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带着工业革命系统回明朝

带着工业革命系统回明朝 第685节


筱秀儿是医学部的,而大玉儿是经济系出身,她真正感兴趣的又是什么?

“如果女子想要走仕途,人科学部里面的院系会较合适。自然科学部培养出来的人很多都到了工厂、工地,他们一些人研究应用科学,但是自然科学很难,不同的学科之间相互交叉,一般人很难理解那些内容。你所参加的考核内容只是很浅显的一部分,还没有涉及到其艰涩的部分。”大玉儿在柳如是考虑的时候说道。

柳如是顺着名单扫过去,发现其一个有意思的院系:“这个数学系怎么样?”

“数学系?!”大玉儿和筱秀儿两个人面面相觑,她们都在科学院待过,知道这个学院的内容更不是常人能够深入钻研。

“你确定要选择如此艰涩难懂的方向吗?”筱秀儿和大玉儿两人都觉得难以想象,柳如是的选择出乎几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

“如果是其他学问涉及到算术,通常也是较浅显的算术知识,如果专门去研究这种艰涩的学问,可能会耽搁所有的青春,甚至没有任何的收获。”艾拉作为伙伴提醒道。

筱秀儿在医学部的学习有专门对口的工作,大玉儿也走仕途,可是如果柳如是选择了数学这种基础科学,以后可不好说是要做什么了。

柳如是也有些纠结,她目前没有自己的收入,还要养起陈圆圆,她必须要考虑到现实问题。

“以前我们的人注重实用,而对背后的自然原理归纳不足,我想要去研究最基层的问题。《九章算术》面有记载算术在实际问题的运用,我想基础科学如果能够更进一步,对解决实际问题也大有裨益吧?”柳如是说道。

“如果你这样想也无妨,本来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追求,我们怎好强求于你?”艾拉等人还是尊重柳如是的抉择。

“让我再好好想想……”柳如是也怕自己是一时心血来潮,做错了选择。

“还有半个月的时间,一点都不用着急,即使是数学系啊,还可以留在科学院做研究,科学院是有俸禄的,而且还不低,是要做出成果太难了,里面有很多天才人物。”艾拉说道。

艾拉提到的数学系的天才人物有楚云召唤过来的牛顿、泰勒、马克劳林、蒙日、高斯、伯努利等数学界的顶级人物,他们研究的领域有数论、偏微分、非欧几何等,很有可能是目前为止这个世界最艰涩的学问。

如果柳如是选择了进入数学系,那么她的导师们将是18-19世纪两百年来站在数学界巅峰的大师们,他们之任何一个人的研究成果都能够令人叹为观止。
第九百八十五章 适者生存思想的流行(二更)

天津卫码头,沉默了几个月的东方号蒸汽布缆船蓄势待发,有工人在下下搬运物资。

东方号布缆船又承接了新的布缆任务,正在准备船员出海航行所需要的物资。

“这一次的布缆任务与次抵达横滨港的海底电缆相规模要小一些,我们只需要将海底电缆拉到汉城,那里是高丽国的王城。如果京城到汉城的海底电缆铺设成功,那么渤海有了三条最主要的海底电缆,到辽南、江户城、汉城的海底电缆。”

海军总司令纳尔逊接收到了来自军部的任务,与次接通到东瀛国的海底电缆不同,这一次的目的是要使高丽国纳入华夏的电报络系统。

高丽国王世子李溰台以后,实施更加亲近华夏的外交政策,继续以华夏为宗主国,同时派遣更多的留学生学习这边的知识,并且按照这边的体制进行变革。

成立电报站的想法还是李溰主动派人提起来的,他认为高丽国既然要全面学习华夏,也应当设立电报站。于是京城到汉城之间的海底电缆项目开始实施了。这个项目不只是华夏单方面出钱,而且高丽国也参与了投资。

按照设想,汉城的电报站投入使用之后,如果九州军的工厂和技术人员闲置,那么可以帮助高丽国建立自己的电报络,以应付自从王世子李溰台以后不断发生的叛乱。

“预计布缆的时间要多久?”天津卫总兵跟在纳尔逊的旁边,略有兴趣地问道。

作为天津卫的总兵,他可是在这个地方见识到了各种东西,如接待东瀛使节团、高丽使节团、不列颠使节团,目睹海底电缆的建造等等。他相信自己如果写出一本回忆录,说不定还会很是畅销。

“这次预估花费的时间是次到东瀛国海底电缆项目的一半左右……我一个海军司令,现在都变成了布缆工程师。”纳尔逊自嘲道。

他以前所在的时代欧洲处于英法争霸的时代,终其一生都与海战逃不开关系,甚至他都是在海战丧命。但是此时东方在九州军的三支舰队控制下,高丽国水师、东瀛国水师根本不够看,甚至郑芝龙带领的北洋舰队可以将两国的水师压得死死的!

纳尔逊带领的直隶舰队的任务除了保护京师和防止北洋舰队、南洋舰队有任何叛变的可能以外,没有其他的作战目标了。为了充分利用资源,纳尔逊还担任起临时的布缆项目负责人。

“您还在乘坐胜利号、东方号在大海航行,而我更是只能够在地方抓贼了。现在天下太平,听说除了南洋还有些小股的叛乱以外,百姓们都相安无事。只要能够吃饱,谁会想着要闹事呢?”天津卫总兵也感慨道。

他是天津卫的治安官,平时只能够抓些小偷小摸,是shā're:n犯都变得很少。

“对于一些游手好闲之人,你们治安官一般会怎么做?”纳尔逊也对天津卫总兵的工作好。

“对于破产的流民,男的会赶到矿场、工厂干活,女的赶到纺织厂,所有人都要自食其力,用自己的劳动来获取食物和俸禄。您听过‘适者生存’这个理论吗?报纸已经有在宣传这个理论,我个人觉得很有道理。天津卫正在发生着剧变,所有人都只能试着去适应这种剧变,没有人可以不劳而获。”天津卫总兵说道。

“适者生存……”纳尔逊知道这是科学院的达尔和严复两个人提出来的理念。

之所以要宣传这种思想,有一个考虑是减少工业革命给曾经最伟大的封建王朝带来的转型的痛苦。

别看现在楚云统治的地方蒸蒸日,实际任何社会变革都会带来不适和一些失落的阶级,这是难以避免的事情。

如强行将所有的土地收归国有,地主阶级几乎直接宣布破产,在过去几年内引发了不少的叛乱。即使一些大地主得到部分补偿,他们设法维持以前的生活水平,结果得到的补偿一下子被挥霍而空,同样逃脱不了破产的命运。

还有将科举制改成学校制,不是所有旧派士子都能够接受数学、理学、律法这些新学,他们墨守成规又无法在九州军的新体制下生存,处境更加落魄。

还有因为机器的运用而破产的熟练工人,一些被取缔的职业,连媒婆这种传统职业都受到了不小的冲击。

社会的变革让一部分人沦落成为流民、贫民,如果不安置好他们,很有可能会引发社会的动荡。

同时需要一个理论来解释这种现象来减少百姓的恐慌。于是“适者生存”的理念开始传播,激励人们尽量去适应这个社会的变化。

纳尔逊在出发前和天津卫总兵闲聊的时候,有一艘来自厦门湾的大帆船靠岸。

“二狗子,你老实和我说,我儿子为什么要让我变卖了在厦门城的宅子,然后与你来到京城?那可是他父亲以前在海冒着被海盗截杀的危险赚钱买来的宅子啊。”一个四十多岁的妇女唠叨道。

“老夫人,少东家说过了,以后他要在京城发展了,自然是要住在京城的好。”李晋德派去接自己老娘的学徒解释道。

“呵,他来京城面见军主大人一趟,决心留在京城发展了?他的人脉可都是在厦门湾一带,可不认识京城的什么大人物。”李大娘显然对自己儿子抛弃已有的基业,打算在京城打拼的想法不是很赞同。

“老夫人您宽心吧,少东家有自己的打算,他想的可周全了。”学徒说道。

“我总觉他有什么事情瞒着我,在给我的家书闪烁其词。唉,我这儿子整天想着壮大他父亲的家产,是迟迟不肯找相好,到底老娘我什么时候能够抱孙子。”李大娘提到这一点来气。

何止是找相好,而是直接成婚了。学徒心里嘀咕,估计李晋德会怕老娘生气才不敢直接在家书和李大娘提起成婚的事情。
第九百八十六章 李大娘到来(三更)

“可吓坏我了,那个火车突突突的,动静这么大!”李大娘乘坐火车从天津卫到了京城,仍然回不过神来。

火车的轰隆声让她一个从来没有坐过火车的传统妇人受到了不小的惊吓,迟迟无法缓过神。

“小的一行人初次乘坐火车的时候也被吓了一大跳,只不过任何事多经历了习以为常了,这火车与马车并不太大的区别。”将李大娘接过来的学徒指着李晋德现在所居住的宅子,“这里便是少东家在京城新买的宅院。本来少东家只是租来这里临时住了一段时间,后来决定在京城发展以后,便直接买下来当自己的住所。”

“这座庭院看去也不怎么样,起我们在厦门城的老宅子差远了。”李大娘习惯了南方的建筑风格,对于北方感到不习惯。
首节 上一节 685/1301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抗日之全能兵王

下一篇:太平洋超级帝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