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政道风流 第445节
成功并不值得骄傲,知道怎样获得成功,才最值得骄傲。
在这一点上陆政东有着清醒的认识,除了自身必须具备良好的素质和能力,还得依实践经验丰富的一线专家的意见,以及盯紧实施的过程,不然很有可能就会完全变样。
城市建设是陆政东上任以来切实抓的一件大事儿,从上至下,每个环节他都做过认真探讨,眼下也到了快要产出的时候,陆政东也就特别注意。
有些事情必须要大题小作。此“小”不是小打小闹,更不是忽略不见,而是从“小处着手”,在城市建设上出台了一系列措施,但是陆政东并不满足下发文件、召开会议,而是跟踪调查,通过“主渠道”、“次渠道”、“微渠道”掌握方方面面的反应。
“要注意沿线交通以及城市居住环境以及配套设施的建设。城市建设是百年大计,不像穿衣服,可以随换随新,一旦成型便难以改动,如果建设标准低,只会使今天的‘建设’成为明天‘改造’的对象,造成巨大浪费。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高标准、高水平建设发展城市,特别是要实施一批体现城市特色形象的重点工程,努力打造标志性地段、标志性景观、标志性建筑,同时,要突出特色,体现城市的个性、特点和文化内涵……城市建设,实际上是一个长期发展得过程,我们这是打基础,所以绝对不能马虎……”
陆政东专门抽出时间到了市里一些重点地段的现场,比对着设计图纸和工程模型,一路看来,一路谈着他的想法,陪在他周围的一干同志纷纷点头应是。
这话说得陆政东都有些口干舌燥了,陆政东拧开盖子喝了一口,继续道:“别光是点头啊。我只是提点意见,说点想法。在实践方面,我这个市长可是外行。具体的实施你们必须要把好关。”
建委一位脑袋有些秃的副主任说道:
“陆市长所讲的,才是一个城市发展得点睛之笔,这才是内在的、深层次的东西。就如同企业发展需要其独特的经营文化一样,城市发展也必然需要独特的、与众不同的内在气质,那才是构建整个城市的活的灵魂。”
陆政东听到这话一愣,显然这话拍马屁的成分居多,现在市建委的主任刘銮因为张新普的倒台也是岌岌可危,下面的人都有一些想法,但马屁归马屁,倒是说出了未来数十年大陆城市迅猛发展的一个顽疾——千城一面、千篇一律等城市同质化非常严重的问题。
在随后的现场工作会上,陆政东着重提了几点,要注意城市区域平衡发展,要尽量避免中心发散型结构。对于各公共部门、公共资源布局要科学合理,坚决不弄那种浮夸的东西。要提升管理效能。强化精细化管理,进一步明确城市管理的职能定位和责任分工,强化常态化管理,把经常性管理与集中整治结合起来,切实解决管理时紧时松、时好时坏的问题,逐步形成城市管理的法制化和制度化,真正建立起城市管理的长效机制。
陆政东从城市建设到城市管理进行了系统的阐述,特意强调了“城市发展成本”的概念。公共成本、企业成本、单体成本……
“在建设中,一定要注意成本这个概念,不是普通意义上说的建设成本。而是广意上的城市发展成本。二十年前,甚至是十年前,我们都没有条件考虑这个。但现在,我们有条件了。有条件了,就得去做,不仅在于是把城市发展到一定的规模,更在于把城市定位在一个什么样的位置上,不能搞成城市的改造才进行了三五年就又要大动干戈甚至是推倒重来!”
掌声徐徐响起。或许正应了先前那位副主任的话,陆政东最后所言,在某种程度上的确是高屋建瓴……
陆政东在绵西忙碌着的时候,很意外的收到一份邀请——参加一个青中年经济学者研讨会。
陆政东电话询问吴教授才得知,这个论坛,并不是官方发起,仅仅是由国内一些半官方的研究机构或者学术单位发起的,虽然这样,并能说明其不重要,之所以采用这样不是官方的名头来开这次会,实际上也是因为讨论的问题涉及到一些比较敏感的问题,为了不显得那么瞩目,所以才想到这样的办法。
对于与会人员的资格是本着不讲关系、不讲学历、不讲职称、不讲职业、不讲名气,凭论文水平确认代表资格,陆政东能够得到邀请,倒不是因为他很年轻就是市长身份,主要还是因为他的另外一个身份——吴教授的学生,以及他在去年发表的那篇关于经济问题的文章以及那篇获得优秀论文奖的毕业论文。
陆政东明白这是一个机会,这样苛刻得近乎于铁血的标准,在向来官本位主导的思想中绝对是一次突破,能够入选者,其实也就是对其经济观点和思想的一种认可,更何况这又是一群正富有活力和创新精神的经济界的后起之秀的聚会,中央最高机构肯定会以各种形式予以关注……
陆政东在把绵西手头的工作安排好之后,就准备着去临近浦江的平湖,不过在去平湖之前,还是去了杨璐那里一趟。
“什么事这么神神秘秘的啊?电话里说不行,非要我亲自跑这一趟?”
陆政东一边看着杨璐忙着给他又是递鞋,又是倒茶,有些纳闷的问道:“就是想我了,也不会这样神神叨叨的吧?”
“我可不敢耽搁你这个大忙人的正事……”
杨璐一边说着一边扭捏着,看着陆政东,似乎有些不大好说出口。陆政东不由道:“这可不是你的作风,到底是什么事儿,说吧。”
杨璐还是有些犹疑,一时没有言语,好半响才语问道:“政东,说实话,你对我们这样做企业的从政有什么看法?”
陆政东狐疑的望着杨璐:
“你不是还想做个女市长吧。”
陆政东不由在杨璐脸上轻捏了一把,调笑着说道。
“什么呀,不是那样的,我可是和你说正经事,你先给我个回答。我再接着往下说。”
杨璐神情有些坚决的说道。
陆政东见杨璐真是很严肃的说这事,想了一下说道:“你有这想法其实很正常,官本位的观念在国人中根深蒂固,有位研究东方问题的假洋鬼子曾经说过:中央之国的商人最大理想就是,他的子孙不再是商人。商人从政,古已有之,比如吕不韦。”
陆政东沉吟了一下才接着说道:
“不过,这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是一言两语就能讲得清的。你也知道,搞政治的人看着确实风光,但政治就是一溏浑水,进去之后很多时候就会沉沉浮浮身不由己。”
陆政东平静地说道。
“我知道,公司所在的工商联通知我,说准备选举我为政协委员。我对政治都是外行,所以才让你给拿主意嘛。”
“区政协委员?”
陆政东不由笑了,“就这点事情啊,我以为什么事儿呢,恩,你搞错了一个概念,你这不叫从政,而是叫参政,明白吗?和从政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
“那你的意思是……”
“让你当你就当就是,这是件好事。这是一种趋势,从九三年有民营企业家首次当选全国政协委员的之后,这不仅仅是个人的荣耀,而是民营企业家群体从‘偷偷摸摸’发点小财到‘登堂入室’成为国家政治生活参与者的地位大转折。每一次党代会,都把民营经济发展向前推进一步,这实际上是对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激励效应的一种体现,这逐渐成为一种趋势。”
陆政东笑着道:
“这应该是你一直从事公益事业公司才赢得了这么一个机会,这一点其实不管是老百姓还是政府都很看重,一个企业有社会责任心很重要,公司现在已经有一定基础了,发展很快,业务已经不是局限于西河一隅的地方企业了,追求利润的同时可以适当也多考虑一些社会责任,公司要做大做强,就必须要竖立自己的企业品牌形象,应该从各方面来打造自己的软硬实力,这对于提升一个企业的形象有着极大的好处。”
杨璐知道企业现在的规模还远远比不上市里,甚至区里德一些大企业,但听着陆政东娓娓道来,也知道企业要想突破瓶颈,就要树立自己的品牌,感觉也是受益匪浅……
第63章群英荟萃
陆政东见杨璐若有所思的样子,知道杨璐找他来,肯定是想得到他关于这方面更多的指点于是便继续道:“这样的头衔无疑具有‘保护’性质,让人家觉得你可靠,就能拿到大项目。政治上可靠,经济上有实力,别人就不敢打你的主意。但能够从一次次的大浪淘沙幸存下来,甚至发展壮大起来的人,首先具备的是这样一种生存哲学:山高难以翻越,他们就绕过去;敌人太过强大,可以先成为对手的一员。
这样知进知退,不会一次次硬把脑袋在玻璃门上撞得头破血流,这就是懂政治,千万不要将此理解为低层次的经营‘灰色’政商关系—为自己寻找政治后台,不少风光一时的企业家最终落马,就是因为这方面的原因。
其次要选对行业,而这两者本身又密不可分,归结起来,就是找到自己企业和政府需要的契合点,也就是跟着国家的整个大的方针政策走,这样就能得到连续的支持和鼓励,就跟政府的关系保持一个正常的接触,跟着大政方针走,这就需要企业在战略规划上和,国家战略捆绑在一起,两者紧密结合在一起,就更能应对市场风险,不会是市场调控的失败者,不是赢家也是幸存者,而且还有机会发展得很好。”
陆政东娓娓而谈:
“作为企业界的代表,除去一般意义上地向上面表决心外,还要让上面完全相信在政治上的企图,不是如狼似虎永无止境的。政治协商,政治协商。这四个看着简单的字其实有着很深层的内涵,不少层次较低的委员,特别是那些商人出身的委员,他们只是简单地把这一名头当做是披在身上的一件富丽堂皇的外衣。他们中有几人能真正分辨其中的分量,其中的内涵……”
“所以你一定要多思考这方面的问题。你需要切记的一点是,把普通商人引入政治舞台,这个步伐,无论是上还是下,都必然是循序渐进的,一步一步的,不能操之过急……”
陆政东讲了不少,虽然有些东西杨璐不可能现在就完全领会,但有了这样的基础,在具体过程中一定会把握住先机,并在具体的参与过程中逐渐变得更为成熟,而在接下来掀起的对于民营企业来讲是发展最为迅猛的黄金时间能够斩获更多……
接下来自然是一宿风流,陆政东醒来的时候,身畔的丽人早就起床了,不过被还残留着缕缕余香,门悄悄开了一丝缝隙,似乎是要看他醒了没有,见他没有动弹。便又走到窗户边小心的把窗帘拉了一条缝隙,一抹阳光从缝隙中透了讲来,陆政东装出要动未动的样子,窗边的身影赶紧又轻手轻脚的闪了出去。
在这一点上陆政东有着清醒的认识,除了自身必须具备良好的素质和能力,还得依实践经验丰富的一线专家的意见,以及盯紧实施的过程,不然很有可能就会完全变样。
城市建设是陆政东上任以来切实抓的一件大事儿,从上至下,每个环节他都做过认真探讨,眼下也到了快要产出的时候,陆政东也就特别注意。
有些事情必须要大题小作。此“小”不是小打小闹,更不是忽略不见,而是从“小处着手”,在城市建设上出台了一系列措施,但是陆政东并不满足下发文件、召开会议,而是跟踪调查,通过“主渠道”、“次渠道”、“微渠道”掌握方方面面的反应。
“要注意沿线交通以及城市居住环境以及配套设施的建设。城市建设是百年大计,不像穿衣服,可以随换随新,一旦成型便难以改动,如果建设标准低,只会使今天的‘建设’成为明天‘改造’的对象,造成巨大浪费。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高标准、高水平建设发展城市,特别是要实施一批体现城市特色形象的重点工程,努力打造标志性地段、标志性景观、标志性建筑,同时,要突出特色,体现城市的个性、特点和文化内涵……城市建设,实际上是一个长期发展得过程,我们这是打基础,所以绝对不能马虎……”
陆政东专门抽出时间到了市里一些重点地段的现场,比对着设计图纸和工程模型,一路看来,一路谈着他的想法,陪在他周围的一干同志纷纷点头应是。
这话说得陆政东都有些口干舌燥了,陆政东拧开盖子喝了一口,继续道:“别光是点头啊。我只是提点意见,说点想法。在实践方面,我这个市长可是外行。具体的实施你们必须要把好关。”
建委一位脑袋有些秃的副主任说道:
“陆市长所讲的,才是一个城市发展得点睛之笔,这才是内在的、深层次的东西。就如同企业发展需要其独特的经营文化一样,城市发展也必然需要独特的、与众不同的内在气质,那才是构建整个城市的活的灵魂。”
陆政东听到这话一愣,显然这话拍马屁的成分居多,现在市建委的主任刘銮因为张新普的倒台也是岌岌可危,下面的人都有一些想法,但马屁归马屁,倒是说出了未来数十年大陆城市迅猛发展的一个顽疾——千城一面、千篇一律等城市同质化非常严重的问题。
在随后的现场工作会上,陆政东着重提了几点,要注意城市区域平衡发展,要尽量避免中心发散型结构。对于各公共部门、公共资源布局要科学合理,坚决不弄那种浮夸的东西。要提升管理效能。强化精细化管理,进一步明确城市管理的职能定位和责任分工,强化常态化管理,把经常性管理与集中整治结合起来,切实解决管理时紧时松、时好时坏的问题,逐步形成城市管理的法制化和制度化,真正建立起城市管理的长效机制。
陆政东从城市建设到城市管理进行了系统的阐述,特意强调了“城市发展成本”的概念。公共成本、企业成本、单体成本……
“在建设中,一定要注意成本这个概念,不是普通意义上说的建设成本。而是广意上的城市发展成本。二十年前,甚至是十年前,我们都没有条件考虑这个。但现在,我们有条件了。有条件了,就得去做,不仅在于是把城市发展到一定的规模,更在于把城市定位在一个什么样的位置上,不能搞成城市的改造才进行了三五年就又要大动干戈甚至是推倒重来!”
掌声徐徐响起。或许正应了先前那位副主任的话,陆政东最后所言,在某种程度上的确是高屋建瓴……
陆政东在绵西忙碌着的时候,很意外的收到一份邀请——参加一个青中年经济学者研讨会。
陆政东电话询问吴教授才得知,这个论坛,并不是官方发起,仅仅是由国内一些半官方的研究机构或者学术单位发起的,虽然这样,并能说明其不重要,之所以采用这样不是官方的名头来开这次会,实际上也是因为讨论的问题涉及到一些比较敏感的问题,为了不显得那么瞩目,所以才想到这样的办法。
对于与会人员的资格是本着不讲关系、不讲学历、不讲职称、不讲职业、不讲名气,凭论文水平确认代表资格,陆政东能够得到邀请,倒不是因为他很年轻就是市长身份,主要还是因为他的另外一个身份——吴教授的学生,以及他在去年发表的那篇关于经济问题的文章以及那篇获得优秀论文奖的毕业论文。
陆政东明白这是一个机会,这样苛刻得近乎于铁血的标准,在向来官本位主导的思想中绝对是一次突破,能够入选者,其实也就是对其经济观点和思想的一种认可,更何况这又是一群正富有活力和创新精神的经济界的后起之秀的聚会,中央最高机构肯定会以各种形式予以关注……
陆政东在把绵西手头的工作安排好之后,就准备着去临近浦江的平湖,不过在去平湖之前,还是去了杨璐那里一趟。
“什么事这么神神秘秘的啊?电话里说不行,非要我亲自跑这一趟?”
陆政东一边看着杨璐忙着给他又是递鞋,又是倒茶,有些纳闷的问道:“就是想我了,也不会这样神神叨叨的吧?”
“我可不敢耽搁你这个大忙人的正事……”
杨璐一边说着一边扭捏着,看着陆政东,似乎有些不大好说出口。陆政东不由道:“这可不是你的作风,到底是什么事儿,说吧。”
杨璐还是有些犹疑,一时没有言语,好半响才语问道:“政东,说实话,你对我们这样做企业的从政有什么看法?”
陆政东狐疑的望着杨璐:
“你不是还想做个女市长吧。”
陆政东不由在杨璐脸上轻捏了一把,调笑着说道。
“什么呀,不是那样的,我可是和你说正经事,你先给我个回答。我再接着往下说。”
杨璐神情有些坚决的说道。
陆政东见杨璐真是很严肃的说这事,想了一下说道:“你有这想法其实很正常,官本位的观念在国人中根深蒂固,有位研究东方问题的假洋鬼子曾经说过:中央之国的商人最大理想就是,他的子孙不再是商人。商人从政,古已有之,比如吕不韦。”
陆政东沉吟了一下才接着说道:
“不过,这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是一言两语就能讲得清的。你也知道,搞政治的人看着确实风光,但政治就是一溏浑水,进去之后很多时候就会沉沉浮浮身不由己。”
陆政东平静地说道。
“我知道,公司所在的工商联通知我,说准备选举我为政协委员。我对政治都是外行,所以才让你给拿主意嘛。”
“区政协委员?”
陆政东不由笑了,“就这点事情啊,我以为什么事儿呢,恩,你搞错了一个概念,你这不叫从政,而是叫参政,明白吗?和从政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
“那你的意思是……”
“让你当你就当就是,这是件好事。这是一种趋势,从九三年有民营企业家首次当选全国政协委员的之后,这不仅仅是个人的荣耀,而是民营企业家群体从‘偷偷摸摸’发点小财到‘登堂入室’成为国家政治生活参与者的地位大转折。每一次党代会,都把民营经济发展向前推进一步,这实际上是对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激励效应的一种体现,这逐渐成为一种趋势。”
陆政东笑着道:
“这应该是你一直从事公益事业公司才赢得了这么一个机会,这一点其实不管是老百姓还是政府都很看重,一个企业有社会责任心很重要,公司现在已经有一定基础了,发展很快,业务已经不是局限于西河一隅的地方企业了,追求利润的同时可以适当也多考虑一些社会责任,公司要做大做强,就必须要竖立自己的企业品牌形象,应该从各方面来打造自己的软硬实力,这对于提升一个企业的形象有着极大的好处。”
杨璐知道企业现在的规模还远远比不上市里,甚至区里德一些大企业,但听着陆政东娓娓道来,也知道企业要想突破瓶颈,就要树立自己的品牌,感觉也是受益匪浅……
第63章群英荟萃
陆政东见杨璐若有所思的样子,知道杨璐找他来,肯定是想得到他关于这方面更多的指点于是便继续道:“这样的头衔无疑具有‘保护’性质,让人家觉得你可靠,就能拿到大项目。政治上可靠,经济上有实力,别人就不敢打你的主意。但能够从一次次的大浪淘沙幸存下来,甚至发展壮大起来的人,首先具备的是这样一种生存哲学:山高难以翻越,他们就绕过去;敌人太过强大,可以先成为对手的一员。
这样知进知退,不会一次次硬把脑袋在玻璃门上撞得头破血流,这就是懂政治,千万不要将此理解为低层次的经营‘灰色’政商关系—为自己寻找政治后台,不少风光一时的企业家最终落马,就是因为这方面的原因。
其次要选对行业,而这两者本身又密不可分,归结起来,就是找到自己企业和政府需要的契合点,也就是跟着国家的整个大的方针政策走,这样就能得到连续的支持和鼓励,就跟政府的关系保持一个正常的接触,跟着大政方针走,这就需要企业在战略规划上和,国家战略捆绑在一起,两者紧密结合在一起,就更能应对市场风险,不会是市场调控的失败者,不是赢家也是幸存者,而且还有机会发展得很好。”
陆政东娓娓而谈:
“作为企业界的代表,除去一般意义上地向上面表决心外,还要让上面完全相信在政治上的企图,不是如狼似虎永无止境的。政治协商,政治协商。这四个看着简单的字其实有着很深层的内涵,不少层次较低的委员,特别是那些商人出身的委员,他们只是简单地把这一名头当做是披在身上的一件富丽堂皇的外衣。他们中有几人能真正分辨其中的分量,其中的内涵……”
“所以你一定要多思考这方面的问题。你需要切记的一点是,把普通商人引入政治舞台,这个步伐,无论是上还是下,都必然是循序渐进的,一步一步的,不能操之过急……”
陆政东讲了不少,虽然有些东西杨璐不可能现在就完全领会,但有了这样的基础,在具体过程中一定会把握住先机,并在具体的参与过程中逐渐变得更为成熟,而在接下来掀起的对于民营企业来讲是发展最为迅猛的黄金时间能够斩获更多……
接下来自然是一宿风流,陆政东醒来的时候,身畔的丽人早就起床了,不过被还残留着缕缕余香,门悄悄开了一丝缝隙,似乎是要看他醒了没有,见他没有动弹。便又走到窗户边小心的把窗帘拉了一条缝隙,一抹阳光从缝隙中透了讲来,陆政东装出要动未动的样子,窗边的身影赶紧又轻手轻脚的闪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