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好相公 第1241节
说到这里,秦天又道:“圣上,虽说是三年一考,但也不是说他们平时就不考了,我们可以把考上下发到各州县去,各县,每一年一考,考官选拔出来的人,可以授予秀才的称号,拥有了秀才的称号,就可以参加下一年的州试了,在州试获得提拔的,可以授予举人的称号,举人一般来说就可以做官了,而第三年的时候,举人可以来京城进行春试,考中了,才成为进士,如此他们不用每年都跑长安城来,而且还可以知道自己学习的成绩如何,这样岂不是方便了大家,也可以为我们大唐减少一些压力,提拔一些人才?”
考生在自己的州县就可以考生,自然可以省很多麻烦,而且通过州县的考试,可以让他们知道自己的实力,这样也好让他们对自己有一个更好的了解。
只有举人能够进京考试,长安城的春试人数就会少一些,这样对于朝廷,对于监考官什么来说,都减轻了压力。
秦天这样说完之后,朝中群臣顿时又议论纷纷起来,不过这个时候,已经有人赞同了,当然,也有人是反对的。
“我觉得秦大人的这个办法可行啊,这样细分下去之后,人才就是人才,州县的考试出类拔萃,来到京城之后也肯定出类拔萃啊。”
“不错,不错,而且减少了一些没本事的读书人来长安城,可以省事很多。”
“呸,这简直就是在耽误那些读书人,有的人聪明,一年之内就进步神速,你让他等三年,这不是在耗费别人的时间和青春吗,三年时间,他可以为朝廷做很多事情了。”
“就是,就是,有的人春试考试的时候,因为紧张没有写好,但他有可能是有真才实学的,这样的人你让他等三年,是不是太残忍了一些?”
朝堂之上,支持的和反对的吵来吵去,谁也说服不了谁,相比较下,此时的秦天反而平静了下来,任由这两拨人争吵个不休。
李世民这里,则再一次惊叹起来。
他没有想到秦天不仅想出了把科举制度一年一考改成三年一考,而且还提出了秀才和举人的概念,这样的概念,可以让那些读书人每年都在考试,每年都知道自己的水平,这样等他们进京赶考的时候,就又是一种情况,人才可以说最大限度的被收罗了起来啊。
而且,各地方都可以考试,那么这些人进京之后,那个地方的人考中进士的多,那个地方的官员就有面子,就有政绩啊,如此,官员为了政绩,肯定是会大力推广教育事业,而且只要这些人有能力,不管富贵贫贱,那些地方官应该都会大力的支持他们读书的吧?
读书的人多了,那些世家权贵的势力,肯定是要弱一些的。
想到这些之后,李世民越发兴奋起来。
秦天的这个办法,可以说是解决了好几个问题。
不过,看到朝中仍旧有很多人反对,李世民倒是有点犹豫,没有立马下决定,而且,这件事情影响到的读书人太多了,他觉得还是要看看那些读书人的反应才行,如果贸然就这样决定,万一后果无法控制,那可就要坏事了。
所以,朝中群臣这样说着的时候,李世民也只是任由他们双方不停的争吵,等他们争吵的差不多了,才终于开口道:“好了,此事以后再议,今天就退朝吧。”
群臣退去,长安城的雪还在纷纷扬扬的下着。
秦天刚走出大殿,就被一名太监给叫住了。
“小公爷,圣上宣你去御书房。”
听到这个,秦天笑了笑,点头应了下来。
御书房温暖如春,秦天进来之后连忙问道:“圣上,不知宣臣所为何事?”
李世民眯着眼看了看秦天,道:“你小子,还真是精明的很啊,你做这件事情,是不是因为杜如晦啊?”
秦天道:“什么事情都瞒不过圣上,不过,臣做此事,倒也不是为了杜大人,杜大人想到了此事,臣觉得对朝廷来说的确是有好处的,所以就给做了,就是不知道圣上什么意思,同意还是不同意。”
“朕是同意的,不过这事你想要办成却不容易,所以接下来的事情,你可要考虑清楚了。”
秦天颔首,他自然明白李世民这句话里的意思是什么,得罪了读书人啊,这事是好办的吗?
第1059章 围堵秦天
李世民叫秦天来御书房的目的很简单。
一来让秦天知道,这事不好办,要他有个心理准备。
二来嘛,就是让秦天明白他的意思,他是支持的,这样的话,秦天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会更有信心一点。
有了信心,这事自然也就好办许多了。
君臣两个人说完之后,秦天这才终于离开皇宫。
而这个时候,长安的雪已经弥漫,整个长安城都成了银白一片。
街上少有行人,秦天急匆匆的赶回了府上。
而就在秦天回府之后,朝廷要改革科举的事情很快在长安城传开了。
本来,南北士子还在为张生的事情闹着,可这件事情出现之后,双方顿时就偃旗息鼓了。
那件事情,虽然严重,但跟科举改革比,却是轻的多了,这件事情,才是影响他们最大的事情。
所以,在风雪弥漫的时候,南北士子突然停止了争吵,他们相互张望。
许久之后,一名南方士子站出来道:“这事我们以后再说,现在有更重要的事情,朝廷要改革科举制度,把一年改成三年,这简直是要耗费我们的生命啊,你们怎么看?”
这名士子说完,其他人立马就跟着说了起来。
“没错,没错,我们不能再这样闹下去了,必须团结一致,只有这样,才能够保住我们的利益。”
“一年一考改成三年一考,那我们岂不是要等很多年,这种事情绝对不行。”
“没错,没错,绝对不行,我们必须想个办法才行。”
“我们要抗议,要抗议……”
南北士子难得意见一致了一次,他们吵吵闹闹,很快就把矛头指向了秦天,因为整件事情,是秦天惹出来的,如果不是秦天在朝堂上提出那种事情,朝廷怎么可能会有改革的想法?
“我们必须去找秦天才行。”
“没错,找他。”
“…………”
大雪下了一夜,次日一早的时候才停,秦天今天不用去上朝,不过他正睡着的时候,突然有人急匆匆的在外面敲门。
“公子,出事了,出事了啊……”
考生在自己的州县就可以考生,自然可以省很多麻烦,而且通过州县的考试,可以让他们知道自己的实力,这样也好让他们对自己有一个更好的了解。
只有举人能够进京考试,长安城的春试人数就会少一些,这样对于朝廷,对于监考官什么来说,都减轻了压力。
秦天这样说完之后,朝中群臣顿时又议论纷纷起来,不过这个时候,已经有人赞同了,当然,也有人是反对的。
“我觉得秦大人的这个办法可行啊,这样细分下去之后,人才就是人才,州县的考试出类拔萃,来到京城之后也肯定出类拔萃啊。”
“不错,不错,而且减少了一些没本事的读书人来长安城,可以省事很多。”
“呸,这简直就是在耽误那些读书人,有的人聪明,一年之内就进步神速,你让他等三年,这不是在耗费别人的时间和青春吗,三年时间,他可以为朝廷做很多事情了。”
“就是,就是,有的人春试考试的时候,因为紧张没有写好,但他有可能是有真才实学的,这样的人你让他等三年,是不是太残忍了一些?”
朝堂之上,支持的和反对的吵来吵去,谁也说服不了谁,相比较下,此时的秦天反而平静了下来,任由这两拨人争吵个不休。
李世民这里,则再一次惊叹起来。
他没有想到秦天不仅想出了把科举制度一年一考改成三年一考,而且还提出了秀才和举人的概念,这样的概念,可以让那些读书人每年都在考试,每年都知道自己的水平,这样等他们进京赶考的时候,就又是一种情况,人才可以说最大限度的被收罗了起来啊。
而且,各地方都可以考试,那么这些人进京之后,那个地方的人考中进士的多,那个地方的官员就有面子,就有政绩啊,如此,官员为了政绩,肯定是会大力推广教育事业,而且只要这些人有能力,不管富贵贫贱,那些地方官应该都会大力的支持他们读书的吧?
读书的人多了,那些世家权贵的势力,肯定是要弱一些的。
想到这些之后,李世民越发兴奋起来。
秦天的这个办法,可以说是解决了好几个问题。
不过,看到朝中仍旧有很多人反对,李世民倒是有点犹豫,没有立马下决定,而且,这件事情影响到的读书人太多了,他觉得还是要看看那些读书人的反应才行,如果贸然就这样决定,万一后果无法控制,那可就要坏事了。
所以,朝中群臣这样说着的时候,李世民也只是任由他们双方不停的争吵,等他们争吵的差不多了,才终于开口道:“好了,此事以后再议,今天就退朝吧。”
群臣退去,长安城的雪还在纷纷扬扬的下着。
秦天刚走出大殿,就被一名太监给叫住了。
“小公爷,圣上宣你去御书房。”
听到这个,秦天笑了笑,点头应了下来。
御书房温暖如春,秦天进来之后连忙问道:“圣上,不知宣臣所为何事?”
李世民眯着眼看了看秦天,道:“你小子,还真是精明的很啊,你做这件事情,是不是因为杜如晦啊?”
秦天道:“什么事情都瞒不过圣上,不过,臣做此事,倒也不是为了杜大人,杜大人想到了此事,臣觉得对朝廷来说的确是有好处的,所以就给做了,就是不知道圣上什么意思,同意还是不同意。”
“朕是同意的,不过这事你想要办成却不容易,所以接下来的事情,你可要考虑清楚了。”
秦天颔首,他自然明白李世民这句话里的意思是什么,得罪了读书人啊,这事是好办的吗?
第1059章 围堵秦天
李世民叫秦天来御书房的目的很简单。
一来让秦天知道,这事不好办,要他有个心理准备。
二来嘛,就是让秦天明白他的意思,他是支持的,这样的话,秦天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会更有信心一点。
有了信心,这事自然也就好办许多了。
君臣两个人说完之后,秦天这才终于离开皇宫。
而这个时候,长安的雪已经弥漫,整个长安城都成了银白一片。
街上少有行人,秦天急匆匆的赶回了府上。
而就在秦天回府之后,朝廷要改革科举的事情很快在长安城传开了。
本来,南北士子还在为张生的事情闹着,可这件事情出现之后,双方顿时就偃旗息鼓了。
那件事情,虽然严重,但跟科举改革比,却是轻的多了,这件事情,才是影响他们最大的事情。
所以,在风雪弥漫的时候,南北士子突然停止了争吵,他们相互张望。
许久之后,一名南方士子站出来道:“这事我们以后再说,现在有更重要的事情,朝廷要改革科举制度,把一年改成三年,这简直是要耗费我们的生命啊,你们怎么看?”
这名士子说完,其他人立马就跟着说了起来。
“没错,没错,我们不能再这样闹下去了,必须团结一致,只有这样,才能够保住我们的利益。”
“一年一考改成三年一考,那我们岂不是要等很多年,这种事情绝对不行。”
“没错,没错,绝对不行,我们必须想个办法才行。”
“我们要抗议,要抗议……”
南北士子难得意见一致了一次,他们吵吵闹闹,很快就把矛头指向了秦天,因为整件事情,是秦天惹出来的,如果不是秦天在朝堂上提出那种事情,朝廷怎么可能会有改革的想法?
“我们必须去找秦天才行。”
“没错,找他。”
“…………”
大雪下了一夜,次日一早的时候才停,秦天今天不用去上朝,不过他正睡着的时候,突然有人急匆匆的在外面敲门。
“公子,出事了,出事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