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场商战 > 提拔

提拔 第1517节

夏秋耕说:“可是,目前遇到的资金缺口是巨大的,仅仅靠那一点的还耕还林收取的承包费,是杯水车薪啊!何况,现在,农户购买楼房,已经把家里的积蓄给掏空了,你再让农民去缴纳土地的承包费,他们拿的出来吗!他们会承保你们的土地吗?还有就是,那原来都是宅基地啊,都是砖瓦遍地,把原来的村子驻地变成耕地,这是需要很多前期资金投入的,没有第一笔的资金注入,这些土地是很难变成耕地的,要平整,要清运垃圾,要上化肥,要规划,这都是钱。这笔钱谁出啊?”

正文 第1466章 不堪重负

童志说:“当然是谁承包,谁就平整土地,谁出钱。”

夏秋耕反驳道:“农户把所有积蓄都购买楼房了,他们有钱吗?”

牛学斌清了下嗓子,打圆场说:“秋耕同志担心的也不无道理,我也是这么担心的,恐怕农户还一时拿不出来承包土地的钱。返耕还林也需要前期的资金投入,这是实际问题,我们需要面对。所以才请大家议议嘛!”

大家一时陷入沉默。

这个资金缺口,是个大问题,一分钱难倒英雄汉,何况是这么多钱,需要上亿。

最后县长建议说:“筹措资金,目前只能有两个途径,第一个途径,那就是银行贷款。第二个途径,那就是加大税收,增加财政收入款项。向农民征收农村城市化配套款。”

牛学斌听后点头说:“风臣同志的建议很好,眼下,我们还达不到一定要从银行贷款的地步,暂且不向银行申请贷款。我们就对全县农户征收农村城市化配套款,以保证我们苏县经验能够成功。”

副书记夏秋耕反驳说:“我不能赞同风臣同志的意见,现在农民负担已经够严重了,我们又强制他们上楼,这一次又收取税费,基本上都等于是乱摊派了,我们不能同意。农民是住上楼房了,可是,他们依然过不上好日子,他们没有钱,有的还是借钱住楼,他们已经是不堪重负了。”

牛学斌说:“秋耕同志,你可以保留你的意见,但是呢,你也要识大局顾大体,眼下,我们也是没有其他办法能够筹措到资金,银行贷款,也不是可行的办法,我也清楚百姓困难,但是我们政府也难啊!我们和百姓一起咬牙坚持,只要走过去这个攻坚阶段,胜利最终是会属于我们的,我们要有信心。”

然后,牛学斌提议举手表决,结果呢,常委会上,还是通过了决议,向全县农户征收农村城市化配套费。每户是五千元。

牛学斌最后总结发言,他给苏县这个模式给定了调子,叫苏县经验,他说:“我这个工程,一旦做成,将会是本世纪华夏之最大政绩,将会领先全国,傲视群雄。”

随即呢,一场轰轰烈烈的苏县经验,在苏县开展起来。

苏县第一期的工作顺利结束,一共是清除农村400个自然村落,节省土地达到了5000亩。农户楼房入住率更是达到了惊人的百分之八十多。预计到明年,全县彻底全面消除村落化,农村小区楼房覆盖率百分之百。

苏县经验已经是初具规模,效果显现,整个典型的外貌已经形成,就差大张旗鼓的对外宣传了。宣传可是个大事,一旦成功了,有可能苏县就被列为全国先进典型,堪称旷世之作。

渔阳市市委书记吴尚印,专程是赶到了省城,为苏县经验推广宣传,见到了省委书记周希良。

周希良听取了吴尚印的汇报,也看过了苏县经验的宣传材料,他点点头说:“很好,尤其是返耕还林,节省出土地上万亩,很好啊。走在了全国县市的前列。尤其是今天,全国土地红线频频被动摇,土地供给紧缺啊,又要发展工业,又要发展城市化,大搞房地产,没有充足的土地供应,一切都是无从谈起,在中央要紧紧守住18亿万亩耕地的决心面前,我们苏县走出来了一条新路,就这一个亮点,就可以引起全国震动啊!”

吴尚印点头说:“是啊,周书记,苏县确实是做出了成绩,我去苏县很多次,确实是楼房遍布农村,消除了原来的农村原始居住模式,很有划时代的意义啊!而且这个节省土地上万亩,确实是中央迫切关注的,正好是顺应了时代发展。闯出来了一条新路。”

周希良点头。

吴尚印建言说:“是不是组织省宣传部门,对苏县经验,进行全方位全覆盖的大面积宣传啊!广造声势,把苏县经验喊出去。引起轰动。就我个人而言,我认为,一旦苏县经验被树为典型,这个可是旷世奇功,大功一件,一定会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政绩中的政绩!一定会傲视全国的。”

周希良点头说:“宣传是可以的,我也知道,这绝对是个政绩。但是呢,一旦树立为典型,那就要慎重了,必定会引起全国注意,全国各大新闻媒体记者,就会蜂拥而至的,这个局面一旦形成,其后果是严重的。”他毕竟是封疆大吏,头脑还是很冷静!他想想说:“唐诚现在没有在家,他去学习了,也不知道他会对此事有何看法。我看这样吧,先发个内参吧,看看反应再说。”

周希良这么决定了,吴尚印就没有表示反对,也不敢擅自就扩大宣传范围。

很快,内参消息,就发了一篇文章,讲到了苏县经验,辖区之内基本消除了原始的农村原始村落化,建成了城市小区楼房化。节省出来土地上万亩。有效的保障了全县工业用地供给,捍卫了国家制定的耕地红线亩数。

唐诚正在帝都党校学习班学习呢,同班的一个同学,进来之后,坐到了唐诚的面前,他拿出来一本内参杂志,高兴的对唐诚说:“唐诚同学,好消息啊,你的甘南省,这一下又要露脸了,这次还是露个大脸,你们辖区里有个苏县,这下厉害了,率先走出来一条苏县经验,节省土地上万亩,全面消除农村模式化,集体过上城市居民生活,这是恒古没有的大变革啊!是大手笔,大动作!果然是高手啊!老唐,强将手下无弱兵啊!”

“是吗!”唐诚一听,颇感惊讶,他立即接过来内参,仔细一看,唐诚的心情十分复杂,果然是个大手笔!尤其是节省土地上万亩,在今天全国上下都在捍卫耕地红线的时候,苏县能够出来一个节省土地上万亩,这是极其容易引起上层注意的!

正文 第1467章 亲自调研

但是,就因为是大手笔,大动作,为了吸引人眼球,越是有造假的可能。

一般来说,博物院藏的东西,最容易被造假。工程越大,这个里面,就有造假的嫌疑,工作到底做的扎实不扎实,有没有浮夸的嫌疑!有没有违规的嫌疑?

唐诚离开了三个月,怎么就冒出来了一个苏县经验!

当然了,吴尚印是周书记亲自提名提拔的,是铁杆周粉,他和他的苏县,早就偷偷做了。或者是,还在吴尚印没有到渔阳市任职之前,苏县就有这个想法了,只是那时候是小打小闹,得到了吴书记的认可之后,是大张旗鼓的搞起来了。

唐诚就离开了教室。找一个僻静地方,给周希良打过去电话,询问这个苏县经验,到底是怎么回事?

周希良就把情况告诉了唐诚,苏县经验是一个靓点工程,甘南省下一步,要先在全省推广苏县经验,然后,再走向全国。

唐诚一听,心情凝重,唐诚说:“这样吧,周书记,既然是苏县经验,将来还要被推选为典型,一定要慎重,一旦被树立典型,将来如果再发现了问题,再想把典型撤下来,可就丢人了!我们甘南丢不起这个人啊!”

周希良说:“你是什么态度啊?我们甘南省,能够有一个这么好的政绩推向全国,不容易啊!这是你我治甘数载的成绩啊!我需要它,你唐诚也需要它啊!我们做为一方大吏,总要给自己一个交代,给国家一个交代啊!”

唐诚思考了下,说:“这样吧,我的意见,我们成立一个调查组,亲自赶往苏县去调研,如果说,在调研组调研苏县经验问题上,没有发现问题,一切都真实可考,我们可以把苏县经验推向全国,大力宣传它。但是呢,如果我们调查组在苏县发现出来了问题,我们就要直面问题,在苏县经验上,就采取关起门来处理的做法,暂不对外宣布。这样做,就更稳妥一些。俗话说的好,不要破裤子先伸腿,容易扯烂了。”

唐诚讲的很有道理,周希良听后,勉强同意唐诚的建议。先派调查组赶赴苏县进行调查,而后,根据调查组意见,再决定是否推向全国。

周希良说:“唐诚同志,你还在京城学习,这个往苏县派调查组的事情,就由我做主吧。我来指定调查组长人选,好不好啊?”

唐诚点头说:“你是班长,区区一个调查组长,你当然有权决定,不用和我商量。”

周希良淡然笑了。

不料一天后,党校进修班提前结业,唐诚照了合影之后,并没有直接返回甘南省城,而是绕道,直接去了渔阳市,让秘书高原前去接机,同时保密行程安排。唐诚也没有给省里打招呼,也没有给渔阳市打招呼,直接下去了苏县调研。

甘南省方面还以为唐诚在京城学习呢,渔阳市方面更是不知道,唐诚悄悄的已经进入到了苏县。

唐诚在雍州机场下飞机,然后,出来机场,在附近一家酒店和赶来接机的秘书高原会合。见面之后,唐诚问他:“我让你一个人过来接机,同时让你保密我的行程,你做到了吗?”

秘书回答说:“绝对保密,甘南省除去我,还没有第二个人知道你离开了京城呢。”

唐诚点头说:“那就好,我们直接去苏县。苏县搞出来了一个苏县经验模式,已经上了内参杂志了,下一步还要被树为典型,这个事情很重要,我害怕他们会造假,会违规,我不放心,一定要亲自去看看,确定他们的做法是真实可靠之后,我才能放心。”

高原说:“省里已经成立一个苏县经验调查组了,赶赴苏县去调查了,相信很快就会有结果的。”

唐诚问:“去苏县的调研组,组长是谁啊?”

高原说:“好像是省宣传部的副部长贺加北。”

唐诚一听,心里就有想法了,这个老周也真是的,这不是明摆着,要向着苏县经验吗!看来老周是非常希望苏县经验能够走出来,走向全国,成为一个政绩典型。渔阳市的市委书记吴尚印就是从宣传部走出去的,和贺加北原来是同事,关系一直不错,让贺加北当组长,去渔阳市调研苏县情况,一准会得出和吴尚印心情相符的结论。

唐诚淡淡的说:“调查组是调查组,我们是我们,他们是明路,我们是暗路,我不亲自去看看,我不放心,一旦是典型被树立起来了,走向了全国,到那个时候,会有全国各地的县市区来苏县参观考察,那个时候,如果被发现出来是假典型,那就损失大了。我们甘南就会受到严厉的批评。多年就不能翻身了。”
首节 上一节 1517/1771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我隐秘的官场情缘

下一篇:大靠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