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县令 第153节
她双手交叉放在腹前,低着头迈着碎步紧跟在周昂身后。
周昂没有理会江都郡主,就任由她跟着自己,两人一路走出大理寺衙门,直到走下衙门口的石阶,江都郡主才站在官轿前,恭敬的对着周昂屈身一拜“恭送大人。”
“把手伸出来。”周昂站在官轿前忽然转身对江都郡主说道。
下一刻江都郡主也是顺从的伸出一只手掌,接着周昂抬手,一串铜钱便落在了江都郡主手中,仔细一看不多不少正好三十枚。
“记住,要想报仇的话,先要让自己好好的活下去!”话音未落周昂已经转身上了官轿,只留下声音回响在江都郡主耳畔。
江都郡主握着手中的铜钱,看着官轿消失在街道中,这才返回大理寺衙门。
回府之后,周昂将今天遇到江都郡主的事对姜小昙说了出来,听到周昂的讲述,连姜小昙都觉得不可思议。
“你怎么不告诉她真相?”姜小昙不解的看着周昂,她是知道周昂和吴王最后的那些谈话的。
周昂无奈的一笑,而后有些惆怅的说道“她好不容易找到活下去的理由,告诉她真相的话,只会让她重新像个行尸走肉一般的活着,这样其实挺好的。”
“可她毕竟还是个孩子啊!”姜小昙有些不忍的说道。
“她是吴王的女儿,生来便注定她要比普通人承受的更多。”周昂莫名其妙的说了一句,似乎在他的心中江都郡主就不是普通人。
姜小昙叹了口气,便也不再说什么。
不过下一刻她又想起了一件事,便有些郑重的对周昂说道“对了,今天我听到一个消息,剑南军的那个少将军林绍良来京城了。”
“哦?是为妹妹而来的吗?”听到姜小昙的话,周昂眉头一挑,已经猜到了此人的来意。
第133章 西北急报
景安十五年七月十八,终于迎来了‘中元事变’后的又一次朝会。
‘中元事变’便是对十五那日事件的简称,也成为景安帝在位期间最重要的一次政治事件。
此次事变也代表着景安一朝走到了末期,维持了十五年的朝堂格局被打破,一个以兴建伯周昂为领袖的新兴势力登上政治舞台。
当第一抹晨曦洒落的时候,三品以上的官员依序走进了皇极殿中。
等到景安帝坐上龙椅后,朝会便在那句“有事启奏,无事退朝。”中开始。
周昂有两日没见过景安帝了,今日虽然站的远远的,但也能看出景安帝精神越发萎靡。
朝会开始吏部尚书李长善首先出列,他在殿上读了一个长长的名单,正是几方势力最后拟定的官员晋升和调整的名单。
今日周昂站在殿上,与往日感觉有了明显的不同。
以前上朝他还有种如履薄冰的感觉,但现在他有了足够的话语权,今日多少有了一些能够左右朝政的感觉。
足足过了小半炷香的时间,李长善才将这些拟任的衙门官职姓名念了一遍,其中三品职位有七个,四五品的职位有二十七个,加起来正好是三十四个职位。
这三十四个职位涵盖六部、都察院、大理寺、鸿胪寺等中枢机构,名单自然也是早在紫宸殿中就拟好的。
“既然各部衙门都已经定了,诸位也没什么异议,就照这么办吧!”李长善退回队列后,景安帝有些疲惫的说道。
似乎这一会的时间,已经让这位皇帝有些力不从心了。
接下来又有一些衙门奏报了一些事情,倒也不是什么大事,而且所有人都默契没有提及与‘中元事变’相关的话题。
景安帝有些恍惚的坐在龙椅上,感觉都快睡着了,然而周昂知道,今日这个朝会注定不会太早结束。
果然就在一番不痛不痒的奏报结束后,兵部尚书卫纪年越众而出,声音有些沉重的说道“陛下,烽烟将军八百里加急,北狄剌靼部已与西域三十六国正式结成同盟,开始大举进犯我西北边陲,两日前河西走廊已经彻底丢失,如今烽烟军退守庆阳与临洮,烽烟将军周元让催促朝廷尽快派遣援军和运送粮草。”
卫纪年的话音刚落,皇极殿中大多数人的目光竟然都看向了周昂。
“朝廷还有兵吗?能调粮吗?”景安帝的声音响起,暂时将所有人的目光吸引了过去。
景安帝这句话简直是灵魂拷问,一下子皇极殿就无比安静。
要说兵马,现在京城附近就有十几万大军,要说粮草这些大军每日不愁吃的也并不缺,但是这些军队兵部管不了,景安帝也命令不了。
“陛下,烽烟军有自行募兵之权,而且朝廷早就将河西和关中之地每年七成的赋税划给了他们,整个西北几乎都成了藩镇,臣以为烽烟军应该能够抵御外敌。”户部尚书出列说道,他所说的正是大宁朝九大藩镇形成的历史。
平日里九大藩镇割据一方,朝廷不管他们,他们也不向朝廷要钱,藩镇募兵收税,甚至开矿通商,这些朝廷都不管也管不到。
一般边陲一些小的战事这些藩镇也就自己应付了,最多传个捷报向朝廷邀功,但现在西北战事已经不是边陲摩擦小打小闹了,周元让这个烽烟将军自然也不会傻到以自己的家底和这些外族人硬拼。
“如果朝廷不派兵,周元让再次退守,那外族联军便会占据关中之地,关中一失整个大宁便暴露在外族的铁骑之下,所以此事最后还得朝廷拿出个对策来。”卫纪年继续说道,从战略角度来说,大宁朝原本控制的河西走廊已经失去了,如今关中之地已经成为最后的战略要地。
所有人脸上都笼罩着一丝阴霾,平日里大家斗得你死我活,那都是为了利益,现在异族也想要来瓜分九州的利益,这一点上恐怕没人愿意看到。
不过好在周元让几万大军,局势也不会顷刻就失控,倒还留给了朝廷一些时间。
“如今的陕西布政使是谁?关中之地沃野千里,便是只有三成的税收也很可观了,再说陕西布政司下辖也有几个州府并非藩镇,这些年也不见他们押付税银给朝廷,难道偌大的陕西布政司就凑不出一点粮草吗?”忽然周昂的声音在皇极殿中响起。
对于地处西北的陕西布政司周昂了解不多,但到了他这个位置一些基本情况还是了解,在他看来情况应该不会像急报中说的那么糟糕才对。
“兴建伯有所不知,陕西布政司所得赋税不是三成,算下来差不多只有两成。”就在周昂发问之后,一个官员出列答道,这人不是别人,正是太常卿王吉,周昂的好邻居。
王太常倒不是故意和周昂抬杠,他现在也算周昂一党,只是为了及时告诉周昂西北的情况才站出来。
“两成?”周昂眉头一皱,自然是不解。
王太常点了点头,而后继续解释道“兴建伯恐怕忘了,西安和凤翔两府乃是肃王的封地。”
周昂听到肃王二字恍然大悟,他知道关中最富庶的西安府和凤翔府,可是宗室亲王肃王的封地。
这位肃王与吴王有些不同,乃是开国亲王,到了这一代肃王存在感已经不高,只有传闻说当代肃王喜好古玩,除此之外好像没有什么特别的。
“至于陕西布政使,臣正有一事启奏。”李长善再次上前一步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