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当的哥那些年 第470节
董贵趁所有人不注意,从手机里找到了一家风评不错的清真风味饭店,载着众人一路疾驰到了那家名为“顺明”的清真风味餐厅。
九月其实放在哪儿都是旅游旺季。
新疆地区因为其独特的风土人情和地貌特征许多城市都是著名的旅游胜地,乌鲁木齐作为省会自然也不例外。
这个点儿了,这家餐厅里人同样不少。
有带着极具民族特色花帽的维族当地人,也有打扮新潮的年轻人,同样也有背着行囊的旅客。
即便是凌晨,店里依然热闹。
听着店里维族服务员讲的有些类似山东方言的普通话,杨瑞总觉得有些喜感在里头。
新疆人的热情好客,都是写在脸上的,从他们那发自内心的笑容和好爽的大嗓门就能让杨瑞有一种最真切的感受。
他们人多,选了个包间坐下。董贵点了一桌子当地的特色菜,嗯……还有新疆著名的——销魂大乌苏。
“知道你们从青岛来,青岛啤酒很有名,但是我们大乌苏也很好喝的,来尝尝。”
从一些小细节上,杨瑞能看的出董贵的逢迎之态。
有些刻意,但杨瑞不难理解。
他几乎可以肯定,董贵一定是见识到了李星云的手段了的。
那种逢迎,是被折服之后的状态啊。
他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好,其实就算他自己,当初不也一样被李星云给吓到了?那是一种三观被颠覆的震撼感,用一句比较时髦的话来说,就是——我操,还有这种操作?
乌苏跟青啤的口感有些不太一样,乍喝之下,习惯了青啤的杨瑞并不觉得乌苏多么好喝,只是一瓶过后,那种独特的风味让杨瑞觉得乌苏也是不错的呀!
众人坐定之后,推杯换盏是少不了的。
只是谁也没有主动说起各自的目的。
不过,看似闲聊间,一桌子人差不多都知道了部分自己想要知道的信息了。
主角,自然就是李星云了。
从杨瑞开始,到为吴建斌解惑,为郑鑫海脱难,听的董贵和周文目眩神驰。而董贵和周文则说当初李星云在没有任何信息的情况下点破俩人的职业,也让他俩惊为天人。
对于这个,杨瑞则故作姿态道:“这是正常操作。”
引得众人一阵大笑。
面对人家的吹捧,当事人李星云表现的很淡然,因为他已经习惯了。而且,这也的确只是正常操作。
刚出山那会儿,面对旁人的惊艳他还能解释句“因为我是业内人士”,后来他也懒得说了。
反正被人当半仙的感觉也不错。
相对于其他人,杨瑞感觉自己要超脱的多。
他这次过来,主要还是关心李星云的安危,见他没事,那么杨瑞也就没了心事。
可其他人不同。
郑鑫海就跟怀里揣着二十五只兔子一样百爪挠心的想要找个机会问问李星云,他下一步应该怎么走。
而董贵也想问问李星云,有什么办法可以让他脱离目前的困境,或者说,缓解一下。毕竟大环境谁也解决不了,少赔就等于赚了啊。
再说大环境这种东西也不是一成不变的,现在国家管控的严,看起来有些打压他们这些玉石商人,说不准过一两年两三年的政策一放开,他们瞬间就翻身了呢?但怎么度过这段时间,就成了重中之重了。过渡的好,他以后有的是机会,过渡的不好,很可能董贵就要被打的翻不了身。
至于周文,在路上的时候他就已经想好了,这次来乌鲁木齐权当旅游,至于原本想要去找的人他也决定不去了。他选择相信李星云的话;向南。而不是在乌鲁木齐找 不对的人。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销魂大乌苏再喝下去恐怕要变成夺命大乌苏。
杨瑞觉得时候差不多了,看着郑鑫海还在一边想要找机会又不知道该如何开口,他这个做兄弟的便直接代劳了。
跟李星云撞了下杯子,杨瑞冲老郑扬扬下巴,对李星云道:“上次我和你说的老郑的事情,我已经解决了。”
上次是什么事,李星云还记得,忽而一笑,问道:“你怎么盯的。”
“我有以前干刑警的朋友,前不久刚调到崂山区做分局的副局长,我给他俩牵了个线,让俩人合作一下,一个能获得相应的情报,一个……也算有个规矩卡着吧。”
听到杨瑞这话,李星云眼睛一亮 ,由衷赞了句:“这是个好办法。”
当初他跟杨瑞工头的时候,因为自己的事情本来就多,也没有太过在意杨瑞当初说的郑鑫海的事,先在听杨瑞说了他的安排,李星云也觉得这是最好的办法,没有之一。
很久之前就已经看过郑鑫海的八字了,他这人,只能捞偏门。
“这次过来,他也有些事情想问问你。”
杨瑞这边说了,李星云点点头,没多话,而是转问老郑道:“郑鑫海,又有事,你就是直说吧。”
得到了首肯,郑鑫海感激地看了杨瑞一眼,这才说出了自己的困惑。
听完他的陈述,李星云蹙眉想了一会儿,这才说道:“与人无争静待不动,一时之气毁坏前程。”
“李大师,您这话是……”郑鑫海一时半会没反应过来。
杨瑞则接口道:“李大师的意思是,让你猥琐发育,别浪。”
李星云瞪了杨瑞一眼,给郑鑫海解释道:“你以前的风头太盛,现在盯着你的人其实很多,你可能知道也可能不知道,我的意思是,你自己只要干好自己的事情,不要管别人在个什么,即便有人触碰到了一些你的利益,在不动筋骨的情况下,不要与人相争,因为很多都是在引诱你的圈套。”
换做平常,李星云必然不会解释的这么清楚,郑鑫海也知道,但是这一次,李星云破例了,而郑鑫海则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