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庆之升迁记 第222节
苏晴很纠结,钱财物应该都是俗气的,而且似乎他也不缺这个,哎,慢慢想吧,如果走之前没法报答的话,那只好等到了省委之后再找机会报答了。
晚上的时候,陈庆之接到了刘福生的电话,说是弄了点野味,请他回来尝一尝,顺便有件事情请他帮忙。陈庆之一想,也有一两个月没回北山村了,便答应了下来。
自从离开云水乡的小半年来,陈庆之回去的次数屈指可数,加起来也就是五六次的样子。
而去自己的茶场大概就是四次吧。有时候因为行色匆匆,也就没有顾得上去看一眼。不过,自己对刘福生一直都很放心,所以就没有死死地盯着他。
虽然自己很少主动过问茶场的事情,但是刘福生不论大事小事都会打个电话汇报一下。虽然陈庆之说过,太小的事情就不用说了,他自己做主就行,但是刘福生依然我行我素,坚持大事小事都要请示汇报,陈庆之也就只好由得他了。
而之前刘福生试验种植香菇,早在五月份的时候就取得了初步的成功,六月就正式进入了量产阶段,陈庆之也多次在县城帮忙打开销路,目前基本上可以及时销售出去。
第二天,陈庆之先去了办公室,看看最近的文件,然后跟王道然请个假,就骑着摩托车直奔云水乡北山村。
照例先去村委会看看,刘铁成恰好在县城,胡大海倒是在村里。不过,陈庆之出于礼貌和尊重的考虑,还是给刘铁成打了个电话,告诉他自己来了这里。
刘铁成有些责怪,说陈庆之怎么不早说,要不然他就会提前安排好手头上的事情,赶回来。
陈庆之笑了笑,说是以后再聚聚也行。
这会儿正是炎热的夏天,其实村里也没有多少事情,陈庆之邀请胡大海一块去自己的茶场转转。
刚到野猪岭山脚下,就看见刘福生正带着几个雇来的村民在茶山上作业。
陈庆之远远地大喊了一声,刘福生看见两人后,心中非常高兴,跟身边的村民交待了几句,就飞快地奔下来了,还没到跟前就大声地喊道:“庆之,你可是有些日子没来了。”
陈庆之笑了笑,说道:“是啊,这段时间一直在搞那个后进村整改的,迎接了好几拨人马的检查,所以没有顾得上回这里看看。胡主任,要不现在陪着陈乡长一起去钓鱼?等下中午的时候,搞一桌丰盛的。我这两天刚弄了一只九斤多的肥野兔,还弄到了一只野山鸡。东北不是有道菜叫做小鸡炖蘑菇吗,等下我就用自己种的香菇,配上这野山鸡,试试看味道会不会更美!”
胡大海笑道:“行啊,那我就来尝尝你的新菜肴。庆之,我们两个今天可是有口福了。”
一边钓鱼,一边聊天。陈庆之笑道:“胡主任,上次严厅长爱人被蛇给咬了,对亏了你帮忙,要不然可就是一条活生生的人命啊。虽然严厅长当时没说什么,但是我知道他心里面肯定是感激我们的。”
胡大海摆了摆手:“哎呀,小事一桩,我这不光是看你的面子,也是看老严家的面子。说起来,他还是我们北山村的杰出乡贤呢。这点小忙,应该帮的。”
像是想起了什么,陈庆之突然说道:“对了,胡主任,严厅长后来有一次跟我说了,说是叫我问问你们,村里有没有什么地方需要支持的,比如修路、修水利设施什么的,多了他不敢打包票,但是五六十万元左右的资金绝对没有问题的。要不你跟铁成书记一起商量下,看看有哪个最需要解决的项目,我们先把它给实施了。”
胡大海心思活泛了起来,如果没有记错的话,这个严中华可是第一次主动提出给老家帮忙啊。以前也不是没有找过他,但是态度都是不冷不淡的。说起来这人也真是怪,陈庆之一个毛头小子怎么就能入了严中华的法眼,而且关系还不错。
就拿这次帮他爱人医治蛇毒一样,功劳其实主要还是自己的,但是怎么感觉严中华似乎更感激陈庆之一样,即使想给老家做点贡献吧,都是通过陈庆之来传话的。哎,算了,不去想这个了,能为老家办事就行。
胡大海乐呵呵地说道:“行啊,我回头跟铁成书记商量一下,到时候回你电话。”
突然,胡大海紧盯着陈庆之的面孔仔细打量,搞的陈庆之有点紧张,说道:“胡主任,到底是怎么了,难道我脸上长花了?”
胡大海笑眯眯地说道:“如果我没有看错的话,你印堂发亮,最近肯定是鸿运当头啊。用不了多久,就会有好事发生。”
陈庆之一脸地纳闷:“哦,好事?没感觉到有什么好事情呀,我真的没有觉得有任何的预感啊。老胡同志,能不能别卖关子了,直接告诉我得了。”
突然,胡大海一提钓竿,钓上来一条两斤多重的草鱼,笑道:“嗯,不错不错,庆之,我可是抢了一个彩头哦。这运气嘛,就跟钓鱼一样,有时候你心里老是想着鱼儿快点上钩,但是呢,这鱼儿偏僻就不上钩。而你要是不想了吧,这鱼儿却又巴巴地自投鱼钩,是不是?所以呢,你也别多想,运气来了挡也挡不住。我要是泄露了天机,可能就不灵了哦。”第401章父亲的要求
陈庆之看见胡大海一副清风道骨的样子,宛若世外高人,特别地有气场,于是便不再问,两人随后又聊了聊。
到了中午十二点的时候,估摸着刘福生那边应该准备的差不多了,就提着水桶和钓竿兴高采烈地回去了。
中午吃饭的时候,刘福生说是老婆那边一个亲戚的小孩,想进县城实验小学读一年级,问问他能否给帮个忙。
陈庆之笑了笑,说这是小事一桩,当即打了一个电话给朱之文,简单说了说情况后,朱之文当即答应了下来。午饭没吃完,他就回了电话,说是办妥了。
刘福生的老婆特别的高兴,连着敬了三杯酒。
由于喝了酒,在茶场休息了一两个小时后,陈庆之才精神抖擞地赶回了县城。
事后,陈庆之也结合自己的处世原则,分析过跟朱之文结交的利弊。
以前在读书的时候,尤其是读小学的时候,每次看那些红色电影,他总是喜欢跟自己的小伙伴们探讨哪个是好人,哪个是坏人,对于好人遭遇不顺或不测,就表现出一阵惋惜,对于坏人的奸计得逞则是恨得咬牙切齿,恨不能钻进电视机里面把贼眉鼠眼的坏人给狠狠地揍一顿来解恨。
当然了,这样的电影一般都会脸谱化,好人与坏人泾渭分明。但是工作之后,慢慢的觉得,好人跟坏人的界线似乎也不是那么的明显。好人有可能会做坏事,而坏人也不一定干的都是坏事。
要从概念上判断一个人的好坏似乎太难了,如果一定要作出判断的话,也应该是就事论事,从某件具体事情中判断一个人的出发点和所作所为是好还是坏,这样才更准确。但是有时候,也很难对于一件事情折射出的好坏进行定性。
从跟朱之文接触的这一系列事情中总结反思,陈庆之觉得朱之文这个人应该算是广义概念上的坏人,但是这个坏人也有可爱的一面,至少自己在请他出面解决刘福生亲戚小孩入读实验小学的事情上面,他很痛快地答应了,并且在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内就给了个准信,还没有收取任何的好处。当然了,这里面也有自己拿捏了他,搞定嫖娼案件的因素在里面。
陈庆之重新审视了朱之文,认为对于一个人不能简单地去分辨好坏,就跟干部队伍中的人一样,不是每个人都是雷锋和焦裕禄,但是你要是把人用好了,坏人也能办成好事情。
朱之文的事情给予了陈庆之一些朦胧的启发,虽然还不是很清晰,但是却在日后的工作实践中逐渐完善,重新架构了他的处世观,对于他今后在领导岗位上的用人观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吃过晚饭出去散步的时候,陈庆之意外地接到了家里的电话,王洛月简单寒暄几句后,说道:“庆儿,有个事情妈得跟你说下,看看你能不能帮上忙?”
陈庆之道:“妈,有什么事情,你就直说了吧,我试试看,能帮上忙肯定不会偷懒的。”
王洛月迟疑了一下,才说道:“是这样的,你大兵叔的女儿阿红不是嫁到了隔壁乡的东河村嘛,但是她的老公实在是不争气,就是一个好吃懒做的那种人,里里外外都要阿红一个人操持,既当爹又当妈,拉扯两个小孩,真是苦命的人啊。”
陈庆之道:“妈,这个阿红堂姐的情况,我多少听说过一点。你就直接说重点吧,到底是怎么了,需要我在什么地方给帮忙?”
王洛月犹豫了一下才说道:“哎,你也知道阿红姐家的的情况挺让人揪心的,所以你大兵叔有一次跟你爸在家里后面小卖部喝酒聊天的时候,就提到了这个事情,也不知道是谁先提出来的,说是叫你爸给帮忙,当然了,实际还是要找你出面想办法,给阿红她们家办个低保什么的,多少让这个家能得到点政府的救济和帮助。就你爸的那副臭脾气,你也是知道的,经不住别人的劝说,而且又是在喝了几两酒的前提下,稀里糊涂的就答应了,说是会叫你出面给阿红家办个低保。酒醒后,你爸其实也有点后悔,悔恨自己怎么就答应了这事,但是话都说出去了,而且现场又有那么多人听见了,如果反悔的话,你爸的老脸往哪里搁啊?所以,我就给你打了这个电话,庆儿,你要不试一试,看看能不能给阿红一家办个低保。要是实在办不成就算了,妈不怪你。”
陈庆之思考了一下,说道:“妈,不是我不愿意帮忙,实在是不好帮啊。你看,这首先吧,我是渔阳县的干部,老家那边乡政府也认识不了几个人,都不知道找谁帮忙去。第二呢,阿红姐的老公又不是说没有劳动力,就是好吃懒做的男人,如果因为好吃懒做就可以办低保,那不助长了好吃懒做的歪风邪气吗?这肯定不行的。如果是因为患病什么的导致丧失了劳动力,这个我肯定会想办法找人给帮忙。像这样有手有脚的情况,我真不好出面去找人。”
就在陈庆之解释的时候,他似乎听见了父亲在一旁的嘀咕声,虽然听的不是很清楚,但是大概可推测是这样的话语,“他都是吃皇粮的国家干部,只要肯帮忙,哪里有办不成的。说什么一二三的理由,明摆着就是不想帮忙,要落我的面子,让我在大兵还有那些老伙计面前下不来台。小兔崽子,翅膀硬了,就敢不听爸妈的?我没有这样的儿子!”
王洛月在电话那头骂了父亲几句,显然是向着自己,在努力地为自己开脱,但是陈礼平不知道是不是气昏了头,还是对于王洛月向着儿子的态度心生不满,两人又争吵了几句。
陈庆之隔着电话,听见父母的争吵,心里有点不是滋味。哎,对于这样的事情除了在自己的职业道德上通不过去,更主要的还是只能怪自己的能力实在是有限了。第402章苏晴要走了
陈庆之只得在电话里劝说道:“妈,你别跟老爸争吵。哎,这有什么好吵的,要不然我……
原本他想使出缓兵之计,跟母亲说自己会想办法找找人,然后再拖一拖,拖着拖着就不了了之了,这也是很多干部惯用的手法。但是又想到,农村很多人都对于这个低保很看重,估计大兵叔也是这样的吧,那么自己肯定不能随便乱答应,要不然不就是自己给自己设个圈套往里钻吗?
而且,自己实在是不好意思去托人帮忙,难道说自己家一个远房亲戚好吃懒做,叫政府给关心下,弄个低保?
这样说出去不但丢人,而且别人肯定也不愿出面去操作。当然了,主要是陈庆之觉得自己的面子还没有这么值钱,他对此有自知之明。
晚上的时候,陈庆之接到了刘福生的电话,说是弄了点野味,请他回来尝一尝,顺便有件事情请他帮忙。陈庆之一想,也有一两个月没回北山村了,便答应了下来。
自从离开云水乡的小半年来,陈庆之回去的次数屈指可数,加起来也就是五六次的样子。
而去自己的茶场大概就是四次吧。有时候因为行色匆匆,也就没有顾得上去看一眼。不过,自己对刘福生一直都很放心,所以就没有死死地盯着他。
虽然自己很少主动过问茶场的事情,但是刘福生不论大事小事都会打个电话汇报一下。虽然陈庆之说过,太小的事情就不用说了,他自己做主就行,但是刘福生依然我行我素,坚持大事小事都要请示汇报,陈庆之也就只好由得他了。
而之前刘福生试验种植香菇,早在五月份的时候就取得了初步的成功,六月就正式进入了量产阶段,陈庆之也多次在县城帮忙打开销路,目前基本上可以及时销售出去。
第二天,陈庆之先去了办公室,看看最近的文件,然后跟王道然请个假,就骑着摩托车直奔云水乡北山村。
照例先去村委会看看,刘铁成恰好在县城,胡大海倒是在村里。不过,陈庆之出于礼貌和尊重的考虑,还是给刘铁成打了个电话,告诉他自己来了这里。
刘铁成有些责怪,说陈庆之怎么不早说,要不然他就会提前安排好手头上的事情,赶回来。
陈庆之笑了笑,说是以后再聚聚也行。
这会儿正是炎热的夏天,其实村里也没有多少事情,陈庆之邀请胡大海一块去自己的茶场转转。
刚到野猪岭山脚下,就看见刘福生正带着几个雇来的村民在茶山上作业。
陈庆之远远地大喊了一声,刘福生看见两人后,心中非常高兴,跟身边的村民交待了几句,就飞快地奔下来了,还没到跟前就大声地喊道:“庆之,你可是有些日子没来了。”
陈庆之笑了笑,说道:“是啊,这段时间一直在搞那个后进村整改的,迎接了好几拨人马的检查,所以没有顾得上回这里看看。胡主任,要不现在陪着陈乡长一起去钓鱼?等下中午的时候,搞一桌丰盛的。我这两天刚弄了一只九斤多的肥野兔,还弄到了一只野山鸡。东北不是有道菜叫做小鸡炖蘑菇吗,等下我就用自己种的香菇,配上这野山鸡,试试看味道会不会更美!”
胡大海笑道:“行啊,那我就来尝尝你的新菜肴。庆之,我们两个今天可是有口福了。”
一边钓鱼,一边聊天。陈庆之笑道:“胡主任,上次严厅长爱人被蛇给咬了,对亏了你帮忙,要不然可就是一条活生生的人命啊。虽然严厅长当时没说什么,但是我知道他心里面肯定是感激我们的。”
胡大海摆了摆手:“哎呀,小事一桩,我这不光是看你的面子,也是看老严家的面子。说起来,他还是我们北山村的杰出乡贤呢。这点小忙,应该帮的。”
像是想起了什么,陈庆之突然说道:“对了,胡主任,严厅长后来有一次跟我说了,说是叫我问问你们,村里有没有什么地方需要支持的,比如修路、修水利设施什么的,多了他不敢打包票,但是五六十万元左右的资金绝对没有问题的。要不你跟铁成书记一起商量下,看看有哪个最需要解决的项目,我们先把它给实施了。”
胡大海心思活泛了起来,如果没有记错的话,这个严中华可是第一次主动提出给老家帮忙啊。以前也不是没有找过他,但是态度都是不冷不淡的。说起来这人也真是怪,陈庆之一个毛头小子怎么就能入了严中华的法眼,而且关系还不错。
就拿这次帮他爱人医治蛇毒一样,功劳其实主要还是自己的,但是怎么感觉严中华似乎更感激陈庆之一样,即使想给老家做点贡献吧,都是通过陈庆之来传话的。哎,算了,不去想这个了,能为老家办事就行。
胡大海乐呵呵地说道:“行啊,我回头跟铁成书记商量一下,到时候回你电话。”
突然,胡大海紧盯着陈庆之的面孔仔细打量,搞的陈庆之有点紧张,说道:“胡主任,到底是怎么了,难道我脸上长花了?”
胡大海笑眯眯地说道:“如果我没有看错的话,你印堂发亮,最近肯定是鸿运当头啊。用不了多久,就会有好事发生。”
陈庆之一脸地纳闷:“哦,好事?没感觉到有什么好事情呀,我真的没有觉得有任何的预感啊。老胡同志,能不能别卖关子了,直接告诉我得了。”
突然,胡大海一提钓竿,钓上来一条两斤多重的草鱼,笑道:“嗯,不错不错,庆之,我可是抢了一个彩头哦。这运气嘛,就跟钓鱼一样,有时候你心里老是想着鱼儿快点上钩,但是呢,这鱼儿偏僻就不上钩。而你要是不想了吧,这鱼儿却又巴巴地自投鱼钩,是不是?所以呢,你也别多想,运气来了挡也挡不住。我要是泄露了天机,可能就不灵了哦。”第401章父亲的要求
陈庆之看见胡大海一副清风道骨的样子,宛若世外高人,特别地有气场,于是便不再问,两人随后又聊了聊。
到了中午十二点的时候,估摸着刘福生那边应该准备的差不多了,就提着水桶和钓竿兴高采烈地回去了。
中午吃饭的时候,刘福生说是老婆那边一个亲戚的小孩,想进县城实验小学读一年级,问问他能否给帮个忙。
陈庆之笑了笑,说这是小事一桩,当即打了一个电话给朱之文,简单说了说情况后,朱之文当即答应了下来。午饭没吃完,他就回了电话,说是办妥了。
刘福生的老婆特别的高兴,连着敬了三杯酒。
由于喝了酒,在茶场休息了一两个小时后,陈庆之才精神抖擞地赶回了县城。
事后,陈庆之也结合自己的处世原则,分析过跟朱之文结交的利弊。
以前在读书的时候,尤其是读小学的时候,每次看那些红色电影,他总是喜欢跟自己的小伙伴们探讨哪个是好人,哪个是坏人,对于好人遭遇不顺或不测,就表现出一阵惋惜,对于坏人的奸计得逞则是恨得咬牙切齿,恨不能钻进电视机里面把贼眉鼠眼的坏人给狠狠地揍一顿来解恨。
当然了,这样的电影一般都会脸谱化,好人与坏人泾渭分明。但是工作之后,慢慢的觉得,好人跟坏人的界线似乎也不是那么的明显。好人有可能会做坏事,而坏人也不一定干的都是坏事。
要从概念上判断一个人的好坏似乎太难了,如果一定要作出判断的话,也应该是就事论事,从某件具体事情中判断一个人的出发点和所作所为是好还是坏,这样才更准确。但是有时候,也很难对于一件事情折射出的好坏进行定性。
从跟朱之文接触的这一系列事情中总结反思,陈庆之觉得朱之文这个人应该算是广义概念上的坏人,但是这个坏人也有可爱的一面,至少自己在请他出面解决刘福生亲戚小孩入读实验小学的事情上面,他很痛快地答应了,并且在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内就给了个准信,还没有收取任何的好处。当然了,这里面也有自己拿捏了他,搞定嫖娼案件的因素在里面。
陈庆之重新审视了朱之文,认为对于一个人不能简单地去分辨好坏,就跟干部队伍中的人一样,不是每个人都是雷锋和焦裕禄,但是你要是把人用好了,坏人也能办成好事情。
朱之文的事情给予了陈庆之一些朦胧的启发,虽然还不是很清晰,但是却在日后的工作实践中逐渐完善,重新架构了他的处世观,对于他今后在领导岗位上的用人观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吃过晚饭出去散步的时候,陈庆之意外地接到了家里的电话,王洛月简单寒暄几句后,说道:“庆儿,有个事情妈得跟你说下,看看你能不能帮上忙?”
陈庆之道:“妈,有什么事情,你就直说了吧,我试试看,能帮上忙肯定不会偷懒的。”
王洛月迟疑了一下,才说道:“是这样的,你大兵叔的女儿阿红不是嫁到了隔壁乡的东河村嘛,但是她的老公实在是不争气,就是一个好吃懒做的那种人,里里外外都要阿红一个人操持,既当爹又当妈,拉扯两个小孩,真是苦命的人啊。”
陈庆之道:“妈,这个阿红堂姐的情况,我多少听说过一点。你就直接说重点吧,到底是怎么了,需要我在什么地方给帮忙?”
王洛月犹豫了一下才说道:“哎,你也知道阿红姐家的的情况挺让人揪心的,所以你大兵叔有一次跟你爸在家里后面小卖部喝酒聊天的时候,就提到了这个事情,也不知道是谁先提出来的,说是叫你爸给帮忙,当然了,实际还是要找你出面想办法,给阿红她们家办个低保什么的,多少让这个家能得到点政府的救济和帮助。就你爸的那副臭脾气,你也是知道的,经不住别人的劝说,而且又是在喝了几两酒的前提下,稀里糊涂的就答应了,说是会叫你出面给阿红家办个低保。酒醒后,你爸其实也有点后悔,悔恨自己怎么就答应了这事,但是话都说出去了,而且现场又有那么多人听见了,如果反悔的话,你爸的老脸往哪里搁啊?所以,我就给你打了这个电话,庆儿,你要不试一试,看看能不能给阿红一家办个低保。要是实在办不成就算了,妈不怪你。”
陈庆之思考了一下,说道:“妈,不是我不愿意帮忙,实在是不好帮啊。你看,这首先吧,我是渔阳县的干部,老家那边乡政府也认识不了几个人,都不知道找谁帮忙去。第二呢,阿红姐的老公又不是说没有劳动力,就是好吃懒做的男人,如果因为好吃懒做就可以办低保,那不助长了好吃懒做的歪风邪气吗?这肯定不行的。如果是因为患病什么的导致丧失了劳动力,这个我肯定会想办法找人给帮忙。像这样有手有脚的情况,我真不好出面去找人。”
就在陈庆之解释的时候,他似乎听见了父亲在一旁的嘀咕声,虽然听的不是很清楚,但是大概可推测是这样的话语,“他都是吃皇粮的国家干部,只要肯帮忙,哪里有办不成的。说什么一二三的理由,明摆着就是不想帮忙,要落我的面子,让我在大兵还有那些老伙计面前下不来台。小兔崽子,翅膀硬了,就敢不听爸妈的?我没有这样的儿子!”
王洛月在电话那头骂了父亲几句,显然是向着自己,在努力地为自己开脱,但是陈礼平不知道是不是气昏了头,还是对于王洛月向着儿子的态度心生不满,两人又争吵了几句。
陈庆之隔着电话,听见父母的争吵,心里有点不是滋味。哎,对于这样的事情除了在自己的职业道德上通不过去,更主要的还是只能怪自己的能力实在是有限了。第402章苏晴要走了
陈庆之只得在电话里劝说道:“妈,你别跟老爸争吵。哎,这有什么好吵的,要不然我……
原本他想使出缓兵之计,跟母亲说自己会想办法找找人,然后再拖一拖,拖着拖着就不了了之了,这也是很多干部惯用的手法。但是又想到,农村很多人都对于这个低保很看重,估计大兵叔也是这样的吧,那么自己肯定不能随便乱答应,要不然不就是自己给自己设个圈套往里钻吗?
而且,自己实在是不好意思去托人帮忙,难道说自己家一个远房亲戚好吃懒做,叫政府给关心下,弄个低保?
这样说出去不但丢人,而且别人肯定也不愿出面去操作。当然了,主要是陈庆之觉得自己的面子还没有这么值钱,他对此有自知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