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秦工程兵

大秦工程兵 第245节

  接下来就是北方匈奴的问题,也就是沈兵要面对的很可能就是匈奴。

  对匈奴用什么战术呢?

  像蒙恬一样动用大量民力将各国长城连成一片?

  这或许有用,因为秦之后许多朝代都是加固、延长秦长城以阻止北方游牧民族的南下。

  虽然还是没挡住的情况,但对中原的安定和盛世功不可没。

  不过沈兵认为修筑长城不必急于一时可以慢慢来,像嬴政那样大量征用百姓劳民伤财……于是就成了秦灭亡的诱因之一。

  如果修筑长城不急于一时,就必须找到另一个有效的、可行的打败匈奴的方法。

  无需多想,当然是以骑克骑。

  而且还必须是骑射,也就是名副其实的骑兵而不是马背上的步兵。

  神武军就必须是这样一支骑兵。

  这需要时间训练,所以沈兵必须想在前面。

  兵源倒是很多,在杨端和的支持下他置下的骑兵任由沈兵挑选。

  沈兵不由大喜过望,他甚至都觉得这有些不切实际……要知道这些骑兵可都是跟随杨端和多年的老部下,有许多是参加过秦赵大战,甚至还有赵国投降来的原北地精骑。

  秦赵大战那是怎么回事就不用说了,赵国骑兵闻名于天下,能与它作战就算没有胜过也在其战术下磨练出了经验。

  北地精骑就更是长年与匈奴作战甚至将匈奴也能打趴下的精锐。

  如今杨端和居然愿意将这些老兵送给沈兵?

  这可是个大人情。

  沈兵当然不知道,杨端和这是在为他的将来作打算:

  现在给沈兵更多的帮助,将来沈兵上位后……

  所以姜还是老的辣,沈兵虽然知道如何对付敌人为将来做准备,但对于这些内部的人情事故却是个愣头青。

  于是一支五千人的神武军很快就组建起来了,并且就在寿春城下训练骑射。

  不过沈兵在训练时却发现寿春城头有些不正常。

  这两日城头的兵士突然多了起来,而且还有人探头探脑的往城下的淮河张望……

  那是楚军在估计淮河需要多少“草泥包”才够填出一条路。

第二百五十章 将计就计

  沈兵没能由楚军这些小动作猜到他们的计划。

  但直觉却让沈兵感到事情不简单。

  沈兵第一时间就找到了杨端和,这其间还特意在南面观察了楚军城头一番,于是更确定了自己的想法。

  “属下以为楚军有突围的打算。”沈兵对杨端和说:“而且应是从北面突围。”

  杨端和则不以为然。

  “我军随时可以通过浮桥增援淮北,楚军从南或是从北突围又有何区别?”

  沈兵想了想,就回答道:

  “如此说来,楚军或有办法断我浮桥。”

  杨端和不由奇道:

  “浮桥在我两军的严密守护之下且有封江锁链,楚军如何能断我浮桥?”

  这话倒是真的,浮桥是南北秦军联系的枢纽,杨端和当然有所防备。

  木桩和锁链断了楚军水路方向的威胁,陆地上的城寨又绝了敌人进攻之路……就连沈兵也一时想不明白楚军有什么方法能断浮桥。

  迟疑了下,沈兵就解释道:

  “这两日城北楚军骤然增加,且不时有人观察城下淮河。”

  “我大梁军不过区区两万人,若楚军能断浮桥且两面夹击北营,只怕……”

  杨端和看了看地图,就点头说道:

  “也罢。”

  “副将若是有此担心,我便分出两万军力去北岸协防。”

  杨端和虽是不太相信楚军会进攻北营,但反正秦军在哪都差不多……

  有浮桥在,秦军南营多一些可以增援北营,北营多一些就可以增援南营,于是分出两万去守北面也未尝不可。

  然而沈兵却又摇头拒绝了:

  “属下以为这未尝不是我等的机会。”

  杨端和不解的问:

  “副将此言何意?”

  沈兵解释道:

  “若楚军当真要从北营突围而我军却先行将兵力移往北营,如此便是‘打草惊蛇’使楚军不敢突围了。”

  杨端和不由笑了起来:

  “不敢突围岂不更……”

  接着杨端和的笑容就僵在了脸上:

  “副将的意思是,楚王负刍会在突围之列?”

  沈兵点了点头:

  “楚军若只是想要破北营或取我沈兵性命,何必如此大动干戈?”

  “属下大胆猜测楚军此举是为救楚王出城。”

  杨端和想了想就回道:

  “那楚王若是要出城,在我等还未赶到寿春前就该逃走,如何会等到现在?”

  沈兵也不多做解释:

  “不管楚军有何打算,反正无事,我等试试也无妨。”

  杨端和想想觉得也对,反正大军在城外围着也是无聊,就当演习动动手脚也好。

  于是杨端和就问沈兵:

  “那么以副将之见,我等该如何应对?”

  沈兵回答:

  “其实也简单。”

  “我等白日不增兵,每到夜里便暗自增兵,第二天天亮便再返回。”

  沈兵这么做的目的,为的就是让楚军不知北营的实力,以为北营还是只有两万大梁兵。

  杨端和想也不想就应下了,因为这的确就是小事一桩。

  于是这两夜,天色一黑两万秦军就悄无声息的通过浮桥增援进了北营,然后第二天天亮前又悄悄折返。

  沈兵及大梁兵则依旧我行我素平时该怎么做就依旧怎么做。

  带兵来增援的却是杨端和的部将李岩。

  原本杨端和不需要派李岩这个将军来,因为此时的李岩已是将军而沈兵依旧是副将,这会存在指挥上的问题:北营是听李岩指挥还是沈兵指挥?

  但考虑到北营一旦遭到进攻就很可能是敌人的两面夹击,所以北营实际上是需要两个人指挥,否则会手忙脚乱顾首不顾尾。

  另一方面,则是大梁军的军制与秦军军制及战术有很大不同……秦军是简单的伍人一伍两伍一什,而大梁军则是根据鸳鸯阵进行编制。

  如此一来,只用一人指挥同样可能出问题。

  这也是之前杨端和让大梁军独自守淮北的原因之一。

  实战中大梁军往秦军队伍中一站,其它的不说,就连队伍都显得不整齐了。

  这并不是优点,但没有盔甲防护薄弱的大梁军也没办法。

  因此派李岩指挥秦军作战是不得已而为之。

  不过杨端和却给李岩一个命令:

  “一切事务听从沈兵安排,不得有异议。”

  李岩应声从命。

  此时的李岩是服气的。

  先不说沈兵在牵城水战中救了他一命……其实牵城水战尽管沈兵救他一命李岩心下还是不服,他依旧以为沈兵不过是仗着点小聪明和运气而已,论资排辈何时才能轮到沈兵指挥。

  但是在沈兵设计突袭汝阴并以三千人力抗楚军七万大军后,李岩就知道自己确是与沈兵相去甚远。

  能设下引蛇出洞这等妙计便是有谋。

  能以三千军力抗楚军守住汝阴便是有勇。

  有勇有谋,他李岩凭什么看不起沈兵?

  心下虽是这么想,但好面子的李岩在面上却没表现出来,见到沈兵时也只是拱了拱手就算打招呼。

  不想沈兵却迎了上来,恭谨的施礼道:

  “属下见过将军。”

  “上将军曾问过属下希望谁来领军,属下便想此人非将军莫属了。”

  “如今当真是将军前来助我,属下便放心了。”

  这话让李岩有些意外。

  李岩之前对沈兵可没什么好脸色,若是让沈兵选的话怎么也不应该选他吧?

  不过想想,李岩又觉得沈兵说的是真话。

首节 上一节 245/483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牛吏之帝王崛起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