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大国航空,从西工大开始崛起

大国航空,从西工大开始崛起 第64节

  “于老师,这么大彩电,放你们班里太浪费了,不如放到一楼,每天晚上在教学楼前面打开,大家伙都能看。”

  “没错!”

  于芝脸一黑:“这彩电是秦亮同学买来的,他说放班里,那就放班里,你们想看,自己想办法去!想看,就在这里老老实实的看,再聒噪,就回自己班里去!”

  学生们立刻就乖了。

  于芝心中感慨,这些学生好糊弄,其他领导,主任什么的,跑来要就不好说了,秦亮这是给自己出了个大难题啊!

  “咦,彩电?你们5381班这是提前实现小康目标了啊!”就在此时,门口传来了一个声音。

  于芝看过去,心中暗自感慨,这么快就有人来了!

  “孟主任,这电视机,是秦亮同学买了赠送给咱们5381班的,咱们班为有秦亮这么优秀的学生而骄傲,这电视机,也是秦亮留给咱们5381班最好的礼物,你也知道,秦亮虽然是咱们班的学生,但是经常都不在班里,以后,大家伙看到电视机,就会想起他……”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你们如果还厚着脸皮要,那就过分了啊!

  “嗯?于老师,咱们是来找秦亮的。”孟主任说道:“听说他回来了,正好,咱们的8086微机也研发出来了,想请他去看看……”

  当时咱们承诺了一年的时间,现在,半年不到就搞出来了!这半年来,咱们数学系和电子系,密切合作,日夜忙碌……当然,秦亮上次带回来的那些有关微机的书籍,更是起到了关键作用!

  自从弄到了那些书,他们的研发就走上了快车道,再加上S/370的操作系统源代码都在,他们一番研究,简化后,就搞出来了眼前微机的操作系统!

  “是吗?那还真是个好消息,还等什么,走,去看看!”

  孟主任身体一颤,扭头向后,看到了一个脸色红润的小伙子。

  “秦亮!你可算是回来了,走!”

  看着秦亮那略微摇晃的身体,闻着空气中那股浓郁的味道,于芝皱起来了眉头,秦亮这是……喝了多少酒?

  一系,机房。

  长条形的桌子上,一溜摆开了十台计算机。

  卧式机箱,机箱上面蹲着一台12英寸的小显示器,机箱前方是键盘,甚至在键盘旁边还发现了鼠标!

  嗯,这微机,终于给人一种现代化的感觉!

  “秦亮同学,机箱上有大小两个按钮,大按钮是开机键,小按钮是重启键,除了这两个之外,我们的微机上没有任何其他按键,都靠键盘操作,至于鼠标……由于我们是用计算机来做设计的,所以鼠标预留,等以后开发出来了配套的设计软件,就可以把鼠标利用起来了。”一旁,朱向华兴奋地给秦亮介绍。

  滴!随着一声清脆的响声,自检通过,屏幕上出现了无数跳动的字符,一分钟后,屏幕停留在了命令提示符的状态。

  “不错,不错!”秦亮说道:“这才是现代化的计算机,接下来开发应用软件……对了,咱们一系也要着手组建系办工厂了!对了,这里面有电子系的功劳,也可以拉他们进来入伙……”

  系办工厂?

  在场众人都是一愣。

  孟主任苦笑:“秦亮同学,咱们大学毕竟只是科研机构,咱们可没有大规模生产能力,咱们已经把这款微机汇报了上去,预计……会有不少电子厂会感兴趣……”

  秦亮的脸瞬间就变了:“孟主任,你们已经把项目汇报上去了?把项目给了电子厂,他们打算多少钱来买我们的设计图?”

  “这个嘛……都是兄弟……”

  “孟主任!时代已经变了!”秦亮真是无语了,让这些大学里的老学究脑子里树立市场经济的概念,真是太难了!

  “现在是市场经济,我们大学搞研发,那是要花钱的,上面一分钱都不拨,没有我协调来的芯片,咱们的项目能启动吗?现在,项目搞出来,还要免费提供给其他电子厂?孟主任,那咱们数学系能得到什么好处?上级的表扬吗?表扬管屁用!咱们数学系不还是苦哈哈的?以后想盖个机房,怕是自己都买不起计算机!”

  “这……咱们只是想着全国上下一盘棋,咱们把计算机技术提供出去,让国内更多的研发单位能用上微机,提升咱们国家整体的科研实力……”孟主任有些不好意思。

  秦亮冷笑:“我们五系要盖自己的教学楼了,还要有自己的风洞实验室,和上级申请经费可不容易,不如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等到咱们的楼盖好,每个班都能安排一台大彩电!你们一系风格高尚,舍己为人,以后就苦哈哈地过日子吧!”

  你们这些老教授,发扬风格,就让整个系跟着你们一起吃苦吧!

第124章 来得正好,刨片子,仿8086芯片!

  “孟主任,我认为,秦亮同学说得对。”朱向华开口了:“他们5381班的学生,寒假没回家,留下来搞研发,每人都拿到了一千块钱的补助,天天吃肉,咱们一系的学生,寒假也没回家,天天吃馒头咸菜……咱们这些当老师的,苦一些无所谓,学生们还是长身体的时候……”

  “老师,我们苦点没事,但是,咱们一系要是能盖起来属于自己的教学楼,以后师弟师妹们能有个宽绰点的地方……”

  “没错,老师,他们五系能盖楼,咱们一系也可以!咱们系穷得连搞计算的纸都买不起……咱们不能这么苦哈哈的过日子了!”

  孟主任深深地呼吸了一口气:“好,那这计算机,就由咱们一系自己来生产!咱们一系去找银行借钱,把厂子开起来,以后……以后要是出了什么事情,我来承担责任!”

  虽然上面已经喊着搞开放,搞改革了,但是……谁能肯定不会在今后的某一天,突然回到过去?当年割资本主义尾巴的事情,还历历在目呢!现在这么干,要承担很大的责任!

  这个时代的老师,师德是没说的!有责任,都会主动扛!

  就在此时,门口突然响起了一阵爽朗的笑声。

  “哈哈哈,太好了!你们西工大就是厉害,各项都有突破,现在,微机也有了!”

  电子系统的领导刘根生过来了!他的身边,还跟着几个穿着四个兜的中年人,每人拎着一个人造革的手提包,一看就是领导的派头。

  接到这边汇报的消息之后,他们很高兴,当天就从首都坐火车过来了,来到长安,已经是傍晚,他们在车站吃碗泡馍,连招待所都没进,直接就过来了!

  此时,看着那计算机屏幕上跳动的字符,刘根生连连点头。

  “现代化的微机,果然就该是这个样子的!咱们东方也终于有了现代化的微型计算机了!键盘输入,屏幕显示,还是带通用操作系统的……接下来,就该大批量投产了,来,给你们介绍一下,这位是咱们083基地4433厂的厂长李国富同志,他们厂……”

  孟主任脸色难看。

  大意了!自己头脑简单,提前给上级写了个喜报,应该等秦亮同学回来之后,商量了再上报的,现在,电子系统部门非常重视,直接带着工厂的人来了,接下来怎么说?

  “咱们4433厂苦啊!”李国富一脸的感慨:“当年,咱们好人好马上三线,不知道有多少人,离开了大城市,进入山区,就是为了搞三线基地,现在……”

  三线基地,是一个沉甸甸的历史包袱,对他们的遭遇,秦亮是很理解的,当年离开大城市,钻进了山沟沟里,再然后……发现回不去了,上级让自负盈亏,不知道有多少三线工厂倒闭,多少人失去了工作,再看看那些原本留在大城市的同事,只能慨叹世界的不公……

  不过,秦亮理解他们,不代表秦亮就能容忍西工大的便宜被他们给占了,他们三线基地困难,咱们西工大的日子就好过吗?

  “现在有了8086微型计算机项目,咱们厂就活过来了!”李国富的脸上,满是期待:“我代表4433厂三千多职工,感谢你们西工大……”

  考虑到他们4433厂最困难,所以,首都的一众电子厂都放弃了,把这个宝贵的机会让给了他们!此时的李国富,非常高兴,机会太凑巧了,刚好他代表4433厂,去首都诉苦,就赶上了这个好事!

  “咳咳,刘领导,李厂长,这件事……”孟主任还是开口了,这个恶人,还是得他来当!

  “孟主任,既然4433厂这么困难,这个忙,咱们西工大得帮!”秦亮突然开口了。

  孟主任睁大了眼睛,亮子,你啥意思?咱们帮了他们4433厂,那咱们一系教学楼呢?咱们每个教室的大电视呢?咱们的教研经费呢?都指望着这个校办工厂呢啊!

  “请放心,咱们拿到图纸之后,一定会尽快展开生产,咱们是军工厂,会用军工质量来严格要求……”

  “等等,李厂长,咱们可没图纸,这图纸,还得你们自己来解决。”秦亮开口。

  “啥?你们机器都造出来了,还能没图纸?”李国富睁大眼睛。

  “咱们只有电路图,没芯片图啊,这个需要你们4433厂用刨片子的方式,把电路图给绘制出来……”

  李国富傻眼了:“你是说……让我们生产芯片?”

  “没错,这计算机咱们是造出来了,但是,内部关键的芯片还是得从国外买,这限制了咱们微型计算机的大批量使用,还得花费宝贵的外汇,咱们正发愁呢,你们就来了!李厂长,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只能由你们三线基地来完成了!”

  孟主任的眼睛立刻明亮起来。

  当初秦亮弄回来了一百套芯片,但是后来又被分走了几批,现在他们手里的,就是五十来套,也只能装五十来台微机,之后怎么办?

  继续买芯片,那是需要花费宝贵的外汇的!现在,由国内工厂来仿制,那就能解了咱们的燃眉之急!

  芯片能仿制吗?当然!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刨片子!

  把芯片外面覆盖的陶瓷外壳去掉,露出里面的硅片来,然后放到显微镜下面,对照里面的电路,把电路图给绘制出来,然后再仿制。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分辨率极限大概是50纳米,后世那些几纳米的芯片,肯定是看不清楚的,只能上电子显微镜,但是这还不到八十年代,8086芯片用的是最先进的工艺,那也是3.2微米级别的,显微镜上看得清清楚楚!

  李国富深深地呼吸了一口气:“我们……我们怕是没……”

  “你们要是没这个技术,我们就去找魔都元件五厂,他们目前正在仿制8080,经验丰富,我们这种8086的国产化,意义更加重大,他们应该会很高兴地接受的,毕竟,我们粗略估计,8086的微机,在全国至少有上万台的需求量……”

  还想攒电脑?那咱们西工大的校办工厂干啥?你们既然是三线基地中的精英,就得承担起来这种光荣的使命!否则……洗洗睡吧!

  PS:图片为显微镜下的8086芯片。

第125章 山寨是需要技术的

  这个年代,东方是没有知识产权的概念的。

  当年为了搞DJS-050微机,华清大学开始测绘8008芯片,因为当时的芯片加工技术不到位,所以只能把一整块芯片按照功能,拆解为了31块芯片,不过,这几年,东方的芯片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就在今年,魔都元件五厂就会联合魔都无线电十四厂,仿制出来8080八位微处理器,至于8086,则要等到1980年了。

  英特尔不满意也没用,西方也在仿制,比如德国,仿制出来的8080芯片,就比东方晚了一年的时间!这充分说明在七八十年代,东方的芯片技术并不差,比不过美国硅谷,比欧洲还是强的!

  8086芯片,5MHz主频,16位处理器,两万九千个晶体管,性能是8080的十倍!这款处理器会一直用到1982年,才会被80286处理器取代。

  在东方,把8086处理器量产,打造出来8086微型计算机,也有着巨大的意义:各个科研机构、大学,肯定都会蜂拥而至,前来采购,上万台的需求只是保守数字,如果价格合适,估计能卖出去上百万台!

  更不用说雷达、航电里面,也会使用这款处理器!

  4433厂只要能仿制出来,也会凭借着这款产品,走出一条康庄大道来!现在,就看对方有没有这个决心了!

  三线厂是很苦,咱们西工大愿意帮忙,但是绝对不是直接喂奶!想要军转民,还是得靠你们自己!

  李国富深深地呼吸了一口气:“好,咱们4433厂,本来就是造集成电路的,这仿制项目,难不住咱们!只是……”

  “经费你们自己解决,咱们西工大也没钱。”秦亮直接打断了对方的话:“咱们只能保证,你们造出来芯片之后,咱们会大量采购,一万块是最低数量,如果你们能在半年内造出来,咱们搞不好还能把这种微机卖到国外去赚外汇!”

  计划经济下,一切都靠上级调拨,经费什么的根本就不用愁,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市场经济,得想办法自己解决!

  “没错,咱们研发微机,也是自己筹集的经费,接下来,咱们打算生产微机,也打算去银行借钱。”孟主任在一旁说道:“这刨片子的经费,得你们自己想办法解决!”

  “什么,这微机你们打算自己生产?”刘根生捕捉到了孟主任话里面的意思,开口问道,你们在汇报里可不是这么写的!

  “是啊,组装计算机,没啥技术含量,这种小工作,我们西工大自己就能做,正好就当做学生的实习基地。”秦亮说道:“造芯片这种高科技的工作,得交给兄弟单位,我们相信,4433厂不会让我们失望的。”秦亮说道。

  攒电脑,真的没啥技术含量,后世某个美帝良心做到了世界第一,也照样就是个组装厂!咱们西工大就委屈一下,做这种技术含量低的!

  刘根生神色复杂,看向了李国富:“老李,这是你们厂转型的一次好机会,你们可得抓住机会啊!告诉你,凡是秦亮支持的项目,没一个不赚钱的!”

  “刘领导,咱们4433厂苦啊,这经费……”

  “经费问题,咱们电子工业系统想办法给你们解决一半,剩下的一半,你们自己想办法吧。”

  “好!还劳烦西工大给咱们样品……”

  “当然没问题,整套的芯片,给你们两套,除了内存之外,其他的都需要你们来仿制,相信我,只要能把这些芯片造出来,以后你们厂,吃香的喝辣的……”

  78年,中科院半导体所决定搞4KB的内存芯片,对比后世以G起步的容量来说,差了足足百万倍,但是对七八十年代来说,这种容量已经很强了。

  所以,内存依靠国内相关单位就行,其他的,还得自己生产!

  看着放在眼前的十几块芯片,李国富深深地呼吸了一口气:“好,咱们会努力完成这些芯片的测绘仿制!”

  送走了上级领导和兄弟单位的负责人,孟主任终于松了一口气:“多亏亮子你回来了,否则咱们就会吃大亏啊!”

  “现在也不能掉以轻心。”秦亮说道:“咱们的计算机只要卖出去,就会有人动歪心思,所以……咱们还是需要提高一下制造门槛,让那些想要仿制我们产品的单位不得不放弃……”

首节 上一节 64/572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起手乘十?有BUG你是真卡啊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