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战国赵为王

战国赵为王 第265节


一次能够白白捞好处、而且根本不担心战败风险的战争,换哪个国家的君主不动心?

所以韩王然对于靳黈居然反对出兵而有些不解。

冯亭道:“大王可曾想过,若是大王出兵连秦伐楚,将会引来赵王丹之不满?”

韩王然楞了一下,过了片刻才道:“寡人虽伐楚,但并未背盟。”

冯亭摇头,道:“三晋之盟,名虽为平天下干戈,实为伐秦也。且楚国者,赵之盟友也。今大王不但不伐秦,反连秦伐楚,若赵王丹得知,必怒也。”

韩王然闻言,脸色阴晴不定,过了半天才说道:“那赵王丹此刻正忙于抵御匈奴,应该无力顾及中原。”

说实话,原本韩王然也是想要抱一抱赵国大腿的,但是这么长的时间了赵国都没有什么大动静,而且现在赵国又被匈奴牵制住了,所以韩王然不免就起了别的心思。

冯亭看了一眼纠结的韩王然,心知这位大王虽然对于权术一道十分擅长,但是在这种国家大事上其实是有着很大的短板,也就是所谓的目光短浅。

事实上这种目光短浅并不仅仅是韩王然一个人,而是普遍存在的。

冯亭心中暗叹,继续说道:“大王,秦国东出之心,人所共知也。若大王因为此事而惹怒赵国,使三晋之盟破裂,则下次秦军来攻时,赵必不来救也。赵若不救,天下可还有他国可当秦乎?”

冯亭的这番话将韩王然给问住了。

一旁的靳黈看上去有些不服,开口道:“若是按秦国来犯,吾定要让秦人知晓韩军之威!”

靳黈的这句话本来是像反驳冯亭,告诉冯亭其实韩军一点也不差。

但靳黈没有想到的是,这句话说出来不但一点帮助都没有,反而好像一盆冷水一样直接就浇在了韩王然的头顶。

韩军之威?

韩军有个屁的威风啊!

自韩王然记事以来,韩国除了在那一次抱住了齐国大腿,在齐国战神匡章的带领下攻破了函谷关之外,就再也没有取得过哪怕是一场对秦国的胜利了。

没有胜利就算了,这些年来韩国还经常作为被秦国吊打的对象,十分勤奋的帮助着秦国和白起刷新着斩首记录

这种日子,韩王然也是再也不想去过了。

虽然说赵国也未必就是一个比秦国更好的大哥,但是醒悟过来的韩王然觉得选秦国当大哥,那基本上是有死无生,选赵国当大哥,那说不定还有一线生机。

想明白过来的韩王然一咬牙,沉声道:“冯卿之意,寡人知矣。寡人待会便告知秦使,此番伐楚,寡人不为,亦不会发一兵一卒!”

冯亭提醒道:“大王宜速速遣密使往赵,则赵王丹必定因此而感激大王矣。”

韩王然一拍大腿:“善,便这么办!”

第二百二十三章 帮不帮秦国?齐国人吵成了一团(第四更)

齐国临淄,王宫。

齐王建现在很苦恼。

在齐王建的面前,两派齐国大臣已经吵成了一团。

大司行田炎高声道:“如今秦楚相争,赵国无暇南顾,正是齐国崛起之良机!大王只需顺势南下攻楚,便可轻易开疆拓土,如此美事,如何不为?”

说着田炎捧芴转身,朝着上首的齐王建郑重一礼,道:“臣请大王务必连秦伐楚,复威王、宣王时大齐雄风!”

很显然,田炎是主战派。

作为齐国的王族,田炎在齐宣王时代出生并成长,那时候正是齐国威震天下,独霸东方的时候。

但成长为少年的田炎,又亲眼见证了齐湣王时代众叛亲离五国伐齐、导致齐国从巅峰跌落的悲剧。

终于到了成年,田炎凭借着自己的身世加入了齐国的政坛,在齐襄王时代步步上升。

然而也正是在这段时间之中,齐国连遭失败,被赵国打得毫无还手之力,全然不服当年雄威。

如今到了齐王建时代,田炎终于成为了齐国重臣,这位心心念念想要让齐国复兴的大司行,似乎看到了齐国复兴的时机在向自己招手。

如果田炎现在坐在王位之上的话,那么恐怕此刻的他早就已经斩钉截铁的下令出兵了。

只可惜田炎并不是齐王,所以他在说出这句话之后必须要等待着齐王建的答复,以及来自政敌的反对。

田炎的政敌是谁?

当然就是另外一位“齐国五大官”大司田周奋了。

周奋和田炎,已经是一对超级老冤家了。

两人之间的恩怨并不是来自于相互之间,而是主要来自于那位如今已经定居于赵国的齐国大功臣田单。

田单是周奋的恩人,并且一手提拔了周奋。

而田炎却是齐襄王的忠实走狗,同时也是刁难田单最多的那个人。

周奋和田炎正是因此而水火不容。

可以这么说,凡是田炎同意的,周奋一定就会反对,无论任何事情都不例外。

而且周奋这个人除了和田炎抬杠之外,其他事情都还做得相当的出色,让齐国上下君臣都十分的满意。

就比如说自从周奋出任大司田以来,齐国的粮食产量节节上涨年年丰收,无论是农民的家中还是齐国官府的粮仓都堆满了粮食。

之所以齐国能够毫无压力的朝赵国输送大量粮食而自身却丝毫无损,除了因为齐国并不需要负担军粮之外,很大一部分功劳就是来自周奋。

再考虑到这是一个“民以食为天”的时代,可以说周奋只要是不自己作死去谋反,那么无论是那一位齐王上台,周奋的位置都是无比的稳固,根本不担心会被撤换。

所以周奋担心什么呢?周奋一点都不担心,完全无所顾忌。
首节 上一节 265/1289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国重坦

下一篇:三国之大秦复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