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大国航空,从西工大开始崛起

大国航空,从西工大开始崛起 第49节

  北航都没有风洞,只有南航有一座小型低速风洞,已经够让人羡慕的了,现在,咱们西工大也要有了!

第92章 涡喷十五立项会议

  “太好了,为了这个风洞,坑北方所再多的钱都不算啥!”

  “沙老师,这怎么能叫坑呢?现在是市场经济,我们帮他们设计飞机,赚取设计费,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了。”秦亮说道:“我们用赚来的钱发展西工大,那也是理所当然!”

  “秦亮同学,我代表飞机系,代表西工大感谢你!”罗主任表情认真。

  “罗主任,我是西工大飞机系的学生,为母校做贡献,也是应该的,我就是有些担心我的老爹……”

  一转眼,离开老家半年了,上次去首都,打算顺路回老家,谁想直接出国,也没有时间回去,半年了,自己的老爹过得如何?

  “这件事,包在咱们系里身上,我去找老牛,让他跑一趟,把你父亲接到咱们西工大来,给他安排个清闲的工作……”

  这其实也是秦亮的一个想法,老爹面朝黄土背朝天,吃了一辈子的苦,也该享受享受了,接他老人家到西工大来,还能混个退休金,要是能再找个合适的老太太……只是不知道老爹是否愿意来。

  牛桂山去,就说是学校安排,老爹得服从安排,应该还是可以的吧?

  就在此时,于芝匆匆地跑了过来:“秦亮同学在吗?首都那边发来消息,邀请你一个星期之后去开会。”

  “我?”秦亮好奇,自己这个级别,有啥资格去开会?开啥会?

  于芝也不知道,只知道很重要。

  “这样也好,让牛老师和你一起去,正好把你父亲接过来,这几天,你安排一下咱们的工作。”罗主任笑着说道。

  给沈洋那边承诺了改进,具体怎么做,还得秦亮来统筹!

  “嗯,秦亮同学,你给咱们5381班安排任务,咱们一定全力完成,不给你丢脸!”唐长虹看向秦亮,代表5381班表态。

  “不不,大家伙不仅仅要全力完成,还得努力创新,我看好你们!”

  杨威,唐长虹,赵晓霞……属于你们的时代要来临了,这机会给你们了,你们可得好好把握住!

  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的,虽然就上了半年大学,但是他们学的知识,比之前工农兵保送上大学两年学的还多,理解得还透,他们已经可以做项目了!

  “好!”

  一个星期之后,首都,航空工业系统。

  秦亮已经不是第一次来这里了,还能看到很多老熟人,大家伙见到他,都开始打趣。

  “亮子,你小子厉害啊,居然从北方所赚到了一千万!”

  “你小子,把市场经济那一套,已经弄到咱们国内来了啊,上级专门开会研究过,还说要把你们这次交易,当做典型来宣传,让国内所有机关单位都知道,放弃过去的老思想,要适应新形势!”

  “刘经理,这次会议,到底是啥内容?”

  “涡喷十五上马讨论会。”刘经理笑呵呵地说道:“项目是你提出的,611所汇报的,所以这次会议,把你也叫来了。”

  说话间,主席台那边开始上人了,走在最前面的是莫领导,这个系统的一把手,跟在他后面的,则是一名满头白发的老人,他穿着一件宽大的中山装,脸上带着慈祥的表情,当看到秦亮的时候,还冲他微微点头。

  “莫领导后面的,就是吴老,他这几年,其实也在长安,只不过一直都扑在斯贝项目上。”一旁,刘经理给秦亮介绍。

  吴大观,1916年出生,1942年毕业于西南联大,之后就去了美国,先后在莱康明发动机厂和普惠公司学习深造,1947年,他和其他科学家一样,放弃美国优越的生活,回国报效祖国,他参与了东方航空工业的筹建,组建了东方第一个航空发动机设计机构,领导了第一个喷气发动机型号,创建了第一个发动机实验基地……

  吴老是东方当之无愧的航空发动机之父!

  前些年,东方买回来了斯贝发动机,之后就决定测绘仿制,沈洋的410厂怕影响到了他们的涡扇六项目,不愿意接手,就给了长安的430厂,这几年,吴老就在组织斯贝发动机的测绘仿制。

  说起斯贝来,也是一堆的遗憾啊……

  “好,各位同志都到齐了,我们现在开会,今天讨论的重点,就是米格-23上的R-29发动机,是否具备测绘仿制的价值,是否需要专门立项为涡喷-15,交给相关部门去仿制。”莫领导开口说道。

  “当然不需要了,马上要进入八十年代了,看看国际上,清一色的涡扇发动机,现在还去测绘仿制一款涡喷发动机,那简直就是在开历史的倒车!”立刻有人站出来,表示反对。

  “没错,我们的涡扇六,已经研制了十几年,推力和R29的一样,油耗还低,根本就没必要上马R29的测绘仿制项目,这完全就是在浪费钱!”接着有人跟风。

  会议室里的议论,似乎都是一面倒的,秦亮看着这些说话的人,毫无疑问,都是410厂的,都是涡扇六的研发人员,为了涡扇六项目,他们已经挤走了斯贝,现在,也不愿意看到涡喷十五项目上马!

  “老宋,你们的看法呢?”莫老看向了宋老。

  宋老站了起来:“涡扇六项目,从1964年开始立项,到现在已经十四年了,这些年来,这款发动机甚至连在试车台上稳定运行都做不到,我们认为,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咱们国内的强六,也在计划用涡扇六,我们的歼九,希望能有一款尽快可以成熟使用的发动机,所以……”

  “老宋,你这话是什么意思?”刚刚第一个提出反对意见的人站了起来:“你这是对我们的涡扇六没信心吗?”

  “老李,我不是这个意思,只是多手准备……”

  “既然不是这个意思,就没必要捣鼓其他的产品,你们611得对我们的涡扇六有信心!”

  “既然这么有信心,那你们敢在这里立军令状吗?”就在此时,一个声音响起:“测绘仿制R-29,一年内就能搞出来,三年内就能搞成熟,绝对不会耽误整机试飞,你们的涡扇六,能保证三年内成熟吗?要是三年内达不到定型要求,所有的研发人员,全部回家种地,你们敢吗?”

  李工脸色一变,看向声音传来的方向,那里站着一个年轻的小伙子。

  秦亮?

  PS:感谢书友panda_eB的打赏,感谢各位书友的点击和投票。

第93章 东拼西凑出来的涡扇六,注定无法成功!

  秦亮知道,自己必须站出来,重生一次,就是为了让祖国的航空工业少走弯路的,更是不能让某些家伙瞎折腾。

  涡扇六?就没成功的可能!

  1964年立项的涡扇六,提出来了12.6吨加力推力的指标,同样指标的老毛子的三姨夫,在1973年才立项!美国的F100,推重比虽然大,但是推力却没有涡扇六高。

  六十年代,放卫星的时代!

  更神奇的是,第一年立项,第二年出整体方案设计,第三年出设计图纸,第四年就能上台架,这在全世界的航空发动机研发领域里,效率都是高得可怕的!

  “搞科研,那就得有足够的思想准备,我们不管前面有多少拦路虎,都要一一闯过去,我们相信,只要有坚忍不拔的毅力,就一定能把涡扇六搞出来的!”李工继续说道。

  秦亮摇头:“方向错了,努力再多也没用,航空发动机的研发,需要从第一级压气机开始,一级级地研制,一级级地改进,这样用四五年的时间,完成核心机的研发,然后在它的基础上套不同的涡轮和风扇,小涵道比,就是战斗机发动机,大涵道比,就是民航发动机,涡扇六怎么研制出来的?”

  这些人根本就不会按照科学规律办事,手头有啥就用啥,斯贝、涡喷7、甚至是J79……把这些东西东拼西凑出来,能稳定工作就见鬼了!

  各级压气机之间不协调,叶片不匹配……当年刚刚造出来的涡扇六,启动都困难!这么多年改进下来,也依旧无法稳定工作,至于纸面上的数据……呵呵呵。

  “什么方向错了,西方就一定是对的?我们只要改进下去,一定能成功!”李工继续说道。

  “再改进也成功不了,毕竟,涡扇六研发思路就是错的。”秦亮说道:“我建议上级,还是停掉涡扇六项目,把宝贵的资金,用在核心机的研发上,不用着急,慢慢来……”

  啪!

  李工拍着桌子站了起来:“你说什么?有种你再说一遍?你一个年轻的小伙子,懂个屁啊。”

  “我好歹还懂个屁,你连屁都不懂。”秦亮说道:“航空发动机科学的研发规律都不懂,你这种人权力越大,对我们航空工业的危害就越大!”

  “老李,老李,别……”

  看着李工要冲上去干仗,其他人赶紧拉住。

  秦亮白了他一眼,打架?自己可不怕!打架的后果嘛,呵呵呵,自己也不怕,自己是个大学生,对方是涡扇六的主力工程师,对方要是因为打架被处理,离开了一线科研,那才叫好呢。

  “怎么,说不过就要动手?你就这点本事,怎么当的研发人员?”秦亮的语气,要多轻蔑有多轻蔑。

  涡扇六下马了,团队不能散啊,于是,这些家伙又捣鼓起来了涡喷14,代号昆仑,方式依旧是攒,指标依旧很高,给歼八装上,能超音速巡航!后期,还强制卖给军队一批,结果,军队接手之后就停飞了。

  时不时的飞零件的发动机,谁敢用?飞行员的生命可是宝贵的!

  昆仑发动机,继续改进了很多年,当歼八退役的时候,终于算是能用了!

  这些家伙,高高在上,自以为是,不按照科学规律办事,为了保住他们的涡扇六项目,给其他项目使绊子,老子不怼你们怼谁啊!

  “各位领导,你们看看,这个秦亮就是什么都不懂的外行,我建议各位领导把他赶走,他要是不走,我走!”李工生气了,后果很严重!

  “李工,你消消气,秦亮可不是什么都不懂,在咱们首都航空学院,给咱们指点了一番,咱们就做出来了无余量精铸定向凝固单晶空气冷却涡轮叶片,这种叶片承受的温度可以比现有的提升一百度,咱们已经造了一套,给涡喷七装上,推力增加了百分之二十。”

  无余量精铸、定向凝固、单晶叶片,还空气冷却,这些技术都是国际前沿的!

  吴老瞬间眼前大亮:“你们首都航空学院已经攻克了这些技术难关?”

  “是的,我们还联系了华清大学,一起研制的,毕竟最后的小孔需要激光来打,我们没这些设备。”

  “什么,就那个小孔,还得激光来打?”此时的李工也惊呆了,这些他都没听说过啊。

  “是的,这样才能更精确,这些技术路线,都是秦亮提出的,他绝对是个人才,对航空发动机领域有很深的研究!”

  “太好了,你们用这技术,给我们涡扇六造一批涡轮叶片出来!我们还有一个改型项目,可以把这款发动机的推力提升到14吨!”

  还在继续放卫星!

  八十年代初期,涡扇六眼看就要下马了,团队立刻把它给搞成熟了,顺利完成了地面试车,还说主要指标都达到,甚至是超过了设计指标,可惜没用,它怎么达标的,大家伙都知道啊,结果还是下马了。

  团队不干,再搞了个改款,在原本的技术数据不变的情况下,推力增加到14吨,推重比增加到7.这指标,比三姨夫都强,而三姨夫到了八十年代后期才成熟的。

  这些人干别的不行,放卫星第一名!

  很多人都在惋惜,说涡扇六如果不下马,如何如何,实际上,就连设计团队对它都没信心,不知道它什么时候能成熟,外人就更不可能知道了!实验数据修改了多少,他们倒是门清。

  “不行,好东西不能浪费了。”秦亮说道:“宁教授,作为这个技术的提出者,我应该有权力决定把它配套给哪款发动机吧?”

  “秦亮,你这是打击报复!”

  “我只是不想白瞎了这么好的东西,先进的涡轮叶片不能用在没前途的项目上。”

  李工恨得牙痒痒。

  “除非,你们承诺,三年内把涡扇六搞成熟,搞不成熟,研发团队解散,回家种地去!”

  就算是这样激将,李工也没有上套:“哼,首都航空学院是独立自主的,老宁,咱们410厂出钱,买你们的技术!”

  宁教授表情复杂:“李工,技术是秦亮的,你要买……找他去谈。”

  完了,死循环!

  就在此时,吴老开口:“秦亮,你说涡扇六的项目垃圾,你认为,我们的航空动力工业该怎么发展?”

第94章 研发人员嘛,能有啥坏心思

  “吴老,我不过就是一个刚刚上大学的愣头青,我能有啥意见,各位老前辈高屋建瓴,高瞻远瞩,我可不敢班门弄斧。”

  “秦亮,你就别谦虚了。”吴老说道:“上面一直在强调,要解放思想,咱们这些人干了半辈子的航空发动机,正是因为这样,才容易被过去的经验所影响,咱们需要的,正是你这种初出茅庐不怕虎的年轻人!你放心,随便说,要是有人敢打击报复,你尽管来找我!”

  吴老要给自己当后台了!那自然也得抓住机会!

  秦亮开口:“那我就简单说说我的想法,如果不对,欢迎各位领导批评指正!长久以来,我们的航空工业,都是先定飞机,再定发动机,这是违反科学规律的,因为发动机的研发时间,远远长于飞机,这就导致飞机出来了,发动机还不成熟,这样会严重耽误研发进度。”

  “如果没有飞机型号,那就不可能有发动机的型号,否则岂不是浪费?”李工当下提出了反对意见。吴老当后台又如何?咱们是民主的,得发表自己的意见!

  “针对某款飞机,专门研制一款对应的发动机,那才是真正的浪费。”秦亮看向李工,语气平淡:“科学的研发途径,是先研制一款核心机,从第一级压气机开始,一级级的搞预研,一级级的吃透,用五到十年的时间,把核心机给搞成熟,然后,再匹配不同的外涵道,得到不同推力的发动机。”

首节 上一节 49/572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起手乘十?有BUG你是真卡啊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