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航空,从西工大开始崛起 第7节
“本来就是你为主完成的,我还得沾你的光,在指导教师这里填写上我的名字。虽然是在咱们校刊上发表,不过一篇论文还是有十块钱的补助……”
啥?
秦亮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关键点:“发表论文,还有钱?”
“对啊,咱们大学不仅仅教书育人,还要搞研究,既然是搞研究,那就得有成果,在咱们校内期刊上发表,是按照稿费的方式来给补助的,要是能在国家级的学术期刊上发布,会有五十块钱的补助,在国际期刊SCI上发布,那就有两百块钱……”
在后世,大学老师都有发表论文的要求,几年之内,论文有多少,如果不达标,那就会被解雇,没想到,现在也鼓励发表论文!
来到这个时代,秦亮还是想过怎么赚钱的,不过……国家政策是慢慢放开的,自己还不能着急,万一被贴上投机倒把的标签,那可就会影响自己的名声了,没想到,一条光明大道就摆在眼前了!
不用多,一个月写一篇论文,发表到国际SCI期刊上,一篇两百块,那还不得吃香的喝辣的……
十块钱这种,秦亮根本就看不上啊!
“航空航天类的高质量SCI期刊主要有八个,其中AEROSPACE审稿迅速,投稿容易……咳咳,刘老师,您别这样看着我,这都是我们村那下乡的老教授教我的……刘老师,咱们就先发表一篇论文好了,这次必须得用咱们大学的名义,署您的名字,这两百块钱,咱们二一添作五……”
“你小子……知道在SCI期刊上发表论文有多难吗?”
第12章 上SCI期刊发论文去!
Science Citation Index,简称SCI,也就是科学引文索引的意思,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1957年在费城编辑出版,是世界著名的期刊文献检索工具。
它涵盖了数学、物理、化学、农学、林学、医学、生物学等自然科学领域。通过论文被引用频次等统计数据,对学术期刊和科研成果进行多方位的评价研究,可以说,只要在被SCI收录的期刊上发表论文,那就是全世界最有影响力的科研成果。
这个东西是不能作弊的,而且,收录的期刊每年都会调整,也促使这些期刊收取高水平的稿件,想要在这种期刊上发表论文,是非常困难的。
同时,这也是由国情决定的,现在要把论文发表到国际上,还需要各种审查,有行业内的专家,还有和行业压根不沾边的保密系统的人员,他们很多时候会因为种种理由,把铁定能发表的论文给雪藏了。
要不是发表困难,怎么奖金会那么高?两百块钱,相当于他们这些教授好几个月的工资了!
不过,秦亮倒是挺了解,这SCI收录期刊中航空航天领域里,还真是主要有八大期刊,而其中排名第六的AEROSPACE被公认为最容易发表的,排名第一的JOURNAL OF AEROSPACE ENGINEERING,仅仅审稿周期就高达一年左右!
此时,面对刘教授的质疑,秦亮笑了笑:“没错,普通的论文,发表起来太难了,毕竟大家伙都在研究,那就必须得有极其专业的论文,匹配大量的数据,才有可能被刊登,如果我们换个方向,别人从未涉猎过的方向,那发表起来就容易多了。”
“飞机被研究了这么多年,早就成熟了,该研究的都研究过了,哪里还有没研究过的领域?”刘教授开口问道。
“刘教授,你有没有想过,有一种飞机,可以不被雷达发现?”
“木头飞机?”
秦亮摇头。
“塑料飞机?”
秦亮继续摇头。
“风筝?”
“不,不,就是我们普通的铝合金打造的飞机。”
“那不可能,只要是金属,就能反射电磁波,雷达就能看到,除非是小巧的遥控飞机,比如一个足球大小……”
“如果有一种铝合金飞机,不会向雷达波发射的地方反射雷达波,而是反射到其他方向呢?这样,在雷达的眼里,这架普通的飞机,或许还不如一个足球大小,就是一个乒乓球大小……”
刘教授瞬间一愣,这好像还真有这个可能,而且,这个领域好像国内外从未有人涉猎过!
“1962年,苏联科学家彼得·雅科夫列维奇·乌菲莫切夫发表了《物理衍射理论中的边缘波行为》的文章,研究了物体形状对雷达探测的影响,并且给出了相关公式,这就意味着,完全可以通过公式得到一个最佳飞机外形,让雷达波几乎不反射回去,从而实现雷达隐身。”
秦亮介绍起来:“不过,老毛子从来不重视雷达隐身,这篇文章发布在《莫斯科学院无线电工程学报》上,和咱们西工大的校刊差不多一个级别的,很快就默默无闻了,只有我们村那老教授,搜集了一份,我曾经也看过,所以,我研究了一些相关推导,尤其是使用计算机,把飞机分成几个面研究,是可以得到最佳外形的。”
乌菲莫切夫老兄被认为是现代隐身机之父,可惜,他的研究成果不被老毛子重视,反而是报纸被翻译成英语之后,受到了臭鼬工厂一群人的关注,按照时间点,现在这个原型机差不多已经研发出来了,首飞还得等到81年,自己发表这样一篇论文,还不得把那些家伙给惊呆了!
嗯,这论文上,还得配一个图……
“秦亮,如果你说的这些是真实的,那么,我敢肯定,这篇论文会因为过于机密,根本就不会被允许发表出去……”刘教授一脸的担忧。
秦亮笑了笑:“我这理论,永远都只是理论,它需要超级计算机,才能计算出来一个流畅的外形,以全球计算机的研发进展,二十年也不会出现,所以,这就是个空中楼阁。”
F-117的外形有棱有角,以至于很多人都认为它飞不起来,这货完全就是违反空气动力学的!一直到了F-22,外形才流畅起来,这就是计算机性能提升的原因。
十年之后,就会有满足的计算机了,不过……为了保险起见,秦亮决定把这个时间说得更长一些,毕竟,这个时代的人,还没有意识到摩尔定律是多么的可怕。
“你这理论,和空气动力学理论是矛盾的?”刘教授反应过来。
“也不能说是矛盾,因为计算机的计算能力有限,就会导致不能让飞行器外形特别流畅,以至于飞机外形就是由几个面来组成的,这样的飞机……就和变形金刚的外形差不多吧。”
变形金刚?刘教授更好奇了,这是啥?
秦亮也是一愣,不好意思,说早了,1984年才会有变形金刚的各种产品和相关的漫画、动画、电影等等,现在说早了。
“咳咳,刘老师,我还是先画一下吧,画出来您就知道了。”
秦亮的素描水平并不高,要是画普通的飞机会不伦不类,但是,F-117的机身都是由折线构成的,可以用尺子比划着,很快,一个造型古怪的飞机三视图,就出现在纸上。
从机头向后,是一个三角形的结构,一直延伸到后机身,没有水平尾翼,只有两个垂尾,还是倾斜的,进气道在机翼上方,整个飞机看上去就是一个多面体构型,让刘教授不由得想到了……
“钻石?”
“没错,最好的隐身外形就是钻石外形,但是,这个外形飞不起来,所以得加两个翅膀,同时,为了能控制飞机,还得增加V型的尾翼,既管水平方向又管竖直方向……”
刘教授盯着这个外形看了很久,然后叹了一口气:“这外形,相关部门的同志一定会放行的,不过……也不知道SCI的期刊能不能刊登……”
“只要能出去,一定会刊登的!”秦亮说道:“刘教授,我这几天,就把论文写出来!”
两百块钱的巨款,一定要拿到手!
第13章 屠老,您是我的偶像!
一个星期之后。
咣,咣,咣!
听到了砸门声,秦亮发出迷迷糊糊的声音:“哪位?”
八人间的宿舍,有五个师兄从来就没有露过面,剩下两个师兄为了写论文,天天是早出晚归,秦亮忙活了一夜,回来之后,刚好趁着师兄走了,关上门睡觉,这还没睡几个小时呢,就有人敲门?
难道是其他几个师兄回来了?
“秦亮在里面吗?我是你沙老师!”
沙教授回来了?
“嗯,等等。”
门口,沙教授继续等待,一分钟,两分钟……听到里面传来了呼噜声,他没忍住,咣!
这个时代,门里面就是一个插销,几个螺丝固定,一脚就能踹开。
秦亮被这动静给彻底吵醒了,揉着眼睛,心中满是无奈,和刘教授刚刚把论文写完,这边,沙教授又回来了,自己还想休息休息,明天出去看看呢,来了这长安,自己还没有好好出去逛逛呢!
兵马俑、大雁塔……哪里都没去呢,这教授们来回转,就和走马灯一样,自己这暑假,过得是真有意义啊!
“秦亮,你……”沙教授原本还想要发火呢,你让我等等,你还在里面睡,这像什么话!不过……看着秦亮那一幅睡不醒的样子,顿时又反应过来:“昨晚没睡觉?”
“嗯,忙活到今天天亮……”
“那个老刘,真是太过分了,牲口也没有这样使唤的……”沙教授有些愤愤不平:“不过,秦亮同学,你反正也起来,就跟我一起去开个会……”
刘教授过分,你也没好到哪里去啊,没看我这眼皮子还在打架啊?秦亮听到他的话,一下子又躺下了:“等等,等等……”
眼看秦亮还要睡觉,沙教授着急了,四处打量一下,很快就找到了床铺下面那个崭新的洗脸盆,旁边还有块新毛巾,不用说,肯定是秦亮的了,其他人用了四年,毛巾早都烂出一个个大窟窿来了。
嗵嗵嗵……他把旁边暖瓶里的水倒进洗脸盆,然后把毛巾放进去,也不怕这水烫,把毛巾打湿了又拧干,然后抖了两下,对着秦亮的脸就糊了上去……
“啊……烫烫烫……”
“没事,用这烫水擦一把脸,立刻就精神了,还不生病,要是用凉水……”
秦亮这下是真醒了。
“咦,沙教授,您什么时候回来的?”
“今天凌晨四五点钟吧。”
“那您来找我做什么?”
“开会啊。”
“啥会?”
“去了你就知道了!”
“好吧。”
沙教授刚刚回来,按说也该去睡觉的,这个年代坐火车,那可是非常累的,他既然心急火燎的来找自己,那估计是的确有重要的事情。
能让教授跑来找大一新生开会,整个西工大的历史上,这估计也是第一次啊!
五系办公楼,会议室。
当沙教授打开门的时候,秦亮就看到里面坐了很多人,下一刻,呼……一股浓郁的烟味扑了出来,秦亮瞬间就咳嗽起来。
“咳咳,沙教授,好呛得慌,我的肺告诉我,这里不能进……”
里面传来一个爽朗的笑声:“哈哈,好,咱们把烟都掐了,把窗户也都打开,透透气,别把咱们祖国的花朵给熏坏了。老沙,你身后这位就是你们招收的天才?”
“老屠,不瞒你说,秦亮这孩子,还真是厉害,我从你们厂回来,就在琢磨着你说的那些缺点,在食堂里都抱着模型琢磨,然后就被秦亮这孩子给破解了!”
老屠?
秦亮顾不得吸二手烟了,大步流星地走进去,看向说话的人。
对方很高,哪怕坐着也比其他人高,目测应该是个一米八左右的大个头,但是,却非常的瘦弱,整个人也就五十来公斤,头顶上已经看不到几根头发,高高的鼻梁上,架着一副厚厚的眼镜。
这些外貌特征综合到一起,没别人,就是132厂的屠老!
屠老,1927年12月出生,1951年毕业于魔都交大航空系,毕业之后,就参与了一款款战机的研发,歼-5甲、初教六、歼-7Ⅱ……
当然,屠老最传奇的经历,还是枭龙战机,八十年代和老巴合作,试图把歼七大改,九十年代,当老巴撤资之后,屠老靠着坚忍不拔的毅力,继续推动超七的改进,直至项目获得老巴的认可,重新吃了回头草。
没有国家资金支持,没有客户订单,没有空军的认可……换任何一个飞机单位,都不可能把这飞机捣鼓出来,枭龙的横空出世,离不开屠老!
对这样的技术大能,航空工业的老前辈,秦亮的目光中,只有崇拜。
“您就是屠老?您可是我的偶像!”秦亮快速走到屠老前面,然后……弯腰鞠躬。
“孩子,你知道我?”屠老很好奇。
当然了,那本超七史话,我可看了不下十遍……等等……自己好像不该表现得这么激动才对,毕竟,现在的屠老,还不是那么出名……
“嗯,我们村下乡的……屠老,您来这里有什么事吗?”
“我这次过来,就是为了你们西工大的双三角翼项目来的。”屠老说道:“我拿到了老沙他们吹风洞的数据了,太漂亮了,这么简单的改动,就可以让飞机的低速性能提升一大截!咱们132厂,希望能把这种机翼用在歼七上!”
上一篇:起手乘十?有BUG你是真卡啊
下一篇:返回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