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鬼话悬疑 > 盗墓:我,陈玉楼,一心修仙!

盗墓:我,陈玉楼,一心修仙! 第870节

  只是……

  迎来的却是一双双古怪的目光。

  见此情形,他心头一下沉到了谷底,握着酒杯的手都在颤动,“陈掌柜……不,不行吗?”

  闻言,陈玉楼不由摇头一笑。

  “你小子,不是早就踏入这条路了么?”

  本来见他一脸忐忑,肉眼可见的紧张,陈玉楼还以为他想说的什么。

  “什,什么?”

  杨方眉头一挑,这话确实出乎了他的预料之外。

  “我来解释吧。”

  昆仑放下筷子,目露正色。

  “当日在陈家庄传你的七星横练功,真正的名字,其实是七星养气功,传自峨眉道宗,乃是彭祖所传。”

  “横练不过是养气功的武道分支。”

  “养气炼气,才是大道。”

  杨方听得一脸震惊,神色间满是不可思议。

  当日初到陈家庄,和昆仑切磋之后,被他恐怖的横练功夫震撼,于是毅然留下,想要拜师学法。

  如今小半年过去。

  七星横练功他早已经入门,不敢说炉火纯青,但也练到了一个常人难以企及的高度。

  尤其是踏入罡劲后。

  对于武道功法的理解更是过人。

  但他却完全没有想过,这门横练功,竟然是道武双修。

  “那全卷……”

  吞了口气,杨方压下心中震动,忍不住问道。

  “确实是上下两卷,前卷习武炼体,后卷养气入道。”

  没有让他失望。

  昆仑点了点头。

  当日老沈头因为感谢于他救了孙儿虎子,一定要将全本古法相赠,临走时留下的话也是,只要昆仑愿意,不必拜师不用入门,便可修行整卷。

  古法他一直带在身上。

  只不过连他自己也不曾尝试。

  如今杨方提出,其实就是一个最好的契机。

  毕竟,祖龙顶一行,入武道宗师,修武这条路已经登顶,前方再无路可走,想要更进一步,只能转修下一卷。

  “原来如此……”

  “我就说,一门世俗武道功法,怎么会采气炼体、蕴养神念。”

  听他一番解释。

  杨方终于是恍然大悟的。

  他也算是接触过不少江湖功法的人。

  却从未见到有一门功夫如此古怪。

  也难怪,方才自己开口,桌子上一众人会用那么古怪的目光盯着自己笑了。

  早在门中。

  却浑然不知。

  想到这,杨方无奈一笑,却不敢迟疑,站起身来,冲着昆仑认真抱拳,躬身行礼。

  “那请昆仑哥……教我下卷炼气法。”

第383章 过羌水 问道青城山

  时光飞逝。

  一转眼,又是大半个月时间过去。

  从惊蛰过春分,几近清明时节。

  整个南方地界上,似乎每一处都在下雨,淅淅沥沥的雨水,从早到晚,落的人心烦意乱。

  这一日。

  岷江上游。

  一艘合子船随水而下,漂行在春江绿水之间,两岸悬崖峭壁,猿猱声绝,古松劲竹上已经渐渐抽出了嫩芽。

  偌大的甲板上,一行数人趁着天气不错,终于是从船舱里走了出来,各自靠在栏杆上欣赏着沿途风光。

  桡夫子,也就是船把头。

  是个五六十岁的老头。

  叮嘱了伙计几句。

  也提着烟筒,从船头踱步来了上头。

  看到几人,浑浊的眼睛不由一亮,从船开到现在,这还是他头一次见到主顾们同时出现。

  当日在黄龙古渡边,包了他的船。

  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尽早赶往岷江下游的青城山地界。

  他的合子船平日都是用来跑运输。

  不过。

  这些客人出手极其阔绰。

  给了一个他实在无法拒绝的价格。

  以至于他都把运货的行程给推了,专程跑这一趟。

  只是,惟一让他不解的是,这几位客人似乎有些过于深居简出了,除却一日三餐,大多数时间都是待在各自房间里。

  也不怎么和人打交道。

  只有那位陈先生,性格温和,不管是他这个老头子,还是跑船的伙计,谁都能说上几句。

  他在岷江上跑了几十年船。

  也算是见多识广了。

  见过的客人多了,天南海北的事情也都能了解一些。

  但这位陈先生眼界之广,见闻之深,绝对是他生平仅见,上到天文地理,下到民俗志异,都是信口拈来。

  此刻,见几人靠在船舷上说话。

  船把头也没去打搅。

  只是寻了一处有光线照到的甲板,席地而坐,慢悠悠的从腰袋里捻起一把烟丝,一点点分开,塞进烟孔里点燃。

  然后凑近竹筒,用力吸了一大口。

  烟雾在胸腔里来回缭绕。

  原本还昏昏欲睡的脑子瞬间清醒过来。

  满意的吐出两条烟龙。

  就在他琢磨着再来两口时,前方船舷处几人似乎发现了什么,言语里颇为震撼,啧啧称奇。

  老把头抬头望去。

  原来是陡峭的悬崖间,被人凿出一条栈道,依山附壁,悬在半空,外围就用几根木桩子钉住。

  别说在其中行走。

  光是看看,都让人有种两股颤颤,头晕目眩的感觉。

  “那是驮道嘞。”

  见几人实在好奇,船把头忍不住走上前笑道。

  “驮道?”

  距离最近的老洋人回过头,目光里闪过一丝惊奇。

  “是嘞,听说还是丞相命人建的,这都用了一千好几百年了,你们别看危险,这边山民、药农,还有盐帮的人,往来两岸都得靠它。”

  船把头虽然是黄龙人。

  但因为那地界恰好在陕川交界。

  口音里既有陕北的秦腔,又有川渝的浑厚,听上去别有意思。

  闻言。

  几人不由相视一眼。

  皆是从各自脸上看到了一丝震撼。

  古往今来,能让人以丞相为名的,也只有诸葛亮一位。

  要是船把头说的不假,也就是说头顶上那条驮道,修建于蜀汉时代,能用到今日,确实惊人。

  “船把头,现在到哪边了?”

  陈玉楼收回目光,顺势问了一句。

  这短时日,因为阴雨绵绵,船在岷江上飘着,天气尤其潮湿,真不是他们深居简出,而是纯粹受不了潮气。

  换洗的衣服,挂在船舱里好些天都不干。

  一股子湿冷潮味。

首节 上一节 870/1101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开局诡秘天赋,焚尸就能变强

下一篇:这个国运有点诡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