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崛起1646 第383节
“不就是火炮多些。”苏利紧咬槽牙,发狠道,“他娘的,不攻中路也罢,老子近二百条战船围也围死你!”
他想到此处,当即对身旁副将吼道:“传令,中军转向正西,直击敌阵前端大船!
“两翼战船即刻向中军靠拢,速贴近敌船混战!”
“遵令!”
只是他自以为算无遗策,却不知明军火力,尤其是重火力绝大多数都集中在战列线最前面这四条盖伦战船上。
若苏利不计损失坚决攻击战列线中段,郑成功就只能令四条主力舰转向增援,这期间清军或许还有短暂的机会与明军小船搏上一搏。
但苏利却命令围攻明军前端盖伦战船,这简直就是自己往炮口上送。
随即,苏利坐船上令旗变幻,清军中队三角阵中的战船立刻左满舵,而后船帆迅速摆斜,仅极短的工夫,整个战阵便转为向西疾驰。
这便是东方硬质船帆的优点,风帆可以沿桅杆转动,瞬间就能捕捉到最佳迎风角度,船速短时间就能大为提高。
郑成功在望远镜中看到建虏中军战船急转,又闻身旁副官道:“提督大人,虏两翼转向我们这边来了。”
他举目扫了一圈,便已大致明白了敌军意图,立刻吩咐道:“传令,暂停开炮。战列线左舵,航向正南,转向完毕后收帆。
“刘国轩部转向南南东,从敌中军后侧穿过,而后右转正西截住敌军左翼。不用与其激战,拖住他们就行。
“章国炫领后队六条小型盖伦和七条艍船脱离战列线,也转向南南东,抄截敌中军后队。”
南南东是航海中常用的标示方向的罗经点法的一个点位,大约是正南偏东二十多度。
“是!”
很快,大明水师的主力战船有些笨拙地向左转过四十五度,变为头南尾北的阵型。盖伦船重量大,船帆又不能随便转动,在所有主战舰一起急转的过程中,明军经验尚不够丰富的水手们已很难保持战列线如先前那般整齐了。
此时建虏中军大队正向西而来,明军经过左转之后正横在其前进的路线上,而且双方距离一下就接近到了一百来步。
其实以最保险的战术,明军应该右转向朝向正西,使战列线继续与虏船保持平行,以左舷主炮射击。
但郑成功考虑到此时右舵是逆流转向,盖伦船转向本就缓慢,很可能导致还未转至正西敌舰便已冲到近前,那么最南端的邵武号就有被分割包围的风险。
虽然邵武号不怕和清军战船拼火力,但四五条敌船进行跳帮战,邵武号上的水手们定会遭受极大的伤亡。
而左舵则是顺流,几乎立刻便能完成转向正南。
于是他索性将明军战船火力强的优势发挥到极致,将四条主力战船和五条小型盖伦横在敌阵前方,在极近的距离集中交叉火力一次将虏船击溃。
待明军战列线上的战船基本达成以左舷对敌之后,郑成功果断下令:“传令,全军自由射击!”
第417章 近距离齐射
清军中路所剩的七条大型战船从完成转向之后便在不停开炮。
不过前装滑膛炮的命中率实在可怜,尤其建虏并未将大炮集中使用,故而其船艏所有的四门十二磅和六门九磅炮发射了三轮,仅有三炮弹命中明军战船。
而这三炮当中,又只有一颗十二磅炮弹在相距一百二十步处射穿了建昌号的左干舷上部。不过好在建昌号厚实的船体抵消了炮弹大部分威力,那颗铁球进入其船舱时已是强弩之末,又撞倒了一门九磅炮之后,终于落在了地上。
不过饶是如此,炮弹穿过船壳时崩出的木屑依旧令八名明军炮手倒在血泊中,另有几人被炮弹击中船体时巨力震得有些发晕。
医兵立刻冲过炮甲板,用担架将伤者运去了底舱。
但随后,明军旗舰邵武号上扬起了全军射击的令旗,同时号角也传达了相同的命令。
大炮早就装好了弹药,观瞄手也已反复瞄准了很多遍,所有明军士兵都憋着一口气。待听到开炮命令,超过五十门各种口径的大炮立刻急不可待地发出震天怒吼。
六磅和九磅炮大多换上了链弹或葡萄弹,瞄准清军战船的甲板射击。
链弹顾名思义,就是用铁链将两枚炮弹连在一起同时装入炮膛。发射之后两颗铁球便在铁链的牵引下相互环绕旋转,飞行过程中极易缠住敌船的桅杆。
这一轮炮火之中,明军共发射出十三发链弹,其中便有两发准确击中了建虏一条“昌”字号大战船和一条“玄”字号九百料福船。
在炮弹巨大的冲力之下,两条船的前桅杆如火柴棍一般被轻易折断,而那条“定玄”号更是连主桅也在链弹余威下向后翻折了四十度,中部爆出一蓬木碴。
而那些侥幸躲过链弹的虏船却南逃其他的散弹射击。在一百步般的近距离,以散弹的覆盖面,想要射不中简直是不可能的。
硬质船帆不像布帆那样一发炮弹一个洞,硬帆在散弹的拉扯下会如同纸张般被撕开。若是帆中间的肋杆中弹,那更是会导致小半面帆都飞出去。
是以仅这一轮的中、轻型炮的火力,就令迎面而来的三条敌船的桅杆或帆几乎全毁,还有一条的前帆撕掉了一大半。仅有最后面三条船得以保全了自己的动力。
而真正的死神却是明军的十二磅及十八磅重炮。尤其是位于邵武号左舷下层炮甲板的三门十八磅炮。
晨曦从炮口的瞄具紧盯着最前面那条敌船,头也不回道:“再升高两圈。”
点火手立刻依言转了炮尾螺杆上的手柄,三千多斤的大炮炮口随即向下压了一些。
晨曦眯眼又瞄了几下,摇头道:“还得升高一圈……诶,好!”
随后点火手用力拉开了火门旁的击锤,将连接扳机的绳子在手指上绕了两圈,又退后了三步。
几乎是同时,下令开炮的号声飘至,晨曦做了最后一次校验,也退到了安全距离外。
在身旁火炮的轰鸣声中,点火手敏锐地听到了指挥官喊到了“六”,他立即毫不犹豫地拉动手中的击发绳。
随着令炮舱微微震颤的巨响,一颗巨大的铁球以无可阻挡之势直击驶在最前面的“昌”字号虏船。
射吃水线位置非常讲究,若着弹点太高,海水无法灌入船内,着弹点太低,则会钻入水中,海水巨大的阻力很轻易就能将十八磅炮的威力减小到还不如四磅炮。
晨曦瞄得极为准确,炮弹几乎是贴着水面正中敌船船头左侧。
炮弹毁灭般的力量将那条千料战船的前侧砸出一个可怖的黑洞,又借余势一连穿透两层水密舱才终于停了下来。
由于中弹虏船仍在高速前进,顿时海水疯狂从破口涌入,仅几个呼吸的工夫,那条近两丈高的巨大战船便向左侧倾倒下去。
他想到此处,当即对身旁副将吼道:“传令,中军转向正西,直击敌阵前端大船!
“两翼战船即刻向中军靠拢,速贴近敌船混战!”
“遵令!”
只是他自以为算无遗策,却不知明军火力,尤其是重火力绝大多数都集中在战列线最前面这四条盖伦战船上。
若苏利不计损失坚决攻击战列线中段,郑成功就只能令四条主力舰转向增援,这期间清军或许还有短暂的机会与明军小船搏上一搏。
但苏利却命令围攻明军前端盖伦战船,这简直就是自己往炮口上送。
随即,苏利坐船上令旗变幻,清军中队三角阵中的战船立刻左满舵,而后船帆迅速摆斜,仅极短的工夫,整个战阵便转为向西疾驰。
这便是东方硬质船帆的优点,风帆可以沿桅杆转动,瞬间就能捕捉到最佳迎风角度,船速短时间就能大为提高。
郑成功在望远镜中看到建虏中军战船急转,又闻身旁副官道:“提督大人,虏两翼转向我们这边来了。”
他举目扫了一圈,便已大致明白了敌军意图,立刻吩咐道:“传令,暂停开炮。战列线左舵,航向正南,转向完毕后收帆。
“刘国轩部转向南南东,从敌中军后侧穿过,而后右转正西截住敌军左翼。不用与其激战,拖住他们就行。
“章国炫领后队六条小型盖伦和七条艍船脱离战列线,也转向南南东,抄截敌中军后队。”
南南东是航海中常用的标示方向的罗经点法的一个点位,大约是正南偏东二十多度。
“是!”
很快,大明水师的主力战船有些笨拙地向左转过四十五度,变为头南尾北的阵型。盖伦船重量大,船帆又不能随便转动,在所有主战舰一起急转的过程中,明军经验尚不够丰富的水手们已很难保持战列线如先前那般整齐了。
此时建虏中军大队正向西而来,明军经过左转之后正横在其前进的路线上,而且双方距离一下就接近到了一百来步。
其实以最保险的战术,明军应该右转向朝向正西,使战列线继续与虏船保持平行,以左舷主炮射击。
但郑成功考虑到此时右舵是逆流转向,盖伦船转向本就缓慢,很可能导致还未转至正西敌舰便已冲到近前,那么最南端的邵武号就有被分割包围的风险。
虽然邵武号不怕和清军战船拼火力,但四五条敌船进行跳帮战,邵武号上的水手们定会遭受极大的伤亡。
而左舵则是顺流,几乎立刻便能完成转向正南。
于是他索性将明军战船火力强的优势发挥到极致,将四条主力战船和五条小型盖伦横在敌阵前方,在极近的距离集中交叉火力一次将虏船击溃。
待明军战列线上的战船基本达成以左舷对敌之后,郑成功果断下令:“传令,全军自由射击!”
第417章 近距离齐射
清军中路所剩的七条大型战船从完成转向之后便在不停开炮。
不过前装滑膛炮的命中率实在可怜,尤其建虏并未将大炮集中使用,故而其船艏所有的四门十二磅和六门九磅炮发射了三轮,仅有三炮弹命中明军战船。
而这三炮当中,又只有一颗十二磅炮弹在相距一百二十步处射穿了建昌号的左干舷上部。不过好在建昌号厚实的船体抵消了炮弹大部分威力,那颗铁球进入其船舱时已是强弩之末,又撞倒了一门九磅炮之后,终于落在了地上。
不过饶是如此,炮弹穿过船壳时崩出的木屑依旧令八名明军炮手倒在血泊中,另有几人被炮弹击中船体时巨力震得有些发晕。
医兵立刻冲过炮甲板,用担架将伤者运去了底舱。
但随后,明军旗舰邵武号上扬起了全军射击的令旗,同时号角也传达了相同的命令。
大炮早就装好了弹药,观瞄手也已反复瞄准了很多遍,所有明军士兵都憋着一口气。待听到开炮命令,超过五十门各种口径的大炮立刻急不可待地发出震天怒吼。
六磅和九磅炮大多换上了链弹或葡萄弹,瞄准清军战船的甲板射击。
链弹顾名思义,就是用铁链将两枚炮弹连在一起同时装入炮膛。发射之后两颗铁球便在铁链的牵引下相互环绕旋转,飞行过程中极易缠住敌船的桅杆。
这一轮炮火之中,明军共发射出十三发链弹,其中便有两发准确击中了建虏一条“昌”字号大战船和一条“玄”字号九百料福船。
在炮弹巨大的冲力之下,两条船的前桅杆如火柴棍一般被轻易折断,而那条“定玄”号更是连主桅也在链弹余威下向后翻折了四十度,中部爆出一蓬木碴。
而那些侥幸躲过链弹的虏船却南逃其他的散弹射击。在一百步般的近距离,以散弹的覆盖面,想要射不中简直是不可能的。
硬质船帆不像布帆那样一发炮弹一个洞,硬帆在散弹的拉扯下会如同纸张般被撕开。若是帆中间的肋杆中弹,那更是会导致小半面帆都飞出去。
是以仅这一轮的中、轻型炮的火力,就令迎面而来的三条敌船的桅杆或帆几乎全毁,还有一条的前帆撕掉了一大半。仅有最后面三条船得以保全了自己的动力。
而真正的死神却是明军的十二磅及十八磅重炮。尤其是位于邵武号左舷下层炮甲板的三门十八磅炮。
晨曦从炮口的瞄具紧盯着最前面那条敌船,头也不回道:“再升高两圈。”
点火手立刻依言转了炮尾螺杆上的手柄,三千多斤的大炮炮口随即向下压了一些。
晨曦眯眼又瞄了几下,摇头道:“还得升高一圈……诶,好!”
随后点火手用力拉开了火门旁的击锤,将连接扳机的绳子在手指上绕了两圈,又退后了三步。
几乎是同时,下令开炮的号声飘至,晨曦做了最后一次校验,也退到了安全距离外。
在身旁火炮的轰鸣声中,点火手敏锐地听到了指挥官喊到了“六”,他立即毫不犹豫地拉动手中的击发绳。
随着令炮舱微微震颤的巨响,一颗巨大的铁球以无可阻挡之势直击驶在最前面的“昌”字号虏船。
射吃水线位置非常讲究,若着弹点太高,海水无法灌入船内,着弹点太低,则会钻入水中,海水巨大的阻力很轻易就能将十八磅炮的威力减小到还不如四磅炮。
晨曦瞄得极为准确,炮弹几乎是贴着水面正中敌船船头左侧。
炮弹毁灭般的力量将那条千料战船的前侧砸出一个可怖的黑洞,又借余势一连穿透两层水密舱才终于停了下来。
由于中弹虏船仍在高速前进,顿时海水疯狂从破口涌入,仅几个呼吸的工夫,那条近两丈高的巨大战船便向左侧倾倒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