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政道风流 第1015节
刘正义被陆政东这番话所深深打动了,如果说先前自己那番话还有点带着试探性和激将味道在其中,那么现在他是真正心悦诚服的认同陆政东的观点了,在这个问题上赵国栋显然比自己还要考虑得更深远更清楚更周全,甚至连彻底失败的可能性都预计了进去,跟着这样的领导干才算是真正有意义,也有意思。
“省长,既然这样,我想我们是不是发改委是不是要准备文件以备提交到省政府常务会议上研究?”
刘正义情绪有些激动。
“不,老刘,我们赞同焦云方面这样做,并不意味着就要马上推动,就像你说的我们都觉察到了他们的这个构想中还有很多问题和缺憾可能需要完善和修改,既然我们已经觉察到了这一点,那么我们花一些时间来帮焦云完善,做到最大限度的消除不利因素,这样岂不是更好?”陆政东含笑问道。
刘正义也是自嘲般的笑了起来:“省长,您瞧我是真的有点全身心投入其中了,忘了轻重缓急了。”
陆政东也笑了笑,高处不胜寒,越是身居高位,就越是能感受到自己肩头上的巨大责任,几千万老百姓的福祉作为头羊怎么来实现可持续的科学合理的发展和提升,你怎么来让老百姓感受到每一天每一月每一年生活在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让他们真正体会到生活在变得更美好更幸福,这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不是谁拍拍脑袋用行政指令或者涂脂抹粉就能实现的。
最初担任省长的兴奋得意心情早已经被沉重的责任感所取代,陆政东甚至对自己也越来越能以一种相当平和且理智的态度来看待,一切只为了一个目的,那就是为了贝湖发展,为了贝湖民众福祉,就这么简单,走到这个位置上,他没有别的更多要求,怎样来更好更快的实现这一点,这就是他所要做的……
————————
陈吉桥按照陆政东所讲的时间通知了邱晨,可他没料到的是,有人插队了。
插队的人是祁玉民,他人已经到了楼下,才给陈吉桥打电话。对于陆政东的习惯,祁玉民显然是知道的,他显然就是要撞这个时间。
晚上,陆政东宴请临省专职副书记洪涛,常务副省长周若山作陪。这三位高官,陆政东和洪涛是中央党校的同期同学,陆政东来贝湖任职时,洪涛还在国外担任职务,不久前才调任临省安海。
安海也都属于中部不发达省,相对而言,安海底子更差一些。但是,改革开放以来,安省一方面背负东部,另一方面领导人也更具开拓精神,发展速度比贝湖省快。省因此将贝湖省当成了假想敌和超越对象,在各个方面对贝湖省予以制肘。贝湖省的产品进入安海省受到了严格限制,特别是烟酒德利税大户,不仅采取行政手段在市场上禁绝,而且派了公安、税务、城管、交通等部门,在各交通要道口设障检查。一经查到,作走私处理。省内的有关门店,除了极少数应付上面检查的店能够获得特证经营之外,其余店,只要发现经营江南省的烟酒,一律没收执照。贝湖也是同样如此,长期以来,这两个省的关系极其微妙,除非上面召集的会议,两省从省到市到县,几乎是老死不相往来。
虽然进入新世纪,情况逐渐改变,地方壁垒逐渐松动,在中央提出西部崛起之后,这种趋势更加的明显,特别是陆政东担任省长之后,在区域合作上提出了很多有建设性的观点,两省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明显加强,可是这种合作的程度还远远不够。
安海显然也意识到加强合作才会更有利于自身的发展。
这次洪涛到贝湖来,显然是想在两省关系方面有所作为,而且不仅仅是代表自己,应该是得到了安海一二把手的授权,作为“特使”前来的。
这样的宴会,陈吉桥自然没有资格上桌。他同周若山的秘书以及洪涛的秘书司机等,在隔壁房间里吃饭。
吃完饭回到办公室,由于吃的是火锅,身上有味道,陆政东便去卫生间洗漱,陈吉桥第一时间给陆政东泡了一杯茶。晚上,他喝了几杯酒,每次喝过酒后,都习惯喝些浓茶。他人还在陆政东的办公室,手机却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响起来。他以为是杨刘广来了,立即返回来,没有看号码便接听了,打电话的竟然是祁玉民,祁玉民说道:“吉桥,我是祁玉民呀。政东省长现在没什么安排吧?”
陆政东有什么安排,成绩为当然不能直接告诉祁玉民,却又不好直接说,只能说:“祁书记您好,有什么需要效劳?”
祁玉民说:“我就在楼下,如果政东省长现在没什么特别安排,我就上去坐坐。”
这事让陈吉桥有点棘手。陆政东已经约了杨刘广,陈吉桥虽然不清楚杨刘广求见陆政东所为何事,可领导间这种会面,被另一个领导知道毕竟不好。他只好说:“长正在洗漱,上等一下他回来,我问问他。”
知道陆政东没有这么快出来,陈吉桥抓紧时间给邱晨打了个电话,告诉他,让杨书记别急着过来,在这里碰到祁玉民不好。他的电话刚刚放下,祁玉民已经出现在自己的门前,他立即热情地迎上去。祁玉民竟然像他还是在党校那样,主动伸出手,和他握手。他却已经没有了在到党校那样无欲则刚的感觉了,身子半躬着,双手送出去,和他相握,松开手时,已经将身子更弯低一些,做出一个请坐的动作,等祁玉民坐下之后,又立即替他沏上茶。
祁玉民调到贝湖的时间并不长,所以陈吉桥和祁玉民的交情,并不长,党校这一块虽然是蓝超华分管,但祁玉民是党群副书记,还是和党校有交集的,祁玉民到贝湖不久,一些理论文章有时候也是组织人手进行创作,陈吉桥也曾经名列其中,文章反响很不错,为此,祁玉民专门请创作组的成员吃饭。
彼此之间都有印象,从那以后,陈吉桥凡是遇到祁玉民的事情就格外努力,总希望给他留下一个好印象,以便改变一下自己的命运。可实际上,他总在做梦,而这梦,一直都不曾实现。
此时,祁玉民坐在陈吉桥面前,就像老朋友一样,谈话显得格外亲切。
“吉桥,还是政东省长有办法。当初,我一直想把你调到身边来,可超华同志说什么都不肯放。唉,我后悔呀,你这么好的人才,我却没有把你放在身边。”
陈吉桥听到祁玉民这话,之前对祁玉民的好印象一下就打了折扣,无他。这话实在太虚了,说的比唱的还好听。
就他一小科级干部,调动还需堂堂省委组织部长批准?
这话,他当然只能心里想想,嘴里却说:
“祁书记给我很大的激励。”
两人正说着,陆政东洗漱返回,经过陈吉桥办公室门口,往里面看了一眼,自然就看到了祁玉民,便向里面走来,说道:“玉民书记来啦。”
陈吉桥十分敏感,朝陆政东望去,发现他的脸上飘过那么一丝尴尬,甚至有那么一点点一闪而逝的愠怒。陈吉桥心里立即抖了一下,想到了他的前任韦成鹏,因为是祁玉民的人,陆政东才换的。
官场并不一定非得分清敌我不可,许多时候,只要有那么一点怀疑,心中便栽下了一根刺,这句是所谓的心证,这比其他什么都可怕,因为你根本就没有任何解释的余地,就像自己目前所面临的境况,如果处理不好,肯定会在陆政东心中栽下一根大大的刺。他当时便对自己说,无论如何,要将陆政东心里的这根刺拔出来,哪怕是画蛇添足,这只足,也一定不能少。
陈吉桥立即站起来,迎向门口,抢着说道:
“省长。祁书记打电话说上来坐坐。你当时在洗手间,我没来得及汇报。”
陆政东看了看陈吉桥,对祁玉民说道:“那好,玉民书记,请进。”
陈吉桥跟过去,端过去了祁玉民的茶杯,并且看了看陆政东的茶杯。陆政东的这杯茶,是他上洗手间时,陈吉桥刚沏的,他之所以多此一举地揭开杯盖看看,只是想让陆政东感受到他的细心和周到。
干完这一切,他往外走。陆政东却叫住了他,说,吉桥,你去准备一下吧。我一会儿要上网看看。
有那么一秒,陈吉桥愣住了。祁玉民来找他,显然是要谈大事。两位领导谈大事,他这个小秘书在旁边,显然是不适合的。尽管那是在隔壁的房间,毕竟只隔了一道门,他们的谈话,他是可以听清的。陆政东是不是有意要这样做?走进休息室,替陆政东准备时候,陈吉桥便想,陆政东为什么要这样做?是不是想向祁玉民表示一种姿态,暗示自己信任陈吉桥?如果真是如此,那么,祁玉民选择这个时候来,并且故意和他陈吉桥谈笑风生,就是为了在陆政东心中系上一个结?
天啦,这么一件小事,真是不能仔细分析,一分析,味道就越来越多,事情也是越来越复杂。在普通人眼里,这无疑是一件比针尖还小的小事,可在官场,情况完全不同,很可能就会成为一件天大的事。知微见著嘛,《韩非子·说林上》有“圣人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故见象箸而怖,知天下不足也”之语,更多的时候,恐怕不是圣人在用,而是凡人在用。小人之心,并不一定度君子之腹,君子之心,也并不一定度小人之腹,更多的时候,恐怕还是凡人之心,度凡人之腹。你只要在官场被人这样度过之后,机会恐怕也就终结了。
正想着的时候,听到祁玉民的声音传来。祁玉民讲:“郑浩同志的时间已经定了,过几天就走。到时候,我们是不是应该有点表示?”
祁玉民说的是团委书记和邦兴,中组部调他去高原自治区当行署专员。
这是一个极其有趣的任命,团书记和行署专员,都是厅级干部,但团委书记是省委委员,理论上,比非委员的专员级别要高。郑浩不当团委书记,去专员,似乎是降了。可专员的实权,要比团书记大得多,上升通道也更加顺畅一些,特别是调到环境艰苦的高原,那都是为将来大用进行锻炼的,所以,由团委书记而专员,感觉又是升了。据某些民间组织部的说法,这种情况,通常都是先去过渡一下,下一届党代会将选他当地委书记,干一届后,有可能当自治区副书记,这步调远比其他人要快。
和邦兴走的时间,陆政东是知道的,昨天,和邦兴还来拜访过陆政东……
陆政东说:“搞一个小型仪式吧,郑浩同志出去是呆着援藏任务去的,也是党口的,将来你们打交道可能更多一些,是不是玉民书记你辛苦一下,出个面?”
一个可能成为封疆大吏的人,自然是不可多得的官场人脉,这样的关系,任何人都需要抓住,而这还是主要的,更为主要的原因谁都清楚,和邦兴是深受高层器重之人,也许通过他可以上达天听。
陆政东自然是不需要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接近最高层的领导,而是表明一种态度而已,可其他人不一样,还是希望有这样的机会的。
陆政东不出面送和邦兴,似乎是拱手将这个关系送给祁玉民。只有陈吉桥心里清楚,陆政东这一招,还真是手段高超。按照组织程序,祁玉民不可能直接去邻省上任,他必须先到京城,在中组部履行相关组织程序之后,再由中组部派人送他赴任。陆政东早已经和郑浩商量好了,将在京城设宴为他送别,此时,却又将送别的顺水人情,送给了祁玉民。
祁玉民说,那好,我听政东省长的。
陈吉桥想,祁玉民来找陆政东,显然不是为了这件事。这么件事,他完全可以通过秘书长协调好。他一定还有别的更重要的事,却又不知为什么,他不急于说出来,而是扯起了闲话,问陆政东五一长假准备在哪里过。
陆政东说,没办法,两地分居,要是省里没要紧的事情,估计是回京城。
“省长,既然这样,我想我们是不是发改委是不是要准备文件以备提交到省政府常务会议上研究?”
刘正义情绪有些激动。
“不,老刘,我们赞同焦云方面这样做,并不意味着就要马上推动,就像你说的我们都觉察到了他们的这个构想中还有很多问题和缺憾可能需要完善和修改,既然我们已经觉察到了这一点,那么我们花一些时间来帮焦云完善,做到最大限度的消除不利因素,这样岂不是更好?”陆政东含笑问道。
刘正义也是自嘲般的笑了起来:“省长,您瞧我是真的有点全身心投入其中了,忘了轻重缓急了。”
陆政东也笑了笑,高处不胜寒,越是身居高位,就越是能感受到自己肩头上的巨大责任,几千万老百姓的福祉作为头羊怎么来实现可持续的科学合理的发展和提升,你怎么来让老百姓感受到每一天每一月每一年生活在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让他们真正体会到生活在变得更美好更幸福,这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不是谁拍拍脑袋用行政指令或者涂脂抹粉就能实现的。
最初担任省长的兴奋得意心情早已经被沉重的责任感所取代,陆政东甚至对自己也越来越能以一种相当平和且理智的态度来看待,一切只为了一个目的,那就是为了贝湖发展,为了贝湖民众福祉,就这么简单,走到这个位置上,他没有别的更多要求,怎样来更好更快的实现这一点,这就是他所要做的……
————————
陈吉桥按照陆政东所讲的时间通知了邱晨,可他没料到的是,有人插队了。
插队的人是祁玉民,他人已经到了楼下,才给陈吉桥打电话。对于陆政东的习惯,祁玉民显然是知道的,他显然就是要撞这个时间。
晚上,陆政东宴请临省专职副书记洪涛,常务副省长周若山作陪。这三位高官,陆政东和洪涛是中央党校的同期同学,陆政东来贝湖任职时,洪涛还在国外担任职务,不久前才调任临省安海。
安海也都属于中部不发达省,相对而言,安海底子更差一些。但是,改革开放以来,安省一方面背负东部,另一方面领导人也更具开拓精神,发展速度比贝湖省快。省因此将贝湖省当成了假想敌和超越对象,在各个方面对贝湖省予以制肘。贝湖省的产品进入安海省受到了严格限制,特别是烟酒德利税大户,不仅采取行政手段在市场上禁绝,而且派了公安、税务、城管、交通等部门,在各交通要道口设障检查。一经查到,作走私处理。省内的有关门店,除了极少数应付上面检查的店能够获得特证经营之外,其余店,只要发现经营江南省的烟酒,一律没收执照。贝湖也是同样如此,长期以来,这两个省的关系极其微妙,除非上面召集的会议,两省从省到市到县,几乎是老死不相往来。
虽然进入新世纪,情况逐渐改变,地方壁垒逐渐松动,在中央提出西部崛起之后,这种趋势更加的明显,特别是陆政东担任省长之后,在区域合作上提出了很多有建设性的观点,两省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明显加强,可是这种合作的程度还远远不够。
安海显然也意识到加强合作才会更有利于自身的发展。
这次洪涛到贝湖来,显然是想在两省关系方面有所作为,而且不仅仅是代表自己,应该是得到了安海一二把手的授权,作为“特使”前来的。
这样的宴会,陈吉桥自然没有资格上桌。他同周若山的秘书以及洪涛的秘书司机等,在隔壁房间里吃饭。
吃完饭回到办公室,由于吃的是火锅,身上有味道,陆政东便去卫生间洗漱,陈吉桥第一时间给陆政东泡了一杯茶。晚上,他喝了几杯酒,每次喝过酒后,都习惯喝些浓茶。他人还在陆政东的办公室,手机却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响起来。他以为是杨刘广来了,立即返回来,没有看号码便接听了,打电话的竟然是祁玉民,祁玉民说道:“吉桥,我是祁玉民呀。政东省长现在没什么安排吧?”
陆政东有什么安排,成绩为当然不能直接告诉祁玉民,却又不好直接说,只能说:“祁书记您好,有什么需要效劳?”
祁玉民说:“我就在楼下,如果政东省长现在没什么特别安排,我就上去坐坐。”
这事让陈吉桥有点棘手。陆政东已经约了杨刘广,陈吉桥虽然不清楚杨刘广求见陆政东所为何事,可领导间这种会面,被另一个领导知道毕竟不好。他只好说:“长正在洗漱,上等一下他回来,我问问他。”
知道陆政东没有这么快出来,陈吉桥抓紧时间给邱晨打了个电话,告诉他,让杨书记别急着过来,在这里碰到祁玉民不好。他的电话刚刚放下,祁玉民已经出现在自己的门前,他立即热情地迎上去。祁玉民竟然像他还是在党校那样,主动伸出手,和他握手。他却已经没有了在到党校那样无欲则刚的感觉了,身子半躬着,双手送出去,和他相握,松开手时,已经将身子更弯低一些,做出一个请坐的动作,等祁玉民坐下之后,又立即替他沏上茶。
祁玉民调到贝湖的时间并不长,所以陈吉桥和祁玉民的交情,并不长,党校这一块虽然是蓝超华分管,但祁玉民是党群副书记,还是和党校有交集的,祁玉民到贝湖不久,一些理论文章有时候也是组织人手进行创作,陈吉桥也曾经名列其中,文章反响很不错,为此,祁玉民专门请创作组的成员吃饭。
彼此之间都有印象,从那以后,陈吉桥凡是遇到祁玉民的事情就格外努力,总希望给他留下一个好印象,以便改变一下自己的命运。可实际上,他总在做梦,而这梦,一直都不曾实现。
此时,祁玉民坐在陈吉桥面前,就像老朋友一样,谈话显得格外亲切。
“吉桥,还是政东省长有办法。当初,我一直想把你调到身边来,可超华同志说什么都不肯放。唉,我后悔呀,你这么好的人才,我却没有把你放在身边。”
陈吉桥听到祁玉民这话,之前对祁玉民的好印象一下就打了折扣,无他。这话实在太虚了,说的比唱的还好听。
就他一小科级干部,调动还需堂堂省委组织部长批准?
这话,他当然只能心里想想,嘴里却说:
“祁书记给我很大的激励。”
两人正说着,陆政东洗漱返回,经过陈吉桥办公室门口,往里面看了一眼,自然就看到了祁玉民,便向里面走来,说道:“玉民书记来啦。”
陈吉桥十分敏感,朝陆政东望去,发现他的脸上飘过那么一丝尴尬,甚至有那么一点点一闪而逝的愠怒。陈吉桥心里立即抖了一下,想到了他的前任韦成鹏,因为是祁玉民的人,陆政东才换的。
官场并不一定非得分清敌我不可,许多时候,只要有那么一点怀疑,心中便栽下了一根刺,这句是所谓的心证,这比其他什么都可怕,因为你根本就没有任何解释的余地,就像自己目前所面临的境况,如果处理不好,肯定会在陆政东心中栽下一根大大的刺。他当时便对自己说,无论如何,要将陆政东心里的这根刺拔出来,哪怕是画蛇添足,这只足,也一定不能少。
陈吉桥立即站起来,迎向门口,抢着说道:
“省长。祁书记打电话说上来坐坐。你当时在洗手间,我没来得及汇报。”
陆政东看了看陈吉桥,对祁玉民说道:“那好,玉民书记,请进。”
陈吉桥跟过去,端过去了祁玉民的茶杯,并且看了看陆政东的茶杯。陆政东的这杯茶,是他上洗手间时,陈吉桥刚沏的,他之所以多此一举地揭开杯盖看看,只是想让陆政东感受到他的细心和周到。
干完这一切,他往外走。陆政东却叫住了他,说,吉桥,你去准备一下吧。我一会儿要上网看看。
有那么一秒,陈吉桥愣住了。祁玉民来找他,显然是要谈大事。两位领导谈大事,他这个小秘书在旁边,显然是不适合的。尽管那是在隔壁的房间,毕竟只隔了一道门,他们的谈话,他是可以听清的。陆政东是不是有意要这样做?走进休息室,替陆政东准备时候,陈吉桥便想,陆政东为什么要这样做?是不是想向祁玉民表示一种姿态,暗示自己信任陈吉桥?如果真是如此,那么,祁玉民选择这个时候来,并且故意和他陈吉桥谈笑风生,就是为了在陆政东心中系上一个结?
天啦,这么一件小事,真是不能仔细分析,一分析,味道就越来越多,事情也是越来越复杂。在普通人眼里,这无疑是一件比针尖还小的小事,可在官场,情况完全不同,很可能就会成为一件天大的事。知微见著嘛,《韩非子·说林上》有“圣人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故见象箸而怖,知天下不足也”之语,更多的时候,恐怕不是圣人在用,而是凡人在用。小人之心,并不一定度君子之腹,君子之心,也并不一定度小人之腹,更多的时候,恐怕还是凡人之心,度凡人之腹。你只要在官场被人这样度过之后,机会恐怕也就终结了。
正想着的时候,听到祁玉民的声音传来。祁玉民讲:“郑浩同志的时间已经定了,过几天就走。到时候,我们是不是应该有点表示?”
祁玉民说的是团委书记和邦兴,中组部调他去高原自治区当行署专员。
这是一个极其有趣的任命,团书记和行署专员,都是厅级干部,但团委书记是省委委员,理论上,比非委员的专员级别要高。郑浩不当团委书记,去专员,似乎是降了。可专员的实权,要比团书记大得多,上升通道也更加顺畅一些,特别是调到环境艰苦的高原,那都是为将来大用进行锻炼的,所以,由团委书记而专员,感觉又是升了。据某些民间组织部的说法,这种情况,通常都是先去过渡一下,下一届党代会将选他当地委书记,干一届后,有可能当自治区副书记,这步调远比其他人要快。
和邦兴走的时间,陆政东是知道的,昨天,和邦兴还来拜访过陆政东……
陆政东说:“搞一个小型仪式吧,郑浩同志出去是呆着援藏任务去的,也是党口的,将来你们打交道可能更多一些,是不是玉民书记你辛苦一下,出个面?”
一个可能成为封疆大吏的人,自然是不可多得的官场人脉,这样的关系,任何人都需要抓住,而这还是主要的,更为主要的原因谁都清楚,和邦兴是深受高层器重之人,也许通过他可以上达天听。
陆政东自然是不需要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接近最高层的领导,而是表明一种态度而已,可其他人不一样,还是希望有这样的机会的。
陆政东不出面送和邦兴,似乎是拱手将这个关系送给祁玉民。只有陈吉桥心里清楚,陆政东这一招,还真是手段高超。按照组织程序,祁玉民不可能直接去邻省上任,他必须先到京城,在中组部履行相关组织程序之后,再由中组部派人送他赴任。陆政东早已经和郑浩商量好了,将在京城设宴为他送别,此时,却又将送别的顺水人情,送给了祁玉民。
祁玉民说,那好,我听政东省长的。
陈吉桥想,祁玉民来找陆政东,显然不是为了这件事。这么件事,他完全可以通过秘书长协调好。他一定还有别的更重要的事,却又不知为什么,他不急于说出来,而是扯起了闲话,问陆政东五一长假准备在哪里过。
陆政东说,没办法,两地分居,要是省里没要紧的事情,估计是回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