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场商战 > 陈庆之升迁记

陈庆之升迁记 第69节

掌握了底牌,才能有针对性地做双方当事人的思想工作,努力在其中找到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平衡点,这样才能尽快见效。

如果没有掌握到底牌,做工作就像是无头苍蝇四处乱飞一般,可能就会撞墙,并且最终还会撞的头破血流,既讨不了好,又浪费了时间、精力。

陈庆之感慨,在北山村学着调处一些矛盾纠纷,就像是热身一般,为处理大型矛盾纠纷或者群体性事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基础,要不然直接独自去协调处理群体性事件,十有八九会以失败告终。

所以,陈庆之也觉得在北山村驻村是自己人生当中一段特殊难忘的经历。在北山村,他试着去管理一个村的事务,尝试如何抓大放小,如何跟干部群众打成一片,如何跟北山村那些有威望的村民搞好关系。正是有了这样的锻炼,或者说演练,为他走上领导岗位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第123章云水乡被点名表扬
大王树村发生了茶场纠纷一事,让李清田看到了其中暗藏的隐患。作为一名乡镇主要领导,尤其是主持乡党委、政府全面工作的领导,比之前李木然时代更为小心谨慎,凡事都认真细究几分,不敢有任何一丝一毫的松懈。

管中窥豹。李清田在有了初步的想法后,召集王坤、龙永河等人商量过后,决定在各村开展一次矛盾纠纷大排查活动,重点是摸排在茶场开垦、项目建设等方面存在的不稳定因素,并且要求各村对排查出的隐患,明确责任人和解决时限,尽可能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

为此,李清田要求王坤牵头拿出一个简单易行的操作方案,并且在全乡机关干部大会上布置了此项工作,明确挂村领导是第一责任人,村书记、主任是主要责任人,驻村干部则是直接责任人,把压力传导到党政领导和乡干部身上,让他们督促村干部去摸排和化解矛盾纠纷。

李清田同时强调,对于瞒报、漏报、迟报等情形,将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之后,云水乡开展了一次轰轰烈烈地矛盾纠纷大排查行动,当然,这次行动是内紧外松,只是在乡村干部中营造了一股压力巨大的气氛,但是在社会上却没有大张旗鼓对进行宣传。

开完会后,李清田特意把陈庆之叫到了自己的办公室,和颜悦色地问道:“庆之,本来早就想各你聊聊的,这几天事情多,一直耽误到现在。今天把你叫过来,主要是想问问你,上次处理大王树村的茶场纠纷问题,你自己有什么心得体会没有?”

陈庆之暗叫一声“走运”,幸好自己事后作了总结,并且还虚心向党政领导以及几个老干部请教了一番,所以现在他快就把自己思考的那些东西一股脑地讲给李清田听。

李清田一边听,心中一边暗暗点头,但是表面上却不动声色,以免激起陈庆之骄傲自满地情绪。

听完后,李清田笑道:“嗯,不错,你说的比较全,能想到这些东西,说明是花了功夫,动了脑筋去思考的。要我说,矛盾纠纷的调处能力,从某种程度上可以体现一名领导干部最真实的能力水平。但是,我要再强调两点,作为领导干部,你如果要处理矛盾纠纷的话,首先要尽可能的掌握大量的信息,只有事先掌握了足够的信息量,你才能快速、准确地做出判断,特别是能够下达最有效的指令。所以,你平时就要有意识地去收集各种各样的信息,既可以是自己主动收集,也可以是让人主动向你汇报。”

喝了一口茶后,他继续说道:“其次,你要在每次处理完矛盾纠纷后,及时进行总结提高,才能不断丰富自己的经验,不断提高工作技巧,这样你在处理矛盾纠纷的时候,就会更加娴熟,更加游刃有余。有的时候,我们在做工作的过程中,经验技巧特别重要,你要是没有经历过类似的场合,你就很难知道怎样又好又快地处理一件事情,而一旦你有了这方面的经验,你就能够轻松自如地应对。”

陈庆之深有感触地说道:“确实是,我现在经历的问题少,接触的东西也少,如果让我独自处理大型的矛盾纠纷,可能还欠缺一些经验火候。比如,上次在大王树村的时候,您当时一下子就看出来朱长林在默许纵容村民们围住茶场的人,我觉得就像是有火眼金睛一般,要我根本就发现不了问题。还有,后面那次我跟龙永河委员去的,他也是一下子就看穿了问题的症结,是在那个茶场老板梅子平身上,是因为他想达到自己的私人目的,搞清楚了这点之后,在龙委员的努力调解下,才能顺利化解这个矛盾。”

李清田道:“不错,你说的很对,我刚才说的第二点基本上也是这个意思。以后你自己不要怕事情,不要怕担责任,大胆地去尝试,多经历一些事情,这样你就能很快脱颖而出。”

陈庆之点了点头,随即投以感激地笑容。

……

三天后,云水乡关于摸排矛盾纠纷的行动就正式结束了,12个村一个摸排出矛盾纠纷22件,不稳定因素(隐患)16个。

随后,云水乡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和隐患都安排了乡村干部,“多对一”进行跟踪处置。

一个星期过后,只剩下3件矛盾纠纷正在调处,不稳定因素也只剩下4个待处理。

李清田对于这样的情况还是非常满意的,当即指示陈庆之写了一个报告,在经过多次修改后才定稿。

李清田要求乡里打印了几份,先后去找了分管农业的副县长刘长江,以及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李东亭汇报此事。

县里的领导对此比较重视。因为,在全县上下兴办茶场的大环境下,确实引起了一些矛盾纠纷,,但是之前发生的都是小纠纷,真正的大型矛盾纠纷才刚刚暴露出来。

而云水乡能够走在前列,主动摸排问题,主动化解纠纷,主动总结经验,这一点非常值得肯定与表扬。

为此,政法委书记李东亭的敏感性比较强,当晚就跟县委书记杨胜东汇报了此事,建议在全县开展一次矛盾纠纷大排查,重点是兴办茶场、征地拆迁、项目建设、安全生产等领域。

数天后,在全县领导干部大会上,杨胜东点名表扬了云水乡,称赞这是领导干部想在前头、干在前头的典型例子,号召全县领导干部都要向云水乡学习,主动深入基层一线发现问题,主动沉下身子解决问题,真正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群体性事件不出县,努力打造一流的人居环境、高效的投资环境,群策群力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快速发展。

就在被县委书记点名表扬的当晚,李清田接到了一位老领导的电话,叮嘱他不能因为得到了表扬就趾高气扬,这段时间更要沉住气,继续把各项工作干好,争取在年底顺利接任党委书记的位子。第124章云水工业园(一)
老领导的话非常及时地给李清田泼了一盆冷水,把他那颗有些膨胀的心给压瘪了不少。

挂完电话后,李清田才注意到自己的额头冒了不少冷汗。老领导的电话来的正是时候,刚好能让自己发热的头脑降降温,能够更加清醒地看待自己的工作,以及目前的处境。

想想也是,自以为被县委书记在大会上公开表扬了,就突然产生了飞上天的幸福感,以为李木然留下的位子就可以手到擒来了。自己的心还是不够淡定,心性修炼还不够到家,看来自己这段时间一方面要低调点,一方面还要努力做出更多更好的成绩来,为下一步顺利接班添加一点印象分。

如何才能快速见效?李清田思考了数天,也私下里问了一些老领导、老朋友的意见,大家普遍认为,见效最快的办法还是要在发展产业、壮大经济上面下功夫。

虽然云水乡是农业乡镇,但是搞农业的周期长不说,还不容易引起县里的重视,虽然从上到下都说要重视农业的基础地位,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却往往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贯彻落实还不够到位。

其实,搞工业产业,也不一定能马上出成果,但是根据一些人的建议,最起码你可以先去推平一大块地,再跟一两家甚至更多家企业签约,搞个集中开工奠基仪式,邀请县里的领导前来参加,这样就能快速在县里,特别是主要领导那里加深印象,好歹让领导知道你做了一些事情。

李清田综合各方意见建议,最后决定在云水乡搞个小型工业园。

在随后召开的党政联席会上,有近半的班子成员持赞同意见,接近三分之一的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剩下的是持反对意见。

同意的人认为,云水乡最大的优势是林业资源丰富,可以在这上面做做文章,引进木材加工、家具生产等企业。也有的认为,云水乡农业产业基础不错,可以引进农产品加工企业。

陈庆之是赞同的,他觉得可以试着引进小型的木材加工厂,以及竹雕、木雕厂,因为云水乡有一批村民在外从事竹雕、木雕,如果能够吸引这部分人返乡创业,或者帮助牵线搭桥引进老板来投资,那么云水乡的工业还是有很大希望能搞起来的。

反对的人则认为,云水乡地处偏远山区,交通落后是最大的障碍,搞工业开发根本就不适合云水,没有便利的交通,谁愿意来这里投资办厂,否则来了肯定亏本。

虽然有小部分的反对意见,但是关于兴办工业的决定,最终还是获得通过。

根据会上形成的意见,同步采取多项措施推进兴办工业园的重大决定,一是对接县国土局等有关部门,积极协调用地问题,争取尽早办理用地手续。二是在云水乡范围内进行工业园选址,在确定初步地址后,安排人员接触农户,先期开展征地拆迁的宣传动员工作。三是要求各村摸排乡贤名单,包括在外经商办企业、担任一官半职、有一技之长的等人群。四是对云水乡的产业现状进行调查摸底,确定工业园的发展方向,准备发展哪类产业、引进哪些企业。五是先用“鸟枪法”招商引资,先不去管工业园怎么办,动员全体乡干部想方设法招商引资,其中每位党政领导都分派了至少引进一家企业落地的任务。

上面的每项工作都明确了责任领导和责任干部,以及时限要求。陈庆之负责其中的第三项工作,对云水乡的产业现状进行调查摸底,为下一步兴办工业园作决策提供必要的依据。

陈庆之叫了几个人协助自己做工作,一个是黄四成,一个是刘文。都是非常熟悉的同事,彼此都好说话。

他们一行三人花了一个多星期的时间进行调查摸底。通过走村入户、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多方位、多角度了解掌握云水乡产业现状,摸清全部家底。同时,认真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并且还抽出两天时间跑了周边乡镇以及县城调研,最后形成了一份内容详实、数据全面的调研报告。

根据陈庆之他们的调查,云水乡林业资源非常丰富,尤其是具有大量的楠竹,据不完全统计,全乡种植有楠竹近3万亩,而且临近的几个乡也种植了大量楠竹。

此外,云水乡有不少村民在县城或者其他地方从事木材加工、木雕、竹雕等行业工作,具有一定的劳动力基础。

云水乡其他的产业都不算发达,如中草药、毛竹、茶叶、山羊、养蜂等,都是小打小闹的产业,上不了规模,成不了气候。虽然全乡现在正积极响应县里的号召,大力发展茶叶产业,但是茶叶种植规模目前偏小,暂时不适宜引进创办茶叶加工类等企业。

因此,陈庆之他们在报告中提出,建议乡里发展竹产业,理由主要有这么几点,一是本乡及周边乡镇种植的楠竹、毛竹等竹子,保守估计在10万亩左右,可以为发展竹产业提供充足的原材料。二是本乡有上千村民从事木材、竹产业,可以提供较为充足的劳动力资源。三是云水乡乃至周边乡镇,跟竹产业有关的企业或者工厂非常少,如果云水乡现在率先走出一步,介入并且大力引导发展竹产业,可以抢占先机,赢得发展的良机。

陈庆之也综合了各方意见,在这份调研报告中提出了几条有操作性的建议,比如向外出乡贤写一封信,号召并鼓励他们回乡创业或者引进老板到家乡投资办厂;抓紧与银行等部门联系,为村民返乡创业解决好信贷资金等难题。

陈庆之的报告得到了李清田的高度赞赏,认为能够充分理解党委政府的意图,是花了不少心思的。

陈庆之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得到肯定,心中也是非常的高兴,随即自己掏钱请黄四成跟刘文吃了顿饭,算是小型的庆功宴吧。
首节 上一节 69/447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政道风云

下一篇:官路雄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