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航空,从西工大开始崛起 第521节
“同时,我们还要升级之前的惯性制导系统,给它加上双向数据链,实现A射B导。”
“什么意思?”林老好奇。
主动导引头的引导距离有限,那在这个末段引导之前,导弹怎么飞?
要么是后方机载雷达照射目标,这样导弹就能用半主动引导的方式过去,要么就是有惯导系统,按照惯性飞行。
之前的霹雳-10,就已经有这两种方式了,现在继续升级,那就是更加先进的双向数据链!
数据链这东西,林老清楚,但是A射B导,就完全超出他想象了!
“简单来说,我们的歼二十只负责发射导弹,后续的引导,交给预警机来进行!”
“什么?”
在很多军迷的口嗨里,就曾经设想过,给预警机安装大量的远程导弹,这样预警机就变成了一个空中武器投送平台。
实际上,这个设想很难实现,毕竟术业有专攻,预警机的任务,就是提供空中引导,打导弹的事情,还是得交给战斗机。
只是以前,战斗机从开始射导弹,到全部击落目标,全程都要参与。
现在……战斗机只是一个导弹发射平台,带着导弹,单枪匹马地冲到敌阵之中,发射导弹,然后……开溜!
没错,打完了导弹就得开溜,剩下导弹的引导,交给预警机!
A是歼二十,B是预警机!
其中的关键,就是双向数据链!
预警机可以通过数据链,把目标数据时刻精准地传递给导弹,而导弹也会把前方的情况发送给预警机,由预警机进行更加精确的辨识。
毕竟,目标在发现被锁定之后,肯定会第一时间来摆脱,释放箔条干扰、俯冲到山区等等,都是常规动作,导弹自身的系统再先进,也可能会被摆脱,这个时候,就得依靠后方来修正!
这一番设计,绝对够先进!
林老的眼珠子都要掉下来了!
“好,好,有了这种先进装备,咱们以后空军只要发射出去了导弹,敌机就绝对不可能摆脱!”林老满脸兴奋。
就在此时,战机的轰鸣声响起,歼二十已经完成了绕场一圈,开始降落!
机轮触地,轻轻松松!
首飞完美!
“走,我们去庆祝!”
秦亮再次开始头大起来,自己必须得喝酒,而且,还没有拒绝的借口,因为……
自己的任务已经完成了!杨朵儿的肚子里,已经有了!所以……
林老拍着秦亮的肩膀:“走,还等什么!”
“林老,首飞成功,雷子是最大的功臣,这些工程师们也都功不可没,我……”
你找我干嘛,我可啥功劳都没有啊!
“大家伙说,我们的歼二十走到现在,谁是最大的功臣?”
“秦亮!”
“秦校长!”
大家伙几乎是异口同声。
秦亮有些无奈。
“亮子,你就别推脱了,当初刚刚上大学,你就给美国佬拿出来了一个隐身外形,这隐身技术,你从当时就开始推动了,到现在,终于算是修成正果,你不是最大的功臣,还能有谁?”林老笑呵呵地说道。
这……好像还真是!
秦亮刚刚想要开口谦虚,宋老又说了。
“不仅仅是四代隐身机,下一代飞机,亮子也是首功!”
“下一代?”
“林老,您还不知道吧?等歼二十完成试飞,我们就要研发下一代飞机了!这新一代飞机,绝对是世界第一!美国佬的YF-23之类的,肯定比不上!”
林老睁大眼睛:“好,去食堂,咱们边喝边说!”
秦亮……
大洋彼岸,美国,诺斯罗普公司。
“我们的项目,为何设计得这么慢?”格雷厄姆-沃里克,看向总工程师鲍勃-桑达斯基,很是不满。
“主要是我们把精力都放在了B-2轰炸机的研发上,目前研制YF-23的团队,人员不够多,而且,我们关键的计算机系统,也都被B-2团队占据。”
鲍勃-桑达斯基也是无奈,在F-117几次失败之后,美国空军对B-2项目更加看重,提出来了各种要求:研发进度要赶超,性能要先进……
那边的团队,此时在没日没夜地工作,霸占着他们公司最先进的一台超级计算机,导致他们的YF-23很难用上,只能用普通的计算机,那研发周期肯定得拉长。
所以……
这个问题怎么解决?
“该死的,没有了计算机,我们难道还不展开工作了?”
“是的,没有先进的计算机,我们寸步难行。”
格雷厄姆-沃里克深深地呼吸了一口气:“那么,有解决问题的办法吗?”
“有也是有……”
“说啊,还等什么!”
“找西工大帮忙。”
格雷厄姆-沃里克瞬间就感觉心中一沉,你说啥?
找西工大帮忙?
我们当初能拿下合同,挤走洛克希德,就是因为我们和东方没有半点儿的关系!
现在,你居然说去找东方帮忙,那空军会怎么看我们?这个项目,我们还能获得空军认可吗?
要知道,他们可是两个项目竞标的,还有一个竞争对手呢!
“西工大的计算机计算一天,就相当于我们的计算机计算一个月,我们去那里计算一个月,就能完成全部精确计算,一个月后,我们就能展开原型机的试制。”
听到鲍勃-桑达斯基这样说,格雷厄姆-沃里克的心情就更加复杂了。
他可不想去找东方人研发,但是现在,很明显,东方能帮助他们研发!
项目继续拖延下去,会有很多未知的麻烦!
“据我所知,通用电气已经在YF-120项目上,和西工大有合作关系了,我们把自己的项目,隐藏在通用电气的项目下面,这样应该不会暴露。”
“好,那就这样!”
YF-120发动机虽然已经是通用电气研发的第二款变循环发动机了,但是技术路线比第一款可要激进多了,难度自然也会更大!
西工大,航空发动机系。
王教授带着一批学生,去了魔都,但是,依旧有不少是精英,比如说,和刘永泉同一届上学的朱俊强。
他们都是80年入学的,按照时间来算,今年也不过是研一而已,但是,要说他们的能力,已经赶得上博士生了。
当博士,就是要搞科研的!
所以,朱俊强就负责了和通用电气公司对接。
“我们认为,变循环发动机最大的问题是超重,由于要实现可变循环,需要额外增加很多装置,导致发动机的重量比常规的涡扇要重,而要降低重量,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和陶瓷基复合材料,至关重要……”
现在,很多需要计算机运算的数据,已经算出来了,结果……不容乐观。
要实现涵道比的改变,就得增加各种部件,而这些部件又导致发动机超重,这样下去,说不定普惠的F119还能有机会!
别看F-120和和F-23捆绑的,实际上,一款飞机可以用多款发动机!
变循环的F-120可以用,常规的F-119也可以用!
就看哪个性能更先进了,就像是在三代机上,F-100和F110,都可以使用。
此时,听到朱俊强的话,泰德-英格林皱起来了眉头。
“贵方的材料的确好,但是……这些材料的生产工艺,能授权给我们吗?”
“授权什么授权,就算是授权给你们,你们自己生产成本,不还是太高吗?直接从我们这里供货就好,我们又不是第一次合作,在民航发动机上,我们的合作很多的啊!”
美国人对视了一眼,福尔-摩西再次开口:“朱先生,您应该知道,以前的合作是民航发动机,现在是军用发动机,这是不一样的!我们的军用发动机,是不能有外国零件的。”
“你们就说自己能生产,不就行了,管他军用民用,不都是航空发动机嘛,以后,我们也可以把这些零件包装成民用发动机零件交付给你们,难道你们还不放心我们西工大?”
就是不放心啊,你们技术这么先进,随时给我们来个断供怎么办?
但是……这还不能说。
于是,大家伙只能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就在此时,外面有人走了进来。
“英格林先生,收到国内的消息……”
得到这个消息,英格林有些诧异,思考片刻,才看向对面。
“朱先生,我们还有一些项目,希望能利用你们发动机系的计算机来跑一下,你们……”
“没问题!”朱俊强点头。
反正跑完了,咱们也就能留下一份资料来,还能赚更多的利润!
第二天。
鲍勃-桑达斯基就匆匆来到西工大,由于西工大和美国合作过于频繁,所以现在,美国不少城市都开通了直达长安的航线,不用转机,非常方便。
进入发动机系大楼,在机房面前,他们被拦住了。
“对不起,你们不能进去,需要把程序交给我们,由我们来运算。”
“这怎么行!”
鲍勃-桑达斯基当下就愣住了:“这里面有我们的机密!”
“如果担心泄密,请放心,肯定不会的,我们的机房和外界有专门的防火墙进行硬件级别的隔离。”
我们不是担心网络入侵,我们是担心你们啊!
“如果是担心我们窃取机密,更可以放心了,你们的技术,我们西工大还看不上,这计算机是千亿次的,你们不能进去,这是惯例。”
上一篇:起手乘十?有BUG你是真卡啊
下一篇:返回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