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之最强帝国系统

三国之最强帝国系统 第515节

  城中,厮杀声大起。
  南城,不少溃军正从军阵旁疯狂逃窜。
  中军,诸葛亮眉头紧锁。
  “国相,城中敌军开始突围了!殿下那边前阵已破,敌军势不可挡,已经杀入了中军!”
  “殿下了?殿下可还好?”
  “殿下已经退到后阵,派人传令,让国相带东南两路先撤!”
  只是这话还未说完,便闻一阵惊呼,之间不远处一队骑兵正以锥形阵快速杀来,几乎是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梁军还未构筑防线之前便杀入了这南路军中。
  东路军几乎是同样的结果,十六万大军今日危矣!
  城西,重骑兵更似狼入羊群,原先的大阵已经崩溃。
  适才还雄赳赳的梁军士兵此刻就像是绵羊一样已经遍布荒原,个个都在疲于奔命。而晋军的骑兵们正忙于扩大战果,不断杀戮这些已经惊慌失措的敌军!
  “传孤令,各路兵马逐敌,务必趁势收复各关!”
  “诺!”
  
第八百六十五章 骤变七
  
  第八百六十五章 骤变七
  正所谓兵败如山倒,几乎是一瞬之间整个战事逆转开来。原先还占据绝对优势的梁军最终还是败在了晋国这种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铁甲重骑手上。
  洛阳一战,晋国虎贲名扬天下,也在历史上为制式重骑兵留下了辉煌的一笔。一个很少让人看重的兵种,在这最关键的时刻竟然以两万人冲阵配合城内中心开花的战术完全击溃城下十六万敌军。
  此战,多兵种的配合也是极为重要。
  至此,天下人都晓得了晋国有一个善于领兵作战的太子殿下!于国内,太子殿下的威名更是如日中天。
  战事尚未完结,溃军尚未规整。敌军的追击几乎已经让梁军完全崩溃,连战被敌军连破,便是叱咤一时的陈诩也极为无奈,一路下来自己至少与王昀打了不下十仗,可是没有一场不是以崩盘告终的。
  那一支刀枪不入的铁骑就像更是自己的催命符,根本就难以抵挡。
  阳城城下三十里,纵马狂奔之间。
  “现在陆浑关的敌军也展开反攻,徐荣亲自指挥约莫十万人出关攻下新城,现在正向阳人一带前进,若其顺着汝水南下随时可以从侧面和后面对我们形成威胁。为今之计唯有放弃阳城,退守阳关。咱们的器械可都在阳关,据守不成问题,还可以依托阳翟调度左右,若以阳城据守只怕难以抵御敌军甚至还有被包围的风险。”
  诸葛亮退守阳关的建议是不错的,阳城防线太过靠前一旦徐荣顺着汝水而下的话极有可能会对后方形成一个大包围,将梁军主力完全围困在阳城。
  放弃一个阳城总好过将所有的主力尽数葬送在这里,如今一场大败已伤到了元气,如果主力尽数葬送在阳城,陈诩将再无力量掌控中原。
  “嗯!”陈诩并未拒绝,本就是一个明白人如何能不清楚这个中道理?
  如今的战败,不仅仅是一场大败,对于楚国而言还是一场骤变!
  阳城城下,还未来得及入城,便见一南一北两匹快马疾驰而来。
  “报!!!南阳传来急报!”
  “报……敌军距我已不足二十里!”
  “什么?”二人大惊,惊得不是敌军开进速度较快,而是这南阳的急报。
  难道王辰派军出武关了?如果真的派兵出武关了,那么其不是已成全面战争之态势?
  不过诸葛亮却显得要镇静许多,他的面色较为温和,已经没了适才的忧虑。
  陈诩将这帛书取过来,细细打量之后,眉头锁得更深了些:“这作战遭逢大败,国中却遭逢大变!公子谋逆,弑陛下于却非殿上,斩百官于却非殿下,如今尽诛黄蒯二家。现在前将军文聘率蒯良、黄忠二部北上,希望我拥立太子殿下,南下戡乱!”
  听到黄家遭逢大变的时候,诸葛亮的面色也是微变。
  “国内之争当先于国外之争,此时应当派人北和晋国!”诸葛亮当即便道:“唯有安定了国内,方可再图北伐之事。”
  “是啊,晋国对我们来说是庞然大物。相较于蔡家更是要好解决一些,这场事变我总觉得这背后有蔡家的人在捣鬼。北和晋国不容易,我更担心的是蔡家以上雒公主得到晋国的支援。毕竟王辰对于你我可并没有太多的好感,我担心咱们极有可能会双面作战。”
  陈诩的忧虑也不是不无道理,如今晋国一心与楚国议和,而自己却在这北面与晋国激战。从晋人的想法来看,更倾向于对晋国较为温和的刘琮一派,而不是自己。
  “如今局势如此,我大汉国内如何不是他晋国能够左右的。大不了可以划南阳而治,以此我们彻底倒向齐国。若是我齐梁二国联合,晋国也要发怵。另外,晋国也并非是不可战胜的。如今其正忙于蜀国战事,如果我们提出议和其也断然不会过多的干涉我大汉国内之事。需要提防的不过是吴国罢了,晋国要简单太多。”
  “确实!吴国孙仲谋,厉兵秣马这么多年早就向着荆州了,是该防备防备。”陈诩说着,便道:“莫不你去一趟晋国议和?我想除了你,只怕也无人做得此事了。”
  “哈哈哈……”诸葛亮飒然一笑,摇头道:“殿下这是想我早些死呢?”
  陈诩错愕,道:“先生何以如此理解?这议和岂会与死扯上关系了?这两国交战不斩来使,他晋国难道还会杀了先生不成?”
  “可不是嘛!”诸葛亮笑道:“这晋国有一人名唤庞统,此人殿下不会不识得吧?”
  陈诩这才恍然大悟,笑道:“也是,如果晋国派庞统过来议和,我也不会放他离去!行了,这事儿啊我再派人去吧!”
  “殿下不用了,撤到阳关之后,我自有办法与这晋国的太子殿下面对面,好好定下这议和的盟书。”
  二人皆是一笑,也不多说当即便率军顺着颍水南下,望着阳关而去。
  只是这还未走出三十里地,便见前方疾驰过来一队人马,约莫百十来人。
  打头的一人诸葛亮也是极为熟悉,便是那黄祖的儿子黄射。
  诸葛亮心下暗喜,向着陈诩道:“殿下,此番只怕我等还非得南下不可了!”
  陈诩也明白,当下含笑点头,也不说话。
  等到了这近前,黄射翻身下马,疾步过来:“孔明,孔明,出大事儿了!”
  诸葛亮也翻身下马,拉住黄射,关切问道:“怎么了?”
  黄射这才拜见了陈诩,方才与诸葛亮将黄家的事情娓娓道来:“梁王殿下,孔明,我父亲派我来是希望二位能够率军南下,扶太子殿下登基,为我黄家昭雪!”
  诸葛亮面上怒气可见,他伸出手拍了拍他的肩膀,道:“放心,黄家的事就是我的事,既然这刘琮勾结蔡家如此,我自然也不会让亲人蒙羞!”说罢,他转身向着陈诩抱拳一拜,道:“殿下,臣恳请殿下拨给兵马三万,臣愿率军南下,与敌死战,报我妻家之仇!”
  陈诩面色为难,并没有急着回复,沉思了片刻之后方才长长叹了口气,道:“唉,也罢,也罢!孔明啊,非是我现在不愿拨给兵马与你。不若这样,等到了阳关之后,我与晋国议和,大不了将这阳关以北的土地都送给晋国。彼时我等一同率军南下如何?更何况,太子殿下还在阳翟。”
  “殿下厚恩,臣铭记于心。”
  黄射也急忙拜下,道:“梁王殿下深明大义,我黄射代黄家感谢梁王殿下大恩!”
  
第八百六十六章 骤变八
  
  第八百六十六章 骤变八
  襄阳,后宫。
  刘琮已登基为帝,蔡氏也水涨船高被奉为皇太后。
  太后宫中,蔡氏正闲饮着这上好的茶叶,心情舒畅了不少。这少了老头子,整个后宫也就是她说了算。少了黄蒯两家,这荆州也就他蔡家说了算。
  “二姐,您这计策倒真是高明。一策之下,不仅将老头子除掉了,更将这黄蒯两家都除掉了。”蔡瑁也是人逢喜事精神爽,自己也因功被拜为太尉,同时爵位也是翻了一番。
  蔡氏面上笑容不减,将这手上的茶杯放下,示意蔡瑁坐下,道:“朕不过是合理利用了一下这各人的欲望罢了,这便是权术。如此下来,朕既除掉了黄蒯两家,更除掉了那老头子。现在楚国便是朕说了算,他一个毛头小子不过是将来你更进一步的工具罢了。”
  “二姐说得对,说得对!”蔡瑁喜不胜收,得亏自己姓蔡,不然连自己的心都会跟着打怵。
  “行了,你也别奉承了。此番下去之后好好稳住那个晋国的使者郦横,短时间内最好不要让上雒公主回去。这女子将来可是朕与太子的关键,没了上雒公主朕就少了一分胜算,明白吗?”
  “不是说要将上雒公主嫁给皇上吗?”
  “朕与你说了多少次了,咱们大汉的皇后只能是朕家人。侄儿帮了朕那么大的忙,自然要满足她做皇后的要求。这是交易,不然以后朕如何再用她?皇上既然成为了皇上,该有的礼仪可一点都不能少。这先皇刚刚驾崩就忙着广纳后宫,成何体统啊?况且如今,他纳不纳后宫也不是由他说了算!这天下,也该是由朕说了算!”
  “可如今时间拖得太久,只怕晋国方面会有微词,这可是伤及晋国颜面的事情,公主来了这襄阳却这么长时间没有入宫。若是传出微词,只怕反而会招致晋国的愤怒啊!”蔡瑁的担忧也不是没有道理的,上雒公主从来到楚国开始,一直成为诸方权逐的关键,也因此到现在也没有嫁入宫中。
  若是拖得时间太久了,那对晋国的颜面可是狠狠的一巴掌,说不定双方还会因此而开战。
  不过这皇太后似乎并没有想那么多,她只是一笑,道:“晋国是远忧,刘琦才是近患!先把近患处理了,远忧也自然就不成问题了。这上雒公主还是公主才有她的利用价值,如果她成为了这宫中的人就没了利用价值了!明白吗?”
  “明白,明白!”蔡瑁论权谋自然不如自己这位在宫中这么多年的二姐,只能坚定的点头:“那我这就将军队调往豫州方向,防止梁国南下?”
  “嗯!还有那个黄祖,能处理就先将他处理了。”
  “黄祖倒是有些棘手,当初动手的时候也没有考虑太多。”
  “行了,下去吧。那梁国不是与晋国在打仗吗?这该去插一手的就插一手,好好利用利用这一层关系,若是能够从晋国讨来些兵马,谅他陈诩也不敢妄为。”
  “诺!”
  城外馆舍。
  这段时间楚都风云不断,唯独这城外的馆舍却好似世外桃源一般,在这一场风波之中依旧能够泰然自若。
  凭栏远眺,那无尽的天边或许便是故国。
  甄宓面上愁苦,来这里这么久她最怕的就是有人来馆舍造访,每次有人来她都是最为担心的。晚一日入宫,就多一日的清白。
  她不明白为何皇帝陛下情愿让自己得孩子忍痛割爱,也要将自己下嫁到这楚国来。
  每日里听到郦横说着北面战场,王郎已经率军出关,挂帅远征,她每日都会在这凭栏处远眺,在这里祈祷,惟愿他能够平安。
  “公主,这春来天凉,回去吧?”
  不知觉间,已是永和八年春了。
  “郦叔!”甄宓欠身,却并未入房中。
  “公主,从入了这楚国您就再未笑过了,这几日只怕您也听得些言语,却又更显得忧虑了许多。其实您大可不必如此。我昨日方才接到消息,太子殿下率四万人在洛阳击溃梁军十六万,斩首无数,光复洛阳诸关,如今已率军拿下阳城,直逼颍川阳关。如此胜绩让太子殿下名声大作,如今天下都知道咱们大晋的太子殿下何等英雄!”
  听完这话,甄宓的面上方才终于多了一抹笑容。这人安心了,也就不再操心这许多了,转身向着房中而去。
  “郦大人,蔡瑁来了。”
  “请他正厅稍侯!”
  “诺!”
  ‘蔡瑁?这个时候来只怕是为了北面的事儿吧?’他心中暗自盘算了一番,方才从这楼道之中走回去:‘看来这条件,还是得熬一熬,等到他蔡家撑不住的时候再出手,那条件自然也就好了太多了。’
  却说另一面,阳关。
  晋军大营,是夜。
  “殿下,军师,梁军派使者过来请求面见陛下。”副将抱拳,拜道。
  “梁军使者过来,只能是求和了!”庞统向着王昀笑着抱拳,道:“殿下,旗开得胜啊。一场仗就让昔日叱咤风云的梁王陈诩一溃千里,急于求和。如今殿下的名字已名扬九州,臣贺喜殿下。”
  王昀的面上喜色一闪而逝,他向着庞统拱手抱拳,道:“士元先生只怕是高抬我了,这些事情都是士元先生与诸位军师定下的,王某只是坐享其成罢了。只是如今这梁国求和,先生以为我当是战是和?”
  庞统抱拳,道:“臣以为,应当和。如今楚国内乱,我们无需再耗费兵力,且坐山观虎斗便是,等到这两头猛虎两败俱伤之际,再发兵荆州彼时天下可定!”
首节 上一节 515/66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明领主

下一篇:兵魂回档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