以后就要多努力!

  而黄工……此时心情复杂,这个所谓的标准化生产,要不要推广到112厂去?算了,咱们又不搞外贸,等等!

  黄工想到了什么,开口说道:“还有大迎角下气流分离问题呢?”

  在机翼上,气流分离是个大问题,早些年的飞机机翼上带着翼刀,就是为了阻止机翼上气流分离的,只是阻止的是横向气流,现在的问题是纵向气流,这个怎么办?

  “凉拌。”

  “你说啥?”

  “咱们西工大就是个普通大学,能有啥办法,就是痴人说梦吧。”

  这是在发泄不满呢!

  “亮子,你肯定也有办法了对不对?”屠老开口。

  秦亮扫了黄工一眼:“这个嘛……今天时间差不多了,明天再说吧。”

  这意思很明显:我知道,但我就是不告诉你!

  黄工的脸上一阵红,一阵白,最终还是深深地呼吸了一口气:“秦亮同学,你别生气,刚刚是我不好,我不该小瞧你们西工大,你……你别和我一般见识。”

  “亮子,黄工是沈洋那边的专家,他是受邀来帮助咱们解决问题的,你就给咱们说说思路吧……”屠老知道秦亮年轻气盛,但是也怕他因此而得罪了沈洋那边的人,给他以后的前途带来不利的影响。

  “嗯,我们安装襟翼,可不仅仅是在起降阶段帮忙提升性能的,这个机动襟翼,可以全空域使用。”

  所有人都睁大了眼睛:“这怎么可能?”

  “是啊,起降阶段,飞行员手动控制就可以了,这要是全空域使用,那就得自动控制,咱们……有这个水平吗?”

  “既然歼七的进气锥,能被咱们改成无极调节的,那这个襟翼有何不可?”

  当年,米格-21刚刚从老毛子那里引进的时候,用的就是三级调节的方案,后来,132厂改进到歼七1的时候,就成了无极调节,从而提升了在不同速度下的进气效率。

  “你是说,和大气数据计算机连接起来?”屠老睁大了眼睛。

  “没错!”这些老前辈是很厉害的,只要提一句,他们就能继续想下去!

  “我们利用大气数据计算机作为机动襟翼控制系统的指令计算机,在内部编入襟翼偏角随迎角和马赫数变化的控制规律,这样就能在任何的速度和迎角下,得到最合适的襟翼偏角,从而解决超七战机的俯仰控制难题,保证整体飞行安全。”

  机械液压控制的飞机,照样可以用计算机控制!雄猫战机就是这样的,它的可变后掠翼根据飞行速度自动变化后掠角,用的也是大气数据计算机输出控制指令的方案!

  “这个设想是可以的,但是,想要设计一个既能满足要求,又能安全可靠的闭环伺服控制系统,可不容易啊!”黄工也被震撼到了,不过……他也知道研发这样一个系统的难度究竟有多大!

  “没错,是不容易。”秦亮说道:“不过,既然是132厂的合作单位,我们西工大还是可以接下这样一个重任的!没办法,咱们西工大这个痴人,就是喜欢做梦。”

  黄工苦笑,这个秦亮,果然不能得罪!

  “秦亮同学,你说的这个机动襟翼,能装到咱们歼八上吗?”黄工还是没拒绝住这设计的诱惑,在西方,机动襟翼在五六十年代就成熟了,可惜东方战机一直无缘匹配,要是给歼八装上,岂不是高空低空,高速低速都能应对了?

第83章 初见宋老

  “可以!”秦亮点头:“只是需要……”

  “要什么?”黄工开口问道:“咱们要人出人,要力出力,要资料给资料……”

  “设计费啊!”秦亮说道:“改装襟翼这么大的工作量,至少也得个几百万的设计费……”

  “秦亮同志,歼八是空军的重点工程,给歼八搞匹配,那是航空工业系统内,多少单位求之不得的!”黄工绷不住了:“能给我们的飞机搞匹配,那是你们的荣幸!你们……”

  “咳咳,黄工,这么光荣的事情,还是交给兄弟单位吧。”

  一旁,屠老也皱起来眉头,沈洋那边毕竟是航空工业系统的老大,你这样……

  秦亮才不会惯着他们,老大哥怎么了?几十年来,老大哥有啥成就吗?一个高空高速的歼八,搞了那么多年,关键还是这样一幅高高在上的样子,本来就是有求于人,偏偏给人一种上赶着他们的感觉。

  咱们西工大,不巴结你们!

  当年你们卖机头给132厂,不照样要了一大笔钱?

  再说了,这些家伙万一看上了咱们西工大的计算机,向上级申请,要求咱们西工大贡献计算机,支持他们搞研究怎么办?

  黄工的脸上阴晴变换,看秦亮那张脸,恨不得上去扇他两巴掌,但是,再看到那襟翼,就是满怀期待。

  这个机动襟翼,绝对是个宝贝啊!歼八需要!

  他足足迟疑了十来分钟,终于咬咬牙:“好,给钱就给钱,但是,几百万太多了!你们西工大也别太黑了,给你们十万……”

  “十万?十万够干啥了?黄工,你们打发叫花子呢吧?”秦亮扫了一眼黄工:“你知道,我带来的四个襟翼动作筒,为何能完全一致?”

  “你们西工大的师傅手艺好?”

  “再好能好过咱们132厂的七级工?”秦亮扫了黄工一眼:“咱们西工大机械系,研制了一台用8086芯片控制的数控机床,这几个襟翼动作筒,就是数控机床加工出来的,全部程序控制,加工出来才会一模一样。仅仅这数控机床的研发,我们就花费了上百万!”

  数控机床!

  用计算机来控制机床,从而提升加工精度和一致性,降低工人技术难度,西方在五十年代,已经开始了相关研究。

  东方也不甘落后,1958年,华清大学和首都第一机床厂联合研制出来了X53K1三坐标数控机床,并不比西方晚多久。

  它的计算机采用直线插补电子管系统,传动系统为步进电机带动的电气随动系统,可以实现三个坐标的联动,主要用来演示东方在数控机床领域里的成果,并没有大规模投产。

  之后,东方在数控领域里不断发展, 1966年研制出第一台用直线-圆弧插补的晶体管数控系统,1970年再接再厉,研制成功集成电路数控系统。

  不过,这些数控系统都有很大的缺陷,它只能按照预设的方式来加工,没有临时编程的能力,没有用微机,那就失去了灵魂!西工大机械系用8086芯片来控制机床,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此时,听到秦亮这样说,所有人都睁大了眼睛,西工大居然研制出来了用微机控制的数控机床?这襟翼动作筒,就是用这种先进的设备加工出来的!

  “好,太好了,咱们132厂买一批!”

  现在,西工大只是赚个研发经费而已,132厂能卖歼七,能搞超七,全部都是西工大的功劳!所以屠老当下就表态:买,咱们有钱了,得支持兄弟单位!

  “屠老,估计还得等一段时间,目前咱们的数控机床,只能生产这种动作筒,程序还在完善,机床也在完善,等研发成熟了,你们必须得买,少于五十台,都是看不起我们!”

  “好,好。”

  黄工神情复杂,西工大要几百万,还真是有原因的……等等!咱们又不需要买机床,咱们只是让你们加工,不过就是费点电的事情,哪里用得了几百万!

  想到这里,他又有些恼火,这个目中无人的家伙,丝毫没把咱们沈洋放在眼里!

  他的目光来回移动,最终落到了一个人的身上:“李老师,你们西工大就是这么教育学生的?”

  一旁,跟着秦亮一起过来的李凤蔚老师开口:“黄工,秦亮是我们西工大最优秀的学生,我们西工大以他为骄傲,他的话,就是我们西工大的话!”

  “哼,以后你们西工大的毕业生……”黄工咬牙切齿,别想来咱们沈洋工作!不过……话到一半,还是没说下去,因为他怕旁边的屠老接话,西工大的毕业生,有多少他们132厂就要多少!

  就在此时,外面传来了一个声音:“老屠,真是抱歉,我来晚了!这颤振的问题,可以交给咱们611来解决,咱们611的技术……”

  随着声音,一名五十来岁的老人出现在了门口,他身材不高,头发已经微微发白,那双眼睛却是无比的明亮。

  看到这个人,秦亮瞬间就是一阵的兴奋:宋老!

  宋老,1930年出生,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参加过革命,上过前线,当过侦查员,到了1950年,去空军二航校学习,之后就参加了远东战争,1954年,进入哈工程学习,毕业后就留在了沈洋,从此开始了研制飞机的历程。

  他参加过东风113号机的研发,搞过歼七,双发放大版的歼八都是他首先提出来的思路,之后,他带着歼九团队南下,组建起来了611研究所,歼九虽然最终无疾而终,但是却为歼十的研发打好了基础,之后,就是歼二十,歼三十六……

  “屠老,这位是?”秦亮控制住自己激动的心情,好奇地问道。

  屠老还没回答,宋老就走了过来:“秦亮是吧?我是611所的老宋,听说你在西工大很厉害,等毕业到咱们611所来吧!”

  “老宋,你可别和咱们132厂抢人!”屠老瞬间就着急了:“我早就看上亮子了,如果不是西工大那边不放,现在的他已经是咱们132厂设计室的副主任了!你来得晚我不怪你,你和我抢人,休怪我老屠翻脸!”

  黄工在一旁成了透明人,人家秦亮根本就不担心毕业分配工作,就算是把他们沈洋得罪了也不在乎!

第84章 一个鄙视,一个全力支持,两碗水端不平啊!

  “老屠,你们132厂就是个设计室,设计能力落后,还得靠西工大的技术力量加入,咱们611所可是专业的研发机构,咱们目前正在研制的……项目,那可是全新的,还是……”

  他不方便透露具体细节,毕竟项目是高度保密的。

  “哼,就你们那项目,已经几次下马了,现在据说又要下马,亮子去了你们那里,喝西北风啊,咱们132厂……”

  “老屠,你这就过分了啊!听说你们的项目有了颤振难题,我大老远的从川省的风洞区跑回来,打算给你们帮忙,这就是你的态度?”

首节 上一节 44/572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起手乘十?有BUG你是真卡啊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