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穷鬼的上下两千年

穷鬼的上下两千年 第558节

她的身后,玲绮小步地跟着,眼睛打量着四处,眼中都是新奇地色彩。

各地的习俗多少都有一些不同,小城里的灯火和那洛阳城里的也远不一样。

她看着路过的一个小摊,摊上是一些布囊。

她知道这是祈福用的,她的娘亲从前也喜欢做这个,每年都会做给她和爹。

她停了下来,该是人群喧闹,顾楠一时间没有注意到。

摊主看向玲绮笑道。

“小妹买个布囊?可保无病无灾的。”

“多少钱?”玲绮在摊上看了几眼,有些窘迫地问道,她身上没有什么钱。

“都是自家做的,与你两个,一个铜钱就好。”

心中松了一口气。

“嗯,拿两个一样的。”她拿出了一枚铜钱,取过了两个一样的布囊。

向着还未走远的人追去。

“师傅。”

听到了身后的唤声,顾楠转身看去,见玲绮站在了她的身后,将手中的一个布囊递给了她。

“这个可以保佑无病无灾的。”

声音有些轻,似乎是担心她不喜欢。

布囊就是普通的布料做的,上面绣着些女红,也有几分好看。

不知道装着里面一些什么,带着些许淡淡的香味。不重,若是平常人,恐怕要放在鼻子前才能闻得清楚,不过倒是挺好闻的。

顾楠愣了片刻,接了过来,系在了自己的腰上。腰间,布囊被风吹的轻摇。

她笑了一下,伸手刮了一下女孩的鼻子。

“谢谢。”

说完牵过了她的手腕,向着前面走去。

“走吧,我们再去看看别的。”

该是因为斜阳里的余红,顾楠身上的那一身白衣里,也多了一分暖色。

······

天色渐晚,余晖落去,城中独剩下那灯火相映。夜色里的灯光晕开,像是给一座城蒙上了一层轻纱罗帐。人面笑语,像是全在了一片红帐里。

街巷之中热闹,有相聚祭祀者,亦有游街闲散人,还有赏了风月吟诗作对的书生,坐于路边微醺自酌的酒客,掩面轻笑步履轻舒的女子。

像是每一处,一人一物,都能叫人看上一会儿。

“师傅,看。”玲绮小跑到一片灯火下,那灯火连街,一个游行祭祀对的队伍路过,两旁皆是人群驻足。

顾楠也笑着停了下来。

人群中,一个书生路过,不小心撞在了她的肩头。

“啊,抱歉。”书生回过头来道歉,却正好看到顾楠的斗笠斜下。

暖意的灯火与那人面相映微红。

他的目中一呆。

“无事。”顾楠轻笑着摆了摆手。

“姑,姑娘。”

书生的脸上也不知道是灯红还是脸红,结巴地说道:“小,小生宋曦文,不知姑娘芳名?”

顾楠一怔,没反应过来,一时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玲绮跑了过来,一眼就知道是发生了什么,笑着插进了两人中间,推着顾楠离开。

“师傅,走啦走啦。”

还不等书生回过神,就已经拉着顾楠走远。

“姑娘,姑娘!”书生拨开人群里叫着,那千盏灯火里,却已经不见人在何处了。

人之相遇,想也便就是这一面之缘最美。

第三百五十六章:万家灯火

微有朦胧的灯光里让人不知时间过去,直到街上的行人渐渐稀散,才让人方知道夜已至深。可能是其中的烛油快要燃尽,街上两旁的灯火也变得有一些昏沉。

道路上还有一些行人往来,不过已经没有最初的那么多了,少了些拥挤,倒正好更能看清楚街上的灯景。路旁的小摊的都快要收去,摊主收拾着摊子上的物件,现在归家,或许还能热上些饭菜吃上一顿。

路上的祭祀还没有结束,他们会祭祀一整夜,不会停下来,以来祈祷来年的平安。

纷乱的年月,人们做不了别的事情,所还能做的,可能也只有将希望寄托于这些之上了。

不过还能寄予希望,也总比只能一味的忍受着灾祸要来的好很多。

顾楠背着玲绮走在街上,这孩子今晚应该是玩得很累了。趴在她的肩头一直没有作声,也不知道是不是睡着了。
首节 上一节 558/756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东汉末年枭雄志

下一篇:大秦之铁血帝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