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唐风流小地主

大唐风流小地主 第563节

这特喵的不就是李忘忧的模样吗?

反正刘大郎知道,自己家中原本供奉的祖师爷塑像,自然不是这般模样。

但自从爵爷教会他父亲打造水车、四轮马车等物后,某次回家,他便发现家中神龛中的祖师爷塑像变了样子……

也不知道李忘忧要是得知,刘木匠把自己雕成了塑像摆在神龛之中,是何想法。

他领着牛武等人,将那新鲜出炉的打谷机抬至稻田时,那些军士还在嘿呦嘿呦卖力用木棒捶打着稻谷呢。

李忘忧一看他们的成果,不由乐了。

半个多时辰,十几名军士,才捶打出最多一分地的稻谷,效率实在慢得可怕。

李二等人还在等军士们将稻穗脱谷,好称量重量,看看李忘忧田地的产出如何。正等得有些不耐烦时,见李忘忧领着人,抬着一个稀奇古怪的东西回来,不由好奇发问。

“子忧,你抬个木箱子回来作甚?”

“嘿嘿,叔叔,这是小侄方才见军士们打谷实在艰难,特地让人打造的打谷机。”李忘忧很不要脸的,将打谷机的“发明权”,又揽到了自己名下。

“哦?此物是打谷机?如何使用?”听李忘忧如此说,李二与房玄龄等人都来了兴趣,围聚到打谷机旁仔细打量。

“十分简单,只需转动这个摇柄,然后将收割下来的稻穗、麦穗放在这个滚筒上,片刻时间,稻谷便能脱落,掉在下方这个木箱之中。”

李忘忧边说边示意牛武去转动那摇柄,自己则抓起了一把稻穗,塞入打谷机中。

快速旋转的滚筒,那弯曲的铁钉不断与稻穗碰撞,很轻松的将稻穗上的稻谷一颗颗打落,稻谷翻滚着一粒粒脱离,掉入下方的木箱之中。

三两下功夫,李忘忧手中那一把稻穗,便被收拾得干干净净,甚是轻松。

李忘忧还找到了孩童时的帮着爷爷打稻谷的感觉,手脚麻利的又抓起了一捆稻穗,塞入打谷机中。

没用多少功夫,一分地的稻谷便完成了脱谷,一粒粒金黄色的稻谷铺满了打谷机的箱底。

这让李二等人看傻了眼,觉得此物太神奇了。

仅仅两个人,而且最多用了一炷香的时间,居然与那十几名强壮的军士,花了半个多时辰的效率一样……

而且用棒子捶打过的稻穗,明显打得并不干净。肉眼都可见到,尚有许多稻谷还在被捶打过的稻穗之上,并没有被打下来。

而李忘忧这边,李二随手抓起一把打过的稻穗,上面干干净净,一粒稻谷都见不到。

“哈哈,好!子忧你这打谷机果然厉害!两人之力,居然低得上数十人力。更难得的是此物甚是简单,可在我大唐各处推广。”

房玄龄也捻须赞叹道:“陛下,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果然没错,这打谷机不知能节省多少人力,必须立即推广,此乃神器也!”

杜如晦、长孙无忌、戴胄这些大佬,也皆是称赞不已,尤其对于李忘忧,已经快将其夸上天了。

“哈哈,正当如此!来人,传令工部,命工部立即仿制这打谷机,送至各州郡县,命当地着手推广。嗯,朕看着打谷机,便叫‘忘忧打谷机’,诸公觉得如何?”

“大善!”一众大佬又是鼓掌又是跺脚,只有李忘忧满脸的黑线。

特喵的,自己真成大唐吉祥物了吗?连打谷机都要冠名?

494 一石又七斗

李忘忧在续“忘忧肘”、“忘忧窗”、“忘忧彩票”、“忘忧熟水售卖机”后,再次喜提冠名权。

他脑海中,忍不住浮现出了一段话:“‘忘忧打谷机’将从此名扬四海,不久的将来,会冲出亚洲,走向世界,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老少咸宜、人人必备!

忘忧打谷机将成为大唐生活三大要素之首!不用忘忧打谷机,就没有幸福美满的家庭!不用忘忧打谷机,年轻人你就搞不上对象!你不用忘忧打谷机,学生你考不上大学!你不用忘忧打谷机……”

呃,好像串词了,那是宇宙牌香烟……

李忘忧甩了甩脑袋,不在去想这些乱七糟八的东西。李二他爱怎么叫就怎么叫吧,随他高兴了,他如今更关心自己的稻田亩产多少。

有了手摇打谷机,稻穗脱谷的的效率明显提高,很快第一亩水稻田的稻谷全部脱粒,可以称量收成了。

用来称粮的米斗和升子,早已搬来的稻田旁。大唐的计量单位,十升为一斗,十斗一石,一升米合后世1.25斤。

而用以称量粮食重量的衡器,便是米斗与升子。

庄户们将那亩田地产出水稻脱粒后的谷物,不断倒入米斗之中。米斗的上方,还有一根与口齐平的横梁。称量的时候,便要用尺子,沿着这根横梁,将米斗上堆高的粮食刮平,从而保证称量的准确性。

满满一米斗的稻谷,便是一斗。称量好的稻谷立即倒入麻袋之中,清空,再继续称量。

老村正拿着账簿在一旁计数,不过这老头根本就不识几个大字,写得那叫一个痛苦啊。

房玄龄干脆从老村正手上抢过了记账的账簿,自己拿着笔,毫无形象可言的蹲在,一旁当起账房先生来。

每称量出一斗稻谷,他便会在账簿上记上一笔。

李二问杜如晦道:“杜公,你看子忧这稻田,能产谷几何?”

“陛下,寻常水稻田,产谷一石五斗左右。但户县伯这地,却挖去了不少用于养鱼,加之今岁又有蝗灾影响,臣估计应当产量在一石左右。不过这却也相当值得了,就那三百斤的鲜鱼,已经出乎臣的想象了,户县伯当真了不得啊!”

一旁的长孙无忌也接口道:“是啊,陛下,臣还从未听闻过稻田之中可以养鱼,更想不到鱼获还能如此之多。这相当于一亩稻田,干了两件事情。”

“不错,即便户县伯这稻田,稻谷收成不到一石,臣也觉得太值当了。”

李二点点头:“是这个道理,子忧此举,确实出乎朕的意料。之前还笑话他不通农事,结果却被这小子给教训了,实在是让朕难堪啊。”

“哈哈,陛下,我等又何尝不是如此。不过这种难堪,臣倒是希望能多来几次。”杜如晦笑道。

李二闻言也是大笑:“哈哈,杜公说得不错,这种难堪,朕倒是希望他多来几次。子忧这稻田养鱼的方法,倒是值得推广。如此一来,我大唐百姓的生活,却又要好上许多了。”

李二等人在旁说话之时,收割完毕的第一亩稻谷,终于称量完毕。

房玄龄手捧着账簿,仿佛看了几遍,似乎在怀疑自己是不是加错了数字。
首节 上一节 563/1189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三国之召唤传说

下一篇:法兰西之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