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带着工业革命系统回明朝

带着工业革命系统回明朝 第1000节


任何冒着生命危险前往欧洲进行贸易又能够侥幸活着回来的商人和水手,都是这个时代的英雄人物了。

除了李晋德他们庞大的商船船队,还有第四舰队的几艘战船回归,让海关的士兵都要严阵以待。

“李掌柜,你还活着就好了。呸,瞧我这张笨嘴,应该是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大富大贵之人总是能够逢凶化吉!”

西方公司的雇员为李晋德等人安全归来举行了小型的欢迎仪式,敲锣打鼓甚至还放鞭炮和舞狮,鞭炮的烟味让李晋德心生亲切感。

这就是故土啊。

“大富大贵谈不上,倒是第四舰队救了我一命。如果没有第四舰队,那些海盗不一定会放过我,说不定我会一直在北非当苦力。”李晋德唏嘘道。

“我们已经听说其中的缘由,谁能够想到南洋行省对于香料群岛垄断香料贸易的行为会引发奥斯曼帝国对我们的怨恨。李掌柜你这是受了无妄之灾罢了。以后我们进入西洋的时候一定要格外小心奥斯曼帝国的海盗船。”一个驻京城的董事说道。

李晋德露出难以形容的笑意,现在京城的人估计还不知道第四舰队在地中海大破奥斯曼帝国舰队、劫掠沿地中海城镇的事情,还把奥斯曼帝国的皇帝都给激怒了。双方目前来说已经处于水火不容的状态。

“李掌柜!我们是京城军部的人!”除了西方公司的董事和雇员前来迎接之外,还有军部也派来人找他。

带着工业革命系统回明朝
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 建立天文台

“军主大人想要找我详谈么?那还真是我的荣幸,等我抵达京城,我随叫随到。 ”李晋德听说楚云要找他了解欧洲那边的事情,意外之余说道。

“不错,毕竟即使是军主大人那般拥有卓越见识的人听说你的经历以后都觉得不可思议,他想要知道事情的详细情况,以帮助他对西洋的形势作出更好的判断。”从军部来的人说道。

李晋德点头,接下来他带着众人前往天津卫的火车站。天津卫已经出现了不少坚固的石质建筑,这些建筑一般都是官府使用水泥或者砖石建造,并且开始出现三层、四层相对较高的楼层,让李晋德颇为意外。

这个时候的天津卫三年一小变、五年一大变,正在以很快的速度发生着变化,与李晋德出发前已经多少不一样了。

当然真正的剧变不只是表面所看的那么简单,背后的技术变化发生在工厂、大学院等常人很难接触的地方。

京师大学堂的天文院则宣布一件大事,这里聚集了来自帝国各地投身于天文学研究的人才。萨琳娜加入了华夏籍之后就从海外部转移到了正规的学院,她选择的是天文院。

不过这也很正常,天文学并不是形而上学,不是什么不实用的科学。实际上农耕文明有赖于天文学来制定历法,大航海有赖于天文学的知识来确定船只在航行中的位置。

“我们的航海事业获得空前发展,海上航行急需精确的经度指示。天文院打算在燕山南麓建立一座新的天文台,校正天体运动星表和恒星位置的工作.并负责测量正确的经度。同时明正统年间建造的观星台将在新馆修建完毕后不再使用。浑仪、简仪、浑象等天文仪器,紫微殿、晷影堂等房屋则将被保留起来作为对古代天文成就的纪念。”天文院的院长向学员们宣布了天文院的计划。

下方的学生听到了天文台要成立的消息,不禁露出雀跃的表情。

要成立专门的天文台,说明就要配置新的望远镜,无论对于制定农历还是研究行星、经纬度都有极大的帮助!

“还有两件重要的事情你们需要知晓。第一件事情是我们将要使用新型的折射望远镜。这种新型的折射望远镜采用了消色差透镜,可以取代我们目前使用的长镜身望远镜。”

“消色差透镜?!透镜的色差问题可以得到解决吗?!”

萨琳娜尤为不懂:“怎么解决天文望远镜的色差问题?”

“色差的确是一个大问题,我们观察到的来自宇宙的光,生活中见到的光,其实就是多色光。红光、蓝光通过望远镜的透镜时折射率也各不相同,不同颜色的光汇聚在不同的焦距……所以我们观测到的天文图像不免带有色斑或晕环。为了获得好的观测效果,我们现在使用的折射望远镜需要用曲率非常小的透镜,镜身也尤其的长。”

“我们的物理学家研究出了一个新型的复合透镜,由一块冕牌玻璃制成的凸透镜和一块由火石玻璃制成的凹透镜组成,大概结构是这样的。有人知道如果一束平行光从左侧射过来,光是怎么折射的?”

院长一边为这些学员介绍他们使用的新望远镜的技术,一边对他们循循诱导,想要让他们学会自己分析问题。

他在黑板上用粉笔画出了复合透镜的结构。思路很简单,一块凸透镜和一块凹透镜紧挨在一起,形成了复合透镜。不过这样看似简单的技术创新,真的就是将两个东西拼起来那么简单吗?

“萨琳娜,你上来画出光在复合透镜中的折射路线图。”院长在众人中让萨琳娜上来。

“是!”萨琳娜并没有见过这样的复合透镜,不过她心里并不是完全没底。

科学的美妙之处便在于寻找最基础的知识一步步堆积起人类文明的大厦,就像是堆积木一样。当人们放弃几千年来凭借经验制造工具的模式,开始尝试着透过问题的本质时,那么就开始进入了技术大爆炸的时代。

比如掌握了力学的原理,就可以对万事万物进行受力分析一样,光学的原理在光学望远镜的运用上十分重要。

萨琳娜尝试着通过不同颜色的光在不同的介质、透镜中的传播情况用粉笔画出来,随着她亲自尝试分析光线在复合透镜之中的传播情况,她逐渐露出了理解的表情。

很明显当光线透过了复合透镜之后,不同颜色的光汇聚在一点,而且焦距并不远。也就是说不需要很长的镜身也可以比较好地解决色差的问题!

“好巧妙的方法!”萨琳娜见到最后的结果,感到大为震惊。

不只是萨琳娜,其他天文学院的学员都为最终分析的结果所惊动。他们通过基础的分析已经大致知道了消色差的方法!

“你能够知道冕牌玻璃和火石玻璃的折射率和色散系数、不同颜色光在不同透镜中的折射率和折射角度,并且你徒手将光束在复合透镜中的路线基本绘画正确,看来你的基本功掌握的很踏实,不愧是我们天文院的学生。”院长满意地看着自己的学生。

从不列颠到来的萨琳娜因为之前接触过伽利略等人的理论,所以有些物理学的基础,再加上在天文院的学习,已经有相当的知识储备。

毫不客气地说,她所知道的知识,连这个时代的伽利略等人都闻所未闻。

“现在你应该知道为什么要将冕牌玻璃制成的凸透镜和火石玻璃制成的凸透镜结合在一起了吧?”院长问道。

萨琳娜盯着黑板上的分析图:“是!冕牌玻璃制成凸透镜色散较低,火石玻璃制成的凹透镜色散较高。两个不同的透镜相互紧邻在一起,以便一个的色差能被另一个抵消掉。但冕牌玻璃的正透镜光学倍率不会被火石玻璃的负透镜抵消掉。复合透镜在整体上仍然是一个凸透镜,可以将不同颜色的光线聚集在相同的焦点上,但是消除了其中的色差!”

带着工业革命系统回明朝
第一千四百五十章 我回来了

“不错,正是将不同材质的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巧妙结合,才有了复合透镜。我们即将要使用的消色差天文望远镜将会让我们观察到更加清晰的图像。这是复合透镜的美妙之处。除此以外我们在今年还有一个非常之重要的项目。”天文院的院长说到了之前要宣布的两件事情。

其中一件事情对于天文院最为重要,他们天文院要在燕山南麓建立一座新的天文台,其次还有他们要进行的一个项目。

“什么项目?”天文院的学员不免感到惊奇。

“根据我们一些教授的计算,在今年将会发生一次罕见的天文现象——金星凌日!这是我们天文院进行观察和记录的好机会,这次需要进行详细的记录,为后人留下一笔重要的观测资料。如果错过了这一次观测机会,接下来起码60年都无法再次见到金星凌日的现象!也就是说,这可能是各位一生中唯一一次机会见到地球、金星和太阳出现在一条直线上,请务必全员到场。”院长说道。

被院长这么一说,几乎所有天文院的学员都沸腾了起来。

对于古代的老百姓而言星辰变动可能是一种上天的征兆或者警示,在西方火星象征着战神,而在中国古代称为“荧惑星”,往往和灾难、不详联系在一起。

但是对于天文系的学员而言,这次是亲眼见证和观察天文现象的好机会!

这一年发生的金星凌日现象是17世纪最后一次金星凌日现象。
首节 上一节 1000/1301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抗日之全能兵王

下一篇:太平洋超级帝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