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庆之升迁记 第139节
王少东想了想:“如果是去借钱,我顶多可以保证借个三四万的样子,再多就借不到了。除非去想办法贷款。”
陈庆之道:“如果你打算一起购买的话,我觉得可以考虑尝试贷款,事实上,我也是准备去贷款的。”随后,将茶叶局准备推出的信贷扶持政策简单说了说。
但是王少东苦恼地说道:“庆之,这个政策好是好,可问题的关键是我没有茶场啊,没办法享受这个优惠政策。”
陈庆之一拍脑袋:“哎呀,我光想着自己有个茶场,然后想当然地认为你也有一个茶场,那我们就可以都去贷款了。这样吧,你想想别的办法,或者试试能否用你在茶叶交易市场的店面进行抵押贷款,凑够了48万元,就去买地皮。如果我们的钱超过了48万元,那就坐下来商量怎么出钱更划算,避免另外一方承担过大的经济压力。”
王少东道:“行,我想想办法。这几天给你回音。”
陈庆之是个急性子,想到的事情就想急着去做,不愿过夜。
第二天是周六,他去了黄正邦家里,找他了解百合村的情况。黄正邦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只要他能想到的东西,都统统告诉了陈庆之。
差不多两个小时谈完,虽然还没有到过百合村,但却有了初步的印象,对于其中的风土人情也有了一个了解。这让他心中增添了几分底气。
周日的时候,陈庆之去了李清田家里,带了一斤手工茶,提了两袋子水果,大大方方地就在他家里蹭了个午饭。
对于陈庆之这个不速之客,李清田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自从来到人大办后,似乎自己的生活一下子就跌入了平静之中,饭局少多了,登门拜访的也少了。
人大的的确确是正县级单位,名头响亮,但是渔阳官场中的人都知道,人大其实没有多少权力,说是花架子也不为过,因此,大家虽然在表面上拿出比对党史办还有高的热情来对待人大,但是实际上却相当于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
陈庆之能来登门拜访,李清田显得特别高兴。
中午的时候,两人直接干掉了一瓶珍藏的五粮液。李清田依旧是念念不忘地希望他来人大办,但是陈庆之还是以周五晚上吃饭时说的那番话给再次委婉地拒绝了。
李清田倒也不恼怒,而是很大方地分享着自己在乡镇工作的经验,而且特意把自己的一些教训和反思,毫无保留地分享给了他。
为什么会灰溜溜地进城任职,李清田最大的败笔在于,自己没有真正掌控云水乡的局面。为什么会这样,这还得从跟李木然搭档说起。别看李木然似乎很大方、大度,对于乡里的事情抓大放小,但实际上,他这个乡长是没有多大权力的,重要的事情自己没有发言权,即使是一般的事情,不少都需要李木然点头才能得到落实。
刚开始的时候,李清田也试着去跟李木然斗法,但是李木然既然敢这样掌权,自然有他的办法。比如,从县级层面找领导对自己施压,从县直单位负责人那里找人卡住自己主导的项目,从村级层面找村书记不卖自己的账,等到。经过数次交锋,并且都是以失败告终后,李清田也渐渐地想开了,反正有这个书记顶着,自己也乐得当一个甩手掌柜,云水乡作出了成绩,也少不了自己的功劳。
&160第246章偶遇李阡陌(一)
其次,在李木然调走后,没有把他的残余势力连根拔起,导致自己在开展工作的时候受到了一定的束缚。天晓得为什么这个李木然这么眷恋着云水乡,即使调走了,依然不想自己真正掌控云水乡的大局,不时地使绊子为难自己。
当然了,李清田也反思了自己做的不足的地方,没有及时出手,对李木然的势力进行各个击破,导致侵蚀了自己驾驭全局的能力。
李清田觉得自己很窝囊,一个乡长在主持党委政府全面工作的时候,居然掌控不了大局,而且还是当了数年的乡长,又不是毫无根基的新任乡长,说出去也没人相信。
第三,自己在发展经济方面的思路不够开阔,办法点子不够多,胆子不够大。哪个地方的经济搞的活,肯定都是善于利用政策,用活用足用好政策红利。
李清田还特意指出,有时候胆子就是要大一点,法律没有明确规定的,就可以钻钻空子,踩点边线。如果墨守成规,肯定会错失发展良机,怎么能够快速做出成绩来呢。
在乡镇工作,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学会灵活运用上级的政策。因为政策是死的,人是活的,并且制定政策的人不一定真正了解下面的真实情况。还有一点,政策都是为了适应大部分地方的共性问题,而实际中却是各地差别不一,如果将政策生搬硬套,说不定就会出反面的效果。
孔子说,教学生的时候要因材施教,利用政策的时候就要因地制宜,要学会灵活变通。
李清田还总结到,担任一个乡镇的主要领导,不论是乡长也好,书记也罢,都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抓一两项特色亮点工作,力争在本县或者本市乃至本省有一定的影响力,抓好了,这也是一大政绩,也一样能引起上面的重视。特色亮点工作可以是很多方面的东西,不一定是经济工作,也可以是党建工作,或者是移民搬迁工作,或者是民生工作,等等。
还有一点,李清田也进行了反思总结,那就是他没有注重与其他乡镇长,以及县直单位负责人的沟通。
与其他乡镇长加强沟通,比如,就一些共性问题、全县的中心工作、重点工作方面进行探讨,可以借鉴其他乡镇好的办法点子,也能启发思维,拓宽思路,更好地推动本乡镇的工作。此外,也能从其他乡镇长那里学习如何与党委书记这个事实上的一把手相处,怎样做到互相补台不拆台,既有分工又有配合,内部争议内部解决,有问题的时候能够做到矛头一致对外,在外界树立团结互助良好形象。
乡长跟书记是一对矛盾的存在,一个是党委一把手,一个是政府一把手,虽然说党委管大局、做决策、管干部,政府管具体、抓落实、搞经济,但是党政一把手难免会在一些重要问题上面有分歧、有争议,甚至会产生意见相左以致闹别扭的情形,进而影响到一地的政治生态,还会影响到干部风气、社会风气。严重的甚至会出现党委书记手底下聚集一帮人,乡长手底下聚集一帮人的情况,彼此互不买账,甚至还对着干,你说抓农业,我就提出抓工业,最后什么事情都没有办成,最终搞得乌烟瘴气,影响到一个地方的风气,耽误了发展良机。
关于跟县直单位负责人进行沟通方面,李清田也做的不够,并且也进行了反省。乡镇的很多工作都是都是跟县直单位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不注重跟他们进行沟通,特别是那些重要的单位,比如财政局、民政局、教育局、农业局、水利局、林业局等实权部门,那么就会出现被动的局面,在项目资金、评优评先方面受到影响。
有时候你的工作没有完成的很好,又没有及时沟通,说不定那些实权部门就会在县领导那里告一状,使你在县领导心目中的形象受到影响。一次没把工作完成好,或许领导会认为是偶然,但是两次三次都没有做好工作,领导就会对你的看法很大。一旦在县领导的心中留下不好的印象,是很难扭转过来的。
此外,李清田还传授了不少工作技巧,有的算是歪点子,但是在有的时候,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你要是面对面地真刀真枪打仗,或许没有百分百胜利的希望,但是走一步险棋,试一试歪点子,说不定再大的难题都会迎刃而解。
总之,陈庆之这顿饭吃下来,虽然后来喝的有点醉醺醺的,但是心情特别舒畅,增添了不少知识,获得了不少宝贵经验,很多都是李清田压箱底的方法技巧,轻易不外传的。
为什么乐意教给陈庆之,一是因为欣赏陈庆之,对他有期盼。二是陈庆之有悟性,教了能见效。三是自己来到了人大后,内心多少有点不甘心,这段时间反省了不少,有一肚子的话想倒出来,这其中既有牢骚话,也有办法点子。四是打算收一个事实上的徒弟,自己空有一肚子经验,想传授给陈庆之,看见自己的政治生命在他的身上得到延续,能够发扬光大就是最好了。
后面的几天就是照常上班,一副波澜不惊的状态。这天上午的时候,陈庆之去外面办了点事情后回来了,正打算上二楼办公室的时候,意外被一道甜美的声音给唤住了:“陈乡长。”
陈庆之有点惊讶,怎么在党史办这么偏僻的单位,居然还能有人认识自己,带着好奇心回头看了一眼,却看见一位美丽的女子正一脸严肃的看着自己,神情似乎有点不大高兴。
不至于吧,怎么一脸地苦瓜相,我又没有得罪你,至于在我面前这样板着一张脸吗?陈庆之腹诽道。
虽然腹诽归腹诽,但是他还是露出了一副亲切地笑容:“哎呦,我当是谁的声音这么婉转动听呢,原来是李老师,怎么,今天是特意来找我的,还是来这里办什么事情?”第247章偶遇李阡陌(二)
李阡陌不解地问道:“找你?你的意思是你调到档案局来上班了?”
陈庆之道:“不是档案局,是档案局的邻居——党史办。”
李阡陌惊讶地说道:“你什么时候调到党史办来了,怎么没有听文淑雅说起过呢。”
陈庆之道:“我上周刚来党史办报到,或许是文老师没有来得及跟你提起过。”虽然嘴上这样说,但是心里却想到,我跟你又不太熟悉,只是吃过一次饭而已,文淑雅似乎犯不着特意在你面前提前我的调动,而且这个调动也不是什么光荣的事情。
李阡陌道:“哦,这样啊,那就难怪文老师没有提起过。我原本还以为你在档案局呢,既然你是在档案局,那就算了吧。”
陈庆之道:“怎么,你是来档案局办业务的吗,是不是要查什么档案资料?需不需要我帮忙?”
原本跟陈庆之聊了几句后,李阡陌脸上的表情由阴转晴,隐约可见几丝喜色,但是此刻听到陈庆之的问话后又瞬间晴转阴。
他把这一切瞧在眼里,心中感慨:女人的心情真的跟六七月的天气一样,说变就变,没有任何的征兆。看样子,李阡陌是遇到了什么阻碍。
李阡陌气呼呼地说了一遍。原来,她刚才来到了一楼的档案局业务窗口办事。学校有位教师意外去世,在教育局查过档案之后,还是有些信息无法得到确切的证实,为了把他的生平写全、写好,同时也是本着对死者负责、尊重的态度,她又特意跑了一趟档案局,打算查找一些相关的佐证材料作为印证。
但是窗口的小姑娘却说,她现在正在做其它更重要的事情,而且对于李阡陌要查找的资料不熟悉,真正熟悉的人因为今天有事请假了,叫她明天再来。
李阡陌今天就需要把这个生平定稿,因为明天就要开追悼会了,如果明天上午再过来查找资料,肯定会耽搁事。于是,她耐着性子好说歹说一通,但是这个小姑娘就是不同意,把她给气得不行。
正在火头上的时候,恰好遇见了陈庆之。
陈庆之笑道:“哦,是这么回事啊,那我去楼上找找档案局的领导,看看他们能不能给开个后门。”
说着便抬脚上二楼,并且示意李阡陌跟着一块上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