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赵为王 第555节
由于还在服丧期,所以秦国太子赵柱虽然已经是实际上的秦国统治者,但是目前并没有登基为王。
这一次赵柱将阳泉君派到邯郸来,主要希望能够和赵国暂时签订一个互不侵犯的条约,好像秦国专心应对楚国。
赵丹也能够理解秦国人的忧虑,赵国毕竟是楚国的盟友,现在邯郸方向的麻烦又已经解决了,就算赵国不会劳师动众的再一次攻打秦国,可只要派出一支三五万人的部队袭扰一番秦国,那也够秦国人喝一壶的。
当然了,芈宸这个使节团也不是空手而来,随着秦国国书附上的还有一份长长的清单,上面全是一大堆让赵丹眼花缭乱的礼物,很显然是很下血本了。
赵丹扫了一眼礼物清单,沉吟片刻之后对着芈宸笑道:“阳泉君长途跋涉而来,想必已经是非常疲劳了。不如便先在邯郸休息几日,寡人已经为汝安排好了住处,过两日再设宴招待与汝,如何?”
芈宸显然也心中很清楚,想要凭借这一次见面就让赵丹做出什么承诺是颇有难度的,但是这位阳泉君仍旧开口道:“大王,在出使之前,安国君曾经对告知于臣,只要大王愿意和秦国结好,那么秦国愿将公主嫁与大王,以结秦晋之好。”
赵丹听完这番话,脸上的神情也是微微一动。
这倒不是说赵丹听到一个女人就走不动路了,而是赵丹觉得秦国居然连和亲这一招都用出来了,看来这求和的意愿是真的很迫切啊。
正所谓见微知著,从这一点就能够看出来赵柱和他的父亲,已经过世的那位秦昭襄王风格其实很不同啊。
很快的,芈宸以及吕不韦就起身离去。
等到两人离去之后。繆贤就无声无息的出现在了赵丹的面前。
赵丹对着繆贤问道:“可有什么情报?”
繆贤轻轻地点了点头,低声朝着赵丹禀告道:“大王,从吕不韦所带来的密报之中来看,秦国人已经悄悄地启用白起为主将以对抗楚军。那所谓的年轻逐渐尉缭,其实只不过是一个幌子。”
赵丹的身体微微一震,脸上露出了原来如此的神情:“寡人说这秦国人怎么这般有信心呢,原来是武安君又出山了。”
对于白起的复起,赵丹其实还是比较意外的。
毕竟作为一名穿越者,赵丹当然非常清楚白起的威力,可要是按照历史的走向来看,白起应该是在公元前257年,也就是今年被秦王稷所诛杀。
显然在历史被赵丹改变之后,一切就都发生了变化。
比如说现在秦国虽然的确损失了一位极其重要的人物,但是死的却并不是白起,而是本该在好几年后才老死的秦王稷。
繆贤对着赵丹问道:“大王,是否应该将此消息通知给楚国?”
赵丹摇了摇头,开口说道:“秦国人又不是傻瓜,他们既然敢将这个消息告知寡人,那么想必最多两三日楚军战败的消息就要传来了。不过还是派人前往陈郢一趟吧,就算是做个姿态,让楚国人领个人情也好。还有,告诉楚王元,寡人不会参合到这一次秦楚之战中。”
繆贤应了一声正准备离去,走了几步又被赵丹给叫住了。
“对了,汝且派人通知一下诸位大臣,就说明天寡人要和他们商议一下这秦国使节团之事。”
基本上来说,赵国的这一次破坏秦国连横之战已经算是完美结束了。
对于赵国来说,是时候该确定下一步的扩张方向了。
第四百五十七章 功利短视和目光长远之间的矛盾(第二更)
第二天早晨,龙台正殿。
由于楼昌被诛,然后庞煖、郑朱两人先后进入核心,所以现在的赵国大臣一共有七人。
赵丹目光环视一圈众人,然后停留在了庞煖的身上。
庞煖此人,虽然也算是布衣出身,但赵丹扶持他起来就是为了限制廉颇,对此庞煖自然是心知肚明,所以庞煖并不会和廉颇走得很近。
赵丹心中暗想:“听繆贤的密报,最近庞煖似乎和赵胜走得有点近啊,看来很快就要成为赵胜一派的成员了。”
如此一来,公族派可能又会重新恢复三人。
不过廉颇和虞信这边的动作也不小。
听说最近虞信和御史李伯走动很勤,而且因为某些官员的问题李伯和司寇赵豹似乎闹得有些不太愉快,所以李伯很有可能会加入到虞信廉颇这边。
老实说,这种状况其实赵丹不太喜欢。
你们这些臣子就好好的当臣子嘛,心里就想着效忠寡人不就好了,整天搞什么拉帮结派干嘛?
但赵丹的心里也很清楚,为了政治利益而联盟其实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任何朝代都有。
在很多朝代的朝堂上,通常都是会有两派甚至更多的派别,这些派别通常包括臣、武将、勋贵、宦官、外戚等等,基本上都是你方唱罢我登场。
也就是这个时代比较特殊一些,因为在战国时代末期才开始有了臣武将之间的区分,之前都是要求武双全的,所以像后世那种官武将尖锐对立的情况眼下还不存在。
不过其他派别也已经开始出现了,比如说繆贤就是宦官,虽然并不是七大臣之一,但是影响力其实和七大臣任何一个人相比都不差。
又比如说七大臣之中唯一一个还没有站队的赵国大行人郑朱,郑朱是郑国王族后裔,郑国被韩国灭掉之后他的先祖流亡赵国,多次和赵国王族通婚。
如今赵丹王宫之中就有一个郑夫人是这个郑朱的同胞妹妹,所以郑朱实际上也就是赵国的外戚了。
这赵国政坛还真的是应有尽有啊。
赵丹心中暗叹一声,罢了罢了,水至清则无鱼啊。
赵丹脸色一整,开始进入正题。
“诸卿想必都已经知道那秦国使团到来之事了,所以寡人今天召集诸卿就是想要问一下,现在应该如何答复秦国人?”
大家都是聪明人,所以一下子就听出来,大王这是要确定下一步的方略了。
有人可能就要问了,为啥要到这个时候才来临时抱佛脚讨论下一步国策,就不能搞个长远点的,什么五年十年计划吗?
这其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
如果用后世的角度来看的话,就会觉得很多时候战国时代的国君们好像都没有一个长远的目标,常常作出一些在后人看来很短视的举动。
不少章都持这样的观点,比较典型而且有名的有六国论过秦论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