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场商战 > 官神/问鼎

官神/问鼎 第548节

“下马新区将以下马河、环城水系生态综合整治为依托,打造集会议博览总部经济、教育科研、文化旅游、休闲度假为主要功能的生态型新区,规划区面积55平方公里,核心区面积10平方公里,和燕市的东南部的高新产业开发区以及西部的旅游区形成互补之势……建设下马新区,是有效解决燕市城市布局不合理、功能不完善、综合承载能力不强等长期制约省会发展突出发展问题的迫切需要;是充分利用省会东北部空间广大、历史文化积淀浓厚等优越条件,优化省会城市空间发展布局、拉开城市发展框架、完善城市繁华舒适功能、建设现代一流省会城市,推进全市科学发展的重要抉择!”

写好之后,夏想连看三遍,自我感觉还算满意,长出了一口气。

关于下一步的安排,他心中已经有了一个大大的草稿。

第二批试点城市相比第一批,对夏想来说已经没有了多大的激情和难度,因为万事开头难,单城市和宝市的成功,已经让许多投资商看到了希望,产生了信心,下一步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将会更坚定,步子也将走得更大,有了更大力度的政策支持,基本上顺水顺风,路子不再难走。

将省里政治上的阻力和京城舆论上的置疑都摆平之后,产业结构调整已经成为燕省上下的共识,没有人再不识时务地跳出来反对,几乎推行起来畅通无阻,除了各地市一些内部的阻力之外,没有太多让夏想担心的地方了。夏想的心思就从其中跳了出来,将目光重点落在了他下一步的布局上面。

燕市的环城水系和新区,在他重生之前刚刚提上议程,还没有来得及付诸实施,不过也是早晚的事情,所以夏想才有信心提前推动新区和环城水系的建设,提前让燕市有一片碧水和蓝天。

在全国所有的省会中,燕市可以说是最没有特色的一个。不是说经济上没有特色,定位上也模糊不清。曾经有一段时间想将燕市定位成全国的药都,因为燕省制药的原因,再加上附近有一些还算小成气候的中草药基地,就有学者向市政府提出,燕市以后可以发展成为国内最大的制药基地。

当时燕省制药的效益还算不错,在国内也有足够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市政府对这个提议也一时心动,专门开会研究了很长一段时间,在众多专家学者众说纷纭还没有得出结论之前,国内经济形势大变,燕省制药的效益一落千丈,药都一说就不了了之,再也无人提起。

再后,又有不少人重提燕市的城市定位问题,结果却是讨论来讨论去,实在没有办法给燕市一个准确的定位,为什么?因为燕市实在是太没有特色,甚至有人戏称,没有特色就是燕市最大的特色。比如说燕市人最爱吃的小吃是天津的煎饼果子、西省的牛肉水饺和拉面,安徽的板面,最爱吃的菜系是京菜和川菜,要问燕市本地的特色小吃和地方饭店,还真没有。

要说到旅游,燕市西部的太行山中,值得一看的景点也有不少,可惜的是,不论是名气还是基础设施都拿不出手,远不如南边邻省豫省在旅游方面开发得早,也不如西边邻省西省有五台山的名气,其实燕赵大地,不但有悠久灿烂的文化历史,也有数不胜数的历史古迹。只是不知是地方政府的眼光问题,还是其他方面的客观原因,许多优势反而变成了劣势,除了德泽市经常鼓吹的皇家园林之外,许多可以借机扬名的巨大优势反而一直被人冷落和搁置,提也没人提起。

不是燕省人含蓄,也不是燕省人内秀,而是燕省人实在太纯朴太善良了太不会借机炒作了!想起后世邻省为了一个曹操墓大肆造假并且炒得乌烟瘴气,不管最后是真是假,反正出名的目的达到了,想想就让人觉得好笑并且无奈,因为真要说起三国之中的英雄人物,最出名的几人反而都出自燕省,刘备、张飞和赵云,都是正经八百的燕省人!

而赵云,就是离燕市仅仅十几公里的常山县人,人称常山赵子龙。

更不用提单城市曾是赵国的都城,在战国七雄中也曾风云一时,是真正的历史古城,大有可以挖掘的文化价值。

不过打旅游牌的最佳时机已经过去了,燕省想要成为旅游大省不太现实,但小范围内的提升还是完全可以的,这也是夏想努力推动单城市文化旅游的根本原因所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他希望能由单城市文化旅游的成功带动燕省其他地方对历史价值的重新审视,也能在宏扬历史文化,让曾经多慷慨悲歌之士的燕赵大地,重新恢复勃勃生机。

第506章 心中如画江山

燕市在燕省中的地位有点尴尬,说难听一点就是没历史没文化,是由几个小村庄发展而成的城市,不过几十年的历史,而且百分之八十以上是外来人口,没有本土文化,也没有形成自己特有的地方特色,甚至还面临着被其他地市超越的尴尬,燕市,空有省会城市的桂冠,却是一个经济不突出、文化没特色、整体没亮点的二线城市。

甚至在有些人眼中,燕市徒有虚名,连副省级城市都不够格!

恐怕在燕市市委市政府和省委省政府眼中,燕市也是一个挥之不去的心病。

在高成松落马之后,曾经有一段时间,整个燕省的政治氛围十分紧张,就连燕市也是风声鹤唳,而恰恰在那个时候,京城有一个记者写了一篇综合分析燕市的文章,将燕市形成为一座忧伤的城市——以理性的目光审视燕市,是因为都市化进程和以人为主体的内涵培育不同步、城市二元结构调整的困顿以及经济活力的衰落、省会首位度被其他城市步步威逼的窘迫而痛苦。凡此种种均困扰着这座年轻的城市,影响着栖息在此的子民们,让他们感到抑郁和不安……

实际上,让燕市人抑郁和不安的不仅仅是因为城市的定位不明,还有政治上的风雨飘摇。

因为受高成松案件的影响,再加上燕市许多高官因此而被被贬职或调离,让整个城市都隐隐作痛。曾经一度提上日程的关于燕市城市定位的一系列讨论也因此而中断,而且一中断就是一年多。

燕市再一次错失了一次发展的良机。

现在时间已经到了2002年末,到明年,国内又将迎来一次重大的变革,不仅仅是最高层的换届,还有国务院改革,以及经济结构调整的全面推广,燕省和燕市能不能借助此次机遇站立潮头,完成一次蜕变,将关系到以后燕市若干年的发展和机遇。

其实燕市已经意识到了自身问题,不过要等了七八年以后才开始具体实施,已经晚了许多。夏想既然有了先见之明,就有必要也有责任提前让燕市进入快车道,抢占先机。

因为现在燕市已经具备了这种条件。

陈风没有被高成松整倒,燕市的政局得以平衡过度,又有了胡增周担任市长。胡增周性格平和,入主市政府以来,一直步伐比较稳健,而且现在燕省的政局也达到了最佳平稳时期,可以说有了大步前进的政治气候。

而下一步要大力推广的产业结构调整就是可以借助的东风,燕市如果再不抓住此次机会,就太可惜了,况且夏想自认与陈风和胡增周都能说上话,而且胡增周也有想要施展抱负的雄心,就算陈风的态度消极一些,相信在他的大力促进之下,在胡增周的力挺之下,陈风也会是有限支持的态度。

夏想将燕市定位为阳光城市。

阳光城市的定位是阳光、活力和年轻,因为阳光,所以就要在生态和居住两方面下功夫。因为活力,就要在招商引资方面拓宽思路,摆脱被人称之为“左市”的尴尬。因为年轻,燕市就有了潜力,也就有了发展成为有影响力的大都市的可能。

燕市被人称为“左市”的说法由来已久。

相对于南方城市甚至于省内城市,燕市的所有制结构调整至少慢了半拍,影响了城市经济活力。而此前当地民营企业老板们对燕市关于非公经济发展的体制、观念、政策障碍形象地称之为“左市”,意思是观念保守而落后,思想偏左。这种来自政策面的影响就是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因为没有土壤、少有阳光而错过了最佳的生长期,造成了现在本地小老板众多,真正规模经营、在国内有影响力的私企寥若晨星的现实——甚至于发生对外来或本地私营业主的歧视和迫害,例如佳诚实业老总被迫外逃,开元老板被关押长达100天之久的恶性事件。

幸好陈风没有被高成松陷害入狱,相比接任的市长,陈风还算开明多了。而胡增周也比原来时空中的市长更有所作为,能力也强了不少。

夏想的想法是,在他明年3月份被借调到外经贸部之前,要将燕市的增设新区和开工建设环城水系一事,敲定下来,由此,才能施展他心目中的蓝图。

夏想开车到了市委,先到楼上找到了陈风,将可行性报告提交给了陈风。陈风也没客气,冲夏想一点头:“自己坐。”说完,就低头看了起来。

看了有十几分钟的样子,陈风抬起头来,意味深长地笑了:“小夏,不得不说你的思路很开阔,设想也很大胆,就我本人来说,还是持支持的态度。但有两点不明白之处,你得跟我说实话。”

夏想立刻恭敬地笑道:“在陈书记面前,我从来没有假话。”

“别跟我说漂亮话,没用。”陈风笑骂了一句,又说,“环城水系的说法,你上次就对我提过,我当时也觉得可行,燕市缺少泄洪渠,一旦发生特大暴雨容易发生洪灾,环城水系既可以改善燕市的环境,也可以在紧要时候充当泄洪渠,另外从旅游的角度考虑,也是一项创举。尽管前期投入巨大,但和森林公园一样,不怕没有投资商投资,也不怕没有经济效益。”

“是,陈书记高瞻远瞩,看到了事情的关键之处,一针见血。”夏想立刻奉送一记免费马屁。

陈风摆摆手,抽了一支烟,接着说道:“环城水系的建设,我也和胡市长讨论过这个问题,我们的看法比较一致,就是可行,正好燕市成了第二批试点城市,胡市长也正准备将环城水系提上日程,相信一上常委会讨论就会通过,没什么阻力。但增设新区一事,步子有点太大了。市里有我和增周出面协调,其他常委也没有太大的反对意见,毕竟是对燕市大大有利的事情,有一个最大的麻烦就是,就算省里会批准,市里开始推动新区的成立和建设,但政策推行容易,招商引资却难,没有企业入主,没有人气,难道划一块地皮就能成立一个新的下马区?”

陈风提出的问题尽管尖锐,但确实是建设新区的真正的难度所在,规划中的新区,三五年内要容纳50万人口,要兴建无数的大型中心建筑,市政府自然会拿出一部分投资,但大部分资金还是需要引进,关键是要有企业入驻,有投资商兴建各种基础设施,否则形成政策容易,没人捧场,只支起一个空架子的话,还是一个笑话。

可以说陈风很聪明地将最大的难题交给了夏想。

在夏想面前,陈风也不讲究什么说话的技巧,直截了当地说道:“增设新区是好事,燕市也会有不小的阻力,而且提交到省里,也会有不少争论,这些你都不用操心,由我和增周出面应付就可以了……”

话说了一半,后面没有说出的话其实才是陈风想要表达的重点,也是最大的困难所在。

夏想自然听明白了陈风的言外之意,市里通过增设新区的建议并不难,省里也不难,就算到国务院备案也容易,但问题的最大难处在于,增设新区容易,如果以后新区徒有虚名,成了面子工程,市里丢面子,省里也面上无光。

只要夏想解决了新区建成以后的投资问题,就一切不成问题。如果没有投资,一切就是空谈。

夏想知道想要成就他的梦想,就必须说服陈风,而且还要有足够的说服力才行。

夏想的一个最大的优点就是不打无准备之仗,他提议增设新区,也不是只管点火不管放炮,而是正等着陈风有此一问。陈风问了他意料之中的问题就证明了一点,陈风是真心想要推动增设新区。

陈风的态度也符合夏想的猜测,因为推动增设新区是一项了不起的创举,同时,也是一笔可遇不可求的政绩,当然,前提是如果能够保证可持续发展的话。

通俗地讲,就是要有巨额投资才行。

夏想微一沉思,大着胆子说了一句:“100亿投资,够不够?”
首节 上一节 548/2459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官场之高手过招

下一篇:官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