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之最强帝国系统

三国之最强帝国系统 第168节

  就在王辰乔迁之喜的时候,两骑正纵马入了汪陶县内,顺着?水而下阴馆。
  “原以为刘伯安治理的幽州会是这乱世中的治世,却没想到堂堂大司马却连一个公孙家都处理不了,其迟早会为公孙瓒所害!”
  左边这人连连叹气,显然此番来并州并非他所愿。“根矩所言甚是,现在鲜卑人为祸夫余高句丽,这二国人大肆涌入辽东、乐浪,公孙度非是涤荡乱世之人,虽有才能,却并无问鼎之志,面对横扫夫余高句丽的鲜卑人,只
  怕也难以应付,辽东恐生变乱才是。”
  右边这人显然也是颇有远见卓识之人,二人虽然年轻,但是所言之事倒也有理有据。
  不过原本轨迹之中公孙度可是俨然以辽东王自居,在汉末三国时代,使得辽东获得了暂时的安宁,乃是不少名士避难的最佳之选。
  只是为何这二人却选择了离开?
  “子尼说的不错!”
  根矩,子尼?难道这二人便是鼎鼎有名的名士国渊与邴原?只见邴原深深吸了口气,方才道:“从入了并州开始,这简直就像是换了一番天地。百姓们安居乐业,异族也安心放牧。何等人,竟然能叫百姓与异族融洽共处而不生矛盾
  ?”“王公振乃奇人,以前他在这雁门掀起了一阵阵血雨腥风,我以为他不过是一个好大喜功,不懂治世的粗人。只是如今,天下大乱,而并州却能独善其身,着实叫人诧异得
  很啊。”
  国渊连连叹气,显然当初看错了王辰。邴原也点头,道:“现在才发现王公振的远见卓识,其以四郡为根本,扫荡豪族,安抚百姓。其一战使得鲜卑纷乱不敢入境,再战使得匈奴服治不敢不从。只是我等以一己
  之见,看错了他罢了。”
  “根矩,你说我两若是拜在王公振帐下,又当如何?”
  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自己二人从辽东不远千里赶来,也希望能够在王辰的帐下某一个职事。
  邴原思忖片刻之后,便道:“先前我等路过剧阳,你有没有少见年轻人身影,大多闭门看书,而县府前更是设置了讲学,年轻人们呈批次进入与退出,有高兴也有失落?”
  “这我见了!”国渊点头,道:“我寻人问了一下,是因为王公振在晋阳设下了宣文馆,在每县设考,前十送往郡内,再于郡中会考,郡中前十送往宣文馆教学。”“入了宣文馆不仅每月有俸钱十,家中每月也能得到半石粮食。而优异者,更能选用为掾吏,月受一份俸禄,以品级算,最高的月可有一百二十斛谷,额外更有两千钱。便
  是最低的,月也可得八斛谷,五十钱。”
  “不愧是王公振啊,这区区掾吏每月的俸禄却比两千石官吏还要高,怪不得这一路过来年轻人们在这农闲的时候都顾着钻研学问,原来如此。”“这不算什么!”国渊笑道:“我可听那人说,最好的不是文试,而是武试。王公振在晋阳设下演武堂,武试的试生月俸钱三十,得谷一石。若是侥幸成了军官,俸钱也不低
  ,还可凭借军功往上呢。”
  “看来这王公振哪里是什么治世之人?此志在天下,乃是涤荡乱世的真龙啊!”邴原连连叹气,二人更是坚定了要前往晋阳拜见的决心!
  
第二百七十一章 匈奴造访
  
  随着王辰入住将军府,并州的军政中心也从城外的王家移到了这将军府中。
  这里算不得十分大,却分为前中后三院。
  议事厅,王辰处理军政要务的地方,这旁边候坐的乃是沈清。自从因为一纸策论而被王辰调入宣政司之后,沈清的人生几乎来了一个大反转,从原本失意的书生一跃成为了宣政司第三位辅司,虽只是正五品衔级,但明眼人都知道这
  宣政司位高权重,并州的军政几乎都出于宣政司之手。
  而这沈清也是宣政司里唯一没有其他职位的辅司,得以成为王辰身边随侍的谋士。
  “孟醒,你说这张燕到底来不来?”
  王辰将手上的帛书拿起来,吹了吹这墨,交给身边的亲卫带下去。
  “回禀主公,我以为张燕绝不会来!”沈清放下手上的工作,向着王辰抱拳道。
  “何以见得啊?”“我想当初贾辅司设下此计策的时候,便知张燕不会来。毕竟张燕曾经败在了主公手上,暗中向主公称臣。其在主公第一次南征的时候面对整个大汉朝廷没有反叛,是因为
  当时朝廷无暇北顾,而张燕也正是看明白了这一点所以才全力以赴。”“而后主公第二次南征,张燕之所以反叛是因为董卓拥有比主公更强的实力,且天下各路援董之军已入河内,他以为主公不得获胜因而反叛。由此可以看出,张燕虽有一定
  眼光,但却并无足智。”“而其之所以那方势大便倒向哪一方,主要是因为本身实力的不足。虽然帐下号称数十万大军,但却多是流民草寇,无甚战力,连装备也极其匮乏。以此德行,现今天下的
  局势来看,张燕势必会依附在主公帐下,但却不会离开上党前来晋阳道贺。其,多半会派人过来。”
  王辰连连点头,道:“既然你说文和已经看透了其中局势,那么为何文和还要建议如此行事呢?”沈清一笑,道:“贾辅司之所以用此计,一来不想主公太早征伐,二来也想要打草惊蛇。以张燕的眼光在接到信件之后,势必会以为主公会杀他,所以对主公多有防备,而
  主公大军多集中在太原,其势必会在太原一线布防。”“从其对主公的理解,如果主公要动他势必会发动晋阳的六万军队南下。而且极有可能在最不可能发动战争的时候,突然袭击。所以其势必会注意北面防御,同时也会派人
  从南面延伸。如此,就算再北面没有打过主公,他也能够从容南退,进入河南尹。”“待其屯集重兵在太原一线之时,主公可调吴山守军一万火速奔袭河内,从西向东平定河内,再攻天井关。彼时张燕前有主公数万大军,而后又有一万精锐,南北夹击之下
  ,其唯有三条路可以走,一是坐困上党等候主公诛杀。二是放弃上党,退入冀州。三是向主公纳降,以求活命。”
  “只是其无论是走那条路,都是一条死路!”
  “嗯!”王辰连连点头,这沈清说的倒也有些道理,与自己的想法极其类似。
  贾诩不会设下空计,此张燕不管是从与不从,都将成为王辰的口中食。
  “是啊,不管如何这张燕必须得灭掉。唯有将上党收来了,我才能够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掌控了并州九郡,而这上党有天井关之险,足以保太原。”
  便是准备再议,却见厅外繁钦快步进来,向着王辰拜道:“主公,各部大人已经到了,正在前院候着,是否宣见?”
  “宣!”
  王辰理了理衣冠,将手上的文书放到一边,从这堂上起身下来,领着沈清走到门前等候着那即将到来的匈奴诸部大人。
  也不知道这些匈奴人是怎么想的,听闻王辰要寻他们能够主事的人说话,各部都将最有话语权的部落大人派来了。
  一众大人在栾提羌渠的带领下,随着繁钦的指引,快步入了中院。
  “王将军,恭喜将军荣升大将军了!”众人一见王辰在这门前候着,都纷纷加快了两步,向着王辰笑着抱拳,道。
  “王某在此谢过诸位兄弟了!”王辰抱拳还礼,面上笑容不减:“当初雁北之战,若无诸位兄弟鼎力襄助,这并州哪里还有我王辰什么事儿啊?”
  “王将军切莫这般说!”须卜骨都侯当即便笑道:“要是没有将军赐给咱们牧场放牧,咱们族人只怕现在都还在互相厮杀呢。有王将军在,咱们各部这日子是越发的好了。”
  “哈哈哈哈,对,咱们别的不认,就认王将军!”
  众人纷纷大笑,显然是由心的佩服王辰。
  毕竟当初王辰那一战可是将这些人给打服气了,加上王辰在边郡执政以来,恩威并施,这匈奴只怕没有几人不服王辰调遣的。
  “来来来,诸位兄弟快里面请,里面请!”
  王辰也很是慷慨,示意众人往里面而去。
  只是繁钦也想跟着进去的时候,燕回却突然拦住了他:“主公交代,休伯便不要跟随了。”
  繁钦诧异,自己身为礼部司掌,这胡人来拜见主公,如何少的了自己?
  只是燕回却坚持不让他进去,这也没办法, 只得姗姗离去。
  待众人纷纷落座之后,王辰方才回到主座上,向着众人抱拳,道:“今日寻诸位兄弟来,确实是有几件事想要拜托诸位兄弟。”
  “将军但说无妨,便由将军的话,咱们都是自家兄弟,都是华夏人!”须卜骨都侯显得很豪迈,确实这好几次大战也全亏了他。
  “将军有何事但请吩咐,我屠各部第一个站出来为将军效命!”
  休独也起身信誓旦旦道。
  有了这几个人这般鼓动,场中众人那是自然服气。王辰笑着示意众人坐下,这才将事情娓娓道来:“咱们并州现在是由我说了算,往日里呢咱们之间也有互市。只是现在咱们都是一家人了,这互市呢也变成集市了,那县里
  的市到处都可以看到喝卖的兄弟。相信诸部都有不少儿郎在这市场上买卖吧?”
  “那可不,现在我那帐里到处都放着五铢钱,都不知道咋用了。”
  “哈哈哈哈.”众人又是一阵大笑。
  等都笑罢了,王辰这才又继续道:“只是呢在这里我王辰却是有一两件事儿麻烦大家,按照适才所言我只提三点!”
  “将军请说,我等必当遵从!”
  “其一,事关咱们子子孙孙的大计!”王辰这话一出,众人纷纷安静了下来,一个个将目光齐刷刷的看向王辰。“是这样的,往日里大家放牧呢都是逐水草而居,年前部落在北面,年后部落便去了南面,哪里水草丰茂哪里便有大家的身影。只是大家有没有想过,这草有吃完的时候,
  水有见底的日子?”“这凡事都有一个度,过了这个度那么就会造成难以想象的损失。现在咱们边郡的日子好过了,百姓们家家都有余粮了,有了余粮自然就想要吃肉。我想从市场上来说,去
  你们部落购买牛羊的人不在少数吧?而这样,你们盲目的增加牲口,也会导致你们的牛羊过多,超过了草地能够承受的度,这就成了过度放牧。”
  王辰与这各位部落大人解释了大半天,综合诸位说的案例方才将这些大人说服。“不过呢,我这里倒是有一些人可以在不让你们过度放牧的情况下,提高你们的畜生量。当然了,这得等一阵子才行,都还在宣文馆学习,彼时我会安排到你们部落之中。
  不过你们放心,他们一不管军,二不管政,只管帮你们放牧!”“这其次呢,主要是因为我王辰的部队需要大量的皮革、肉食。所以,我希望你们的牲口先满足我这边,有富余的再卖出去,如何?当然了,我王辰也不会白吃白拿,自然
  也会付出同等的价钱。”
  王辰的条件确实不过分,也没办法谁让自己的牧场并不能够生产足够的畜生来维持军队消耗呢?毕竟,自己的军队吃上来说,那可是天下最好的待遇了。
  “既然将军都这般说了,我等若是不同意岂不是太不近情理了?”栾提羌渠,这个被王辰保下来的匈奴单于当即便同意了王辰的提议。很快,众人也纷纷开口,表示同意。
  
第二百七十二章 再补一刀
  
  看来匈奴人与自己之间的隔阂正在慢慢消失,相信要不了多久自己就能够实现目标,彻底安定匈奴人。“第二件事儿也很重要,我治下现在虽然有不少骑兵,但是马场的马匹却不足够完全装备整支军队。我也希望诸位能够售卖一些马匹给我,一来充实我的马场,而来装备我
  的军队。”
  显然,这是一个较为敏感的话题。
  王辰的话一说出来,场中的大人们便纷纷表示沉默了。
  但是他却并不着急,只是气定神闲的饮着杯中的清茶,等候着众人的回应。他的眼神之中充满了自信,显然对于这马匹他已经胸有成竹了。
  场中,落针可闻。
  只是未过多久,便见几个部落大人干咳几声,面色尴尬的看向王辰,笑问道:“不知将军欲要多少匹马?”
  “不多,我现在帐下骑兵有八万,但是我的军队有十三万。便是倾尽所有马场的马匹,也只能装备个十一万的样子。这样吧,我也不多求,五万匹!”
  王辰这可真是狮子大开口,也不知道他是怎么想出来的。
  五万匹骏马,这得多少钱啊?且不说这钱,便是这些匈奴人愿不愿给又是另外一回事了。王辰在边郡经营了快六年,杀了不知道多少人,花费了不知道多少钱,几乎把边郡世家的积蓄都砸出去,发动了好几场战争,才凑足这十一万匹马。现在,一句话就要五
  万匹,就不怕说话砸到舌头吗?
  “这”适才说话的那位部落大人也显得极为尴尬,若是一万匹马呢也好卖,只是这五万匹马未免太多了吧?
  众人议论纷纷,也不知道是在商议马匹呢?还是鄙夷王辰。
  只是未让王辰等多久,便见这栾提羌渠面色为难,起身拜道:“将军还请恕罪,我等各部最多只能凑两万匹马出来。”
  “看来你们对我王辰还是不够诚心啊!”王辰自顾自饮着茶,虽然面上气定神闲,但是话语之中已经透出了不悦。
  “哪里哪里.”栾提羌渠心下大骇,生怕王辰会发怒,急忙道:“我们哪里敢对将军不诚心啊?只是这两万匹马已经是我等极限了。”
  “嘭!”
  一声脆响,却见王辰大手在这书案上一拍,肃声喝道:“胡说,你诸部要是无马,就好似豪强大家说自己没钱一样。我看,是舍不得吧!”
  确实,马匹这个东西哪里是说给就给的?纵然王辰再有钱,人家不卖你也没办法,除非你能够把人家的部落诛灭了,那样才能兼并对方的一切吧?
首节 上一节 168/66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明领主

下一篇:兵魂回档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