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开局李世民流落荒岛 第308节
其他几位官员,也都是连忙站出来,为崔知悌辩解了一下。
不是他们不愿意支持大唐开战,而是战争一旦开启,那就不可能停下来。
而战争需要物资、需要粮食、需要将士们、需要武器等等,这些,都会是一个庞大的数字。
以大唐现在的国库,的确是有一些吃撑不起来。
然而武后岂能没有支持者,不一会儿,就有了几个大臣站出来,罗列了今年大唐国库之收成。
最起码,是能够支撑起大唐抵御吐蕃。
武后微眯着眼睛,看了看户部尚书崔知悌,然后扭头对李治问道:“陛下,可还记得永徽五年的万年宫?”
李治听了武后的话,就想起来当年的那一场洪水,如果不是薛仁贵拼死相救,他已经登天了。
“天后何意?”
下面的一些大臣,听到武后对李治的询问,愣神一下之后就想起来了。
当年这件事情,不少大臣都心生羡慕。
如果他们当年有那个勇气,现在怕是已经位极人臣了。
而裴行俭则是抬头看着天后娘娘,心中开始疑惑起来,天后这一手。
何意?
只听到武后说道:“陛下巡幸万年宫,谁知遇大水,在危机之时,有一大臣冒死示警。
想来,诸公也知道这位对陛下、对大唐忠心耿耿的臣子,乃是何人吧?”
站在下面的一些官员,那是神色各异。
他们自然知道这位大臣是谁,他和裴行俭一样,乃是两朝元老。
其身份和功劳以及声望更是比裴行俭还要高,已经盖过了他们所有人。
而此人之所以被贬,完全就是他们很多人联手所为。
而如今,天后娘娘竟然想要再一次启用此人!
李治听到武后的话之后,也是想到了薛仁贵这些年来,对大唐、以及对他这位帝王的忠心。
一时间,竟然有一些感怀起来。
“如若不是天后提起,朕,怕是快要忘记了这位忠心耿耿的薛卿,忘记了大唐还有一位能征善战,忘记了朕还有一位卫青、霍去病之流的大将军。”
李治直接伸手拉着武后的手,欣慰地说道:“天后临朝,心系大唐江山社稷,朕,心也无忧矣。”
武后则是安慰着李治,并且建议李治启用薛仁贵,以解决安西之隐患。
李治自是不必说,昏庸了这些年,要不是武后想要拉拢武将,掌握兵权。
怕是到死才会想起来,大唐还有这样一位肱股之臣。
“来人,拟旨!”
一些心有想法的大臣,想要出来阻拦。
但是看到李治那兴致勃勃的神色,再见到天后娘娘那不怒自威的气质。
一时间,每人敢站出来,阻止李治启用薛仁贵。
因为,站在他们面前的,可不仅仅是二圣,还有旁边兵部的武将们。
况且,这朝堂之上本来就是起起落落,薛仁贵就算是被启用,到时候也能被拉下去。
兵部那边,兵部尚书岑长倩紧了紧双手。
还有一些武将,则是激动起来,二圣启用薛仁贵,就说明对吐蕃已经宣布开战了。
到时候,也就又有了仗打。
他们想要升官发财,也就只有上战场获取军功这条路。
开战对于他们而言,那就是升官升爵位的机会。
解决了吐蕃和亲之事。
武后的声望再一次提升,不仅给大唐助长了威风,被北门学士大肆称赞。
更是获得了一些武将们的心。
第三百七十二章 老当益壮
薛仁贵乃是绛州龙门人。
在太宗晚年时期参军,后来在大唐太宗亲征高丽的时候,因为骁勇善战而被太宗赏识。
后来更是成为了大唐一代名将。
有着“良策息干戈”、“三箭定天山”、“神勇收辽东”、“仁政高丽国”、“爱民象州城”等典故。
然而在上元年间,因为大唐和新罗之间的战争,而被流放到了象州。
就算是遭遇了流放,薛仁贵在地方上也是爱民如子,被象州百姓所爱戴的薛相公。
如今六十五岁的薛仁贵,任然老当益壮。
“嘭!”
双手持着长斧头,一斧子就劈开了木柴。
薛仁贵的头发都已经花白了,身体却非常硬朗,早年南征北战也是留下了一些创伤。
每到雨季的时候,都有一些痛痒。
不过,早年薛仁贵遇到了神医孙思邈,对方给他开了一副方子。
到如今也算是无什么隐疾。
“父亲大人!”
小院前,身材魁梧、穿着圆领窄袖服的薛丁山微微施礼,面带一些激动。
薛仁贵批完了木柴之后,这才停下来。
“不行了啊,人不能不服老,以前,这些柴火,我几下就能够劈完,现在就这么点,却已经力不从心。”薛仁贵接过薛丁山手中的丝巾,擦了擦汗。
“是什么事情,让你如此激动?”
擦完了之后,看着儿子那脸上已经掩盖不住的神情,当即问道。
薛丁山立即回道:“朝廷来旨意了!”
薛仁贵愣了一下,然后叹息一声,说道:“男儿要佩封侯印,腰下长悬带血刀。只是,如今再闻圣旨,为父这心却不似以前那般激动和志气了呢?”
看似是对薛丁山疑问,其实更多的是对自己的疑问。
身为大唐名将,薛仁贵也算是为大唐抛热血多年,立下了汗马功劳。
可是,这当今陛下却不是太宗。
换了一个君,便犹如换了一番待遇一样。
太宗朝,除非是谋反,不然,那些功劳赫赫的武将们,都是善始善终。
从未有过像是他这般。
就因为战败了,直接就流放,不讲一丝情面。
等到大唐边关告急,又想起来他这位武将,下一道圣旨,他就必须动身前往长安复职。
“父亲大人没有老!”薛丁山也有一些为自己的老父亲感到有一些不值的。
可是万般之事不由人。
父亲大人乃是两朝名将,本就是食君之禄、为君分忧。
再加上,他也了解自己这位老父亲的心。
他非是忠于李唐,而是忠于百姓,忠于这江山社稷。
好好的秀丽山河,岂能因为异族而成为战火纷飞之地,成为一个人间炼狱?
薛仁贵换了一身衣服,带着全家老小站在了天使面前。
“朕绍膺骏命,时调露元年夏……。”天使用他那独特的嗓子宣读着圣旨。
宣读完毕之后。
合起圣旨,对薛仁贵恭敬又带着笑意地说道:“大都督,请接旨。”
薛仁贵双手抱拳,竖着大拇指,朝着长安的方向,说道:“臣,薛仁贵接旨!”
等到薛仁贵接过了圣旨之后。
内侍便寒暄了一下,“恭喜大都督,贺喜大都督。二圣可是在朝上念叨着大都督的好,圣言大都督之赫赫功劳,让百官多有羞愧呢。
此番大都督回朝,必定是众望所归。
这大唐啊,还是不能没有大都督。”
薛仁贵自是知道这是内侍的谄媚之语,听听也就好了。
早已经安排薛丁山准备好的钱财珠宝,装在了一个盒子里面,对天使说道:“你们这一路车马劳顿,甚是辛苦,薛某准备了一些薄礼,几位天使回去的路上,也可缓解一番疲惫。”
天使自然笑纳,这种事情,本就是一个不成文的规定。
接过了钱财珠宝的天使,脸上的笑容就更盛了。
“大都督可是有什么门路,这一次,竟然是天后娘娘亲自开口,让陛下回忆起了大都督的忠心耿耿。
这才下旨,请大都督回长安复职呢!”
天使的话,让薛仁贵心下一阵疑惑,难道,不是当今之陛下感念他之功劳,这才召见他回长安吗?
“这,薛某一直在这象州兢兢业业,未曾想过此法?”薛仁贵又对薛丁山使了一个眼色。
对方立即回去又准备了一些钱财珠宝,薛仁贵这才开口问道:“薛某远离长安,未曾知道如今之变化。天使如若不嫌弃,可否留下来用膳,明日再出发?”
内侍笑着说道:“如此,便叨扰大都督了。”
从天使的口中得知了一些长安最近的变化之后,薛仁贵背着手,看着房间中的铠甲。
薛丁山端着汤药走进来。
不是他们不愿意支持大唐开战,而是战争一旦开启,那就不可能停下来。
而战争需要物资、需要粮食、需要将士们、需要武器等等,这些,都会是一个庞大的数字。
以大唐现在的国库,的确是有一些吃撑不起来。
然而武后岂能没有支持者,不一会儿,就有了几个大臣站出来,罗列了今年大唐国库之收成。
最起码,是能够支撑起大唐抵御吐蕃。
武后微眯着眼睛,看了看户部尚书崔知悌,然后扭头对李治问道:“陛下,可还记得永徽五年的万年宫?”
李治听了武后的话,就想起来当年的那一场洪水,如果不是薛仁贵拼死相救,他已经登天了。
“天后何意?”
下面的一些大臣,听到武后对李治的询问,愣神一下之后就想起来了。
当年这件事情,不少大臣都心生羡慕。
如果他们当年有那个勇气,现在怕是已经位极人臣了。
而裴行俭则是抬头看着天后娘娘,心中开始疑惑起来,天后这一手。
何意?
只听到武后说道:“陛下巡幸万年宫,谁知遇大水,在危机之时,有一大臣冒死示警。
想来,诸公也知道这位对陛下、对大唐忠心耿耿的臣子,乃是何人吧?”
站在下面的一些官员,那是神色各异。
他们自然知道这位大臣是谁,他和裴行俭一样,乃是两朝元老。
其身份和功劳以及声望更是比裴行俭还要高,已经盖过了他们所有人。
而此人之所以被贬,完全就是他们很多人联手所为。
而如今,天后娘娘竟然想要再一次启用此人!
李治听到武后的话之后,也是想到了薛仁贵这些年来,对大唐、以及对他这位帝王的忠心。
一时间,竟然有一些感怀起来。
“如若不是天后提起,朕,怕是快要忘记了这位忠心耿耿的薛卿,忘记了大唐还有一位能征善战,忘记了朕还有一位卫青、霍去病之流的大将军。”
李治直接伸手拉着武后的手,欣慰地说道:“天后临朝,心系大唐江山社稷,朕,心也无忧矣。”
武后则是安慰着李治,并且建议李治启用薛仁贵,以解决安西之隐患。
李治自是不必说,昏庸了这些年,要不是武后想要拉拢武将,掌握兵权。
怕是到死才会想起来,大唐还有这样一位肱股之臣。
“来人,拟旨!”
一些心有想法的大臣,想要出来阻拦。
但是看到李治那兴致勃勃的神色,再见到天后娘娘那不怒自威的气质。
一时间,每人敢站出来,阻止李治启用薛仁贵。
因为,站在他们面前的,可不仅仅是二圣,还有旁边兵部的武将们。
况且,这朝堂之上本来就是起起落落,薛仁贵就算是被启用,到时候也能被拉下去。
兵部那边,兵部尚书岑长倩紧了紧双手。
还有一些武将,则是激动起来,二圣启用薛仁贵,就说明对吐蕃已经宣布开战了。
到时候,也就又有了仗打。
他们想要升官发财,也就只有上战场获取军功这条路。
开战对于他们而言,那就是升官升爵位的机会。
解决了吐蕃和亲之事。
武后的声望再一次提升,不仅给大唐助长了威风,被北门学士大肆称赞。
更是获得了一些武将们的心。
第三百七十二章 老当益壮
薛仁贵乃是绛州龙门人。
在太宗晚年时期参军,后来在大唐太宗亲征高丽的时候,因为骁勇善战而被太宗赏识。
后来更是成为了大唐一代名将。
有着“良策息干戈”、“三箭定天山”、“神勇收辽东”、“仁政高丽国”、“爱民象州城”等典故。
然而在上元年间,因为大唐和新罗之间的战争,而被流放到了象州。
就算是遭遇了流放,薛仁贵在地方上也是爱民如子,被象州百姓所爱戴的薛相公。
如今六十五岁的薛仁贵,任然老当益壮。
“嘭!”
双手持着长斧头,一斧子就劈开了木柴。
薛仁贵的头发都已经花白了,身体却非常硬朗,早年南征北战也是留下了一些创伤。
每到雨季的时候,都有一些痛痒。
不过,早年薛仁贵遇到了神医孙思邈,对方给他开了一副方子。
到如今也算是无什么隐疾。
“父亲大人!”
小院前,身材魁梧、穿着圆领窄袖服的薛丁山微微施礼,面带一些激动。
薛仁贵批完了木柴之后,这才停下来。
“不行了啊,人不能不服老,以前,这些柴火,我几下就能够劈完,现在就这么点,却已经力不从心。”薛仁贵接过薛丁山手中的丝巾,擦了擦汗。
“是什么事情,让你如此激动?”
擦完了之后,看着儿子那脸上已经掩盖不住的神情,当即问道。
薛丁山立即回道:“朝廷来旨意了!”
薛仁贵愣了一下,然后叹息一声,说道:“男儿要佩封侯印,腰下长悬带血刀。只是,如今再闻圣旨,为父这心却不似以前那般激动和志气了呢?”
看似是对薛丁山疑问,其实更多的是对自己的疑问。
身为大唐名将,薛仁贵也算是为大唐抛热血多年,立下了汗马功劳。
可是,这当今陛下却不是太宗。
换了一个君,便犹如换了一番待遇一样。
太宗朝,除非是谋反,不然,那些功劳赫赫的武将们,都是善始善终。
从未有过像是他这般。
就因为战败了,直接就流放,不讲一丝情面。
等到大唐边关告急,又想起来他这位武将,下一道圣旨,他就必须动身前往长安复职。
“父亲大人没有老!”薛丁山也有一些为自己的老父亲感到有一些不值的。
可是万般之事不由人。
父亲大人乃是两朝名将,本就是食君之禄、为君分忧。
再加上,他也了解自己这位老父亲的心。
他非是忠于李唐,而是忠于百姓,忠于这江山社稷。
好好的秀丽山河,岂能因为异族而成为战火纷飞之地,成为一个人间炼狱?
薛仁贵换了一身衣服,带着全家老小站在了天使面前。
“朕绍膺骏命,时调露元年夏……。”天使用他那独特的嗓子宣读着圣旨。
宣读完毕之后。
合起圣旨,对薛仁贵恭敬又带着笑意地说道:“大都督,请接旨。”
薛仁贵双手抱拳,竖着大拇指,朝着长安的方向,说道:“臣,薛仁贵接旨!”
等到薛仁贵接过了圣旨之后。
内侍便寒暄了一下,“恭喜大都督,贺喜大都督。二圣可是在朝上念叨着大都督的好,圣言大都督之赫赫功劳,让百官多有羞愧呢。
此番大都督回朝,必定是众望所归。
这大唐啊,还是不能没有大都督。”
薛仁贵自是知道这是内侍的谄媚之语,听听也就好了。
早已经安排薛丁山准备好的钱财珠宝,装在了一个盒子里面,对天使说道:“你们这一路车马劳顿,甚是辛苦,薛某准备了一些薄礼,几位天使回去的路上,也可缓解一番疲惫。”
天使自然笑纳,这种事情,本就是一个不成文的规定。
接过了钱财珠宝的天使,脸上的笑容就更盛了。
“大都督可是有什么门路,这一次,竟然是天后娘娘亲自开口,让陛下回忆起了大都督的忠心耿耿。
这才下旨,请大都督回长安复职呢!”
天使的话,让薛仁贵心下一阵疑惑,难道,不是当今之陛下感念他之功劳,这才召见他回长安吗?
“这,薛某一直在这象州兢兢业业,未曾想过此法?”薛仁贵又对薛丁山使了一个眼色。
对方立即回去又准备了一些钱财珠宝,薛仁贵这才开口问道:“薛某远离长安,未曾知道如今之变化。天使如若不嫌弃,可否留下来用膳,明日再出发?”
内侍笑着说道:“如此,便叨扰大都督了。”
从天使的口中得知了一些长安最近的变化之后,薛仁贵背着手,看着房间中的铠甲。
薛丁山端着汤药走进来。
上一篇:抗战之开局一张十字弩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