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崛起1646 第703节
他只得咬牙低头道:“不敢,全凭李大人吩咐。”而后看着一众大明军官走进岛津军队中,在通译配合下开始重新整队。
半个时辰后,这些倭兵总算在新任军官调教下整好了队伍,跟着鼓点声,排纵列向西行去。
离开莱州港,又走了三四里地,桦山久守便看到眼前一片军营。
等他在李业志带领下进了营,这才发现营中的士卒竟也是日本人。看装束似乎是丰臣家的兵,却也是大明军官在带队,这倒让他心中略平衡了些。
营中还有一队兵马,人数能有两三千,说的像是朝鲜话。后来他才知道,那是朝鲜国王李倧派来的兵。
那些朝鲜兵无不羡慕地看着倭军队伍前面的大明军官,似乎那是极为荣耀之事,直到一个多月后桦山久守见识了明军军官的指挥能力,才终于明白了这其中缘由。
次日,岛津军、丰臣军一共五千五名人,加上两千五百闵承孝带领的朝鲜兵,一同拔营北上,往北京赶去。
这一路上,桦山久守可谓是大开眼界!
他首先便是感叹于大明伙食之优——顿顿糙米饭、炒土豆丝管保,每隔一天还能吃顿肉!
明朝人装肉的器具也极为奇特,那是一个透明的罐子,据说装在里面的肉半年都还是新鲜的!肉的种类也非常多,除了常见的猪、鱼之外,竟还有一种叫做什么“袋鼠”的肉,据说是从万里之外的澳洲运来的。
他手下的士兵原本都以为来大明是件苦差事,如今个个乐不可支,估计便是拿鞭子赶,都没人愿意回日本的。
不过看同行的朝鲜兵,却都是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由于语言不通,他也没法询问,是以也无从得知曾有三千多朝鲜兵和更多的朝鲜民夫死在南直隶的事情。
除了食物之外,大明的道路以及车辆也都令桦山久守惊讶不已。
从莱州出发,沿途都是宽大的官道,修筑得极为平整,使得行军速度比在日本时快了三四成。
而装载军器、辎重的车子也非常奇特,有四个巨大的车轮,用一种黑色有弹性的东西包裹,不但行驶稳定,而且极省马力。两匹马就能拖动一辆一人半高,装满罐头的车子前行。
最奇妙的是,这车子遇到沟坎还会自行上下起伏降低震颤。他曾趴在车下看过,方知那车轮都是装在弹簧片上的,据说称作“减震簧”,乃是大明天子发明的。
桦山久守以为此行的震惊已经够多了,但等他到了北京才知道,这才是刚开始而已。
李业志极为大方地给他手下这些人全部换了新的武器和甲胄。什么精钢的长枪、倭刀、铁炮几乎不限制地供应,最夸张的是,那种内衬钢片的“棉甲”竟也是一人一件!
桦山久守试过,这东西对刀矛的防御力虽略逊于自己祖传的“赤竹具足”铠,但用来抵御箭矢、铁炮之类,却远强于自己的铠甲。
他看着手下这些装备精良,不,应该说是装备奢华的士兵,暗忖这队人马若能带回日本去,随便对付个一万德川军都是轻而易举之事。
两日后,又有上杉家的两千多兵和朝鲜李瑛所派的一千三百多人来到北京。
这些人马领取了新的武器、甲胄之后,在三千明军的护送下,开始继续北上辽东。
待出了北京东面的临时大营,桦山久守便看到大量的粮米、衣物、炮弹等物资堆得如小山一般。
在那“小山”的脚下,四根光滑笔直的粗“木条”搭建在碎石子上,一直延伸到视野尽头。
在木条上面,则是成片又宽又高的车子,而且多是三辆或四辆首尾衔接,用六到十匹马拖拽,沿那笔直的木条前行。
他看着上千名带着镣铐的光头奴隶——其实就是剃了鞭子的建虏——在鞭子驱赶下,将一袋袋一箱箱的辎重不断装进那大车之中,每车怕得有两千斤以上!
但这么重的车子,纵然三辆连在一起,也被六匹马也轻而易举地拉走,显然那些车子行驶在木条上面极为省力。
第789章 兵临松锦
很快,桦山久守有了亲自体验木轨道交通的机会。
所有岛津军士兵在李业志的指挥下,登上了木轨专用的车厢。这是专门用来运送人员及重要物资的车子,上有雨棚,内配座椅,每车可坐十四人,四辆车连在一起,用八匹马拖拽。
不过由于倭兵普遍瘦小,故而李业志给每辆车里都塞了十六到十八个人,前后数百辆车迤逦而行,一次便将岛津军、丰臣军、上杉军总计八千多人运走。
桦山久守作为军官,被分到和李业志同乘最前面的车子。车上只有九个座位,稍显宽敞些,另外车厢中部还有个小木几。
载人的木轨道车都是装了减震的,加上木轨道本身就比较平稳,简直比坐轿还要舒服,以至于桦山久守很快便靠在座椅上睡着了。
待太阳开始西沉,他被手下家将叫醒,说要吃晚饭了。
桦山久守眼前一亮,今天轮到吃肉了,他咽了口吐沫,问道:“是吃鱼还是袋鼠?啊,这到哪儿了?”
“回大人,好像是海鱼。刚才说已经出了通州。”
桦山久守先前大概看过地图,顿时吃了一惊,“已过通州?这不到半天时间就走了三十多里?!”
“没错,走了三十五里。”李业志一旁不在意道,“木轨道运兵,可日行八九十里。如遇急情,夜里还能走四十多里。”
一昼夜一百三十里!桦山久守脸都白了,这哪里是行军,简直是在飞!要知道,这车上的士卒可一直坐着,丝毫没有急行军的疲累,到了战场立刻就能投入战斗。
这速度放在后世肯定是不值一提,便是最早期的火车也能率木轨道十条街。然而,在十七世纪,这简直就是奇迹!
大队车马停在紧邻轨道的专用驿站旁。驿站早就接道指令,备了大量饭食,交到车上的士兵手中。另有人开始更换马匹,喂草料,一片繁忙景象。
桦山久守吃着煮袋鼠肉,却不禁有些失神。
就在一年之前,他还以为大明已是日暮西山,再无数千年来的强盛。但经过去年大明水师的巨舰炮击江户之事,又有近日所见诸多令人不可思议的新奇事物,让他深知,天朝仍是天朝,仍是远非日本可以挑衅的强大帝国!
还是家督大人有先见之明!他心中暗道,看这情形,只要能攀上大明这条粗腿,西军必能击败德川家光!自己豁出命来也要为岛津家赢得大明朝廷的好感!
就这样,沿木轨道向北连走了七天,温度愈发的寒冷,经过永平府时,桦山久守及手下士兵又领了棉衣。明朝的一应后勤工作端的是做到了极致。
这一日,桦山久守听到两名家将看着窗外兴奋地低声交谈,他也好奇地探头向外望去,就见北面一座巍峨雄关,两侧的城墙连绵直到天际,观之令人心潮澎湃。
这应当就是长城了。他定睛看去,却见长城靠东侧的一段被人拆去了二三十丈,木轨道正由此穿过,继续指向北面。
在长城缺口的左侧,建有一座四五丈高的“天守阁”,其实就是座棱堡,死死扼住南下的通道。
其实便是没有这座棱堡,以明军现在的调兵速度,至多十天就能从山东、北直隶赶到山海关,远比建虏的动作要快得多。更何况,按朱琳渼的规划,此次北伐之后,就没有什么鞑虏南犯的事儿了。
继续向北不到两日,车子在宁远停下,木轨道至此结束,路旁能看到大堆已经加工好的木料和碎石等物,显然只要战事顺利,就会立刻继续向北铺设。
半个时辰后,这些倭兵总算在新任军官调教下整好了队伍,跟着鼓点声,排纵列向西行去。
离开莱州港,又走了三四里地,桦山久守便看到眼前一片军营。
等他在李业志带领下进了营,这才发现营中的士卒竟也是日本人。看装束似乎是丰臣家的兵,却也是大明军官在带队,这倒让他心中略平衡了些。
营中还有一队兵马,人数能有两三千,说的像是朝鲜话。后来他才知道,那是朝鲜国王李倧派来的兵。
那些朝鲜兵无不羡慕地看着倭军队伍前面的大明军官,似乎那是极为荣耀之事,直到一个多月后桦山久守见识了明军军官的指挥能力,才终于明白了这其中缘由。
次日,岛津军、丰臣军一共五千五名人,加上两千五百闵承孝带领的朝鲜兵,一同拔营北上,往北京赶去。
这一路上,桦山久守可谓是大开眼界!
他首先便是感叹于大明伙食之优——顿顿糙米饭、炒土豆丝管保,每隔一天还能吃顿肉!
明朝人装肉的器具也极为奇特,那是一个透明的罐子,据说装在里面的肉半年都还是新鲜的!肉的种类也非常多,除了常见的猪、鱼之外,竟还有一种叫做什么“袋鼠”的肉,据说是从万里之外的澳洲运来的。
他手下的士兵原本都以为来大明是件苦差事,如今个个乐不可支,估计便是拿鞭子赶,都没人愿意回日本的。
不过看同行的朝鲜兵,却都是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由于语言不通,他也没法询问,是以也无从得知曾有三千多朝鲜兵和更多的朝鲜民夫死在南直隶的事情。
除了食物之外,大明的道路以及车辆也都令桦山久守惊讶不已。
从莱州出发,沿途都是宽大的官道,修筑得极为平整,使得行军速度比在日本时快了三四成。
而装载军器、辎重的车子也非常奇特,有四个巨大的车轮,用一种黑色有弹性的东西包裹,不但行驶稳定,而且极省马力。两匹马就能拖动一辆一人半高,装满罐头的车子前行。
最奇妙的是,这车子遇到沟坎还会自行上下起伏降低震颤。他曾趴在车下看过,方知那车轮都是装在弹簧片上的,据说称作“减震簧”,乃是大明天子发明的。
桦山久守以为此行的震惊已经够多了,但等他到了北京才知道,这才是刚开始而已。
李业志极为大方地给他手下这些人全部换了新的武器和甲胄。什么精钢的长枪、倭刀、铁炮几乎不限制地供应,最夸张的是,那种内衬钢片的“棉甲”竟也是一人一件!
桦山久守试过,这东西对刀矛的防御力虽略逊于自己祖传的“赤竹具足”铠,但用来抵御箭矢、铁炮之类,却远强于自己的铠甲。
他看着手下这些装备精良,不,应该说是装备奢华的士兵,暗忖这队人马若能带回日本去,随便对付个一万德川军都是轻而易举之事。
两日后,又有上杉家的两千多兵和朝鲜李瑛所派的一千三百多人来到北京。
这些人马领取了新的武器、甲胄之后,在三千明军的护送下,开始继续北上辽东。
待出了北京东面的临时大营,桦山久守便看到大量的粮米、衣物、炮弹等物资堆得如小山一般。
在那“小山”的脚下,四根光滑笔直的粗“木条”搭建在碎石子上,一直延伸到视野尽头。
在木条上面,则是成片又宽又高的车子,而且多是三辆或四辆首尾衔接,用六到十匹马拖拽,沿那笔直的木条前行。
他看着上千名带着镣铐的光头奴隶——其实就是剃了鞭子的建虏——在鞭子驱赶下,将一袋袋一箱箱的辎重不断装进那大车之中,每车怕得有两千斤以上!
但这么重的车子,纵然三辆连在一起,也被六匹马也轻而易举地拉走,显然那些车子行驶在木条上面极为省力。
第789章 兵临松锦
很快,桦山久守有了亲自体验木轨道交通的机会。
所有岛津军士兵在李业志的指挥下,登上了木轨专用的车厢。这是专门用来运送人员及重要物资的车子,上有雨棚,内配座椅,每车可坐十四人,四辆车连在一起,用八匹马拖拽。
不过由于倭兵普遍瘦小,故而李业志给每辆车里都塞了十六到十八个人,前后数百辆车迤逦而行,一次便将岛津军、丰臣军、上杉军总计八千多人运走。
桦山久守作为军官,被分到和李业志同乘最前面的车子。车上只有九个座位,稍显宽敞些,另外车厢中部还有个小木几。
载人的木轨道车都是装了减震的,加上木轨道本身就比较平稳,简直比坐轿还要舒服,以至于桦山久守很快便靠在座椅上睡着了。
待太阳开始西沉,他被手下家将叫醒,说要吃晚饭了。
桦山久守眼前一亮,今天轮到吃肉了,他咽了口吐沫,问道:“是吃鱼还是袋鼠?啊,这到哪儿了?”
“回大人,好像是海鱼。刚才说已经出了通州。”
桦山久守先前大概看过地图,顿时吃了一惊,“已过通州?这不到半天时间就走了三十多里?!”
“没错,走了三十五里。”李业志一旁不在意道,“木轨道运兵,可日行八九十里。如遇急情,夜里还能走四十多里。”
一昼夜一百三十里!桦山久守脸都白了,这哪里是行军,简直是在飞!要知道,这车上的士卒可一直坐着,丝毫没有急行军的疲累,到了战场立刻就能投入战斗。
这速度放在后世肯定是不值一提,便是最早期的火车也能率木轨道十条街。然而,在十七世纪,这简直就是奇迹!
大队车马停在紧邻轨道的专用驿站旁。驿站早就接道指令,备了大量饭食,交到车上的士兵手中。另有人开始更换马匹,喂草料,一片繁忙景象。
桦山久守吃着煮袋鼠肉,却不禁有些失神。
就在一年之前,他还以为大明已是日暮西山,再无数千年来的强盛。但经过去年大明水师的巨舰炮击江户之事,又有近日所见诸多令人不可思议的新奇事物,让他深知,天朝仍是天朝,仍是远非日本可以挑衅的强大帝国!
还是家督大人有先见之明!他心中暗道,看这情形,只要能攀上大明这条粗腿,西军必能击败德川家光!自己豁出命来也要为岛津家赢得大明朝廷的好感!
就这样,沿木轨道向北连走了七天,温度愈发的寒冷,经过永平府时,桦山久守及手下士兵又领了棉衣。明朝的一应后勤工作端的是做到了极致。
这一日,桦山久守听到两名家将看着窗外兴奋地低声交谈,他也好奇地探头向外望去,就见北面一座巍峨雄关,两侧的城墙连绵直到天际,观之令人心潮澎湃。
这应当就是长城了。他定睛看去,却见长城靠东侧的一段被人拆去了二三十丈,木轨道正由此穿过,继续指向北面。
在长城缺口的左侧,建有一座四五丈高的“天守阁”,其实就是座棱堡,死死扼住南下的通道。
其实便是没有这座棱堡,以明军现在的调兵速度,至多十天就能从山东、北直隶赶到山海关,远比建虏的动作要快得多。更何况,按朱琳渼的规划,此次北伐之后,就没有什么鞑虏南犯的事儿了。
继续向北不到两日,车子在宁远停下,木轨道至此结束,路旁能看到大堆已经加工好的木料和碎石等物,显然只要战事顺利,就会立刻继续向北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