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之最强帝国系统

三国之最强帝国系统 第497节

  “燕回,与他们说说在这并州及雍州的经历!”
  “诺!”燕回抱拳,上前一步将一行人在并州雍州所见所闻一一说了出来,直把二人说的冷汗直流,连连叩拜。
  而左右的官员们更是义愤填膺,一个个怒容满面,呵斥不绝。
  “行了!”王辰摆手示意众人退下。
  二人是死的心都准备好了,只是却没想到王辰就这般算了。
  “没有遇上这些事情之前,朕一直以为国内吏治清明,百姓歌舞升平。但是遇到了这些事儿,朕方才明白什么叫千里求官只为财!责罚你们也没有必要了,朕相信各州郡都会有这等事情。毕竟如今时代在变化,国内正在遭遇一场千年大变,商贾大兴,这样的天下往往能够滋生腐败的土壤。”
  “所以这事儿责罚你们也没有那个必要,但是这吏治必须要整顿,不整顿吏治这天下才会真正的腐朽!所以,朕决定下设华表司,在各州郡县督造华表木,统合谏议,让百姓伸冤有道。华表司每年调动,各县华表司不可五年内不得重入。华表司设左右司掌二人从二品,御史无数从五品,主事若干从七品。”
  “诺!”众人拜道。
  “再设大理寺,寺卿一人从三品,少卿二人从四品,司正二人从五品,司丞六人从六品,司直六人从六品,主簿二人从七品,狱丞二人从九品,评事八人从八品……”
  “大理寺主刑狱,审核各地刑狱重案,所断之案需交由刑部审批。但有重大案件,须由大理寺、刑部、都察院三法司会审。决狱之权在刑部,若是大理寺不同意刑部处理可上奏与朕,由朕亲裁。”
  如今三法司算是建设完毕了,如果没有意外的话这个律法体系已经是完全了,更何况自己又设下了华表司、宣明司这等明察暗访的法司整顿吏治。
  “满伯宁可在?”
  突然之间将这话放下来,却唤了一个宋国旧臣的名字,倒是叫殿中众人诧异,却无人作答。
  没让王辰等多久,便闻殿外的传来宦官的传话声:“启禀陛下,满伯宁在!”
  “到殿中来!”
  “宣满伯宁觐见!”
  “宣……”
  话音越传越远,约莫等了片刻方才看到满宠来到了这殿门前。
  “臣满宠,叩见陛下,愿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山呼之际满宠已经到了这殿中拜下。
  王辰看向公孙彦,问道:“子明,如今伯宁身居何职?”
  “启禀陛下,满伯宁如今为刑部正九品检校。”
  怪不得这么久才过来,按照这排位正九品的人都快抵达广场边缘了。
  王辰颔首,道:“从宣明司的调查来看,伯宁曾经担任过昌邑县令,听说还抓过曹子廉的人,铁面无私。朕要的便是这样的铁面无私的判官,百姓更需要这样的青天!如今京兆尹的府尹位置还空缺着,既如此便调伯宁担任此位!”
  “陛下!”公孙彦谏道:“京兆尹府尹可是正三品,掌控着京城要地。虽然有司隶校尉府,但……”
  王辰知道公孙彦谏议的意思,毕竟在他们的眼中满宠不是自己人,只是一个宋国的旧臣而已,其忠心还有待可鉴!
  他等公孙彦说完之后,方才坚持道:“朕觉得伯宁可担此大任,唯有铁面无私之人,方才能够担这京兆府尹的位置!英雄各有见,何必问出处?”
  公孙彦这才抱拳退下。
  王辰看向跪着的满宠,道:“朕将你从九品提到正三品,你辜负朕无所谓,可不能辜负这治下的百姓!”
  满宠此刻感动万分,他直起上半身向着王辰再拜,道:“方今来此大议之官员千万,满宠不过是这其中不起眼的一人罢了。陛下能够在这么多英豪之中看重在下,那是莫大的信任,对于臣下也是莫大的恩遇,臣下如何敢不效死命?这是陛下信任臣下,臣下又哪敢辜负陛下之信任?”
  “好!”王辰点头,道:“平身吧,在职期间朕不管你抓谁,只要有罪的就给朕拿下!若是不听的,就来告诉朕,朕倒要看看如今谁还敢再喝老百姓的血!一句话,不判错案,不冤枉人,不贪不卡不拿做一个青天,朕给你撑腰。若是你做不到,朕便要你的人头!”
  “陛下放心,臣绝不辜负陛下信任!但,陛下也莫要忘记自己说的话!”
  “好!”王辰大喜,要的就是这种嫉恶如仇的酷吏,他向着燕回示意,只见燕回奉着一柄宝剑快步下来。
  众人定睛看去,这不是王辰寻常的配剑是什么?
  “此乃是朕的配剑,今日交给你,便是要告诉你,持此剑上斩贪官,下斩罪孽,皇族其下,可先斩后奏!”
  “臣谢陛下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这才是真正的大信任,自己与陛下甚至连话都没有多说两句,却给了自己这么大的权力,岂止是受宠若惊?
  
第八百三十三章 群英会五
  
  第八百三十三章 群英会五
  满宠退下了,堂中的旧臣算是惊了。
  王辰给予满宠的权力和信任真的叫人难以想象,不过这也叫众人心中明白,自己的陛下不看交情,只看实力。
  不过这才早上,然而一个早上却是惊人之事不绝。两个新司的设立,也让不少人眼睛放亮。
  交泰殿,位于正殿之后,乃是后宫与前宫的分界。
  这里也是王辰上朝时候休息用膳的地方,如今早议已经过去,到了用膳的时候。
  殿中用膳的人有九人,主座上的是王辰,其下两边左首的是关羽,右首的是公孙彦,依次下来方才是王勇、赵云、张绣、王昶、王昀及张辽。
  这殿中的人可都是晋国名镇一方的大人物,这其中几人唯独二张露面较少,虽然如此可这二人一个是龙兴之臣一个却是皇帝的师弟,二人在晋国那可是镇守一方的封疆大吏,手上权力自不用说。
  “文常啊,如今明州情况如何?”王辰问道。
  “陛下,咱现在为镇守明州,界外的羌人自不用说倒也相安无事,双方也没什么争斗。不过前段时间小月氏倒是有点不对劲,屡屡劫了咱们的马场。此番过来,我也想要与陛下上谏,希望陛下可以让我领兵灭了小月氏!”张绣道。
  小月氏只是一些跳梁小丑罢了,只是这明州是自己养马的好地方,比起云州、并州、凉州而言,明州才是自己最大的战马提供地。
  大规模的马场布下数十处,只要一声令下,仅凭一州之力便可装备五万大军。要知道,这在先前这里还只是蛮荒之地。而这里也是自己统治异族最成功的范例之一,一年下来给自己军队的肉品供应那是不用说的。
  “跳梁小丑罢了,明州是咱们的大马场,将来马场只会越建越多,但是咱们也不能过度的放牧。既要养马,也要养地。所以明州的地盘自然是也要不断扩大的,在不断扩大的过程中,那别人不可能甘愿俯首称臣啊,那么怎么办?只能是打咯!”
  王辰的话无异于是同意了张绣的作战提议,众人也是随之一笑,这些老哥们聚在一起说起话来自是不同。
  “那陛下……”
  王辰挥手止住了他,道:“在这里咱们几个老哥们,就不要这样叫了。该叫什么叫什么,论论辈分。”
  张绣笑道:“师兄,那你是同意咱对小月氏作战了?”
  “同意是同意了,不过这还得让枢密院那边好好商榷商榷。”
  “那行,这小月氏一日不除,咱们养马也不得安生。”张绣道。
  王辰点头,向公孙彦道:“子明啊,今日在殿上你话里有话,说说咋回事?”
  “陛下!”公孙彦抱拳,道:“我觉着陛下对宋国旧臣似乎太好了,京兆尹的职位很重,若是交给某一个旧臣心腹那也好说,可是这满宠来咱们这里才多久?不说陛下对他不了解,如此作为岂不是寒了一些老臣的心?”
  “子明啊!”王辰叹道:“你这就不对了,这满宠在宋国做的是什么?昌邑县令,也就相当于现在的京兆尹府尹。其人贤名远扬,铁面无私,这才是我用他的重点。再其次,宋国旧臣新降人心不定,先前是对于几个关键人物大肆封赏了一番,但是对于一些远臣咱们也没有做出多少。如今破格连提这满宠,也是顾及到这些人的情绪,收拢人心的做法。”
  “老臣们基本上都位高权重,我不可能让他们再兼职这个府尹位置!如今咱们国内也出现了不少的问题,这中间涉及到的问题太多,不少老臣本来此刻也早就该被下监了,只是都察院上报的名单被我给划掉了几个名字而已。我不妨与你说说,咱们国内的官场是该好好换换整治一番了。”
  公孙彦道:“可陛下,这事儿不能操之过急,更不能喜新厌旧啊?”
  “这就是我让你过来的目的!”王辰敲了敲桌子,道:“此番如果核查出来,咱们的一些老兄弟还不知要死多少。我不打算杀太多的人,如今这万人已经足够了。”
  “那陛下的意思是,对于某些人要法外开恩?”众人诧异道。
  “要砍头的自然是要砍头的,该开恩的自然是要开恩的。杀的人太少了起不到效果,杀的人太多了就会乱,明白吗?重点还是在难查难抓上。”王辰道。
  “如果陛下是这样打算的,臣倒是有一计!”公孙彦喜道。
  “子明说来听听!”
  “臣以为如今杀了这一万人,各级官员自然是人心惶惶,而往日里受气的百姓这气也消了。所以,臣以为如实交代自己贪污的数额较小的未造成命案的,免死降级处,数量大的未造成命案的免职。该满门抄斩的,亲族举报可免死只诛主犯。该诛九族的,亲族举报可免死只诛主犯。核查清楚,确有其事的,拿出其家资的一成赏赐举报者。但有如实交代的,一切从轻处罚。但有拒不交代,或者等核查出来的,一律从重处罚。如此,不消数月,自可有一番奇效。”
  王辰点头,道:“我也想过,这该查的自然是要查的,该杀的自然是要杀的。只是这贪污的量却不能由今日那般说发法,这事儿你下去定个量交给我,若是可以的话,就按你这般来。对了,我倒是还有一事儿要与你商量商量。”
  “陛下请讲!”
  “吏部司掌的位置,我想让你让出来,你看如何?”王辰看向公孙彦,其实就算让他公孙彦自己让出来也不过是王辰一两句话的事情,他此番征求公孙彦的意见也是不想对方心存芥蒂。
  公孙彦却是一笑,道:“陛下哪里话,如今宣政司每日可忙得让人找不着北,我也正想与陛下说能不能免了我吏部司掌的职,这宣政司是真的太忙了。”
  “好!”王辰点头,笑道:“行了,那就如此吧。不过几位老兄弟都在这,今儿呢也给诸位准备了些小惊喜,小小礼物不成敬意,今日这事儿安排完了,大家就知道了。”
  众人倒是不知道王辰给了自己什么小礼物,不过这用膳的时间很快,没过多久却又到了该大议的时候了。
  诸官先行,王辰与王昀在最后。
  “知道为何为父要这般作为吗?”
  王昀虽然才十四岁,但也是个聪明人,虽然往日里表现得有些内秀。
  “制衡?”
  “对!就是制衡!”王辰点头,笑道:“一个皇帝,既要用好人,也要用坏人。好人有好人的用处,坏人有坏人的用处。”
  
第八百三十四章 群英会六
  
  第八百三十四章 群英会六
  “毛孝先,崔季珪可在?”
  中午的大议开场第一句话便是问人,果然这宋国的旧臣们普遍地位都不高,等过了许久才等到二人入殿中拜见。
  “传朕令调孝先为吏部司掌,调季珪为刑部司掌!”
  此话一出,殿中议论四起,众人都很不能理解一日之内连敕封三人都是宋国旧臣,不过这倒是让昔日的宋国旧臣暗自高兴了一把。
  这晋国皇帝之下最有权势的便是宣政司,宣政司之下不便是这五部了。如今宋国旧臣一下子便得了两部司掌,更得了一个京兆府尹的位置,看来王辰对于这些旧臣还是极为重视的。
  又是一番反对建议,但是最终都被王辰给排除了。
  毛玠此人清正廉洁,吏部司掌再合适不过。而崔琰此人刚正不阿,刑部司掌再合适不过。二人都是世间难寻的股肱之臣,将来这晋国的吏治律法还多得倚仗这二人才是。
  二人受命退下,王辰方才问道:“沮公与可在?”
  看来这立功了的沮授也没有逃过被排挤的命运,毕竟还未得到封赏,只是他很快出现在了殿中。
  “先前与齐国之战,公与立下的功劳绝非一般。朕决定敕封你为从四品奋威将军,赐寿亭侯,食百户。”
  说罢,这左右的宦官急忙将将军印玺及侯爵印玺奉上。
  受命的沮授也是感慨万千,向着王辰恭敬拜下,山呼不绝,迎过这印玺。
  又是一番敕封,几乎将宋国旧臣都敕封了个遍,该上军师的上军师,该将军校尉的将军校尉。
  只是还剩下两人却并未敕封,而这二人都是昔日曹操身边的近臣。
  从这几日绣衣使给的消息来看,这二人对于自己的评价是极高的,显然也认可了自己作为他们的新主人。
  “许仲康,典武昭何在?”
首节 上一节 497/66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明领主

下一篇:兵魂回档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