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大国航空,从西工大开始崛起

大国航空,从西工大开始崛起 第523节

  “目前,我们研制的平板缝隙雷达天线,已经有很多国外客户,欧洲的很多战机,也是搭配我们的雷达天线,贵方如果想要,我们也可以提供最合适的方案。”电子系的教授刘卫国开口介绍。

  “刘先生,我们美国有成熟的平板缝隙雷达……”

  “你们的天线或许成熟可靠,但是,你们的后期处理电路太差,利用我们的技术,可以做出最先进的机载雷达来。”刘卫国继续。

  鲍勃-桑达斯基有些尴尬。

  对方没说错,后期处理电路,东方肯定比美国的更加先进,在这个领域里,还真是不好追赶啊!

  不过……

  自己这次过来,可不是来协调什么平板缝隙雷达的啊!

  “刘先生,我们听说,贵方有更加先进的主动相控阵雷达,使用的还是氮化镓技术?”

  刘卫国有些头大,这可不能随便说的,这可是机密,也不知道消息是怎么泄露出去的……

  “这技术,目前还是机密。”就在此时,门口传来一个声音。

  刘卫国松了口气,秦校长来了!有他在,自己就不用绞尽脑汁措辞了,直接交给秦校长协调就可以!

  “秦校长?”鲍勃-桑达斯基是第一次见到秦亮,毕竟,诺斯罗普为了避嫌,之前和西工大走得很远。

  “嗯,你们诺斯罗普公司击败了洛克希德,获得了四代机的竞标,真是让人佩服。”

  “咳咳,这个嘛……”

  “我们西工大,早就期待和你们的合作了,对我们来说,不管洛克希德还是诺斯罗普,都是一样的。”

  “这……谢谢秦校长的支持。”

  “可惜,你们也真是的,这样偷偷摸摸的,和我们西工大合作,有那么见不得光吗?”

  “秦校长,这……”

  “算了,还是说机载雷达吧,我们的确有先进的机载雷达技术,只不过……先进也代表着高成本,你们……怕是买不起啊。”

  “我们美国有钱,为了四代机项目,空军愿意花费高价。”

  “这样啊,你们可以提需求,我们帮助你们研发一款你们四代机需要的现代化主动相控阵雷达,研发费用四十亿美元,研发出来之后,样机需要大概一亿美元,等到以后量产,价格会降低到大概八千万美元左右。”

  鲍勃-桑达斯基睁大了眼睛:“什么?”

  东方产品,不是物美价廉吗?

  现在这价格,绝对是天价啊!

  “我们,我们,我们……”鲍勃-桑达斯基的眼珠子转了转,开口说道:“我们能只采购一批T/R组件回去吗?”

  “当然可以。”

  “那价格……”

  “一个组件八万。”

  我勒个去!

  鲍勃-桑达斯基差点想要骂娘!

  一个组件八万,一部雷达上需要一千个以上的组件,算下来,还是得八千万美元!

  要不先买一两个回去研究?

  “一万个起售。”秦亮的下一句话,彻底打断了他的美梦。

  八亿美元!诺斯罗普公司也承担不起!除非找美国空军要钱……就说己方在研究氮化镓技术,需要研发经费……

  鲍勃-桑达斯基的脑子飞快转动。

  而且,如果组件价格已经和整个雷达价格差不多的话……那还不如直接买整机呢,可以节省大笔的研发经费,可以赚取更多的利润……

  “好,那等我们回去,就向公司推荐。”

  看着美国佬离开,刘卫国有些担心:“秦校长,咱们那些宝贝,能外售吗?”

  “能,垄断美国佬的先进机载雷达,咱们责无旁贷。”

  咱们垄断了,美国本土企业没了研发经费,相关产业就荒废了!

  看看后世,美国佬的产业空心化,就是这样造成的,资本家为了追求高额利润,把产业搬迁到劳动力低的地区,然后……本土制造业就荒废了。

  想回流?喊的口号很响亮,实际上……过四年再看看,到底有没有回流?

  说话间,手机又响了。

  “喂,好,好,知道了。”

  放下手机,秦亮看向刘卫国:“美国佬还得琢磨半天,不可能一下子就答应,咱们先干咱们的,我还有事。”

  行政工作,就很忙啊!

  飞机系。

  “秦校长,您可算是来了!我们今天……”

  刘主任的话还没说完,切尼就已经上来了。

  “秦,你们西工大的技术真是太先进了,我们的欧洲战斗机,已经完成了全部的外形设计,我们将会带着这些资料,回到欧洲,建造第一架原型机了!”切尼满脸兴奋。

  拉皮台风,进展是最快的!

  气动外形完成设计,机体结构也设计完了,他们回去之后,可以直接开工造原型机了!

  这速度……

  绝对让法国佬震惊!

  他们就是要和法国佬比,毕竟,在台风战斗机项目上,法国佬一直作妖,先加入,然后要主导,再然后一拍两散,回去研制阵风。

  等拉皮的台风带回去,就能让法国佬知道,究竟什么才是最先进的!

  切尼是真心的激动。

  “是啊,东方技术,让我们很满意。”尤尔根也开口:“我会继续留下来,在这里学习一段时间。”

  他所谓的学习,不过就是一个说辞,他真正的目标,是留下来继续和西工大合作那个隐身机项目!

  虽然沈阳那边把项目要过去了,但是很多研发工作,还是得用西工大这边的设备,所以团队主要在这里。

  “嗯,我们愿意效劳,你们飞机上的其他配套子系统,如果有需要,也可以交给我们来研发。”

  秦亮只是客套客套,没想到……这切尼居然认真考虑起来,几分钟后,开口说道:“我们还真需要东方的帮助,我们希望有一款合格的远程空空导弹。”

  欧洲战斗机暂时有了,但是其他子系统依旧很落后,比如说空空导弹。

  英国现在最先进的,就是天空闪光导弹,半主动雷达引导的型号不错,技术甚至都被美国给引进了,用在AIM-7M的改造上。

  之后,英国佬又再接再厉,想要搞主动雷达型号,命名为主动天空闪光。

  不过……这款导弹并没有研发成功。

  而对方说的远程空空导弹,显然也不是这个!

  难道是……流星?

  九十年代中期,欧洲各国决定联合研制第四代超视距空空导弹,计划在1997年启动,但是由于技术难度太大,服役已经推迟到了2016年!

  和其他空空导弹相比,它最大的特点就是使用可变流量的固体冲压发动机,可谓独树一帜,在研发阶段,还受到无数人的吹捧。

  但是后世的结论,这导弹就是个鸡肋,完全比不上咱们的双脉冲发动机,现在……干脆就把这些家伙带沟里去!

  “当然没问题。”秦亮说道:“你们有什么具体要求?”

  “射程要超过一百公里,全包线内都要有足够大的不可逃逸区……”

  “嗯,这是有些难,你们有没有考虑过可变流量的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

  欧洲人都睁大了眼睛:“你们有这个技术?”

  “没有,但是我们可以研发啊,我们认为,想要在全空域内有一流性能,冲压发动机是最好的选择……”

  其他的导弹,都是固体火箭发动机,燃烧十几秒,发动机烧光,剩下的就是惯性飞行,速度越来越慢,对抗大过载机动的飞机就越来越难!

  说好35G过载,到目标那里,说不定就剩下5G过载了!

  冲压发动机,全程都在燃烧,全程都是一样的过载!

第513章 没钱?找冤大头阿三啊!

  骤然听到冲压发动机特性的时候,似乎都会觉得这种发动机的优势相当多,全程燃烧,这简直就是个奇迹。

  固体燃料的缺陷就是时间段,为了能提升射程,很多都是走高抛弹道,在动力段把导弹打到高空去,等到动力耗尽的时候俯冲下来,势能换动能,从而增加留空时间。

  哪怕就算是双脉冲,也不过是在中途再点火一次,等到燃烧完毕,再次变成一颗飞行的子弹。

  而冲压发动机,全程燃烧,动力可调,这样不用走高抛弹道,中段能量随时补充,末段还拥有宽包线的不可逃逸区。

  似乎比任何一种固体燃料导弹都优秀。

  所以后世,欧洲各国都会一力支持流星导弹,作为他们主力的远程空空导弹。

  那么,流星导弹就没有区别吗?

  当然有!

  冲压导弹带来的缺陷,也是很多的!

  第一,冲压发动机需要进气口。

  固体导弹,燃料和氧化剂,都在固体燃料内,飞行的过程中,不需要借助外面的力量。

  而冲压发动机,冲压两个字,指的可是外面的空气进入到发动机中,不需要压缩,靠冲就能压!也就是说,它需要吸入外面的空气!

  这样就得有进气口,现代的冲压发动机,都习惯使用矩形进气口,而且还得是两个,这样才能满足进气需求。

  这两个额外进气口,就让导弹的直径大幅度增加!

  哪怕就算是台风战机用外挂的挂架,那也只能单独挂载,不能使用复合挂架,至于隐身机要内挂,那内部空间占用就更加严重了!类似于F-22那种,机内弹舱内挂四枚AIM-120,后来切尖弹翼,还能增加到六枚,但是要挂流星的话……四枚都够呛!

  第二,冲压发动机的推力小,也就是说,加速慢!

  冲压发动机是可以让导弹全程都拥有一个平稳的速度,但是,冲压发动机的推力小,所以从载机发射出去之后,达到这个速度很慢,需要加速很长的时间。

  而固体推进导弹,推力都超级大,发射后七八秒钟就能让导弹达到最大速度。

  如果是远距离,这个缺陷还没什么,但是如果都是近距离的,比如说,两架战机在三十公里外的距离互射,那火箭推进导弹,很快就能飞过来,而流星导弹,还得慢悠悠的加速!

首节 上一节 523/572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起手乘十?有BUG你是真卡啊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