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当的哥那些年 第120节
“好。”
路上,杨瑞没有再提任何关于吴建斌的话题,想要缓和他们父女俩的关系,总要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强行弥合容易适得其反。
转而问她一些关于工作上的事情。
提起这个,吴悠悠显得很兴奋。
她告诉杨瑞,实习单位很不错,是一家规模不大的贸易公司。人不多,但是年纪相差都不大,他们对吴悠悠这个新人也很好,没有她想象中的欺生和打压。
本来她已经做好了刚刚踏入社会当一个鹌鹑,有什么脏活累活抢着干,以给领导留下一个好印象。
但实际上,公司里的人对她确实照顾有加。
体力活自然是用不上她的,有男同事代劳,而在业务上的事情,负责带她的大姐也是事无巨细地给她讲。
虽然实习了不到一个星期,可给她的感觉则是大伙儿就像一家人一样,很温馨,很快乐。
“哟?那可真得恭喜你了。工资待遇怎么样?”杨瑞听她说的兴奋,就顺着她的话头问了句。
奈何提到这个问题,吴悠悠就有些赧然道:“工资倒不高,实习期一千五吧,转正以后基本工资两千,还有业绩提成。”
“呃……”这个薪资水准,放在青岛绝对算低了。
想想这丫头有个富翁老爹,却要自己去干那一两千块钱一个月的工作,足见他爷俩的关系僵到什么程度。
不过,杨瑞转念一想,吴悠悠能如此独立,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总比只知道依靠家里强的多。
杨瑞觉得在这一点上,从另一个侧面来看,她甚至比之前的自己做的更好。
而且,这对吴悠悠来说也是一种锻炼。
这家贸易公司,杨瑞并不怎么看好。
青岛因为属于港口城市,外贸公司也是很多的。
但2015年可不是十年、二十年前遍地机会,这个时候外贸行业的竞争是很激烈,属于红海行业。
吴悠悠所在的这家公司杨瑞没细问,也不知道它具体是做什么的,但根据吴悠悠所描述的情况来看,这是一家规模不大,老板年纪小,跟大伙儿能打成一片的公司。
这样的公司不能说不好,至少员工都会喜欢这种环境。
可问题是,这样的公司……效率会高吗?生意会好吗?
不管怎么看,它都不像一家能最终获得成功的公司。
一个刚从大学毕业的年轻人,对社会还是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憧憬。且锐气十足,经历一下挫折和磨难,对她自身的成长是有很大帮助的。
至少能让她看清现实,而不是一直活在梦里。
“慢慢来吧,你现在不用考虑怎么赚钱,多学习才是正道儿。”
想到这里,杨瑞自然不会告诉她,他不看好吴悠悠的公司。
“对啊,我也是这么想的。”吴悠悠也大以为然:“其实,我一直觉得真正踏上社会会很难走,但现在看来还是蛮好的嘛,身边的人都那么好。我很喜欢他们。”
“能有这种心态……真的很难得。”见了太多“炎凉”,杨瑞只能说吴悠悠属于比较幸运的那一类人。
想当年他在移动的时候,底层的员工相处自然是很融洽的,可是,一旦牵扯到利益,各种手段他也没少见,而中层以及更往上的明争暗斗更是瞧了不少。
看着此时一脸对未来充满了激情和憧憬的吴悠悠,杨瑞也只能祝她“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吧。
一路随意聊着,杨瑞把车子开到了麦凯乐,这儿的超市在青岛也算是不错的,该有的,都有。
第四十六章 冰封上的裂隙
“你买这个?日用品你买的太多了啊。老人和孩子根本用不了啊。”
卖场内,看着杨瑞大肆采购,且买的东西让吴悠悠很是看不懂,忍了半天她终于忍不住问起来。
吴建斌几乎是每次她去做义工就都会跟着去送东西这件事吴悠悠很早就知道,只是最早的时候她还能看看父亲买了些什么,但到了后来因为跟父亲误会渐深,她也没兴趣知道他都买了啥。
杨瑞这次是代替父亲来买东西的,按理说买啥应该也是吴建斌叮嘱过的。
只是,看杨瑞买的这些东西,吴悠悠很难相信是吴建斌的嘱托。
听她问起,杨瑞停下了往购物车里搬东西的动作,转而看着吴悠悠问她:“吴哥之前买的东西你都不知道?”
“很奇怪吗?他买啥还要跟我汇报不成?”
杨瑞叹了口气,没再继续关于“买什么东西”而纠缠,却是忽然问她道:“我问你,你三年来在福利院做义工,都是一些什么工作?”
“啊?”
吴悠悠感觉有点儿跟不上杨瑞那 颇为跳跃式的思维,愣了一会儿才回道:“就是陪那些孩子玩儿,给他们讲讲故事,你也知道那些孩子大都是有缺陷的,给他们讲文化课他们也听不进去。”
“那么,我再问你,跟你一起去做义工的同学,他们都做一些什么工作。”
这个问题吴悠悠道是知道:“他们做的可就多了,什么环境清洁啊,帮忙照顾老人啊之类的。”
“那跟他们相比,哪项工作更累一些?”
“嗯……这个不用比吧,肯定是我这边最轻松了。”这回吴悠悠答的倒也痛快。
“这就是了啊,那凭什么你的工作比别人的轻松?因为你是女孩子?还是因为你长的漂亮?”
“你这么说我会害羞的啊杨叔叔。”
“害羞你妹啊,要不是你爸每个礼拜都往那送东西,人家会把你当财神爷供起来?”杨瑞没好气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