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当的哥那些年 第377节
只是,他根本连个转移的目标都没有啊。只能不断的安慰着自己,且走一步看一步。用一种近乎于逃避于拖延的方式,延缓那种愧疚、纠结的煎熬。
都说横竖都是一刀,早晚的事情,但能晚一些,他更乐意如此。
调整是要调整的,最好的办法他也比任何人都清楚,就让自己忙起来,只要忙起来,就没那么多乱七八糟的心思去考虑一团乱麻的事情。
停车场开业之前的事务,就可以很好地分散他的注意力。
市政这边的证照已经发下来了。也就是说杨瑞随时可以开门营业。
虽然停车场这个行业不需要做什么营销活动,但应苏晓的要求,杨瑞还在门口led提示板上输入了 “停车场7月18日正式营业”的通知。
老爹说要去停车场上班,头着开业的这几天,天天泡在停车场里学习怎么操控停车场的那些对他来说过于先进的系统。
对于一个 花甲老人来说,别人都在含饴弄孙,老杨却还在学习。杨瑞看着老爹带着花镜认真地读着操作说明名,心里有些感慨。
每每跟老爹说,上手操作一下,熟悉熟悉就好,不要那么累。
老杨就说:“多学点多动动脑子也好,省的老年痴呆。”
杨瑞也就随老爹的乐意了。
不过,偌大的停车场,不可能只让自己老爹镇场子,而且,杨瑞本就是打着让爸爸玩儿票的谱,招人也是在所难免。
好在停车场只有一个出入口,倒不需要太多的人。
除了橛子等四个小伙儿担任保安之外,停车场还需要三个倒班的看门大爷。
人好找,水清沟周边的小区都是老小区,想要出来补差的退休大爷不少。
但是在待遇上,杨瑞和爸妈多少有些分歧。
杨瑞觉得因为有橛子他们的存在,加上停车场内监控不少。实际上需要看门大爷的工作并不多。
所以,在薪资上杨瑞觉得一个月1500就不少了,毕竟三班嘛。
但是老杨却觉得,三班倒没问题,一千五一个月的薪资也差不多,但其他的福利则应该有一些的,换位思考一下,看大门也是个辛苦活,特别是早班和夜班。有的车主回来的特别晚或者离开的特别早 ,进出的时候虽然有智能拍照系统,但人总得看一下的啊。
而且,那个年龄段的中老年人,基本上都有退休金,多出来的那份工资对他们来说不过是个补充,但大部分出身企业的他们,对“福利”则看的比较重。
企业宣扬的认同感,归属感是通过企业文化来实现的,但对于工人来说,都是扯淡。让他们对企业有认同感,归属感,福利待遇才是不二法宝。
拗不过老爹的执意如此,杨瑞表示从一天管三顿饭开始吧……
“你还别不服,你老子给你说的这都是经验,现在你的是小买卖,以后做大了呢?”
说到经验这个事儿,就不由的杨瑞不服了啊。就是额外支出一部分利益 ,顺道收拢一下人心嘛……似乎,也不是特别难的事情。
杨瑞在青岛忙碌着,算了算日子,苏晓也该回来了。
他能沉得住气,却不能真的对苏晓不管不问,抽空也会跟她联系。待听了她对北京一行的态度之后,他是很放心的。
只是,他得确认一下,开业那天,她能不能回来……
第一百零六章 来电
“回是肯定能回的,我在这儿都要烦死了。”
“怎么了?”
“还能怎么?我妈居然开始游说我,让我尝试着接受那个脑子缺根弦的直男癌晚期患者。”
俩人聊着微信,杨瑞告诉她十八号开业的事情,苏晓说大概应该差不多能回,毕竟还有段时间,只是她最近在北京过的却不怎么好。
杨瑞听她说的有趣,打趣她道:“没见你以前嘴巴这么毒啊,那人干嘛的?”
“你想知道?”
“表示一下关心怎么了?”
“人家老爹有家上市公司。”
“就这么简单?”
“嗯,看来你没有受到打击,我很欣慰。”
“以后让你欣慰的事情还多着呢。”
远在北京的苏晓,只有跟杨瑞聊天的时候,心情才是好的。
不管他装痴卖萌还是逗趣吹牛,在她眼里总能让她开心。
“大瑞瑞,要不我和我妈摊牌吧。我就和她说,我已经有男朋友了,省的她整天闲的没事儿给我介绍对象。”
想了想,苏晓发了这条信息过去。
杨瑞没想到苏晓会这么快就提这件事来,在他自己的意识里,这个场景应该发生在另外一个时间节点,嗯……半年还是一年之后?
说实话, 杨瑞是有点意外的,可他也知道,这的确是解决眼下问题的办法。如果不这样,许美静隔三差五给苏晓介绍个对象,就算苏晓扛得住,杨瑞感觉他自己也扛不住啊。
那得多大的心理压力?
这次是个直男癌晚期患者,苏晓是深恶痛绝的,可下次若是高质量的“青年才俊”呢?他从未怀疑过俩人之间的感情。
但是,在牢固的感情也架不住从不间断的冲击。放任不管,终究会出现裂痕。
不管苏晓表现的多么喜欢他,杨瑞对自己是个什么状态心里很清楚,如果不是因为苏晓,他甚至现在还是跟以前一样的碌碌无为。
他不想失去这个总能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激励自己向前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