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战国赵为王

战国赵为王 第249节


这些人都来自墨家,乃是墨家之中的墨侠。

随着时代的变迁,墨家也正在潜移默化的发生着改变。

在墨家创始人墨翟死后,他们弟子们对墨翟的理论产生了不同的解读,并因此而分裂为数派,其中一派以腹氏为首,西入投奔秦惠王,也便是所谓的“腹氏之墨”。

随着秦国的日益兴盛,腹氏之墨也变得越发的强大,开始陆续得到其他诸国墨者学派的承认,腹氏之墨的当代主持腹康也被选为墨家的当代巨子。

在腹氏之墨看来,想要实现兼爱非攻,前提并不是终止诸侯们的攻伐,因为“诸侯之争,无止境也。”

真正的办法,应当是扶持其中一个诸侯将其他诸侯全部吞并,那么就不会有战争了。这也就是所谓的“天下合一,非攻可成。”

既然已经被秦国招安,那么这一支腹氏之墨当然就以助秦国一统为目标了。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秦国败于长平之后,当代墨家巨子便派出了一支墨侠小队来到邯郸,伺机刺杀赵王丹。

这个剧仲由于乃是赵国邯郸人,并且曾经在赵国游侠圈小有名气,所以便被任命为此行的向导和负责人。

几名墨侠带着满心的雄心壮志而来,势要一举成名天下知,然而来到这里才发现,这一次的刺杀行动难度之大,完全出乎了他们的意料之外。

在巨子的交待以及几名墨侠的猜想之中,像赵丹这种“常年兴师而不察民之疾苦”的国君应该会遭到反感,那么就该有很多人愿意帮助自己一行才是。

但事实恰恰相反,赵丹在赵国之中的声望之高,简直已经可以比拟秦王稷了。

如果不是剧仲足够小心,一直都没有在联络他人的时候把刺杀赵丹这个目的说出去的话,那么说不定这些墨侠们早就遭殃了。

可如果没有本地游侠和墨士们的支持,剧仲几人既无法知晓赵丹的行踪,也无法面见赵丹,又怎么能够完成刺杀任务呢?

事实让墨侠们有些灰心丧气。

过了半晌,有人低声提议道:“不如吾等就此回转秦国?”

剧仲嘿了一声,说道:“若无功回转,巨子岂能饶得吾等性命?”

众墨侠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这次是真的无计可施了。

事实上,这样的情景已经不是第一次在这里上演了。

就在这个时候,剧仲突然一拍大腿:“有了!”

众人闻言皆是又惊又喜,忙问道:“如何?”

剧仲道:“吾前日拜访一邯郸墨工,曾听其所言那赵王丹已向百工坊诸匠人发下悬赏,若有能造纸者,赏万金、三等民爵,并得赵王丹亲自接见!”

众墨侠面面相觑,脸上的表情看上去多少有些怀疑。

有人道:“赵王丹乃一国之尊,怎会去见这工匠之流?且这纸又是如何可造?”

剧仲笑道:“吾不知也。”

众人纷纷翻起了白眼,你不懂你笑个屁啊。

剧仲接下来又道:“但以赵王丹之尊,其言必不虚也。吾墨家之工,长于百家也。这造纸术虽难,又怎能难住墨家?吾欲修书一封于巨子,令巨子遣墨工灵子入赵,待得造纸成功面见赵王丹之际,便是那赵王丹身死之时!”

众墨侠闻言大喜,纷纷道:“善!”

第二百一十章 准备攀科技的赵丹(第二更)

公元前259年4月16日,邯郸。

相比于秦王稷的急躁来说,赵丹就要淡定很多了。

赵丹一点都不急。

首先,刚刚建立的赵国新军需要时间来提升和稳固战斗力。

根据乐乘和庞煖的说法,至少要三个月才能有些模样,半年才能初步具备战斗力,三到五年时间才能完全形成战斗力。

当然了,如果打上几场大仗和胜仗的话,这个时间就会大大缩短。

毕竟一次生死战斗下来对士兵的磨砺和成长是非常大的,用突飞猛进来形容也不为过。

除此之外,赵丹从魏王圉那边敲诈过来的物资也需要时间才能运输到位。

以魏王圉的德性,赵丹觉得魏国运送物资的时候肯定会拖拖拉拉不那么爽快,这也需要一些时间。

还有就是魏无忌,这位信陵君虽然之前在魏国之中拥有一定实力,但是在窃符救赵之事后魏无忌的班底遭到了一次大清洗,即便此刻魏无忌已经东山再起,那也需要一些时间才能够巩固权势。

只有等到魏无忌这位亲赵派头子站稳了脚跟,魏国才能够被视为赵国的真正盟友。

所有的这一切,统统都不是一时半刻就能够完成的,都需要时间。

这点时间赵丹还等得起,反正也不是十年八年。

更重要的是,秦王稷现在已经是一个六十五岁的老头子了,而赵丹不过才二十来岁,拼寿命的话赵丹自然是更加不虚。

唯一让赵丹有些不爽的是,从记忆来看秦王稷似乎还有好些年才会寿终正寝。

秦王稷的长寿对于东方六国来说可从来就不是什么好事。

总的来说,这些日子里赵丹该吃吃该喝喝,平时处理政务,有空去王后那里看看,再去临幸自己的几位夫人,视察一下公子们的功课,逗弄逗弄小公主,时间倒也是过得挺快。

这一天,赵国的宦者令繆贤急匆匆的来到了龙台。

当繆贤进入偏殿的时候,发现赵丹正在俯身于桌案上铺着的一幅地图之上,拿着一根笔指指点点不知道在自言自语些什么。

繆贤不敢怠慢,上前行礼:“大王。”

赵丹抬头看了繆贤一眼,随后又将视线转回了面前的地图之上:“繆卿可有何事汇报?”
首节 上一节 249/1289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国重坦

下一篇:三国之大秦复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