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赵为王 第393节
“若是大王愿意的话,完全可以擒拿住齐王建作为人质,有齐王建在手,何愁齐国不能够答应大王之条件?”
赵丹笑了起来,过了片刻之后才摇头道:“李卿误会了,寡人这一次将齐王建召来洛邑,并不是为了将其挟持俘虏的。寡人只需要齐王建能够和秦国断交,那么便已经足够了。”
在赵丹看来,直接俘虏齐王建其实并不是一个好办法。
就算抓住了齐王建,齐国也可以直接拥立齐王建的孩子作为新一任的齐国国君,即便这些孩子的年纪还十分幼小,但是别忘了毕竟齐国还有着君王后这样一个能够暂时监国摄政的定海神针。
所以说齐王建对于齐国来说并不是无可替代的。
对于赵丹来说,一个有着齐国国君头衔的齐王建可比一个已经沦为阶下囚并且连齐国王位都一并失去的田建要有用的太多了。
就让齐王建这个平庸的国君好好的坐着他的王座吧。
李伯显然对于这个解释并不算特别的满意:“可是即便如此,大王也完全可以提出一些并不过分的要求,比如说割地赔款。”
这一次开口解答的人换成了虞信。
“李卿,汝这就是没有理解大王的意图啊。大王所想的其实并不是只有秦齐断盟,更是意在魏楚两国也!”
越是贪财如命的人,就越是小气。
齐王建和后胜就是这么一对贪财、贪图享受和小气的君臣。
赵国并不想激怒小气的齐国。
对于那一点齐国可能付出的钱财或者土地来说,赵丹更加看重的是齐国的战略价值。
赵国的地缘情况其实和魏国韩国差不多,都属于典型的四战之地。
东有齐国,南有韩魏,北有燕国和匈奴等游牧,西边还有秦国。
以赵国的力量是不可能同时四面出击的,所以选择一个方向来重点扩张就成为了必然。
在赵丹的主导下,赵国如今所选择的战略重心是全力西进攻击秦国。
在这样的战略指导下,赵丹对于其他三个方向主要都实行的是安抚政策,比如说拉拢韩魏组成三晋同盟,以及准备将燕后和公子轲推上燕王宝座,都是这种安抚政策的具体实施。
对于齐国来说,赵丹的思路也同样是如此,但是在具体实施上就需要做一些因地制宜的改变。
像今天这样教训一下齐国,让齐国知道赵国是齐国根本惹不起的存在,这是很有必要的。
只要齐国放弃了和赵国对抗的念头,那么齐国的扩张方向就只能选择其他的邻国了。
比如说魏国和楚国。
在赵丹看来,齐、魏、楚这三个国家相互临近,任意两个国家之间又都是死敌。
简直就是完美的制衡对象啊。
在这样的情况下,赵国只需要稍微的挑拨离间一下,就能够让齐魏楚相互厮杀。
赵国不但能够坐观其成,更可以在这三国相互消耗的同时全力西进消灭秦国,简直就是两全其美啊。
所以齐国不能乱,齐王建也不能被俘虏,因为那样会削弱齐国的实力。
只有一个完整的、有足够力量的齐国才会成为魏国和楚国的心腹大患,才会让这个“三国演义”的游戏顺利的进行下去。
当然了,这个“三国演义”的计划在实施中一定会遭遇许多事先没有预见到的变数和突发情况,但是大的外交方针已经确定,到时候只需要见机行事,随机应变也就是了。
说到这里,赵丹十分满意的将口中的最后一块肉吞入腹中,十分满意的打了个饱嗝:“现在,李卿应当明白寡人之意了吧?”
李伯终于明白了过来,心悦诚服的对着赵丹行了一礼:“大王之高瞻远瞩,实在令臣拜服。臣之微末浅见,实不能及大王之万一也!”
比起这边一团欢声笑语的赵国君臣来说,另外一边秦国大营之中的气氛就要压抑许多了。
秦王稷端坐在上首,他的下首是如今的秦国相邦范睢。
两个人脸上的表情都是阴云密布,显然心情都不算太好。
虽然美食在前,但是两人看上去都没有丝毫想要开动的欲望。
秦王稷率先开口:“范君,以汝之见,如今该当如何是好?”
从脸上的表情来看,这位秦国的国君似乎已经有些乱了分寸。
范睢闻言眉头微微一皱,张了张嘴但马上就又闭上了。
在范睢看来,秦王稷今天那个临阵脱逃的决定,未免有些不太明智。
当时的情况,齐国其实是需要秦国这么一个盟友来站台的。
可是随着秦王稷的这么一次退让,齐国恐怕在接下来的战争中就不会再站在秦国这一边了。
范睢最终还是开口了:“大王,臣听说今日那赵王丹和齐王建在阵前似乎达成了某些条件,以臣之见,齐国可能即将撕毁和大王之间的盟约。”
秦王稷脸上的阴霾变得更加的浓重。
如今的秦国本来就已经只剩下齐国这个盟友了,一旦齐国也断绝和秦国之间的盟约,那么秦国可就是真正的孤立无援了。
秦王稷的目光深深的看了范睢一眼,缓缓的说道:“范君,寡人是不可能在此时和赵国开战的。”
毕竟一开始秦国的目的就是希望通过洛邑之盟来拖延时间,如果秦王稷一来到洛邑就和赵丹打起来了,那还怎么拖延时间?
并不是秦王稷突然怂了,而是不得不怂啊。
范睢的目光闪动了几下,脸上的神情放松了一些,缓声道:“但是如此一来的话,齐国便指望不上了。为今之计,或许只有和楚国暗中议和一途。”
“和楚国暗中议和?”秦王稷眉毛一挑,看上去颇为惊讶。
赵丹笑了起来,过了片刻之后才摇头道:“李卿误会了,寡人这一次将齐王建召来洛邑,并不是为了将其挟持俘虏的。寡人只需要齐王建能够和秦国断交,那么便已经足够了。”
在赵丹看来,直接俘虏齐王建其实并不是一个好办法。
就算抓住了齐王建,齐国也可以直接拥立齐王建的孩子作为新一任的齐国国君,即便这些孩子的年纪还十分幼小,但是别忘了毕竟齐国还有着君王后这样一个能够暂时监国摄政的定海神针。
所以说齐王建对于齐国来说并不是无可替代的。
对于赵丹来说,一个有着齐国国君头衔的齐王建可比一个已经沦为阶下囚并且连齐国王位都一并失去的田建要有用的太多了。
就让齐王建这个平庸的国君好好的坐着他的王座吧。
李伯显然对于这个解释并不算特别的满意:“可是即便如此,大王也完全可以提出一些并不过分的要求,比如说割地赔款。”
这一次开口解答的人换成了虞信。
“李卿,汝这就是没有理解大王的意图啊。大王所想的其实并不是只有秦齐断盟,更是意在魏楚两国也!”
越是贪财如命的人,就越是小气。
齐王建和后胜就是这么一对贪财、贪图享受和小气的君臣。
赵国并不想激怒小气的齐国。
对于那一点齐国可能付出的钱财或者土地来说,赵丹更加看重的是齐国的战略价值。
赵国的地缘情况其实和魏国韩国差不多,都属于典型的四战之地。
东有齐国,南有韩魏,北有燕国和匈奴等游牧,西边还有秦国。
以赵国的力量是不可能同时四面出击的,所以选择一个方向来重点扩张就成为了必然。
在赵丹的主导下,赵国如今所选择的战略重心是全力西进攻击秦国。
在这样的战略指导下,赵丹对于其他三个方向主要都实行的是安抚政策,比如说拉拢韩魏组成三晋同盟,以及准备将燕后和公子轲推上燕王宝座,都是这种安抚政策的具体实施。
对于齐国来说,赵丹的思路也同样是如此,但是在具体实施上就需要做一些因地制宜的改变。
像今天这样教训一下齐国,让齐国知道赵国是齐国根本惹不起的存在,这是很有必要的。
只要齐国放弃了和赵国对抗的念头,那么齐国的扩张方向就只能选择其他的邻国了。
比如说魏国和楚国。
在赵丹看来,齐、魏、楚这三个国家相互临近,任意两个国家之间又都是死敌。
简直就是完美的制衡对象啊。
在这样的情况下,赵国只需要稍微的挑拨离间一下,就能够让齐魏楚相互厮杀。
赵国不但能够坐观其成,更可以在这三国相互消耗的同时全力西进消灭秦国,简直就是两全其美啊。
所以齐国不能乱,齐王建也不能被俘虏,因为那样会削弱齐国的实力。
只有一个完整的、有足够力量的齐国才会成为魏国和楚国的心腹大患,才会让这个“三国演义”的游戏顺利的进行下去。
当然了,这个“三国演义”的计划在实施中一定会遭遇许多事先没有预见到的变数和突发情况,但是大的外交方针已经确定,到时候只需要见机行事,随机应变也就是了。
说到这里,赵丹十分满意的将口中的最后一块肉吞入腹中,十分满意的打了个饱嗝:“现在,李卿应当明白寡人之意了吧?”
李伯终于明白了过来,心悦诚服的对着赵丹行了一礼:“大王之高瞻远瞩,实在令臣拜服。臣之微末浅见,实不能及大王之万一也!”
比起这边一团欢声笑语的赵国君臣来说,另外一边秦国大营之中的气氛就要压抑许多了。
秦王稷端坐在上首,他的下首是如今的秦国相邦范睢。
两个人脸上的表情都是阴云密布,显然心情都不算太好。
虽然美食在前,但是两人看上去都没有丝毫想要开动的欲望。
秦王稷率先开口:“范君,以汝之见,如今该当如何是好?”
从脸上的表情来看,这位秦国的国君似乎已经有些乱了分寸。
范睢闻言眉头微微一皱,张了张嘴但马上就又闭上了。
在范睢看来,秦王稷今天那个临阵脱逃的决定,未免有些不太明智。
当时的情况,齐国其实是需要秦国这么一个盟友来站台的。
可是随着秦王稷的这么一次退让,齐国恐怕在接下来的战争中就不会再站在秦国这一边了。
范睢最终还是开口了:“大王,臣听说今日那赵王丹和齐王建在阵前似乎达成了某些条件,以臣之见,齐国可能即将撕毁和大王之间的盟约。”
秦王稷脸上的阴霾变得更加的浓重。
如今的秦国本来就已经只剩下齐国这个盟友了,一旦齐国也断绝和秦国之间的盟约,那么秦国可就是真正的孤立无援了。
秦王稷的目光深深的看了范睢一眼,缓缓的说道:“范君,寡人是不可能在此时和赵国开战的。”
毕竟一开始秦国的目的就是希望通过洛邑之盟来拖延时间,如果秦王稷一来到洛邑就和赵丹打起来了,那还怎么拖延时间?
并不是秦王稷突然怂了,而是不得不怂啊。
范睢的目光闪动了几下,脸上的神情放松了一些,缓声道:“但是如此一来的话,齐国便指望不上了。为今之计,或许只有和楚国暗中议和一途。”
“和楚国暗中议和?”秦王稷眉毛一挑,看上去颇为惊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