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好相公 第945节
“…………”
突厥的这些人你一句我一句的说着,有认为第一种好的,也有觉得第二种好的,反正各有各的说词。
颉利可汗凝着眉头,却是没有急着表态。
第一种办法,如果五万五万的来,自然是可以的,胜算特别的大,但他是个十分谨慎的人,肯定不会让剩下的兵马都一下子离开,突厥王城,他肯定是要留下两万兵马的。
这两万兵马,一来是为了防止唐军绕道突袭,二来嘛,就是为了防范其他部落首领了。
他虽是突厥可汗,但其他部落首领要说没有取而代之的心,也不太可能。
可如果他在突厥王城留下了两万拱卫之师,那四万兵马对决唐军,胜算怕就不大了啊,最多也就一半。
一半的胜算,是很容易出现意外的。
所以,考虑到这些之后,颉利可汗基本上就把第一种办法给排除了。
紧接着就是第二种办法,这个办法,让一支唐军长驱直入,直接攻打到了突厥王城,这对突厥来说是很危险也很冒险的一件事情,稍有不慎,就有可能万劫不复啊。
但同时,却也最大限度的提高了他们这一战的胜率。
颉利可汗还很年轻,他是那种敢拼的人,也敢赌。
所以,考虑好后,颉利可汗就站了出来:“第二种办法是可行的,如今大家看看,我们是主攻谁的队伍,秦天的,还是侯君集和苏定方的。”
颉利可汗一句话,就等于是认定了这个作战策略,其他人见此,也就没有再继续争论下去,而是开始思考,他们是先灭掉秦天的兵马呢,还是先灭掉侯君集和苏定方的兵马。
如何做,关系重大呢。
第812章 二月二春风不度
是先灭秦天,还是先灭侯君集和苏定方。
这对突厥来说是个问题。
颉利可汗问出这个问题之后,群臣相互张望,最后又都把目光投到了武阳子身上。
既然这个办法是武阳子提出来的,那先灭谁,自然要交给他了,这样的话,就算出了问题,那也是武阳子的问题。
面对这种情况,武阳子倒是不以为意,浅浅一笑后,道:“可汗陛下,臣以为,当以主要兵力,灭掉秦天的三万兵马才行。”
说到这里,武阳子顿了一下,然后才又继续说道:“秦天此人狡诈,让他直入突厥王城,相对来说危险一些,而且他的兵马也多,侯君集和苏定方的两万兵马攻城的话,我们更有胜算,而且,灭掉了秦天,心头大患看可除去,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多了。”
突厥王城是不能面临太大的危险的,从这点出发,对苏定方和侯君集不设防是最好的。
当然,也不说不设防,只是不派大量的兵马阻扰他们的进攻,途中,不少部落的人肯定会对他们进行各种试探的。
而秦天这边,除了一些部落的试探阻击外,还会有更多的兵马,等待着与他们决一死战。
此时的突厥,并没有感到丝毫的紧张和压力,他们只是在决定灭掉谁而已。
武阳子这样说完之后,颉利可汗点点头,他也觉得先灭掉秦天是最好的一种情况。
“好,那就派六万兵马,与秦天决战吧。”
说着,颉利可汗又突然问道:“在何处与秦天决战好?”
“可汗陛下,唐军要攻打我突厥王城,必定要过河口沙漠,我们在沙漠这边等着他们就行了,河口沙漠虽然不是很大,但他们也要十天左右才可以走出来,而他们进入沙漠之后,可能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而我们,也可以派一些人进去试探他们,让他们受尽折磨,等他们出了沙漠,我们就趁着他们来不及休息的时候,对他们发动攻击。”
突厥要的,仍旧是以逸待劳,而他们的地势,可以给他们更好的条件让他们以逸待劳。
一个必须衡越的沙漠,会让唐军疲惫,会削弱他们的斗志,而且,沙漠里面的一些人,也会让他们的日子变的更加的难过。
武阳子的话说完之后,朝堂上的其他人多多少少都明白了武阳子话里的意思。
河口沙漠,那里的环境可是差的很,特别是春天的时候,沙尘暴更是频繁,就是他们突厥人,有时候都不敢在春天的时候进去,唐军只要进去了,就等着受苦吧。
而且,他们突厥有一个部族,一直生活在里面,到时候可以让这个部族的将士对唐军进行骚扰,掠夺他们的食物,如此,取得胜利也就指日可待了。
大家忍不住笑了起来,仿佛,他们已经看到了希望,看到了他们对大唐的极尽掠夺。
颉利可汗嘴角微微抽搐了一下,这一次,他要让大唐血债血偿,知道他突厥的厉害,他要灭尽唐军。
就想大唐灭他突厥部落一样。
-------------------
二月二。
长安城的二月二,应该已经是草长莺飞,花香袭人了。
但定襄城这边,却还未见柳绿新芽,连风吹来,都还带着料峭。
不过,比起之前的寒冬腊月,这个时候的定襄城已经算是暖和的了。
对于唐军来说,就算此时出战,也并无任何的不适应,一些耐寒的将士,甚至都把厚厚的衣服脱了下来。
二月二的定襄城,很多百姓已经从家里走了出来,来到大街上做一些庆祝二月二的活动,比如说舞龙,比如说剃头理发,吃富贵果等等。
不过,就在定襄城百姓热闹着的时候,唐军这边,却是带着兵马离开,直奔清水河而去。
这是他们进入突厥境内之后所需要经过的一条河。
突厥境内,河流也还是不少的,不过这里的河流相对来说都是一些小河,起不到阻碍唐军的作用,而且这些河流,也只是为突厥百姓提供日常的饮水所需。
唐军要走清水河,自然也是为了补充军中所需。
进入突厥之后,没有水井,没有人家,所需要的水,就全靠这些小溪小河了,而过了清水河,就是河口沙漠,他们必须在进入沙漠之前,储备好足够的水源。
突厥的这些人你一句我一句的说着,有认为第一种好的,也有觉得第二种好的,反正各有各的说词。
颉利可汗凝着眉头,却是没有急着表态。
第一种办法,如果五万五万的来,自然是可以的,胜算特别的大,但他是个十分谨慎的人,肯定不会让剩下的兵马都一下子离开,突厥王城,他肯定是要留下两万兵马的。
这两万兵马,一来是为了防止唐军绕道突袭,二来嘛,就是为了防范其他部落首领了。
他虽是突厥可汗,但其他部落首领要说没有取而代之的心,也不太可能。
可如果他在突厥王城留下了两万拱卫之师,那四万兵马对决唐军,胜算怕就不大了啊,最多也就一半。
一半的胜算,是很容易出现意外的。
所以,考虑到这些之后,颉利可汗基本上就把第一种办法给排除了。
紧接着就是第二种办法,这个办法,让一支唐军长驱直入,直接攻打到了突厥王城,这对突厥来说是很危险也很冒险的一件事情,稍有不慎,就有可能万劫不复啊。
但同时,却也最大限度的提高了他们这一战的胜率。
颉利可汗还很年轻,他是那种敢拼的人,也敢赌。
所以,考虑好后,颉利可汗就站了出来:“第二种办法是可行的,如今大家看看,我们是主攻谁的队伍,秦天的,还是侯君集和苏定方的。”
颉利可汗一句话,就等于是认定了这个作战策略,其他人见此,也就没有再继续争论下去,而是开始思考,他们是先灭掉秦天的兵马呢,还是先灭掉侯君集和苏定方的兵马。
如何做,关系重大呢。
第812章 二月二春风不度
是先灭秦天,还是先灭侯君集和苏定方。
这对突厥来说是个问题。
颉利可汗问出这个问题之后,群臣相互张望,最后又都把目光投到了武阳子身上。
既然这个办法是武阳子提出来的,那先灭谁,自然要交给他了,这样的话,就算出了问题,那也是武阳子的问题。
面对这种情况,武阳子倒是不以为意,浅浅一笑后,道:“可汗陛下,臣以为,当以主要兵力,灭掉秦天的三万兵马才行。”
说到这里,武阳子顿了一下,然后才又继续说道:“秦天此人狡诈,让他直入突厥王城,相对来说危险一些,而且他的兵马也多,侯君集和苏定方的两万兵马攻城的话,我们更有胜算,而且,灭掉了秦天,心头大患看可除去,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多了。”
突厥王城是不能面临太大的危险的,从这点出发,对苏定方和侯君集不设防是最好的。
当然,也不说不设防,只是不派大量的兵马阻扰他们的进攻,途中,不少部落的人肯定会对他们进行各种试探的。
而秦天这边,除了一些部落的试探阻击外,还会有更多的兵马,等待着与他们决一死战。
此时的突厥,并没有感到丝毫的紧张和压力,他们只是在决定灭掉谁而已。
武阳子这样说完之后,颉利可汗点点头,他也觉得先灭掉秦天是最好的一种情况。
“好,那就派六万兵马,与秦天决战吧。”
说着,颉利可汗又突然问道:“在何处与秦天决战好?”
“可汗陛下,唐军要攻打我突厥王城,必定要过河口沙漠,我们在沙漠这边等着他们就行了,河口沙漠虽然不是很大,但他们也要十天左右才可以走出来,而他们进入沙漠之后,可能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而我们,也可以派一些人进去试探他们,让他们受尽折磨,等他们出了沙漠,我们就趁着他们来不及休息的时候,对他们发动攻击。”
突厥要的,仍旧是以逸待劳,而他们的地势,可以给他们更好的条件让他们以逸待劳。
一个必须衡越的沙漠,会让唐军疲惫,会削弱他们的斗志,而且,沙漠里面的一些人,也会让他们的日子变的更加的难过。
武阳子的话说完之后,朝堂上的其他人多多少少都明白了武阳子话里的意思。
河口沙漠,那里的环境可是差的很,特别是春天的时候,沙尘暴更是频繁,就是他们突厥人,有时候都不敢在春天的时候进去,唐军只要进去了,就等着受苦吧。
而且,他们突厥有一个部族,一直生活在里面,到时候可以让这个部族的将士对唐军进行骚扰,掠夺他们的食物,如此,取得胜利也就指日可待了。
大家忍不住笑了起来,仿佛,他们已经看到了希望,看到了他们对大唐的极尽掠夺。
颉利可汗嘴角微微抽搐了一下,这一次,他要让大唐血债血偿,知道他突厥的厉害,他要灭尽唐军。
就想大唐灭他突厥部落一样。
-------------------
二月二。
长安城的二月二,应该已经是草长莺飞,花香袭人了。
但定襄城这边,却还未见柳绿新芽,连风吹来,都还带着料峭。
不过,比起之前的寒冬腊月,这个时候的定襄城已经算是暖和的了。
对于唐军来说,就算此时出战,也并无任何的不适应,一些耐寒的将士,甚至都把厚厚的衣服脱了下来。
二月二的定襄城,很多百姓已经从家里走了出来,来到大街上做一些庆祝二月二的活动,比如说舞龙,比如说剃头理发,吃富贵果等等。
不过,就在定襄城百姓热闹着的时候,唐军这边,却是带着兵马离开,直奔清水河而去。
这是他们进入突厥境内之后所需要经过的一条河。
突厥境内,河流也还是不少的,不过这里的河流相对来说都是一些小河,起不到阻碍唐军的作用,而且这些河流,也只是为突厥百姓提供日常的饮水所需。
唐军要走清水河,自然也是为了补充军中所需。
进入突厥之后,没有水井,没有人家,所需要的水,就全靠这些小溪小河了,而过了清水河,就是河口沙漠,他们必须在进入沙漠之前,储备好足够的水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