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大国航空,从西工大开始崛起

大国航空,从西工大开始崛起 第59节

  雷达的效率,和天线有很大关系,毕竟,它直接决定了辐射电磁波的效率高低!

  最初的是抛物面天线,也就是个锅盖,再后来,锅盖越造越大,转动起来就困难了,干脆把锅盖倒扣过来,馈源放后面,让馈源动就能改变电磁波的传播方向,这就是倒卡天线。

  比这些天线更加先进的,就是平板缝隙天线,在一个平板天线上开缝,缝隙的尺寸正好是半个波长,这样辐射出去的效率很高,在相控阵技术出现之前,它就是王道!

  欧洲在八十年代中后期才掌握了加工技术,和东方的时间差不多。

  “它需要的加工技术很高,你们不用个十年八年的时间,怕是研发不出来的,不如来向我们请教吧!”秦亮微笑开口:“我们已经攻克了平板缝隙天线的生产工艺难关,只是成品率还很低,导致价格很高,当然,你们如果需要的话,我们可以帮忙生产。”

  咱们哪里有!咱们连个倒卡都没有,咱们西工大电子系目前正在研究中的机载雷达,用的还是普通的锅盖!

  会议室里陷入了一片寂静,萨必尔开始怀疑人生了。

  等等,我是来干什么的?我带着东方朋友过来,一起采购西方先进航电的啊,现在,怎么成东方朋友向西方人推销他们的产品了?这……这是怎么回事?我不会是在做梦吧?

  “你们攻克了难关?这不可能!”珍妮斯满脸的不屑:“这天线结构特殊,多层、空腔、薄壁、精度在0.02毫米上,咱们研究多年,精度始终不达标,就你们东方人?哪里来的这种技术?”

  PS:上面是截击型的雷达,下面是对地攻击型的雷达。

第114章 你们做不到,不代表别人做不到

  1938年,英国伦敦帝国学院的一等荣誉毕业生艾伦-布鲁姆林第一个提出了缝隙天线的理论,当时是为电视广播研究的。

  三年后,英国剑桥大学的一等荣誉毕业生亨利-乔治-布克巧妙地把光学中的巴比涅原理引入电磁学领域,丰富了缝隙天线的理论,可惜,二战开始了,这成果就被雪藏了,直至二战结束,布克才正式发表了电磁巴比涅原理,同时,他根据这个原理,提出了平板缝隙和波导缝隙天线的概念。

  可见英国的底蕴有多深厚,可惜,二战把欧洲打废了,人才都跑美国去了!

  英国佬折腾到现在,也加工不出合格的产品来!

  平板缝隙天线,就是需要在一块平面上开槽,形成一条条平行排列的长条形的缝隙,这缝隙的宽度是半个波长,战斗机常用X波段,波长25毫米到37.5毫米,半个波长,就是十来毫米,而在加工的时候,误差不能超过千分之二,就得到了0.02毫米加工误差的要求!

  如果只有这个精度要求,那先进的数控机床还是能满足的,但是……它内部还得是空腔结构,这个缝隙还得是多层结构,得一层层地焊接起来,这就要老命了!

  平板缝隙天线优点很多,低剖面、平装结构、重量轻、体积小、结构牢固、低副瓣,馈电损耗低……可惜,加工技术达不到,一切都白搭。

  科技一流的英国都做不到,你们东方人还能给加工出来?

  珍尼斯绝对不相信!

  “您这话是什么意思?怀疑我们?”秦亮冷笑:“难怪你们欧洲会落后美国,看看美国,广纳人才,再看看你们……算了,这个话题咱们略过,萨必尔先生,这机载雷达,还是得去美国考察……”

  “等等!”彼得曼开口:“秦先生,贵方既然有这种技术,可否……给我们展示一下?”

  “没错,既然你口口声声说你们有相关技术,那倒是展示给我们看啊!”珍尼斯开口。

  “展示?那种脑残的事情,咱们可不干,这加工工艺,就是一层窗户纸,一捅就破,你们……这是想要偷学我们的工艺吧?”

  一群英国佬都脸红了。

  “秦先生,当然不是,我们英国一向都是最重视知识产权的,如果你们真的有这种工艺,那我们愿意花钱来购买!”彼得曼说道。

  这技术,美国佬都不教!能从东方人手里买到,绝对是值得的!

  秦亮思考片刻:“说买就太见外了,这样吧,你们把我们这次采购的全套航电设备技术都交给我们,我们把这个天线加工工艺交给你们,让我们互换技术,如何?”

  虽然国内也在研制脉冲多普勒机载雷达,但是毕竟没有任何技术参考,自研起来还是困难重重,而且,还有有些东西是秦亮没有涉猎的,比如说平显,现代战斗机离不开它,大部分的重要数据,都是从平显上显示的,尤其是机炮热线,有了它,飞行员在激烈的空战中,就不用低头看上百个仪表了!

  当年,屠老他们和马可尼谈航电引进,重点就是这个平显,虽然后来装飞机上,老飞行员还是嫌它碍事经常关掉,但是新飞行员却都对它赞不绝口。

  用一个平板缝隙天线的加工,来换取马可尼全套的航电技术,绝对是划算的买卖!

  对于秦亮时不时地露一手绝活,大家伙早就习惯了,这种高大上的平板缝隙天线,秦亮既然说咱们能加工,那就真能!

  “哼,一个小小的加工技术,换我们全套的航电技术,你们东方人也太会做生意了吧?”一名英国佬忍不住开口讥讽:“你们穷成了这样?”

  “彼得曼先生,这就是您所谓的尊重知识产权?算了,刚刚的话就当我没说!”秦亮摆摆手:“你们啊,日不落帝国早就灭亡了,骨子里还是以前的那种清高……”

  英国佬的脸都白了。

  “你……”

  “你什么你,各位,我们是甲方!我们来英国,是来考察机载设备的,这就是你们对待甲方的态度?”秦亮白了对方一眼:“既然这样,那我们也就没谈的必要了,萨必尔将军,萨必尔将军!”

  萨必尔满脸幽怨,你终于想起我来了?终于想起来咱们是考察机载设备的来了?

  “咱们走吧!”

  秦亮这句话,又让萨必尔一阵阵的无语,走?这就走了?正式内容还没谈呢好不好!

  “秦先生,我有一个提议。”彼得曼开口:“既然贵方有这种技术,能否在我们这里,使用我们的设备,按照我们的图纸,加工一个出来?请放心,我们提供的场所,没有任何监控设备,你们的加工工艺不会泄露,如果你们能加工出来合格的产品,那我们再讨论这种技术的购买项目,如何?”

  就他们?还想要现场加工?开什么玩笑!珍尼斯一脸不屑。

  “好,既然这样,那咱们就露一手,让你们知道,人外有人,山外有山,自己做不到,不代表别人做不到!”

  马可尼公司,研发大楼,某实验室。

  秦亮拿着金属探测器,对整个实验室一番检测,其实,这个年代还没有针孔摄像头,录像装置和后世红绿灯旁边的那种摄像头一样大小,根本就藏不住,至于窃听……不看操作,只听说话的声音,还是没用。

  “好,就这里了,接下来,不允许任何人靠近我们,每天的食物放门口就可以。”秦亮站在门口,对那些眼巴巴地看着里面的英国佬说道,又看向了屠老等人:“各位,这几天里,把我们需要的航电技术都谈下来,你们辛苦了!”

  “不辛苦,不辛苦。”屠老连连摆手。

  资本主义世界,干啥不花钱?一台破斯贝发动机,就花了多少钱!现在,秦亮只要露一手,就能把己方所有想要的技术都带回去,绝对划算!

  己方得好好谈,凡是超七上需要的,都谈下来,以后自己能生产,也可以给东方空军解决大问题!

  英国佬还没答应技术换技术?呵呵呵,等天线出来,英国佬啥条件都会答应,这可是他们急需的东西!

  “您大概多久能做出来?”彼得曼开口问道。

  秦亮伸出了三根手指头:“三天吧!”

  吹牛,咱们研发时间,都有三个三年了,也没搞出来,就你们,三天想加工出来?珍尼斯已经在等待三天后看东方人的笑话了!

  PS:感谢书友panda_eB、红警军团总指挥、书友20180116231121095、书友20250302231000931的打赏,感谢各位书友的投票和追读!求追读,求追读,求追读!

第115章 一个平板天线换十八个项目?

  “秦亮同学,你说怎么干吧!”此时,实验室里,秦亮的三个小伙伴们,目光亮晶晶的。

  “赵晓霞,你在家里刻过窗花吧?”

  “嗯。”

  “你拿刻刀,雕刻钎料!”

  啥?赵晓霞惊呆了,这造雷达,居然用的是雕花手艺?

  秦亮笑了笑,后世,咱们东方的大国工匠栏目里,就有这种介绍,钎料雕刻必须一气呵成,不能有一个补刀的地方,否则造出来的天线就会不合格!甚至连个刀痕都不能留。

  赵晓霞是个女性,秦亮后世和她接触的时候,听说过她从小刻窗花,手很稳,所以,对她充满信心。

  “杨威,你这段时间,计算机编程学到家了吧?”

  “嗯。”

  “编写数控程序,咱们需要用数控机床切削铝箔。”

  “数控程序?我不会啊!”

  “看看使用说明,很快就会的,相信你!”

  “好。”

  唐长虹看向秦亮:“我干啥?”

  “你和我一起,咱们做个特殊的夹具出来!”

  平板缝隙雷达天线是东方航空技术进步的拦路虎,很多工程师为了研究这种技术,废寝忘食,攻克各种技术难关,14所的张宗悦前辈,更是做出了突出贡献!

  她提出了高精度真空吸附和磁吸相结合的装夹方式,解决了高精度、大面积铝薄壁件的装夹难题;使用数控加工和化铣去除切削毛刺等新技术,成千上百条裂缝槽和波导腔的加工精度达到了规定要求;使用杵头连结装配工艺,很好地控制了钎焊缝质量和焊接变形,终于,1471的雷达天线在1987年就加工出来了!

  这些技术在后世早就解密了,甚至还有各种论文,讨论技术的改进,现在,秦亮把最早的工艺不成熟工艺拿出来,让西方看看咱们东方的技术有多先进!

  几个人都忙碌起来。

  外面,屠老等人也在和英国人继续谈判,商讨各种引进设备,956型平视显示器、250-408-02型大气数据计算机、AD3400多频段通讯电台、AA3460保密机、0101-HRA/2型雷达高度表……

  谈判中的时间,过去得飞快,一天,两天,三天……

  这天下午,大家伙的谈判显然已经是心不在焉,墙上的钟表在滴答滴答地走动着,三点,四点,五点……

  “实验室那边,怎么还没有动静?”珍尼斯说道:“他们该不会在发愁怎么用胶水把雷达天线粘起来吧?”

  “是啊,说不定因为搞不好,正在哭鼻子!”

  “不行,我们得过去看看了!如果他们在哭鼻子,我们得安慰一下!”珍尼斯站起来,大踏步地向外走。

  “屠老,咱们……”东方人着急了。

  “相信秦亮,他说三天,那就三天,咱们也过去看看!”

  实验室门口。

  咚咚!

  咚咚!

  里面没应答!

  “用钥匙开门吧!”彼得曼开口。

  哗啦啦……门锁打开,沉重的防盗门被拉开,大家伙首先听到了里面传来的……喊声。

  呼,呼,呼……

  东方人居然在睡觉?

  珍尼斯心中暗喜,吹牛!果然没搞出来,而且直接就放弃了!干脆睡过去了,东方人,能有什么先进技术,咱们英国搞不成的……

  等等!

  试验台上,摆着一个直径八百毫米的大圆盘,通体黄色,上面一条条缝隙,在灯光下形成了漂亮的斑纹,这是已经做出来了?

  哼,就算是做出来了,也不一定就是成熟的,毕竟,咱们也做出来了很多,都是残次品,没一个能用的……

  咦,旁边还有几张打印纸,这是……实验室里测试设备的机打报告,这个报告是造不了假的!

  直径:八百毫米。

  波导缝隙条数:783.

  加工精度:全部低于0.02毫米。

首节 上一节 59/572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起手乘十?有BUG你是真卡啊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