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系统派我来抗战

系统派我来抗战 第290节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耙耳朵也跟着出声道:“这年头,那些各土豪劣绅们家里的粮食酒肉多的吃不完,普通百姓们忍饥挨饿,生活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不说,还要时常受到那些土豪劣绅,乡村恶霸们的欺凌压迫!

我们这次正好为民除害,替天行道!”

马统道:“不过,杀富济贫,打土豪开仓放粮也只是权宜之计。

土地才是老百姓生存的根本。

长久来看,除了开仓放粮之外,还可以把那些地主的土地分给这些百姓,让他们重新成为有地可耕的农民。

如此,既解决了他们自己的温饱,也能为我们提供税收和军粮供应!”

“嗯!马统说的不错!”杨靖赞许的点了点头,他就是这么想的。

所以,开会之前,他就专门研究过了系统商城,发现系统商城里面,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上线了各种农作物的种子。

还有各种化肥。

使用系统出品的种子、化肥,不仅可以令粮食产量大大提升,还可以大大缩短粮食的成熟周期,并免疫各种病虫灾害。

以水稻为例,一般的杂交水稻,一季的亩产量也就在1400斤左右。

一年种植一季,或者两季。就算是在海南,最多也只能种植三季。

而系统出品的种子,再配合系统出品的化肥,哪怕是在金寨县这些淮河流域,一年也能种植三季,若是在海南等热带地区,一年甚至可以种植四到五季。

最关键的,一季的亩产量可以达到恐怖的3000斤以上,年产量就是恐怖的9000多斤了。

而在民国时期,百姓们只能种植普通水稻,并且没有化肥,也没有农药,一季的亩产量最多只有400斤。

就算一年种植两季,年产量也才堪堪800斤。

换言之,原本只能养活一个人的田地,在种植了杨靖提供的种子之后,最少可以养活10几个人。

产能直接加了10几倍。

……

ps!恩公们,求月票!

第两百八十九章 发展壮大,从打土豪和种地开始!

水稻只能种植在水田之中。

旱地之上,杨靖也不打算种植小麦,亦或者玉米。

一来是成熟周期太长,二来是产量太低。

难以解决百姓们的温饱问题。

所以,杨靖要选择的农作物,必须是成熟周期较短、产量高,且四季皆适合种植的农作物。

至于吃起来好不好吃,合不合胃口,反到是其次。

毕竟生活在这个烽烟四起的战乱年代,能够填饱肚子,就已经是很奢侈的事情了。

活着,比什么都好。

至于享受生活,那是等打败小鬼子,争取到和平之后的事情了。

所以,杨靖决定在旱地种植土豆!

也叫洋芋,或者马铃薯。

在中国,土豆一般被当做蔬菜食用,然而,在国外,却是有不少国家和地区将土豆当做主食。

同时,土豆也是全球第四大重要的粮食作物,仅次于小麦、稻谷和玉米。

土豆的产量非常之高,亩产可以达到惊人的4000—10000斤。

在中国大片地区,几乎都可以种植两季以上。

使用系统出品的种子和化肥,可以将亩产量提升至12000—15000斤左右,一年可以种植三季。

换言之,土豆的年产量,一亩最高甚至可以达到40000斤以上!

堪称恐怖如斯!

欧洲人口的飞速增长,就离不开土豆的巨大功劳。

16-17世纪,欧洲就是靠引进土豆,人口在短短200年的时间内,增长了17倍之多。

其中,土豆对德国和俄国的崛起影响最大。

在1618年至1648年的30年战争中,主战场就在德国普鲁士境内。

由于粮仓中的食物被各队掠夺一空,举国笼罩在饥荒阴影之下。

但是当农民们再次去土地里挖掘时,发现此前大量未被挖出的土豆依然可以食用,一举摆脱了饥荒的困扰。

此后土豆种植在德国被广泛推广开,成为德民普遍的食物。

德国在1500年仅仅只有900万人,到了1800年则达到了1800万,到了1900年更是达到了惊人的4300万人,可以说没有土豆就没有德国的人口壮大和崛起。

而同样情况一样出现在俄国,1500年俄国仅仅只有1200万人,到1800年时则达到了3700万人,而到了1900年更是达到惊人的1亿600万人之多。

在土豆到达欧洲的这200多年的时间里,英国统治了海洋,成就日不落帝国之威名。

德国发动了一战、二战。

俄国的崛起也彻底改变了整个世界的战略格局。

可以说,土豆完全是一种战略性农作物!

最关键的是,土豆的食用方法多种多样,可以炒着吃,可以炖着吃,也可以用油炸了吃,还可以直接用火烧着吃。

可以切成丝,可以切成片,还可以切成坨。

可以爆炒,也可以煮汤。

可以说,或许有人对吃土豆没有太大的兴趣,但却绝对不会有人讨厌吃土豆。

……

当下,杨靖已经在心里有了决断。

转而,他又说道:“如果诸位对马统和耙耳朵的提议没有意见,那就立即执行吧!

先控制金寨县城,然后再根据百姓们的举报,进行调查。

证据确凿后,但凡有作奸犯科,欺压良善,为富不仁,横行乡里者,一律当众处决!

其家产充公,所有粮食和土地,一律分配给金寨县的百姓!

另外,再把城内所有的药铺商行全都控制起来,我们行军打仗,难免出现伤亡,很多时候都急缺药品!”

众人轰然应诺:“是!”

杨靖点了点头,又对碧云涛和王大力说道:“根据4营的侦察,金寨县城之内并没有正规军驻扎,只有一个地方保安队维持治安。

我看一个营的兵力就足够了。

你们两个带领1营和侦察连先行一步,赶去将县城给控制住,我们随后就到!”

“是!”碧云涛和王大力同时起身敬礼,旋即转身离开指挥部,迅速集结部队,领命朝50里外的金寨县城开赴过去。

转而,杨靖又扭头看向4营长刘岳,说道:“4营长,金寨县城之外,想必也有不少为富不仁的地主老财。

你来金寨县最早,门清,这些地主老财,就交给你了!

把他们一一擒获之后,立即带来县城一并处决!”

“是!”刘岳也站起身轰然应诺。

杨靖又对范铁头、陈林、赵鸿,以及马统等人吩咐道:“你们也可以去集结部队了,半个小时后出发,去金寨县城!”

“是!”

众人轰然领命而去。

杨靖则是来到了野战医生,先是慰问了一番伤员,随后又和姚淑君简单的温存了片刻。

……

半个小时后。

部队集合完毕。

杨靖考虑一番后,决定留下陈林率3营,陪同这些百姓继续驻留在冯家村,同时负责维持秩序,以免生乱。

毕竟,难民多了,良莠不齐,难免发生一些事端。

而杨靖自己则带着2营、炮营、辎重营,特战大队、以及各团直属连,野战医院和伤兵弟兄们向金寨县城转移。

金寨县有一姓侯的大户,因为祖上曾有人在清朝做过大官。

所以侯家仗着家族势力,开始在金寨县强取豪夺,不断兼并土地。

经过百余年的积累,终于成为了这座县城、乃至周边几个县城在内,最富有,最庞大的家族。

如今的侯家在这里,属于跺跺脚,整个金寨县都要发生地震的庞然大物。

方圆几百里之内,基本上无人敢惹。

哪怕是道上混的,亦或者周围的山匪,看到侯家人也得恭恭敬敬的让道。

只不过,熟知侯家发家史的人都知道,侯家的繁荣富足,是建立在金寨县无数百姓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基础之上的!

侯家数代人可以说都欠下了累累血债,犯下了罄竹难书的罪行!

放在古代,即使满门抄斩都不足为过!

然而,因为金寨县地处大别山腹地,天高皇帝远。

财大气粗,实力强劲侯家,更是把持了整个金寨县的政务,以及军务等所有权柄。

可以说,侯家在金寨县,就是土皇帝的存在。

现任侯家族长名叫侯荣城。

一共两个儿子,长子侯望山,是金寨县的县长。

次子侯自豪,是金寨县保安大队的大队长。

而侯望山的儿子,也是侯荣城的长孙,侯少涛,更是一个人渣败类。

他欺男霸女,几乎是无恶不作!

首节 上一节 290/561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盛世大唐美名扬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