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当的哥那些年 第65节
网上有太多的案例,甲寻衅滋事乙,乙被逼无奈奋起还击把甲揍趴下,结果乙却要赔钱!?这特么是个什么道理?
大哥呵呵一笑,说道:“现在人法律意识都强了,知道有事找警察,问题是警察就那么几个,谁能架住天天为了些鸡毛蒜皮的事儿东奔西跑?
没看110那帮伙计天天累的和狗似的。这法子看着简单粗暴,却很有效。
打仗之前寻思寻思动手的成本,很大程度上就避免冲突发生,举个简单的例子,听俺110的一伙计说的现在的行情,一般打皮外伤,3000起步,鼻梁骨断了,属于轻微伤,五万起步。
明码标价,你还打不打?没钱赔?那就是不接受和解,按照责任,治安拘留,严重的刑事拘留,真要留了案底,以后的日子可就没那么好过了。”
“呃……打不起,打不起。”
“是吧,有这个钱你干嘛不好?现在大家都那么忙,干什么非要动手?”
回头想想,杨瑞忽然觉得自己这个小民还是狭隘了,警方这种看似简单粗暴不讲道理的处理办法直接让经济实力没有那么强的人在动手前三思,而经济实力足够的人,又有几个会真的冲动到去跟人动手的?发案率降低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这总比天天在你耳朵边叮咛“要友爱,别打架”来的有效的多。
得亏从广电到台东在晚高峰走快速路堵得要命,让俩人聊了许久甚是投机。
互通姓名之后,杨瑞知道大哥姓魏名凯,三十六岁,在公安系统里也是摸爬滚打了十多年,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不大不小当个小头目,但该冲锋陷阵的时候也得打头儿。
到了台东,俩人互留了微信,魏凯表示不介意杨瑞把他或者他说的故事写进小说里,也表示以后有了有趣的不涉密的案情时也会给他分享。
魏凯之于杨瑞,不管能不能提供素材,多认识个朋友也是好的啊。
毕竟,有个警察朋友对玩儿社会来说也是必须的六助力之一不是么?
第二章 大哥归来
把魏凯放在万达,尽管还是六点半不到正处晚高峰,杨瑞也没再继续接单。
在台东,那种一眼望不到头的尾灯长龙,看一眼就让人觉得绝望。
就算离家已经很近,也足足让杨瑞挪咕了半个小时才到家。
今天是三姨当值照顾姥姥,杨妈在家。
见到儿子,却少不得为了那天相亲的事情再责备他一顿。
若不是老杨在一旁帮腔,杨瑞估计会被妈妈吐槽一晚上。
对于二老的心意,杨瑞是明白的。
但……相亲……真的好low啊。他就不明白了,怎么自己在爸妈眼里就成了找对象困难户了?
就在某一个瞬间,杨瑞真的很想跟爸妈摊牌,说自己有了一个女朋友,还是他妈的白富美,怎么样?牛不牛逼?厉不厉害?
可是在不能确定俩人会走到最后的时候,带回来见父母真的不合适。他们的年纪已经见不得儿子还在“游戏”,他们要的是结果。
吃完饭,杨瑞接到了吴建斌的电话。
“瑞啊,我明天中午到青岛,方便过来接我吧。”
“这哪还有什么不方便的?大约几点到?”
“不延误的话十二点半就能到。”
“行,我提前到。”
“嗯,好!对了。”
“咋了哥,还有啥指示?”
“呃……回头见面再说吧。”
“行。”
吴建斌欲言又止的样子让杨瑞有些疑惑,却也不好深问,索性就当没听见,省的糟心。
能克制住自己的好奇心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从小老杨就教育小杨,只要做到这一点,就会发现会减少很多不必要的烦恼。
以前没啥感觉,但直到杨瑞踏上社会之后,他才深感老爷子此言不虚。
你不想说就不说,反正老子也没兴趣知道。
即将跟相处了好多天的卡宴“分别”,杨瑞多少有些舍不得。
不管它的油耗有多大,但用如此拉轰的卡宴来接单面对乘客隐约间所表现出来的艳羡,说杨瑞心里没点小膨胀可能吗?
人都是有社会属性的,没有人不想让别人羡慕自己。不管是真的还是假的。那种心理的满足感简直比六月天的雪碧更让人感觉“透心凉,心飞扬”。
——
周二。
流亭机场t1航站楼二楼,杨瑞接到了刚下机的吴建斌。
走的时候吴建斌啥东西都带,可回来的时候却是大包小包地买了一大堆东西。
俩人合力把吴建斌带回来的东西一股脑丢在后座上,上了车,吴建斌说道:“你在停车场等着就行,上来三分钟可就拍照了。”
“我知道啊,我这掐着时间你快到了我才上来的。”
“你小子!侬,给你。”吴建斌笑着拿手点了点杨瑞,转而探身到后座从包里掏出两条烟丢给杨瑞。
“大前门?牡丹?哥你这去上海了呀?”
烟民都知道,大前门和牡丹都是上海的特产。杨瑞记得他小时候还能见到老爹抽大前门,金鹿,双马什么的,但因为各省烟草也划地盘儿,除了比如中华这种通用大牌,外省的香烟很难进入山东,这两种名烟青岛基本见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