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工程兵 第69节
循似乎早就预见到会这样,就在一旁解释道:
“此时是交战关键之时我军又兵力不足。”
“何况你于军中表现又如此优秀……”
“他们又如何肯在此时放你回去?”
听着沈兵就明白了,他这下如果负伤或是平平庸庸,军队就不会留他在此浪费口粮了。
循拍了拍沈兵的肩膀劝慰道:
“既来之则安之。”
“这便是我们的命运。”
“你应该把这当家,明白吗?”
沈兵点了点头。
他明白循这话的用意。
若是总惦着自己的家乡和亲人,总想着回去见他们一面。
那么身在军队就会是个痛苦的过程,甚至还有可能因此分心而战死。
但如果接受这个现实,以军队为家以战友为亲,那么就更容易适应。
沈兵不是为了回家,也不是为了见亲人。
或者说这时空的家和亲人,他对它们甚至都没概念。
他只是不想在这个血淋淋的战场继续呆下去。
然而现实却将沈兵这个希望击得粉碎。
这时,陈隗隔着十余步大声叫道:
“砲师听令,增援邯郸!”
工匠们齐声应了声,马上动手整理装备。
陈隗上前几步,瞄了沈兵一眼,说道:
“校尉有令。”
“砲师工师循因伤留守,工师一职由沈兵接任!”
沈兵将目光投向循:“师傅,这……”
循脸上挤出一丝微笑,点头说道:
“为师箭伤在身,的确受不了路上奔波,留守也好!”
“工师由你继任,为师甚感欣慰!”
“替为师好好看着砲师,那是为师一生的心血。”
……
循还没说完就被兵士带出了队伍。
秦军就是这么现实,他们不会带上累赘带上负担。
就算这个累赘和负担曾经立过许多汗马功劳,甚至倾注一生心血。
“他们要带师傅去哪?”沈兵问身边的苍。
苍回答:
“属下不知。”
“或是去疗伤营。”
“或是……”
沈兵转头问:“或是什么?”
苍迟疑了下就回答:
“或会被遣返回乡编入后军!”
听到这沈兵反倒放下心来。
秦军所谓的后军也就是老弱,他们是在后方从事生产的。
这对循而言或许是好事。
不过想想,这又哪里会有什么好事?
十几岁起开始服兵役,若有幸能在战场上活下来,老了便要回乡劳作。
可以说一辈子都不得消停。
虽然这对这时代的人来说早就习以为常,但沈兵却并非如此。
在周围工匠纷纷作揖称沈兵为工师时,沈兵心里却想着:
将来有一天,自己是否会像循一样……
因为年老或负伤而被拖走?
被那些兵士像一个包袱一样丢掉?
到时是否会像此时的循一样无奈、无助以及悲凉?
不应该这样。
这一刻沈兵突然想开了。
就像循说“既来之则安之”。
沈兵不应该逃避。
否则有一天,当沈兵碰到这情况时也只能任由他人摆布。
他应该面对这个残酷的世界,他应该把握自己的命运,他应该凭自己的实力在这里扎下根。
第六十章 贿赂
杨端和之所以会让砲师赶去增援,是因为他在邯郸并不顺利。
这“不顺利”并非进攻不顺利,而是王翦也打到了邯郸。
话说这王翦能打到邯郸也可以说是托了沈兵的福。
因为李牧在回师邯郸时便在井陉留下两员大将并瞩咐他们坚守不出。
古时作战往往就是这样。
若交战双方相互不服敢于出城作战,那么就在城外打个你死我活很快便分出胜负。
但若守城一方坚守不出,便是连王翦也无法快速攻下。
除非有沈兵改良的投石机……
因此王翦大军一直被拦在井陉不敢寸进,即便听到杨端和被围的消息。
这并非王翦有心不救,而是王翦看到了这其中的危险。
李牧在井陉留下五万赵兵不是没有原因的。
王翦若是绕过井陉进攻邯郸或是救援杨端和,则井陉便会是钉在其后的一枚钉子。
赵军随时可以出城攻击王翦部侧后。
而且这些赵军还尽皆是李牧的北地兵,其中还有一万骑兵。
这时若李牧再反戈一击,王翦便要再次大败而归了。
这王翦也算沉得住气,任杨端和几次求援就是不发兵。
当然,这其中也有一部份原因是王翦被李牧打怕了,否则以他的个性早就分兵救援了。
王翦只道此战也要像以往一般无功而返,他甚至都做好了撤军的打算。
可是突有一日就听部将来报:
“将军,李牧已死,赵军大乱。”
王翦猛地就从案前跳了起来,说道:
“什么?你说什么?”
“李牧死了?”
“怎么死的?”
部将回答:
“据闻是被赵将赵葱杀的。”
“赵王以赵葱换李牧,李牧不从,于是……”
王翦听后一脸懵。
这什么情况?
赵王怎么会在这时候用赵葱换李牧?
莫不是脑袋坏掉了吧?!
那赵葱不是赵将吗?
又如何会杀了李牧,而且还在这时候!
这么离奇的事王翦自然不会轻信,于是又问了声:
“这莫非是李牧的诡计!”
“引我等进攻邯郸?”
“再围而歼之……”
部将回答: