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开局李世民流落荒岛 第550节
崇祯皇帝则是看向了江枫。
江枫这才站出来,说道:“农乃国之基石,没有农,大明也就没了粮食,没了粮食,可能连你们这些人都会饿死。
我之所以拿出高产农物,也是因为见到了民间百姓之疾苦,再有一个,便是大明的粮食很缺。
并不能完全分给每一个人,所以才会拿出高产农物,它是用来稳定大明的基石,而不是用来给某一些人当做是赚钱的货物。
发家致富,想要用这高产农物,那是不可能的。”
江枫此言一出,很多人都不敢再说话了。
至于那些个别有用心的大臣,也是连忙请罪。
崇祯皇帝最为痛恨的便是这种时候,总有一些大臣,并不是为了大明的强大而站出来。
他有时候恨不得把这些人前部清除出去。
让整个朝堂只有一个声音,那就是他的声音。
但是却被江枫给阻止了。
倘若真的只剩下一个声音了,那大明也会走向灭亡。
因为崇祯皇帝不可能保证他自己一直是清明的,也不能保证下一个帝王也是清明的。
如此一来,独断专行只会加速大明的大灭亡。
只有善于纳谏,听取各方的声音,做到一种平衡和竞争,才会让大明稳定下去。
再加上,现在的大明需要豪族、富商等等大势力者的支持,需要他们的声音。
一旦让他们感觉到了危险,感觉到了被针对。
以现在大明的实力来看,根本就不能为之一战。
连叛军都没有完全清理。
真要是完全清肃整个大明天下,到时候迎接的便是各地的拥兵自重,面对的是真正的天下大乱。
有了江枫镇场子,谁还敢多一句废话?
高产农物的确非常高产,可是现在也没有太多的种子,在这一片庄园里面,也仅仅是那么一点儿而已。
真要是分出去了。
到时候,可能连什么都不剩下了。
千万不要小瞧了现在这些人的私心,为了一个高产农物,他们什么都可能做得出来。
就像是暗地里面去偷。
这种情况也不可能避免,也是没有办法阻止。
然而,当被偷出去的高产农物消失不见之后,也就没有人敢继续去偷。
当大明时代周刊把高产农物的情况发布出来之后。
经历了八大王之乱的大明天下,总算是有了继续活下去的希望。
整个陕西之地以及河南等地的百姓,开始安定下来。
在官府的引导之下,开始挖渠引水,等待来年的高产农物,也在等待好日子的来临。
而在北方。
多尔衮看着第三版的大明时代周刊,双手攅着紧紧的。
硕托的试探,已经被袁崇焕打退了。
关宁铁骑的势力还是占据了上风,大金的铁骑根本就突破不了山海关。
除非是大举入侵,以鳌拜等绝世武将为先锋。
可是这也是最后的不得已。
现在的多尔衮只想要稳定现在的大金,然后慢慢发展,等待时机。
只不过,大明的叛军起来的快,被消灭的也很快。
还没有大乱天下,就被大明的官兵给追杀到了云贵之地,这么遥远的地方。
想要让他们继续祸乱大明,那是不太可能了。
可是眼看着大明已经开始中兴,而大金却没什么进展,让多尔衮有一些担忧。
一旦大明中兴起来,大金势必会成为他们攻击的目标。
“派人去告诉范程,一定要让大明乱起来!”
多尔衮直接沉声对多铎下了命令。
身在太原的范程收到了命令之后,就叹了一口气。
现在的大明想要乱起来,实在是太难了啊!
连八大王都被追着从东边跑到了西边,又从北边跑到了南边。
都快要跑到大明之外了。
“来人,去给座山雕送礼,就说我这里有一个好买卖!”范程对身边的管事说道。
“遵命!”
“范泰遂,高产农物的种子,可有弄到手?”范程对另外一人问道。
“总管,紫禁城防守森严,那庄园更是重兵把守,除非是用法子找到里面的人,然后用很多钱财收买,不然很难。”
范程直接说道:“摄政王下的命令,就算是再难也要完成,不管多少钱,我们都可以出,我必须见到那高产农物的种子!”
对于大明时代周刊上面的报道,范程很是在意。
因为要是大金有了这些种子,以后也就不会为吃的发愁了。
现在山海关攻不下。
大金也不能南下劫掠,到时候岂不是要被饿死。
没了补给。
大金在北方就很难受,特别是冬天,一个冬季,就可能死很多很多人。
有了高产农物,最起码不会饿死人。
可以说,谁都想要这个突然出现的高产农物的种子。
只不过,真正偷到了手的,却发现这种子根本就不属于他们。
江枫已经不知道这是第几次回收种子了。
没有想到大明的根,已经烂到了这种地步。
那些个士兵,也都能够被钱财所诱惑,犯下如此大罪。
如果不是有着一个系统。
大明现在还谈什么高产农物,种子都可能直接被这些人全部给偷完了。
“一个御史台和都察院,似乎还是太轻了。”江枫觉得现在的大明,还在烂。
有人说,崇祯皇帝只要是坐在那里,让臣子自己施为,或许还能救大明。
这有点儿太夸大其词了。
人心永远都不可猜测,没了崇祯皇帝的勤勤恳恳,也就没了一把悬在这些官员头上的刀。
他们要是还能一如既往地忠勇勤能,那大明才是真的有救了。
第六百三十三章 大明朝在改变中变强
徐光启在等待着下一个春秋。
高产农物已经被很好地保存起来了,但是这地里面也不能就这样荒着。
在高产农物的启发之下。
这位走上了农业教授的路子,准备种出来同样高产的其他农物。
在对于高产农物的追求比什么升官发财又或者是格物致理还要强盛。
“高粱和黍米比较好种植,但是其食用起来并不是很方便,也不太好吃。
高粱适合做酒,黍米和糜子的食用感觉还不如土豆、红薯和玉米。
然而现在土豆、红薯和玉米还没有量产,这些农物有的适合北方,有的适合南方。
”
徐光启站在皇庄的一片土地上,在想着自己到底应该先种植哪一个。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这个道理,他还是明白的。
就算是上仙给出来的农物非常高产,却也不是适合大明的大江南北。
他要做的就是找出适合每一个地方高产的农物,然后因地制宜地种植,这样才能够达到更加高产的效果。
为此,他开始巡查大明各个田地。
下一个春秋的到来,还需要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内,他可以去寻找高产的另外一种方法。
孙承宗看着部下送来上的关于清查吏部的线索,很多都是通过暗中监察,最后得出来的一些人脉,根据这些人脉,再继续深入调查。
还有一些,则是根据地方上的官员形成的自下而上的贪墨,然后顺藤摸瓜找到了朝堂上的一些大臣。
随着这些时日一来,亲手建立了御史台,并且查处了锦衣卫还有大明国丈之后,孙承宗见到了太多太多贪墨的事情。
以前的孙承宗其实也已经注意到了这一点,包括他自己,就接受了一些豪族以及世家还有王公等等的好意。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想要进入那个朝堂,就必须拥有自己的一些关系网。
看完了密信之后,孙承宗便交给了下属,以前的锦衣卫同知,现在的御史中台。
这些线索是要进行汇总,最后在一一排查,然后开始对某一个官员进行清查。
不能像是以前的锦衣卫,随随便便就直接来一个抄家灭祖,又或者是直接陷害忠良。
江枫这才站出来,说道:“农乃国之基石,没有农,大明也就没了粮食,没了粮食,可能连你们这些人都会饿死。
我之所以拿出高产农物,也是因为见到了民间百姓之疾苦,再有一个,便是大明的粮食很缺。
并不能完全分给每一个人,所以才会拿出高产农物,它是用来稳定大明的基石,而不是用来给某一些人当做是赚钱的货物。
发家致富,想要用这高产农物,那是不可能的。”
江枫此言一出,很多人都不敢再说话了。
至于那些个别有用心的大臣,也是连忙请罪。
崇祯皇帝最为痛恨的便是这种时候,总有一些大臣,并不是为了大明的强大而站出来。
他有时候恨不得把这些人前部清除出去。
让整个朝堂只有一个声音,那就是他的声音。
但是却被江枫给阻止了。
倘若真的只剩下一个声音了,那大明也会走向灭亡。
因为崇祯皇帝不可能保证他自己一直是清明的,也不能保证下一个帝王也是清明的。
如此一来,独断专行只会加速大明的大灭亡。
只有善于纳谏,听取各方的声音,做到一种平衡和竞争,才会让大明稳定下去。
再加上,现在的大明需要豪族、富商等等大势力者的支持,需要他们的声音。
一旦让他们感觉到了危险,感觉到了被针对。
以现在大明的实力来看,根本就不能为之一战。
连叛军都没有完全清理。
真要是完全清肃整个大明天下,到时候迎接的便是各地的拥兵自重,面对的是真正的天下大乱。
有了江枫镇场子,谁还敢多一句废话?
高产农物的确非常高产,可是现在也没有太多的种子,在这一片庄园里面,也仅仅是那么一点儿而已。
真要是分出去了。
到时候,可能连什么都不剩下了。
千万不要小瞧了现在这些人的私心,为了一个高产农物,他们什么都可能做得出来。
就像是暗地里面去偷。
这种情况也不可能避免,也是没有办法阻止。
然而,当被偷出去的高产农物消失不见之后,也就没有人敢继续去偷。
当大明时代周刊把高产农物的情况发布出来之后。
经历了八大王之乱的大明天下,总算是有了继续活下去的希望。
整个陕西之地以及河南等地的百姓,开始安定下来。
在官府的引导之下,开始挖渠引水,等待来年的高产农物,也在等待好日子的来临。
而在北方。
多尔衮看着第三版的大明时代周刊,双手攅着紧紧的。
硕托的试探,已经被袁崇焕打退了。
关宁铁骑的势力还是占据了上风,大金的铁骑根本就突破不了山海关。
除非是大举入侵,以鳌拜等绝世武将为先锋。
可是这也是最后的不得已。
现在的多尔衮只想要稳定现在的大金,然后慢慢发展,等待时机。
只不过,大明的叛军起来的快,被消灭的也很快。
还没有大乱天下,就被大明的官兵给追杀到了云贵之地,这么遥远的地方。
想要让他们继续祸乱大明,那是不太可能了。
可是眼看着大明已经开始中兴,而大金却没什么进展,让多尔衮有一些担忧。
一旦大明中兴起来,大金势必会成为他们攻击的目标。
“派人去告诉范程,一定要让大明乱起来!”
多尔衮直接沉声对多铎下了命令。
身在太原的范程收到了命令之后,就叹了一口气。
现在的大明想要乱起来,实在是太难了啊!
连八大王都被追着从东边跑到了西边,又从北边跑到了南边。
都快要跑到大明之外了。
“来人,去给座山雕送礼,就说我这里有一个好买卖!”范程对身边的管事说道。
“遵命!”
“范泰遂,高产农物的种子,可有弄到手?”范程对另外一人问道。
“总管,紫禁城防守森严,那庄园更是重兵把守,除非是用法子找到里面的人,然后用很多钱财收买,不然很难。”
范程直接说道:“摄政王下的命令,就算是再难也要完成,不管多少钱,我们都可以出,我必须见到那高产农物的种子!”
对于大明时代周刊上面的报道,范程很是在意。
因为要是大金有了这些种子,以后也就不会为吃的发愁了。
现在山海关攻不下。
大金也不能南下劫掠,到时候岂不是要被饿死。
没了补给。
大金在北方就很难受,特别是冬天,一个冬季,就可能死很多很多人。
有了高产农物,最起码不会饿死人。
可以说,谁都想要这个突然出现的高产农物的种子。
只不过,真正偷到了手的,却发现这种子根本就不属于他们。
江枫已经不知道这是第几次回收种子了。
没有想到大明的根,已经烂到了这种地步。
那些个士兵,也都能够被钱财所诱惑,犯下如此大罪。
如果不是有着一个系统。
大明现在还谈什么高产农物,种子都可能直接被这些人全部给偷完了。
“一个御史台和都察院,似乎还是太轻了。”江枫觉得现在的大明,还在烂。
有人说,崇祯皇帝只要是坐在那里,让臣子自己施为,或许还能救大明。
这有点儿太夸大其词了。
人心永远都不可猜测,没了崇祯皇帝的勤勤恳恳,也就没了一把悬在这些官员头上的刀。
他们要是还能一如既往地忠勇勤能,那大明才是真的有救了。
第六百三十三章 大明朝在改变中变强
徐光启在等待着下一个春秋。
高产农物已经被很好地保存起来了,但是这地里面也不能就这样荒着。
在高产农物的启发之下。
这位走上了农业教授的路子,准备种出来同样高产的其他农物。
在对于高产农物的追求比什么升官发财又或者是格物致理还要强盛。
“高粱和黍米比较好种植,但是其食用起来并不是很方便,也不太好吃。
高粱适合做酒,黍米和糜子的食用感觉还不如土豆、红薯和玉米。
然而现在土豆、红薯和玉米还没有量产,这些农物有的适合北方,有的适合南方。
”
徐光启站在皇庄的一片土地上,在想着自己到底应该先种植哪一个。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这个道理,他还是明白的。
就算是上仙给出来的农物非常高产,却也不是适合大明的大江南北。
他要做的就是找出适合每一个地方高产的农物,然后因地制宜地种植,这样才能够达到更加高产的效果。
为此,他开始巡查大明各个田地。
下一个春秋的到来,还需要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内,他可以去寻找高产的另外一种方法。
孙承宗看着部下送来上的关于清查吏部的线索,很多都是通过暗中监察,最后得出来的一些人脉,根据这些人脉,再继续深入调查。
还有一些,则是根据地方上的官员形成的自下而上的贪墨,然后顺藤摸瓜找到了朝堂上的一些大臣。
随着这些时日一来,亲手建立了御史台,并且查处了锦衣卫还有大明国丈之后,孙承宗见到了太多太多贪墨的事情。
以前的孙承宗其实也已经注意到了这一点,包括他自己,就接受了一些豪族以及世家还有王公等等的好意。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想要进入那个朝堂,就必须拥有自己的一些关系网。
看完了密信之后,孙承宗便交给了下属,以前的锦衣卫同知,现在的御史中台。
这些线索是要进行汇总,最后在一一排查,然后开始对某一个官员进行清查。
不能像是以前的锦衣卫,随随便便就直接来一个抄家灭祖,又或者是直接陷害忠良。
上一篇:抗战之开局一张十字弩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